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烽-第7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信拓跋族长的神情一定会很有趣。  ”高勇边说边幻想出这样的场景,张飞、吕布横扫草原,或许能取得不次于当年卫青、霍去病的丰功伟绩。

“可眼下曹操攻打吕布很猛,随着夏侯惇部侵入梁国,曹军兵锋得以直接威胁吕布后方。  吕布手中至多还有四万兵马,抵挡起来很是吃力,而且中原蝗灾肆虐,各方粮草纷纷告急。  只要主公不出手,他也将步上袁术后尘。  ”刘晔严密的分析道,“只是吕布此人与洛阳朝廷不清不楚,属下担心……”

高勇摆手制止道:“他地小九九根本瞒不过侦讯处,往来传递的信件以及密谈的记录全都在我方掌握之中。  吕布只是一个诱饵,没有他,朝廷又如何敢有胆量联络四方。  我要他存在只是方便行事,不过,渔网已经撒得差不多了,等到收网之时……走吧,还得继续赶路。  ”

刘晔何许人,只一听便立刻明白为何郭嘉会突然赶赴冀州,看来一场清洗风暴要开始了。  可这种话题刘晔不想问,也不愿问。  他早已对汉室失去了信心,也知道能带给天下太平的除了高勇再无他人。  于是,在剩下的路途上,他一门心思的研究起了舰船。

两日后,当高勇一行抵达东沓之时,中原战局终于冲破了平衡。  而推倒第一块骨牌地不是旁人,正是猛攻武平的刘备!

举目望去,武平城残垣断壁几近废墟。  雷薄的坚持带给刘备巨大的压力,好在拥有投石器,也拥有相对优秀的兵器甲胄,故而在人数对等的攻城战中,双方差距很小,拼得还是士气斗志。  可这一部分,豫州军兵明显处于劣势。  于是乎,在漫天巨石的飞舞中,武平城内的万余豫州军死伤惨重。  野战打不过徐州军,防守还要遭受无妄之灾。  最后,苦苦坚持三日的雷薄看到援军无望后,终于决定弃城跑路。

武平落入刘备手中的消息传开后,吕布、袁术大惊失色,夏侯惇、关羽意气风发。  很快,睢阳在曹军夹击下失守,守将纪灵、梁刚、桥蕤、陈兰被迫退守鄢县。  相较丢城失地,更惨地还是兵马溃败,兵卒逃亡大半,至退入鄢县清点人数,总兵力仅七千之数。  虽然纪灵不愿,却再一次遭受到当年兖州溃败地窘境。

最爽的要数夏侯惇和曹昂,这一仗,丹阳精兵地战斗力彻底爆发出来,攻守皆强、进退有序,乍一看去还以为是高勇手下的机步兵。  一路尾随败兵,收拢抓捕俘虏超过一万,且成功夺得梁国、沛国,从而使得曹操势力获得增强,至少养兵上不会过于担心粮草问题了。

陈郡,吕布部将薛兰、李封接到陈宫命令严守城池,而陈留郡内的魏续也不得不收缩防守,小心抵御夏侯惇可能的侵袭。  与此同时,兵力捉襟见肘的吕布不得不暂令郝萌退入考城,与襄邑魏续互为犄角,守护陈留东南安全。

至此,袁术仅余汝南一郡,兵马虽尚有十万,可精锐损失殆尽,所余者大都老弱,与士气高昂的徐州军不可同日而语。

汝南郡府内,袁术颓废着斜躺在竹椅上,双目呆滞仰望夜空,“李业,此行乃是汝南最后的希望,能借兵固然是好,借不来也要想办法筹集到足够钱粮,否则……唉!”

李业见袁术如此模样,心情也很沉重,但身为谋臣,不到最后时刻决不能露出怯容,更何况在袁术面前。  “主公暂且忍耐,黑甲军已经开始操练,杨兵曹的战马明日便可抵达,一俟两支兵马训练齐整,刘备小儿不足为惧!”

 第十卷 峥嵘岁月 第七章 你情我愿(3)

第十卷 峥嵘岁月 第七章 你情我愿(3)

短短半年时间,东沓港比高勇上次经过时又有了巨大的变化。  码头泊位增加近五分之一,道路拓宽为双向八车道,载货马车络绎不绝,由此可见东沓港的繁茂。  距离码头半里,便是东沓城,商贸高速发展,促使此城日新月异。  临街店铺多为二、三层小楼,又因是港口,使得商业区集中了东南西北各种特色建筑,初来此地倒也算是一处景致,别有风趣。

随着夷州工商业的稳步发展,加之扬州、交州的经商许可,使得幽州迎来了新一轮高速增长。  大量货物装船南下,随行的还有大量人员,这些人作为开拓者,将要在交州、扬州境内开设店铺,占领这块未经开发的处女地。  也正是为此,大型客货帆船才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想一想一艘海马级抵得上寻常四至五艘海运船,还有更加舒适的旅行环境,更加优质的服务,大航海时代已经走上了快车道。

立于塔楼之上,遥望繁忙的港口,几位夫人各自抱着孩子,一边仔细解说,一边惊讶赞叹,即为这时时刻刻的变化,也为夫君的远见卓识。

帆船进进出出,在专人指挥下依次入港卸货。  地理位置的优越决定了东沓港巨大的吞吐量,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从马车运送次数上判断,东沓港全年的进出合计几乎等于秦皇港与福山港之和。

“夫君,那艘最高、最大的船就是‘新大洋’号了吧!”蔡琰伸手指向唯一一艘好似鹤立鸡群般地大帆船。  其余几人也纷纷侧目。  望向尚未升帆的“新大洋”号客货帆船。

高勇点头道:“不错,除了它还有那艘船敢号称‘新大洋’啊?看看那个头、那身板,除非把奉天号拉过来,否则其余船与之相比实在是太渺小了。  ”

见海面上弥漫着淡淡的薄雾影响视线,苏雪莲干脆从包包中取出一支大号望远镜,拉至最大焦距仔细观察起来,当然。  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提问题,考较一下自己的夫君。  “咦?甲板上怎么放了1、2、3……哇,足足有二十艘浆船?其他船只上可是只有三五艘浆船?”

听闻此言,高勇忍俊不禁,指点道:“看问题太片面,你说说看,普通海运船载客多少?新大洋号载客多少?”

“这还用说?普通的也就二三百人,顶多五百人。  这新大洋吗……报纸上刊登地可是能载一千五六百人呢!”

“原来你懂的啊!”高勇呵呵笑道,“这个载船数量是甘宁根据几次沉船事故总结出来地,浆船运送总人数至少要达到载客人数的三分之一!如此,才能有足够的时间转运。  不过,现在的船只大多是铁肋木壳,沉的满不说,还有不少木料可以搭浮,所以三分之一的标准刚好。  等以后随着造船技术发展以及载运人数不断增多。  这个比例也会随着上调。  总之一句话,要尽可能得多救人!”

苏雪莲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问道:“那么此次首航地船队有多大?说实话,雪莲虽然对造船技术放心,可看到如此巨大的海船还是忍不住担心。  ”

高勇哈哈大笑:“放心好了,首航船队由十三艘帆船组成。  其中还有两艘风帆战舰,安全决无问题。  况且一路南下,航线均沿辽南郡海岸线,即便出了问题,也可以及时转移到陆地上。  ”

九月十一日清晨,海风吹拂下的码头格外热闹,人们聚集起来翘首以盼,等待着新大洋号的顺利起航。  出于对航运的绝对信心,购买新大洋船票的客人远远超出预计,首航八百张船票竟有六千余人申购。  也算是创下了一个新纪录。

海鸥围绕着船艏嬉闹。  随着护栏打开舢板放下,兴奋得人们提着各式包裹依次登船。  “好。  真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客舱顶部的甲板,可将码头两侧景像一览无余,船旁人头攒动,挥手告别的、互相祝愿地、还有深情拥抱的……长子高恒在母亲伏寿的怀里乱蹬乱踩,伸出小手指向桅杆,嘴里还咿呀咿呀喃呢。  高勇一把将其抱起,指着桅杆道:“好孩子,将来一定能成为航海家!”

伏寿闻言哭笑不得,只好露出鬼脸道:“想得美,等船开起来就知道了。  夫君,寿儿晕船,似乎也传染给了恒儿……”

呜——没有汽笛,就只能用号角代替,起航的号声响起,岸上船工转动齿轮传动装置,用方木顶住船舷,将新大洋号一点点推离码头……

“升帆!”大副一声高呼,桅杆上早已准备就绪的水手齐应声诺,同时解开绳索。  哗啦啦一阵响,主船帆霎时张开,并在海风的吹动下鼓掌起来,拖拽着船身航行起来。。。。。。舵室内,船长神色镇定,一边举着千里眼观察前方,一边不断发出命令:“全帆张开,最高速航行!舵手注意,左舵三十五!”

高空俯视,新大洋号启程后,两艘风帆战舰离港尾随,其后是十艘普通帆船,且帆船中有两艘是空船。  旅客几乎全部集中到了甲板上,一边欣赏海天一色地景色,一边不时发出惊呼赞叹,特别是新大洋号逐渐提高的速度,竟隐隐将身后数艘风帆客船甩脱。

刘晔兴奋得像个孩童,看看这,摸摸那,甚至还随着船身起伏而蹦跳,“主公,晔决定了,以后专攻海船设计,一定要设计出最大最快最好最坚固的海船!”

试航是完美的,当两日后抵达福山港时,所有人都流连忘返。  舒适的船舱、各地美味佳肴、还有足够宽阔的甲板,新奇、美妙、刺激、回味无穷。  刘晔当即决定继续乘坐新大洋号到琉球港度假。  看他一副信誓旦旦沉迷其中地模样,高勇似乎看到了新一代海船铭刻上刘晔特色的景象。  登岸后,几位夫人立刻投入到轰轰烈烈的购物狂潮之中,只把高勇留下处理积压的政务。

这几日,济阴局势仍无变化,只是陈留郡、陈郡境内逃难地百姓越来越多,面对郡府歇斯底里地横征暴敛。  除了逃亡就只剩下反抗。  于是,治安稍有起色的陈留急速恶化。  活不下去地穷人造反,地主豪强也纷纷起事,只把陈宫忙得焦头烂额,将郡府内仅存的三千郡兵全部派了出去,挡得一日是一日,拖得一时是一时。

后院起火,吕布仍不为所动。  仿佛是沉迷赌台地赌徒,将所有的一切都押了下去,胜则王,败则寇!

可吕布心如磐石,他手下的武将谋士却没这种耐性。  眼看着两郡岌岌可危,庞舒、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