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烽-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勇微微点头,很满意大家的探索思考精神,悄悄地离开讲台走出教室,“或许这些人当中会有证明出万有引力的人,会有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人,甚至推算出动能定理也未可知……”

刚走到门口,正遇到匆忙赶来的荀彧,见到高勇二话不说直接拉上马车。赶往政务院的路上,荀彧道:“主公,赶紧想想办法吧!郡府存钱不足一千万,可在外作战的一万五千郡兵每日消耗都在一百万钱上下,如此下去,只怕支撑不了半个月了!”

高勇微皱眉头:“嗯,这倒是个问题。可是高句丽和夫余不是送来许多钱粮吗?怎么这么快花光了?”

荀彧望向高勇一脸的委屈,“不说还好,他们给的钱是不少,可是架不住督军府折腾啊!一名郡兵的装备差不多要一万钱,主公弄来的那点钱早就花干净了!若不是文锦的商务部上缴三千万钱,只怕连第2机步师的装备都成问题!”

高勇嘎嘎嘴没有说话,这军队耗费惊人是早知道的,但惊人到这种地步确实骇人。这还是钢铁自产、兵器自造、花费全为劳务成本的情况下,比起正常价格已经便宜三分之二。可即便如此,装备一名郡兵也要在万钱上下……“唉!”高勇轻叹一声,心中竟然有些感激公孙度了,若不是留下的大笔钱财,只怕部队扩编都将成为问题。“若是能从百姓手中筹到钱就……筹钱……银行!对,银行!”高勇突然惊呼出来,吓得荀彧险些摔倒。不等他发问,高勇直接下令:“立刻赶回郡府!派人去找文锦、长文来!荀公,钱财问题有办法了!”剩下的路上,高勇闭上眼睛,专心思索建立银行体系需要哪些准备、注意哪些问题……

不久,赵胜、陈群先后赶到郡府,由于不知道高勇有什么急事,二人脚前脚后气喘吁吁地跑进客厅。高勇看到他们满头大汗的模样心中倍受感动,立刻命人送上热水,等缓过来后才说道:“今天请诸公来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商量。”

几人不清楚高勇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都怔怔的看着高勇。荀彧似乎知道高勇要将的事情跟刚才喊出来的银行有莫大关系。

高勇喝口水,神秘地说道:“经过三年发展,现在普通百姓家中多少有些余钱。”

说到这里,陈群急忙道:“主公,现在百姓确是富裕许多,可还不到加税加赋的时候啊!如果现在加税,郡府辛辛苦苦得到的百姓支持、民心拥护将会损失殆尽啊!”高勇没有想到陈群的反应如此敏锐、如此强烈,此番顶撞也是为自己好,这样的好属下确实不好找啊!

高勇感激地看了一眼陈群,继续说道:“长文误会了!不是加税,郡府也从未打算加税。我只是突发奇想,打算以郡府名义为担保,成立一家官办银行!”

“银行?”几人同时叫了出来。高勇笑了笑解释道:“赵兄,现在新建一座水泥作坊要多少钱?”

赵胜立刻答道:“从选地到建设厂房、水泥窑再到招募工人开工,大概需要一百五十万钱!”

高勇又问陈群:“长文,现在每户百姓大概有多少余钱?”

“一般都有万钱!上次郡府大胜,百姓们踊跃捐助,估计现在仍能有三五千钱。”

高勇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你们看,如果让普通百姓开设水泥厂大概要十几年的时间!而郡府现在也没有余钱开办。即便鼓励商人,恐怕也没有几家能够开得起。”三人同时点头表示同意。高勇又道:“不过,如果郡府想办法让百姓将余钱集中起来,百户便有十几万钱,那要是几千户几万户呢?”

荀彧疑惑道:“那又如何让他们把钱集中起来呢?难道靠银行?”

高勇肯定道:“没错,正是依靠银行!凭借郡府名誉开办银行。鼓励百姓将余钱存入银行,并对这些百姓根据存钱的多少给与他们一定的利息,这个利息是银行使用这些钱所付出的代价。比如:一人人存了一万钱,那么他每个月可以得到银行付给他的十钱利息,作为使用这一万钱的代价。而银行可以将这些集中起来的钱投资建厂或借给合乎要求的商人开办作坊、买卖器物。为保证银行收入,必须要求借钱者拥有抵押物。假设一个人想要经商,而他在今后五年或者十年的粮食产量除去自己生活所需的部分后可以卖得20万钱,那么他便可以用这些将来生产出来的粮食作抵押从银行借出10~20万的钱,具体要看银行对于借钱给他是否有利可图。一但出了问题,这个人没有办法还清借款,那么他就必须用以后每年的粮食来偿还自己所借的钱。农民用粮食抵偿,工人用工资抵偿,商人用房产或是物品抵偿。之后银行向借钱者收取贷款利息,作为收入。假设十户百姓存钱十万,每月银行需付给存款利息一百钱;相对应,有人借出这十万钱,那么他必须每月偿还银行贷款利息二百钱,其中的差额一百钱就是银行收益。当然这是针对民间部分的存贷款,而对于郡府,也可以像百姓一样用以后年份的税赋作抵押从银行借款。”

“妙啊!主公!这…这…这是如何想出来的!”荀彧大喜,有了银行,郡府可以暂时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高勇看到他们不反对,继续说道:“既然这样,我尽快写一份银行条例,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列出来,然后由政务院统筹去办。不过,现在刚刚开始还是规模小一些稳妥,先由郡府开设中央银行只针对商人筹集金钱,看看效果。我想那些商人看到银行有利可图一定会请求让他们开办,这时长文再将我们事先准备好的那些条例拿给他们,只有他们完全同意并且接受中央银行的监督才允许他们开设银行。”

“是!主公!”高勇转过头对赵胜说道:“赵兄,云弟和青妹应该快回来了,好想他们啊!”

赵胜亦十分想念,说道:“估计会在五、六月份回来,到时候主公又将多出两员虎将了!”

高勇看了看窗外,说道:“呵呵,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吃苦。赵兄,甘校尉的海军已初具规模,以后可以安排船队适当往东往南航行,由海军派战舰保护,商务部要尽快开辟到倭以及更南方的航线。这样才能更好地卖出物品换回需要的物资。”

荀彧插口道:“文锦,这件事要快点办,郡府存粮不足,勉强能够维持到七月。但是冀州、青州、豫州、兖州由于去年黄巾暴乱,已经出现饥荒,各地大户开始囤积粮食,导致粮价飞涨。活不下去的穷人百姓逐渐向玄菟迁徙,五个月来辽西郡已收留五万余人,且人数仍在不断增加,照此下去粮食是个问题,还有农具、房屋也不够用。如果不是主公想到银行,只怕郡府今年会很难过!”

高勇听到情况如此严重,只好跟荀彧说出自己考虑许久的想法:“荀公,有件事还是提前跟你商量一下,希望能够得到你的支持!郡府打算今年秋收前解决三韩!”

“什么?”三人同时大惊!与高句丽的战争尚未结束,怎么还要继续作战?

高勇解释道:“今年是最好的时机,三韩的三万主力在辽东损失殆尽,此刻正是他们虚弱的时候,而玄菟新军连战连捷士气高昂。此外三韩绝对想不到我军会在与高句丽对战的时候谋算他,以有备攻无备,以有心算无心。收复乐浪后,郡府组织商队到三韩购买粮食、盐铁也是为削弱他们。如此于秋收前突然进攻,三韩根本没有时间收割粮食,手中存粮又不足,到时两军对峙,我们的胜算会更大。如果拖延到明年开战的话,夫余、高句丽都将恢复过来,对我们十分不利!所以还请荀公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筹备军用物资,督军府争取在两个月内解决战斗!至于高句丽,呵呵,汉升却是老辣,加上戏军师谋划……昨天收到消息,伊夷模的三万多人被堵在海通以北受到两面夹击,相信高句丽的使者很快会到,这样一来进攻三韩的钱粮……”

三人无话可说,既惊讶于高勇的谋划,也惊讶于督军府的能力,一进一退连削带打,不但将出兵的钱粮弥补回来,还捞到许多额外好处,以战养战不过如此啊!

“报告!高句丽特使求见!”

高勇嘿嘿一笑:“伯固急了!比我预想的还早到三个时辰,呵呵,几位一起去,看看怎么敲高句丽的竹杠!”三人一阵寒冷,这哪是一郡太守?比地痞流氓还狠啊!

众人依次走入郡府客厅,高句丽特使看到高勇立刻激动起来,走上两步质问道:“高太守,大汉朝乃礼仪之邦,怎能作出如此背信弃义之事?”

“噢?”高勇撇撇嘴,“背信弃义?这应该是高句丽吧!它是大汉朝藩国,为何率兵进攻玄菟?还一路杀掠!”

特使一愣,旋即辩解道:“那是受公孙度胁迫,我王被迫为之!”

“哈哈!”高勇装出一幅恍然的表情,却突然大声喝问:“高句丽是大汉的藩国还是公孙度的?”

特使一滞,立刻反问:“高太守曾经答应高句丽出兵北击夫余,为何现在偷袭海通?”

高勇看看荀彧说道:“告诉你一点,本太守没有背信弃义,也不屑此举。玄菟郡兵确实北上进攻夫余,还夺下城池十余座,已经完成了对高句丽的承诺!”

特使似乎抓到了什么把柄,冷笑道:“既然出兵夫余有怎么会与他们狼狈为奸?”

高勇轻轻鼓掌赞道:“特使对中华文化了解颇深啊!有一点特使忽略了,本官只答应出兵北击夫余,却并未答应对其宣战!所以表面上还是和平共处吗!既然大家都是睦邻,又何必打打杀杀的呢?”特使咬牙半晌愣是说不出一句反击的话,看他憋红的脸,只差伸出中指了……

高勇等了片刻继续说道:“不瞒特使,夫余送来金万斤、粮三十二万石买下高句丽大王子的人头和海通周围三十二城!”

特使嘴巴大张半晌无语,金万斤啊!这等于说把高句丽全国士兵武装一遍!特使心中不禁咒骂道:“该死的夫余,还真下血本啊!”“高太守,我王想让二王子平安归来,需要什么请明说?”特使决定直奔主题,不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