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烽-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只因事不关己一直没放在心上,想不到短短几年竟发展至如此地步。按照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太平道起事的时间极有可能是明年。”

高勇惊讶地望向二人,心中暗道:“沮授、荀彧果然是世之奇才,我是早知历史走向才能判断黄巾起义,他们凭借这不多的情报便可得出如此结论……幸好他们为我所用,否则即便空有千多年知识也未必能胜过他们。”

“如授所料不错,最早当在明年十月!”沮授缓慢推测道。

这一次,高勇震惊的合不拢嘴!没有错,史书上确实记载:张角原定十月起事,只因属下告密,不得不提前在二月举事。

高勇愣愣的凝视沮授半晌,才问道:“为何在十月?二月、九月不可以吗?”

荀彧放下信函解释道:“沮兄所说十月,当为秋收之后,此时起事可以轻易获得粮草补充。如果在其它月份,粮草不足,造反绝难持久,倘若因此耽误农耕……必将导致饥民遍野,百姓流离失所,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荀彧的分析,高勇立刻担心起来,“荀彧说的没错,黄巾军在二月仓促起义,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起义初期势如破竹,却很快被官军镇压,究其原因主要是粮草不济,迫使张角不得不放弃步步为营的策略,改做孤注一掷直接攻击洛阳,希望用最短的时间灭亡汉朝!”念及此处,高勇思索要不要将有人告密导致起义提前举行的事情说出来,可转念一想,二月起义是在没有自己影响的历史中发生的,既然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并存活下来,说明有些事情已经改变,而且出乎预料,高顺、沮授、荀彧齐聚麾下即是明证!

犹豫间,赵胜说道:“荀公所言极是!如在二月,耽误农时不说,一旦官兵镇压不利,致使各州陷入战乱,等到各州存粮用尽必将出现无数饥民……”言及此出,赵胜恍然大悟,用崇拜的目光望向高勇:“难道主公要求商人将赚来的钱全部购买粮食运回三郡便是预防此种情况发生?”

高勇摆手否认,说道:“未雨绸缪,多做些准备总没有坏处。况且乌桓连年劫掠,储备足够的粮食也是必须。至于太平道,世事无常,谁知道他们到底怎么打算?也许不闹,也许小闹,也许大闹,更有可能提前闹,在无法预测的情况下,只有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不测!”

沮授闻言神情骤紧:“如果真在二月出事,那明年北方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大饥荒,到时候流民无数饥民遍野。嗯……郡府要做好准备,如果太平道真的造反,那么主公一定要尽可能多的招收流民,即可增强边郡实力抵抗乌桓,也能让大汉百姓少受损伤,多保留元气!”

荀彧闭目冥想许久方才说道:“依此看来郡府储备的粮食仍然不足,民居、耕地、筑房材料、布匹、农具、种子等也需立刻筹备。”

高勇想想说道:“粮食交给赵兄去办,让郡府商队到荆襄、徐扬、益州、三韩等产粮地在粮价不高时大量购进,无论好坏,只要适宜存放能填饱肚子就全买来。至于居住地,辽西、玄菟尚有大片荒地等待开垦,荀兄可据此选择,尽量让新村庄密度适中,并融入三郡现有城镇体系,再以道路相连,初步构成以郡城为中心发散分布的村庄体系。房屋、道路可以雇佣窝冬的百姓立即着手开工,等外来流民安顿下来后再让他们参加工程建设以换取食物,如此循环交替一举两得。至于农具、种子等郡府必须提前储备,农耕时租借给他们,要求其按照购买价格在三五年内分期偿还即可。”

荀彧不住点头,赞许道:“主公大才,此法若在大汉推行,不出三年必使流民肃清!”

高勇呵呵一笑,坚定道:“会有那一天的!”

赵胜盘算一会问道:“冀州人口稠密,若出战乱,外逃流民当以万计,蓟县、渔阳、范阳这等大郡恐都无力安置,更别说总人口只有二十余万人口的三郡了。”

高勇挠挠头,以舌尖湿润嘴唇,“如果人口数量过多,郡府可以在辽西郡沿海一线建设一些海港,让他们筑城、开垦土地以换取食物和住所,其后安排他们捕鱼,既解决了安置问题,又解决了粮食问题。此外,从明年起,商队尽量不走陆路。辽西的秦皇港即将竣工,到时让商队乘船经青州到扬州、徐州贩卖物品。”

荀彧将高勇的话一一记在心里,眼中充满敬佩之色。

停顿片刻,高勇继续道:“高都尉,沮公,督军府要尽快新建三个骑兵团,重骑兵一个团,轻骑兵两个团。在辽西阳乐的平原地带开设一座小型马场,逐步尝试驯养马匹。今年连续遭受乌桓两次偷袭,使我明白到三郡兵力严重不足,必须尽快扩编,哪怕超过承受力也要执行。”

沮授道:“授也正要向主公提及此事,新军必须扩充,至少要保证边城在援军到达前不会陷落。”

高勇会心一笑,感慨道:“英雄所见略同!那沮公有何计划?”

沮授手捋须髯:“骑兵与主公所想一样,新建三个团。此外,还要新建一个重步团,两个轻步团,三个弩兵团。如此督军府将辖有五个弩兵团,可以保证宾徒、俊靡、令之、望平和昌黎的守备力量。特种营扩编为团开始投入实战,授打算让特种兵先行进入乌桓探查地形,寻机袭扰。”

高勇一拍大腿,高声道:“好!与我设想出入不大,就依此办理。这些新军部队形成战斗力后,原郡兵继续裁撤,大体维持在郡城一百、其它城池五十的水平上。骑兵是重中之重,随着三郡道路逐段完工,骑兵将成为三郡的核心力量,高都尉任务繁重,要多辛苦了!”

高顺以拳击胸慷慨道:“主公放心!”

说完这些,高勇起身走到门口,“我要出一趟远门,由孙泰、魏明带一连特种兵保护,王信率人暗中协助。我走之后,郡府民政交由荀兄全权负责,适当时机让裴石独立起来;郡府防务由沮公与高都尉两人负责,可让奉孝参与。商业方面的事情均由赵兄裁决。朝廷、州府来人尽量将他们拖在右北平,必要时我会赶回来。突遇大事,由四位商议解决。”

荀彧立即反对道:“此事万万不可,如今乌桓刚退百废待举,北方又动乱在即,各地路匪横行,此时出行过于凶险。现今主公只宜坐镇奉天,一般琐事交由彧等代劳!”

赵胜也劝阻道:“冀州情形相当混乱,途经冀州的商人多有遭遇抢劫的经历。而且太平道活动日益频繁,如果主公外出的消息泄露,恐怕会招来他人算计。”

沮授亦劝说道:“乌桓连遭大败,绝难善罢甘休,保不准其暗中派人埋伏主公。此外还有辽东公孙度,他对主公颇有敌意。”

高勇伸出手止住他们的劝说,看着众人担忧的神情,微笑道:“诸公放心,一切都在我的计算之中。公孙度虽然早有谋夺玄菟之心,然而其刚到辽东不久,短时间内有心无力。而且此行并非一人,还有一连的特种兵护卫,沮公、高都尉肯定知道特种兵的厉害吧,有他们保护,即使千人围堵也一样能够平安归来!当然最重要的是:此次我必须亲往!”

四人又要出言劝阻,却见高勇早已下定决心,只好齐声道:“如此请主公多加小心!”

忙完正事,高勇回到后院看望苏雪莲。小半年来,苏雪莲又长高许多,稚嫩的面容已初现少女气韵,学问见识出类拔萃,时而端庄淑雅,时而调皮任性,在这不大的太守府内,她的地位与名声远在高勇之上,当然,这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

“哥,又要走吗?这次可不可以带上雪莲?”苏雪莲眨着水晶般迷人的大眼睛娇声乞求。

高勇坚决地摇摇头:“不行,路途恐有危险,我可不想让你受到任何惊吓和伤害,你还是乖乖在家读书,把哥写得那些书都融会贯通。等将来天下太平,你想去哪里我都带你去!好不好?”

苏雪莲忽然转身背对高勇,不悦道:“每次都是这样。等雪莲长大了,也要一个人四处闯荡!到时候看哥你还让不让!哼!还有啊!那个郭嘉怎么每次见到漂亮一点的女孩子就……就……”

“就什么呀?”高勇装作似懂非懂的问。

谁知苏雪莲红着脸撇撇嘴:“哥真坏,不理你了!”转身跑进闺房。

第三卷 初露锋芒 第三章 桃园三英(中)

三郡事情安排妥当,高勇于十月二十日带领孙泰、魏明及一连特种兵扮作商人向南出发,兵器铠甲藏于马车货箱之内,当然还带上了丈八蛇矛和青龙偃月刀。一行五十四人分坐十架马车离开玄菟郡直奔无终。

沿途所见令人深感宽慰,虽然刚刚爆发过激战,可百姓仍然面露笑容,安心在家修养,身体好的都到县府打听有无工作,仿佛乌桓从未来过一样。经过柳平时,孩子们的读书声声声入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路边市集里,人流往来穿梭,小贩高声叫卖,布匹、首饰、菜果、农具、粮食一应俱全。

高勇见此情景不禁感慨:“得知乌桓入侵而没有逃亡,看来百姓已经爱上这里的生活了!”

孙泰笑道:“当然了,主公治下有田种、有房子、有女人、有孩子还有这么好的官府,谁还愿意跑啊!要是早几年,我连兵都不当!”

魏明望着繁茂的市集熙攘的人群说道:“是呀,换作去年这里多半会空无一人,那时郡兵比百姓逃得快,县令比郡兵逃得快……如果高太守晚来一两年,只怕阳乐都将空无一人。”

此话说完,车上三人同时沉默。直到车队穿过柳平踏上继续西进的道路,高勇才说道:“也许过了明年这里将会更加繁荣,也许过不了几年,整个北方的百姓都将安居乐业……”

魏明闻言身体猛然一颤,视线落在飞速后退的路边树林上,时值深秋,树叶大半落地,为大地铺上一层枯黄厚实的外衣,“百姓安居乐业……那一天会到来吗?”

高勇从箱子里取出一支弩箭,抚mo其黑色箭簇缓慢说道:“会实现的,但他不会凭空到来,需要用我们的智慧和手中的刀剑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