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自然!”刘琮盼着荀彧归顺可是盼了好几年了。这次也是想着在东征之前将荀彧的问题彻底解决,只是没想到事情出奇顺利!想当年,荀彧可是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劝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挟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刘琮要东征这样的大事自然想听听荀彧的一件!当下将自己此前与诸葛亮、法正等人谋定的策略跟荀彧大致上讲了一番。
听完刘琮的叙述,荀彧也是连连称赞:“主公英明,孔明、孝直也都有大才啊。如此一来,这江东不久也必定收归我大汉统辖。不过,可否……”
“可行!可行!没想到先生对江东事务也如此关注。如此一来江东必定陷入全面混乱,我军再行出击必定事半功倍……”刘琮也是没想到荀彧这两年虽然一直在跟自己作对,但对天下大势,尤其是自己即将金兵的江东也是十分了解。对自己这段时间在江东实行的离间之计也是了若指掌,并且相机提出了自己的简介!、看来这些谋士平时也有自己收集情报的渠道。说也也算正常,所谓至知此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谋士们不是为主公制定定国安邦的策略就是在战场上为将帅提供克敌制胜的金狼妙计。如果对敌人都不怎么了解,未免有闭门造车之嫌疑。
现在荀彧所提的,刘琮也曾经想到过,只是没有这么深入和具体!看来这荀彧算是有备而来,既然决定了要归顺刘琮,自然不能被刘琮小看。现在刘琮帐下最不缺的可能就是谋士。诸葛亮、法正、张松、徐庶……再加上新近归来的诸葛瑾和陆逊。荀彧自然有自己的又是,所以便是趁着刘琮并未召见群臣大摆筵席之前便将这平定江东的策略和盘托出。
刘琮听罢自然大喜!不管这策略最终额效果如何,至少从现在看来,这荀彧是动过心思的,诚信归顺的,这比什么都重要。当晚刘琮在丞相府大摆筵席,名目当然是欢迎新人的加入。荀彧、诸葛瑾、陆逊这样的豪华阵容,别说马超、孙权等人,就算是曹操见了怕也是要动容!所以刘琮有理由庆祝。当然更主要的也是向襄阳朝廷文武百官释放几个信号!
首先便是一直与丞相作对的荀彧最终选择了加入。而庆功宴,除了皇上,数得着的文武大臣都来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边是都市丞相刘琮的人!还有就是借此机会鼓舞士气,马上要东征了,这四方贤士来投,更能说明刘琮之威望!
也正是从这场宴席开始,刘琮正是卡莱了征伐江东的大幕。宴席后的第二天开始,刘琮便四处调兵遣将!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接见诸葛瑾。这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大哥,自然按照家族上论,也是刘琮的大哥。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诸葛瑾对江东的熟悉。陆逊留在武昌养伤,这诸葛瑾便是刘琮的另外一个主要情报来源。
三日后,丞相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便是武昌令刘尚。前玉章太守刘瑶的三子!武昌是新兴县城,也是离着柴桑比较近的重点县城。很早以前,武昌就开始为东征募集粮草。同时打造了大量战船!刘尚此次前来便想刘琮禀告相关事宜。不过等到他坐定之后,刘琮交给了他一份诏书,刘尚看完之后一头雾水。
这刘尚虽然聪明,但到底还是年轻,这诏书上可是写的清楚,朝廷为表彰孙氏这些年在江东的攻击,擢升孙权为为太尉,克日赴任。这孙权原本为车骑将军,张昭为军师替朝廷治理江东。不过这都市六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曹操为了稳住孙权,专心攻取荆州,才从一个杂号将军讨逆将军擢升。如今刘琮依样画葫芦!孙权你不是还承认朝廷吗?那么就接受任命吧,太尉啊,那可是仅次于丞相掌管全**事大权的三公之一!
不过看到这份诏书都立即明白,丞相要对江东动手了,这是在找借口!让孙权抗命然后才好撕破脸皮进攻。只是没想到的是这诏书上还有自己。原来这份诏书一共涉及数人。孙权升迁之后,便空出来了。刘琮这又让张昭接任扬州刺史,步骘仍旧为交州刺史。这样的安排如果是在和平时候无可厚非,甚至说是对孙权的极大褒奖。
但现在瞎子都看得出来,刘琮这是利用朝廷的名义想要架空孙权和挑拨孙权与张昭、步骘等人的关系。这还没算完,后面还跟着各郡守的人员名单。其中吴郡太守许铭,会稽太守顾雍,庐江太守诸葛瑾,丹阳太守,豫章太守刘尚!这样一份名单,孙权要是见了不气个半死才怪呢!如果说顾雍还算是自己人的话,那么诸葛瑾就再明天不过,已经是刘琮的人了。而刘尚是何人,只怕孙权想不起来。他要是知道许昌之子还活着,而且一直以步流铭的身份在丹阳、吴郡一代从事间谍活动,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许铭,还即将出任太守?
这份名单刘琮一千也想过,但具体却是荀彧提供的,本来荀彧还提议直接以陆逊担任庐江太守。考虑到这份诏书最终只是一张废纸,为了保护陆逊及其族人,刘琮这才没有将陆逊加上去。
不过即使如此,也是孙权万万不可能接受的!自己江东这份家业可是自己的父亲和兄长打下来的,凭什么要接受朝廷的摆布?刘琮当然也没想过孙权会接受这样的安排。他只需要一个开战的借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孙权要是拒绝,那就是大逆不道!刘琮身为丞相自然要替朝廷收拾孙权。
“丞相,这个计策号。这份诏书一到江东,那孙权必定暴跳如雷。如此丞相便可大军东进。尚不才,恳请丞相允许跟随先锋部队进入江东!”这刘尚从小在江东长大,如今又是被刘琮从南昌接回来,还做了武昌县令,虽然这豫章太守是空的,但刘尚自然知道感恩。
“打仗是武将们的事情,你一介书生就不要逞强了。”刘琮笑着说道:“如今我刘氏宗亲幸存者不过十之一二……”
“丞相,尚从小在江东长大,被那孙氏夺去了家业,如今丞相东征,尚岂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尚不求建功立业,但求能够亲眼看见孙氏的覆灭!”
“可是战场上太过凶险,你大哥已经去世……”刘琮像是松了口,却还是十分犹豫一般的看着刘尚。
“大丈夫处于乱世,若是位畏惧凶险不如藏于女子绣花楼上,还出来抛头露面作甚,还请丞相成全!”
“你若是真想建功立业,本相这里有一个更危险的事情,不知道……”
“但凭丞相吩咐!”
刘琮朝着远处的廖化一挥手,随即有人端着一身官袍和一个印绶盒子!刘尚从侍从手中接过来,打量一番,然后看着刘琮。刘琮还是一直在微笑:“敢不敢带着印绶去南昌赴任?”
“有何不敢?”刘尚随即明白,这刘琮在给孙权的诏书中可是提到自己,并且擢升为豫章太守。原本能够以为只是刘琮巧立名目,激怒孙权。没想到他连官袍和印绶都准备好了。去南昌确实比跟在先锋部队当中更加危险,只是刘尚先前信誓旦旦,这个会后岂肯退让。

第383章刘尚赴任

刘尚听完刘琮的话,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乱世之中,富贵险中求。这个道理他当然知道,虽然诏书上刘琮将他的名字写上去了,豫章太守。但这谁都知道只是刺激孙权的一个策略,并不是真的战后就会安排刘尚就任。刘琮是想借刘繇之名,等到收复江东之后就不一定有这么一回事了…
但是如果刘尚现在就去上任,战后刘琮自然不会再将其撸下来。那可是堂堂一郡太守啊!刘尚当然心动。不过刘琮也有眼在线,此行非常危险!不危险那才叫奇怪,就先不说孙策与刘繇的过节,这豫章一直以来就是孙权的地盘,无论派谁去堵十分危险!轻则下狱,要是惹恼了孙权当场击杀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算了,此事泰国凶险,还是就此作罢。”刘琮看到刘尚有点犹豫,他也有点于心不忍。虽然刘尚赴任好处多多,比如迅速召集刘繇旧部起来反抗孙权,从中接应荆州大军,同时从内部瓦解江东集团。对于刘琮攻取扬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过这三十多年来,诸侯的刘氏宗亲已经相继陨落,刘繇长子也已经病故,刘琮也不想逼着刘尚去。
不过刘尚最终没有让刘琮失望,他在沉思了片刻之后,抬起头对刘琮说道:“丞相请放心,尚一定不负所托顺利抵达南昌,然后召集家父旧部固守南昌待援!”
“嗯,你若是愿意前往,再好不过。不过不是固守待援,而是要主动出击,你从长沙出发从陆路进入豫章,每抵达一县便邀请当地名门望族相聚,让他们知晓此事……”
“丞相妙计,尚依照计策行事便是。”刘尚也是暗自佩服,这刘琮虽然比自己大不了多少,但长期在政治上浸淫,正应了那句话,姜还是老的辣。刘琮让他从陆路一路向东行进,每经过一处便召集当地豪族相聚,分明就是想借此机会拉拢这些人,因为刘尚手中有诏书和印绶。当地望族自然不敢怠慢,等到孙权发现不对的时候再将刘尚扣押的话,那不是等于宣告孙权不承认襄阳朝廷。而这些与刘尚接触过甚至交好的望族则很自然的被推到了孙权的对立面。
接触的人越多,知道的人越多,刘尚自己就越安全!而刘尚父亲刘繇就是刘尚的护身符!刘繇原本就是朝廷诏书任命的扬州刺史,后加其为扬州牧、振武将军。刘繇是汉朝皇室的远亲(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19岁时因为堂叔刘韪被盗匪所劫持为人质,刘繇为搭救其堂叔,结集十多人混进贼窝,趁隙将盗匪头目斩首成功救出堂叔后而出名。由于其表现深受乡民爱戴,因而推举其为孝廉,拜郎中。
后来迁任下邑长,因为拒绝权贵的请托而弃职逃离。又被州里征辟,巡行至济南,济南相是中常侍之子,刘繇发现他贪赃枉法,于是立即将其奏免。平原人陶丘洪想要让刺史举其为茂才,刺史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