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逍遥王爷-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终于,等话剧结束,李世民单独招李泰问话,“青雀,你此为何意?怎么会如此莽撞,这不是坦白了表示对士族的不满吗?况且,你得罪的,也不仅仅是士族吧?”李世民龙目紧盯着李泰,看他如何回答。
李泰无所谓地耸耸肩,将这士族与科举出生的庶族相冲突所带来的后果阐述一遍,果然,听得李世民大皱眉头,半晌,方才叹气,“唉,看来,的确是朕疏忽了,幸好青雀你提及,否则,后患无穷啊”
沉吟好一会,李世民抬头,苦笑地问,“青雀,你的意思,莫非是,彻底消灭高门士族,还是不举行科举?”
李泰一听,也无语了,心理大骂自己欠缺考虑,但事已至此,无可选择了。
科举制在当时的先进无可质疑。但唐朝士、庶两个阶级之间的党争,是各自为了维护本阶层利益进行的你死我活的斗争。从私人得失到不惜牺牲国家民族利益,不遗余力的排斥打击对方。皇帝利用科举出身的庶族官僚,与藐视皇权的门阀士族争夺统治权。唐朝党争的结果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之大,完全超过了历史教科书的定论。它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了以后的一千多年。高门士族在皇权和农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从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科举出身的庶族成为国家官僚的唯一支柱。
而后建立的历代王朝,面对没有对立制约方、一枝独秀的科举新贵,为了维护其统治,本能的开始极力控制人们的思想。迎合皇权思想的理学在宋朝兴起,在皇权的极力支持下,理学成为儒学的正统解释。到明朝开始以朱熹注解的《四书》为科举的标准答案,极大的禁锢了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同时,科举的受益者,为了巩固本阶层的地位,将科举以外的一切都斥为微末下流。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上层思想的封闭,以及底层被现实利益所吸引,百姓趋之若骛。这些共同导致了中国从宋以后逐渐失去了对外军事、经济、文化上的张力,逐步被西方超过。可见;唐朝党争导致了士族的消亡;科举的确立。而科举的兴盛;又导致了以后中华文明在思想上的禁锢。这种封闭禁锢一直延续到近代的中国。




第十二章 改革的必要
儒家文化起于农业社会铜器工具向铁器工具的过渡时期,当时正值春秋战国的混乱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文化并不被当时的群雄看好,确实也无助于兼并统一天下,可见儒家文化并不是一个强国的文化。秦统一中国,更是认为儒家文化百无一用。直到秦灭亡,汉朝皇帝才明白儒家文化虽不可以打天下,却可利于治天下。这从董仲舒的言行中也能看出。董仲舒在战争时期向刘邦推荐的都是一介武夫,到统一天下以后推荐的都是儒生。儒家虽然利于树立皇帝的权威,但文景之治最多采用的还是道家的“无为而治”政策,从而使汉朝逐渐恢复元气。这时的汉人受儒家的驯化还不彻底,特别是民间,还有几分血性,可以和匈奴打个平手。
唐朝的文化是开放多元的,兼收并蓄成就了它的辉煌。佛教在当时也很兴盛,要不然也不会有唐玄奘到西方取经的事情发生。从韩愈起一批文人把儒学发扬光大。唐朝的兴盛在于它的疆域广,周围没有可以匹敌的外族入侵,而同样疆域很广的明朝就没有唐朝这么幸运了。
把儒学推向高朝的是宋朝,程朱理学完全具备了驴之象,一是倔:撞倒南墙也不回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二是蠢:提倡愚忠,不坚持真理,只知道围着石磨转圈。这时的儒家思想已经深入到百姓的心理,又臭又长的裹脚布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儒家思想束缚了汉族人的思想,磨灭了汉族人的血性,宋朝在外族的不断侵扰中颠簸迷离。
儒家文化是一种内治内行,外战外行的文化。宋朝在外族的侵略中终于败北,第一次把中原让位于外族的统治下。元朝的统治犹如秦朝一样,摆脱不了短暂的命运。最后被一个最没有儒家文化修养的农民,带领一批文士和武将收复了对儒教有认同的汉人。
清朝汲取了元朝的教训,不但把汉人旗人化,留发不留头,而且把汉族文化统一到《四库全书》,搞思想统治也很有一套。然而儒家文化最终还是在外战中失败,带来了百年耻辱。
纵观历史,有人提出,儒家就是一头黔之驴。一开始因为个头大还能唬住几个人,旁人不敢近其左右,叫声也挺吓人,但经过几次试探,“技止此耳!”除了尥蹶子,没有利爪,更没有锋利的牙齿,最后还是难逃老虎的血盆大口。
这种想法是不全面的,儒家,不该一面否定,在乱世与治世,其治国之道,还是十分好的。但是,儒家治理下的国家,却都不能久远,一心只念和平的治理国之道,确实是不正确的。其遗留下来的文献、智慧等,确实是华夏历史上最宝贵的结晶。不过,这并不代表了,儒家就一定要是正统,其中的错误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人。就看整个历史吧,因为儒家思想、信仰佛教等而死的人命的价值,是否远远大于它所创造的文明呢?后世之人皆言‘自由’,重视生命。那么,那部分只在乎这些文献,却没有看清自己的先祖命运的人啊,这该如何解释呢?很多人说不可全盘否定儒家,很正确,但你们却是因为儒家的文明而做出结论,你们是否看到,那应儒家等思想而付出生命代价的华夏子民呢。
同样的,还有那佛教,自大唐才真正昌盛,那么,就算大唐更多一部分人信封道教,吃丹药而死,那也仅是一小部分,后世之人就大肆痛骂了,真是笑话。满清等少数民族怎么对待汉族子民的?不少人认为,即便大唐上层社会都信奉道教而亡,也好过那愚民的佛教,还有儒家发展的儒教等。如此看来,儒家必须改革,儒教不该出现,佛教不能昌盛。
。。。。。。。。。。。。。。。
想了许多,李泰最终决定,还是先拿儒学做文章,至于高门士族与寒门庶族间的斗争,他李泰管不了,也没能力管,大唐数百年国运,况且毁于朋党之争,他李泰纵使能扭转国运,那首先也该将那害惨国人的儒家给剁了。
当时的士子、文人,皆仰慕儒家,引以为傲,也是因儒家的某些思想,才会形成高门士族与寒门庶族等。
李泰叹气,方才回答,“父皇也明白,今晚的歌剧,讲述的正是士族与平民的矛盾、对立。不若,从这里做些文章吧。还请父皇废除《氏族志》并且严令禁止七姓十家通婚,并用国家暴力机构,强迫其与皇家、寒门士族通婚,若是不从,即便是诛其全族,青雀亦不认为有何不妥。而对于庶族,不该小觑,更应加大力度拉拢,但不可太过放纵其权利。若是庶族权利过大,则对我大唐亦无好处”说这些时,李泰眼中闪过狠色,不是我不择手段,而是不得不如此,要怪,就怪你们自己出生错了年代吧,在这个历史的转型时代,士族消亡,庶族兴起的时代中,我大唐若要长久,必须做一些事,一些即便是当政者也不愿意看到的事,否则,华夏历史上最强盛的一朝,只可有290年国运,而不可能有更多。
李泰又阐述了一翻若是科举出生的庶族坐大,会对后世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呢,以及后果。
听了这些,李世民脸上阴晴不定,时而狠厉,时而叹气,看着这样,李泰亦无奈,说实话,他也不想让大唐的上层社会动荡,因为,那样势必影响到民间的安定,可是,唉。
“但是,当前主题,还是如何削弱儒家,将其改革,否则,还是一样会出问题。说实话,儿臣觉得,以儒家来治理天下,问题太大了”李泰只得打断沉思的李世民,将矛盾转移,就如同军国主义国家般,将内部矛盾转移到对外战争。
看李世民静静听着,接着道“若是对付儒家,说不定,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毕竟,所有的读书人,都是依赖于儒家的。万一,他们的信仰遭到否定,势必会令其忘记自己内部的矛盾,或许,届时,我们可以轻易化解其内部矛盾,令高门士族与寒门庶族联合起来,再慢慢想办法消除其距离。”
至于关于文化思想方面的禁锢,李泰却不怎么担心,等将古希腊,波斯文明弄来,那么,对于儒家的冲撞将更大。到时候,我大唐未必会出现宋朝的情况。不,是一定不会出现‘程朱理学’以及‘八股文’那些妨碍科技发展的文化。而大唐那开放的文化,定能吸收来自西方的文明,就算等真有宋朝,那时大唐所信奉的儒学,也已经面目全非了。即便再来一次焚书坑儒,也总好过后世华夏民族的灾难,还有汉族被少数民族的大肆屠戮。
李世民疲惫地点点头,“如此也好,青雀啊,朕今天累了,你先回去休息吧”说完,挥挥手。
骑在回去的路上,李泰不禁感慨,今天对李世民的冲击,算是成功了吧。不过,心理总有一些歉意,对不起了,老爹。我也不是故意如此,虽然看似否定了你的一些政策,更是要让你做一些不愿意的事,但是,为了这大唐江山,李家的天下,不得不这么做啊。
举目西眺,伊朗高原啊,请别让我失望,如今能最有力地将大唐命运扭转的方法,无疑是借用外力了。以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隐藏矛盾,再皆以强烈冲撞的文明,对国内文明来次改革,最终奠定大唐新文化与新的社会矛盾以及那科技发展的方向。




第十三章 准备南下
喝着美酒,吃着美味,众人围着火炉相谈甚欢。此间屋子,李泰将之制成后世那西北别墅般的样式,不过,紧是那烘火之地吧,在屋子几处角落里,都有着镶嵌在墙中的火炉,烟囱直接向着房屋定上通去,不会呛人。当然,这是西方偏北地区较为常见的建筑才如此,比较,欧、美许多地方,比之中国更加靠北。而对于本来就属于南方的李泰,自然更加怕冷了,所以么,将屋子弄成这样,就似呆在了暖炉之内。
李漱喝了口酒,脸带红通通的,煞是可爱,“唉,三哥也真是,当初说好了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