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尽可能的将防线向前推移,一个县,一个郡的扩大领地。
这样一个命令,关羽自然心领神会知道主公是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同时让天下人不要忘记这天下是大汉的,至于能不能取得显著成就无关紧要。但魏延却不是这么想,他觊觎汉中很久了,而且刘琮擢他为汉中都督,汉中却是夏侯渊占着,自然很是不爽。
而在襄阳的文官们则开始了逼逼宫。天子刘协早就料到这一天,而且他通过这些年的观察,也逐渐发现了刘琮对于汉室宗亲倒是不薄,尤其是刘尚,真的成为一郡太守。而刘璋作为竟陵候过得也还算潇洒。刘协想到了禅让,毕竟他与刘琮年纪相差不大,而且这十多年来都市以兄弟相称。如果主动禅让,想来刘琮也不会为难他。
对于皇帝陛下的这个决定,许靖是拍手叫好,大呼陛下英明。诸葛亮和荀彧、张昭等人则默不支声。张昭与荀彧大汉朝廷的忠实拥护者,但荀彧知道刘协这个皇帝有名无实,而且不思进取,如今曹操已经称帝,如果一直靠着刘协,只怕永远没有华夏一统的哪一天。
诸葛亮则是一直感叹于刘琮的魄力。虽然出山一来一直尽心尽力辅佐刘琮,但他真的没想到自己这个表弟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居然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虽然雄图二分与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有区别。但刘琮的所作所为确实展现了一个帝王的才华。尤其是在实力明显不如曹操的情况显示偷袭许昌劫来天子。然后接着曹操平定西凉的无暇东顾,火速进军占领江东。
天下是汉室天下,但不是刘协一人之天下,诸葛亮似乎也接受了这种观点,尤其是天子抵达襄阳后的所作所为,让诸葛亮等文官不得不将华夏一统的希望寄托在刘琮身上。
当皇帝是刘琮的梦想,这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如果自己不挺身出,不掌控朝政,想来将来换个皇帝也不见得能够容下自己。而且随着和平的时间越长,手下的人就可能忘记自己曾经的功劳。所以争是必须要争的。当然刘协说禅让,刘琮自然是要退让一番的。这也是为了堵住天下人的嘴。不过刘琮不担心天下十字口诛笔伐,首先曹操称帝在先,其次自己也是汉室宗亲,功高盖主是当今汉室第一功臣!

第439章禅位大典

几番推让之后,刘琮在满朝文物的劝解下非常勉强的接受了皇帝禅位。而伴随了皇帝刘协大半辈子的荀彧又接了他这一生当中的一个重任—全程负责禅让大典!
荀彧没有反对,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当初他是为了拥立皇帝刘协而与曹操决裂,了襄阳之后也试图以一己之力护的皇帝周全。可是天不遂人愿。这天下已经不再是刘协的天下,而是曹操与刘琮的天下,曹操已经称帝,为了名正言顺的进行北伐,刘琮对皇位也是志在必得。
而刘琮早在几年前彻底放弃了刘协归顺刘琮,叫一声主公必须做臣子的事情!曾经的诗中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多也多不去!
襄阳皇宫中,刘协住的宫殿,已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守卫着,比起平日里,更是严密了不少。
往日里刘琮对这个皇帝还是十分尊重。刘协也能四处走一走,这时已是被严密的监控起来,连去御花园一转的自由都被夺去。
虽才跟着荀彧逃离许昌来襄阳后,丞相刘琮不曾短了他的吃喝用度,可一日赛过一日的煎熬,加上纵情女色依旧让刘协的身体,越发的虚弱下来。
这一日,从一早起来,被宫人围起来,沐浴更衣,更是给他换上了许久不曾穿上的正式朝服。刘协的心里一阵发慌,已有预感,这大概是他最后一次,身着天子冕服。尽管之前似乎想通了,但真的了这一天刘协心中仍旧不是滋味。
面无表情,和木偶一般,被人拾掇着,直被扶上去,乘舆而行,见四下无人,刘协才心里仰头望上,两行泪水垂了下来。
一队队的士兵,在前面开道,有乐师在奏着乐,沿途街道,百姓都跪伏着,不敢有丝毫动弹。
从刘协即位之日起,还不曾有过这样排场的时候,可这排场所代表的含义,却是他不愿去想。
禅位大典,所定地点是襄阳城外,一座早已建好的华丽高台。时,襄阳臣民都可自由旁观。这无疑是刘琮的主意。在荆州尤其是在襄阳众人可以不知道皇帝是谁当一定知道刘琮!
刘协乘着舆,面无表情的半闭着眼,他不想去看望着自己的目光。现在匍匐在地的百姓,在今日过去,又怎么样去想自己这个即将禅位的皇帝?
襄阳城中,街道上已是聚集了大批的百姓。男男女女都有,街道两旁,已是人山人海。这些人虽不知城中发生了什么,却早有消息传出来,是有大人物从皇宫里过来了!皇宫里住的,除了皇帝,不是娘娘么?
普通百姓一辈子可都未必有机会能一睹圣颜啊!人群拥挤着,人们在窃窃私语,纷纷猜测着出来的会是何人。在这时,从街道尽头,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有骑士在马上高喊着:“让开!让开!给圣驾让路!”
圣驾!老百姓可不是那些文武官员,他们对于朝廷对于皇帝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哗啦啦,百姓们都向路旁退去,给来人让出一条宽敞的大道来。随后,一队骑兵,风驰电掣一般的疾驰而去。
随后便是乐声,渐渐传来。不一会,圣驾的队伍,已是行了过来。
不知是谁先带了头,百姓们呼啦啦的跪倒在地,匍匐在地上,纷纷叩首伏地,只敢偷偷抬头去看。
“我可听了,今日是祭天大典!在城外进行!”
“祭天?可是大事!”
“可不是,这不天子亲临,这可是难得的大事!”
街上的人,声议论着。坐在乘舆之中的刘协,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这一幕,一言不发。随军的将军,骑在马上,不断的吩咐着速行,生怕路上遇事情。
所幸一直行出襄阳城,都没有发生什么事端。这让护送着圣驾出城的将军,着实松了一口气。
襄阳城外二里处,高台早准备妥当。一队队士兵,盔明甲亮,手持长矛的站列在两旁,而空地前,有着文武官员等候着。
远处,有大批士子和低级官员,还有着一些百姓,在远处张望着。
高台旁,有一个男子,正在指挥着士兵,在布置着什么。
“荀先生,事情准备的如何了?”礼部官员走上前,向那男子询问着。
“已是齐备了。”荀彧淡淡的回答的着。
天子祭天,可非事。
可以,算是朝廷典仪中,也特别隆重。
不仅要对祭祀台进行修葺,更要修整从皇宫祭台所经过的各条街道,使之面貌一新,不能存有破旧之容。
祭前几日,要派人去查看为祭天时贡献用的牲畜,前三日,刘协本人要进行斋戒,不得破戒。
而之后更是要在祭天前,将各种祭品准备妥当,整理祭器。各类准备之事,都在这时全部准备妥当。
祀天前夜,由负责此事的官员,百度易鼎浮浮,安排好神牌、供器、祭品,乐师准备齐备,最后由礼部进行全面检查。
日出前七刻,时辰一,皇宫要动起来,刘协起驾至祭祀之台,钟声止,鼓乐声起,大典方能正式开始。
用于祭天的高台,也是有着许多要求,首先台上不得建造房屋,要对空而祭。
其次祭天之陈设颇为讲究,祭品规格严明,在祭台之上,所有神位,多为当朝供奉之大神,每组神位都用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
主位供奉是庇佑本朝天子的天帝。
别的从位,以日月星辰和风雷,依次排列。
神位前,需摆列上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
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其规格,和品级区别,颇为繁琐。
阶下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鎛钟等十几种,排列整齐,肃穆壮观,奏起来,也是悠扬之极。
这些事情,一一准备下来,今日是举行不成。
刘琮既然下令一切从简,官员们自是将能省下的步骤,都省了下来。
“是主公了。”听有马蹄声传来,官员向着那方向张望了一会,惊喜着。
果然片刻后尘土四扬,一队人马,从远处行来,在空地上停了下来。
当先一骑,上面跳下一人,身具异相,威武非常,身上穿着是极为精致明甲,整个人看起来,颇具威严,来人正是丞相刘琮,这一次竟然穿着武服。
在刘琮身旁,跟着数个武将,看起来个个强悍深沉,都是大将之才。
刘琮一下马,朝着高台走过来。
“拜见主公!”在场的官员,纷纷向他行礼。
刘琮经过他们的同时,:“免礼。”
“荀先生,可都准备妥当了?”径直来荀彧的面前,刘琮问着。
“主公,一切都已安排妥当。”荀彧低头回的着。
“这好。”刘琮点了点头。
没过多久,又一阵嘈杂声传来,其中还混合着悠扬的乐声。
“陛下已,众卿家随本相前去迎接吧。”刘琮对左右官员着,反正是最后一次,迎接也无妨。
人应声,众人跟随在丞相身后,向着圣驾来方向行去。
刘协乘舆,来高台前,见丞相率百官过来,保护刘协圣驾至此的将军忙吩咐左右人停下来,同时命内侍搀扶刘协下舆。
“陛下,祭天已时辰了。请随臣来。”丞相刘琮面带着淡淡微笑,谦和的对着刘协着。
刘协扫过高台,上面天帝和众神,下面群臣云集,站定了,心里潮涌澎湃,按捺住心中的心思,应了一声,刘协在刘琮的引领下,走上高台。
这时的太阳,已是升起来,高台附近除了军队和官员,百姓聚集了许多。
刘协祭天,这是大事,要是举国关注也不夸张,自是不会瞒着城中百姓。
百姓只要不闹事,也可远远的观望,不会遭驱赶。
在丞相的目光注视下,刘协一步步的踏着石阶而上,一直来了高台上。
“祭天可以开始了。”刘琮冲着一旁的官员点点头,礼官员开口宣布。
乐声停止,开始祭天。
先是迎帝神,刘协身着祭服,至中层平台拜位。
此时燔柴炉,迎帝神,乐声悠扬而起。
刘协至主位前行跪拜礼,上香,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
回拜位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
随后是奠玉帛。
再以后走进俎,回拜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