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烽-第9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到想得开,可我不成啊,东奔西跑了几个月,结果一仗都没捞到,手下怨气很重啊!”安胜苦笑。

“想打仗?容易!请甘将军派几艘运输船,拉到南洋诸岛上去,上面的土著不少,正好可以练练手。听闻程毅将军在几座岛上都吃了土著得亏呢!”马延幸灾乐祸道。

“去你的!那破地方请咱都不去,没看回来休整的水师官兵都变成什么模样了!这些岛屿还是留给那些探险队吧,都是老兵,存活率更高!即便去,也得等咱退役之后,拉上一帮兄弟凑凑热闹,说不定就能发现一座金山呢!”

“哈哈,找金山银山还得去倭岛,仅月山一县的银矿开采量,就抵得上咱们大汉全国的矿银开采量了。我是打算退役后去倭岛,整块地,挖挖矿,搞几个倭女小妾,听说卑弥呼国调教的倭女很是不错,不少大户人家都花高价购买呢。”

“拉倒吧你,我可不好那一口!男子汉,还当志在四方!”

“报,海陆军张将军密报!”亲兵一路小跑,将密封的细竹桶递给安胜。

“哦?看来这是另一路援兵了。。。。。。咦?怎么会?”一声轻呼,安胜竟目瞪口呆。马延急忙接过,看罢也神情丰富。

“不带这么玩的啊!咱们不过是想追击一番,可张将军居然要包圆!老马,你说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凉拌!两千兵马肯定不够,弄不好还会身陷险地。这样,你带领山地一师坚守东安,我带着尚能作战的两个团从东边山区穿过去,争取寻到张将军。不要争了,这一带我比你熟悉。”马延斩钉截铁道。

安胜神色凝重的点点头,“一路小心!”

※※※※※※

大江之上,雾气弥漫,能见度不足半里。天气如此恶劣,渔船、货船干脆躲在港口码头歇息。

牛渚城码头,繁忙的景象似乎不受气候影响。一袋袋沉甸甸的粮食从车上转运到船上,两侧数百名孙策军兵警戒,任何闲杂人等均无法靠近。黄盖站在一艘斗舰的甲板上,眼神飘忽不定。

周泰见状微微摇头,他知道,黄盖又开始想起当日江面上的那一战了。看了看脚下的斗舰,再与敌舰比照,信心可谓全无。上次战败后,周泰凭借记忆,硬是制造出一个微缩版的巡洋舰模型,整日观摩,希望能够找到应对之策。可惜,绞尽脑汁,连带蒋钦一同谋划,也想不出克敌制胜的方法。真个一狗拿刺猬,无处下嘴!

“幼平,你再去看看下游可发现敌情?这一次运送五千石粮食,不容有失。”黄盖收回心神。

“是将军,属下立即派人查看。不过,看着天气,敌人未必会来。”周泰劝慰道。

“不可大意,吕维的巡洋舰可不在乎天气,哪怕逆风也能航行。羡慕啊,咱们要是能有一艘无风自行的船该多好!”黄盖一脸羡慕,对巡洋舰可谓一见钟情。

周泰耸耸肩膀,谁不想要?不想要是傻子!可是根据细作送回来的密报,保守估计一艘巡洋舰的造价都在一千万奉币以上,按照市价,等同于两万万五铢,合两万斤金!即便是大汉朝廷鼎盛时期也不过能打造三五艘罢了,根本不是眼下孙策所能奢望,当然刘表也别奢望。“唉,等咱主公有了钱,巡洋舰一造两艘,开一艘,拖一艘!到那时,江面都嫌小,只能到大海上对战。嗯?提起海战。。。。。。应该与江面水战差不多吧?嗯,一定是这样,差不多!”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五章 兴平之年(3)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五章 兴平之年(3)

远离战火的冀州。正在展现出赶超幽州的磅礴声势。农业自不必说,经过多年新技术、新农具的推广,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在缩短与三江郡的差距。经过测算,冀州常住人口有望在年内突破五百五十万,粮食播种面积高达创纪录的一百三十二万八千顷,几乎是初平三年的两倍!而工商业的发展更加瞩目,仅商税便从初平三年的二十七亿增加到今年的三十五亿。

得益于工农商的大发展,冀州百姓的生活水平急速提升,仅仅三年时间,面貌大变样。家家户户砖瓦新房,人人身上新衣新鞋,商铺、酒馆遍地开花,不知道的还以为来到了超级放大版的洛阳呢!毕竟,放眼大汉天下,除了冀州、幽州,还有哪些地方普通农户能够月月吃得上肉、年年穿得起细布新衣?

冀州境内的工会、商业协会、农会三大组织,也在官府的引导下形成了协商机制,一切问题都可以在律法框架下谈。谈不拢就到法院上诉,交由大法官审判。由此,对立事件极少发生。偶尔的罢工也得到了官府的认可。

总之一句话,只要不违法,你做的事情就能够得到官府保护。

“主公,冀州今年商税预计可达三十六亿,官办产业创收十四亿。虽然年初雨水较多,好在各地引水沟渠设施完备,河流堤防也加强加固,再加上运河的开通,预计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保守估计为两亿三千万石。”听着新近上任的冀州薄曹从事高堂隆的汇报,高勇不住点头以示认可。

“冀州总体情况平稳,几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大有赶超幽州的态势吗!很好,令人欣慰。说明你们始终把百姓福祉摆在第一位。老耿,升平,你们虽说才升任,可毕竟都是冀州本土官员,熟悉的过程就免了。”高勇笑道。

冀州刺史耿逵可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自初平三年任冀州兵曹从事后,勤抓苦练,硬是将冀州所辖的两个警备师编成了打击犯罪保护百姓平安的守护神,口碑甚佳。兴平元年接替郑泰担任冀州薄曹从事,开始掌握一州民政,并迅速转变角色,政绩斐然。一年后,终于在兴平二年经过政务院审核后,成为了冀州刺史。如此经历。绝对是几辈子不看奢望的。而高勇前世的记忆中,这个家伙露了一次脸后就迅速淹没在历史洪流之中。

“主公夸奖耿逵愧不敢当,冀州眼下成就,离不开前任郑薄曹、荀治中夯实的牢固根基,又值主公挥斥方逑大展宏图,各种军用物资的采购,极大的拉动冀州工商业发展。而运河的贯通,更是成为了连接幽州、青州的纽带。如此天时地利人和,冀州若还不能大踏步前进,卑职可就要成为千古罪人了!”

“不错,机遇难得。你是老人了,当知晓几年前冀州的模样。大话空话我高勇不会讲,也懒得讲。一切都要脚踏实地,当年你可曾想过冀州今日盛景?我等要感谢上苍,咱们正在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必当大展宏图,方能对得起一方百姓。还记得你们赴任时我叮嘱的话吗?”

“记得!”二人齐声道:“一切皆有可能!”

“好,此行乃是路过,看看你们两人,就能大体掌握冀州发展脉络。现今兖州、徐州新下,诸事接踵而来。你们要多担待,多帮助兖州、徐州。只有他们稳定,冀州和青州才能成为真正的平安之地。此外,青州兵曹武安国已经调任新组建的十六军将军,青州仅剩一个警备师,政务院并不打算扩编,而是决定由冀州拿出一个警备师作为机动力量。你们要与青州方面多协调,他们的泰山地界仍不太平,需要用兵的地方不少,冀州要随时做好准备。”

“卑职明白,冀州、青州比邻而居,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主公放心便是。”

“妥了,暂时就这么多,常书信联系。”

车队毫不停留的沿路南下,只在邺城稍停片刻,让耿、高二人下车。

看着迅速消失在夜幕下的邺城,高勇苦笑着摇摇头。随着事物越来越多,高勇不得不面对时间的紧迫,往来奔波的自己只好取后世记忆,打造了一辆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房车。放下窗帘,平躺在微微颤抖的床铺上,高勇再度想起了与贾诩的谈话,封王还是拜将?

几乎在同一时间,高顺则与张飞一到率领陷阵营沿着幽州、并州、凉州布置的北疆防线视察。此三州乃是抵抗匈奴的第一防线,自春秋起,便有国家不断修筑城墙,一段一段好不雄武。然而,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态度。却使得这条防线千疮百孔,匈奴进退自如,不次于逛自家后院。直到秦统一战国,才着力修长城抵抗匈奴。然而秦朝前后不过两世,许多规划还停留在图纸上,便将重任传给了汉。可惜的是,汉朝也不怎么样,虽有武帝击溃匈奴,使其远遁千里。却还是没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祸遗子孙。之后就不用细讲,西汉东汉,始终采取守势。

直至高勇出世,才逐步挽回颜面,经过数年厮杀,总算抢占了战略主动。不过,付出的代价一点也不必当年汉武大帝少。且又值朝廷暗弱,诸侯混战的当口,高勇只能将半数兵力滞留中原。击溃匈奴、鲜卑联军,看似风光无限,实则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集中了高顺、贾诩、沮授、郭嘉以及一众军师的智慧,经过严密的战棋推演,统帅部得出了一个让高勇大感为难的结论:目前。己军对匈奴的优势并不大,加上虎视眈眈的中部鲜卑,想要发动灭族大战艰难至极。说巧不巧,正应了高勇最初的论断,非五年集聚不足以出击草原,非十年之功不足以纵横大漠!

高顺以他一如既往的严肃认真态度,指出防卫上的疏漏,重新设计规划防线,尤其是预警系统。充分利用左匈奴实力大损、右匈奴不敢南望的时机,将整条预警线向北平移了近二百里,并督促政务院与各州相关机构。选择大漠上交通便利水草丰美之地,修筑要塞城池,招揽移民从事商贸、放牧等工作。要塞驻扎兵马出自各州驻防军,定期轮换。除主城外,还修筑有卫城数座,平时连通内陆,战时互为倚仗。

幽州孙泰的第十四军,并州娄兆的第九军,还有凉州龚竔的第十一军,在高顺的准许下,纷纷主动前出扩大防线。此外,高顺也指示各州驻扎的骑军也要主动一些,将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贯彻到每位士兵的心中。

北疆防线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各项工程无不高标准严要求,发现问题一律从重处罚。一行下来,随行的统帅部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