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的预料不错,这一次,刘琮连水军都出动了,为的就是一举击溃曹操,尽可能多的斩杀曹军,只有将曹操打疼,自己在荆州才能有几年安生日子。
所谓趁你病要你命!
天赐良机,刘琮当然不肯放过。
而反观曹军,惨状可想而知,连续几十天的被骚扰,这些将士都不曾好好休息,所以疾病一来就倒下一大片。而刘琮选择凌晨袭击,曹军一个个被吓醒。
被流矢射中的是少数,被自己人踩踏的是大多数,那些没有受伤的则心中只有一个目的地:新野!
两万步兵和四千骑兵的追杀已经很要命,出现在白河上的水军,让一部分曹军甚至不敢下河,放弃了逃跑,水对他们来说本来就害怕。
这样一场屠杀一直持续到剩余的曹军大部分渡过白河才结束。
虽然也有少数曹军将士坚持抵抗,但大部分选择了逃跑,还有一部分在睡梦中就去见了郭嘉。
刘琮粗略的估计自己手下人斩杀的曹军士兵起码超过两万,被同伴踩踏致死的也起码有一万,在白河便被甘宁等人截杀的也将近万余。身上带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而刘琮方面也付出了超过五千人的伤亡。好在一些受伤的将士回到樊城之后便可以得到良好的救治。
看着狼狈逃跑的曹操和数万曹军,刘琮下令收兵回樊城。
曹军一旦入了新野城,想要凭借两万人攻城时不大现实的。
今天这一点如果要做个总结的话,应该说是重创曹操,但远没到击败曹操的地步。
一来刘琮还没有这么多兵力来做这件事情,二来如今的北方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控制。因此就算刘琮和曹操的军力对调,刘琮也不会在自己的实力还不足纵横天下的时候除掉曹操。
这个时候如果曹操和刘备一样被自己从历史上抹去,不但历史轨迹会发生重大便宜。
北方那些诸侯很快会纷纷独立,就连曹操内部也会四分五裂,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而刘琮却无法捞取这些果实。只会是替他人做嫁衣。
而且曹操倒了,孙权、周瑜必定乘虚而入!
无论从战略上,还是从实力上,刘琮只能够打疼曹操,而不是打到曹操。
回到樊城之后的第一件事情仍旧是修复城墙,防止曹操再来!

第170章江夏太守

不是曹操逊,而是刘琮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战机,而且四千骑兵的战斗力在偷袭中完全释放。
所以经过一个白天没命的逃跑,能够顺利渡过白河在白河东岸聚拢的还不到当初从新野出发渡河去樊城的一半。
攻樊城一来,前面一个月死伤一万多,连着两天却是让曹操损失了一半。
尽管这些兵力曹操损耗得起,但已经完全没了优势,而且军中疾病横行,加上士气跌入了谷底。曹操如今能做的便是先班师回许昌,整顿人马以后再战。
直到此时曹操才后悔自己操之过急,自己自始至终都小看了刘琮!这次这个教训可以说很惨痛,至少让曹操未来的几年不敢轻易窥视荆州。
而刘琮方面也不敢大意,一面加紧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派出人员清理白河岸边的曹军尸首,一边开始修复樊城的箭塔和清理护城河。
而同时,刘琮又下令霍峻领兵五千水军前往江夏。
此时蔡中已经回到樊城,看到蔡中去而复返,刘琮便是知道蔡瑁的选择,最终这颗炸弹还好没有爆炸!刘琮此时派霍峻去江夏当时是为了防止周瑜偷袭!
曹操大军南征,威胁太大,孙权也怕曹操占据长江优势,如今曹操歇菜了,就不能保证孙权还是那个心思,就算孙权是,周瑜也不一定。
很快曹操如刘琮预料的那样,一场来势汹汹的南征,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压在刘琮心头的一大片乌云总算散去。接下来刘琮不会再给曹操这种压在城里打的机会,他要趁着曹操养伤的这些年尽快的壮大自己。
要壮大自己,荆州内部的事务必须处理好。
就在霍峻抵达江夏之后,周瑜也从夏口撤兵了,虽然心有不甘。
但很显然刘琮对自己的防备让周瑜没了必胜的把握。刘琮能够从襄阳抽调水军前来江夏,就说明刘琮和曹操的战斗有结果。
对于刘琮能够击败曹操,不但周瑜感到意外,甚至蔡瑁也不敢相信。
在蔡瑁的想象中,就算最后曹操撤军也是因为刘琮死守樊城之后回到襄阳重新组织防御,曹操的后勤跟不上,兵源跟不上才不得已离去。
当蔡瑁听霍峻讲述了战斗的过程时,蔡瑁立即明白自己以往不是小看了刘琮,是太小看了。这那里还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女婿啊,这真的是天生霸主。
可笑就在几天前自己还在为选择那个做主公纠结。
这样一个天生霸主,是自己的旧主,还是自己的女婿。蔡瑁真是不知道如何说自己好,如今看来其蒯越、刘备一点不冤枉。
刘琮不对自己和蔡氏家族下手已经是完全出于情感因素!明白了这些的蔡瑁在霍峻抵达江夏的第三天便一骑回了襄阳,向刘琮请辞。
此时的刘琮其实也是焦头烂额,好多事情要处理,徐庶、赵云、伊籍等人还没有定论。刘备等人虽然有定论,却还是没有处决。
这个时候蔡瑁来请辞,确实是来添乱!
不过刘琮也没有坚持,做武将就要有做武将的觉悟!蔡瑁作为一名更随刘表平定荆州的功勋,作为蔡氏家族的头人,一个历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诸郡太守,官至镇南大将军军师的重臣,在少主与曹操鏖战的时候居然动起了歪脑筋。
如果刘琮再留着蔡瑁在江夏太守位置上已是大大不妥。
刘琮也绝不会容忍背叛自己的事情发生,不管哪个人是谁!
失去蔡瑁,只是失去了一个水军将领,一个能征惯战的老将,赢得的将会是绝对的权威!
当然蔡瑁这也是以退为进,自己退下来,蔡中和蔡和已经更多的蔡氏子弟才有可能获得刘琮的任用。蔡氏家族才不至于被刘琮追究。
在两人的默契之下,襄阳百姓便很快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荆州曾经的第一重臣蔡瑁因为身体原因从江夏太守任上卸任。这使得那些原本就在襄阳城内流传的谣言更加日嚣尘上。不过很多人已经顾不上这些了,而是要看刘琮接下来如何处置。
在这场堪称浩大的战争中立功的人比比皆是!他们都在翘首以盼,这是荆州少主第一场大规模战争的胜利!
蔡瑁离职,谁来担任江夏太守倒是让刘琮为难了。
本来黄祖是比较合适的,但接下来还是会考虑和孙权联盟,作为孙家的死对头不能在出现江夏刺激孙权的神经了。
刘琮第一个想到的是文聘,但随即有否定了。文聘在将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都是抵抗曹操的主将,他醉合适的位置是新野或者樊城。江夏离曹操太远,离孙权太近。孙权又是以水军见长!
刘琮第二想到的是刘磐,刘磐在这场战争中,偷袭夏侯惇,擒获刘备,骚扰曹操,一直到最后追击曹操都立下不少功劳,而且又是刘琮的族兄,按说担任一郡太守,相信也没人会非议。但刘琮更希望刘磐将来出任长沙太守,毕竟刘磐更擅长陆战,在长沙也颇有人望。
刘琮想要把荆州变成自己的荆州,变成自己所希望的荆州,现在荆南四郡的太守一个也不胜任。韩玄勇武不足,不足以成为防御曹操和孙权的品字体系的右脚。金旋、刘度政治能力不够,守成都做不好,奔小康不在考虑之列,赵范忠诚不足。所以刘琮接下来便是要想办法换掉四郡太守,所以刘磐是给长沙预备的。
接下来排序的话便是甘宁、魏延、蒋琬,这三人跟随刘琮也有段时间,也各自表现了自己的能力,立下了不少功劳。但在刘琮的规划中,荆州的水军力量远远不够,甘宁作为实际上的水军最高统帅,如果被一郡俗务缠着就无法操练水军,蒋钦虽然可以替代甘宁,但毕竟是江东旧将,恐难以压服水军众将士。
而魏延是刘琮计划中攻蜀先锋,而且荆州要扩军,魏延也是最合适的练兵人选,与士兵们朝夕相处,他朝领兵伐蜀自然令行禁止。而且刘琮也希望将魏延留在身边多加指导,尽快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大将。
蒋琬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但刘琮还是舍不得,如今荆州的大小事务都交给诸葛亮一个人,刘琮于心不忍,而且刘琮还指望诸葛亮改造诸葛弩,发明木牛流马呢。
其他的武将要么功勋不够,要么刘琮不放心。江夏在刘琮心中的战略地位仅次于襄阳,而且刘琮也打算扩建夏口,将其建设为大都市武昌。
不得已,刘琮只得将文聘和诸葛亮二人请来商量。
听完刘琮的计划,两人也是哑口无言,按照刘琮这个想法,恐怕只有刘琮自己最合适!
“主公,要么让季常试试?”诸葛亮思来想去,要治理好江夏,眼下有足够政治能力就伊籍、马良、蒋琬、诸葛亮等少数几人。
马良出仕前与诸葛亮关系就不错,诸葛亮对马良也很是推崇,而且此次战争过程中马良出使江东还算成功。文聘则在一旁不语,一来他没合适的推荐人选,而来还在为自己妹妹的事情烦心。
诸葛亮说到马良,刘琮随即心中一亮,按照自己的规划,如果顺利和江东结盟,将出使过江东的马良出任江夏太守,也会被看做向江东示好。依照能力,刘琮是相信马良的。当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考虑。自己入主荆州之后诛灭了蒯良一族。
如今蔡瑁也请辞,刘琮虽然没有继续打压蔡氏的意思,但难免会让其他望族有看法。马良所在的马氏也算望族。将马良迅速提升为一郡太守也算是对襄阳其他望族的一个暗示。唯一不足的就是马良战功太少。
不管了,刘琮下定决心要重用马良。剩下的便是给马良配备一名武将,利用选择了霍峻和黄射!

第171章关羽独活

选定了江夏太守,接下来便是论功行赏,这也是让刘琮十分头疼的问题,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州牧,平南将军,不像曹操那样自任丞相,把持朝政,为所欲为。随便拜将封侯,有的是官位候着下属。
既然一时难以决定,刘琮只好先拖着,慢慢想。但有几个人都必须解决好。刘琮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徐庶,刘琮费尽心机的营救徐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