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肥之战,这是续关羽之后孙权对曹操的防御体系的第二次挑战,不管你甘宁怎么怎么的,不管你周泰怎么怎么地,笑到最后的是曹操,张辽在前面打,这时候文聘的战略空间就广了,没说的,张辽,你打吧,我来保证你的侧翼安全,我能够配合你,我行我能行。就这样孙权也同样改变不了历史的车轮。
一个大将文聘占驻了江夏,形成尖峰侧翼,一个曹仁关羽奈何不了,一个张辽,孙权举全部兵力也是奈何不了,这就是战略体系发挥了作用,可见在不久的将来,刘琮设想西进占益州,而后吞并江东,再划江而治一直到华夏一统绝对少不了江夏这个支点。
这样一个战略要地,又与南郡首尾相连,刘琮自然时刻关注。而且在刘琮的心中也有一个品字形防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江夏仍旧是品字的尖端,两边是襄阳和长沙,襄阳专心防御曹操,长沙针对孙权。稳固防守然后挥师西进取益州。这个曹操的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应用得好或者真能顺利帮助刘琮夺取天下。
当刘琮把自己的这个战略防御体系讲给诸葛亮和文聘时,两人都不约而同的点头赞许。得到认可之后,刘琮便提出了演习计划,就是每三到五个月安排一次,假设江夏遭袭,南郡派兵救援。演习中要求南郡兵水陆并进,不过考虑到各自防区,刘琮不好经常越界,通常便是在嘉鱼等地便返回。
虽然这样的演习没有真正敌人,但刘琮部队的行军能力还是大大得到了加强,尤其是在号令传达和各兵种列阵配合方面逐渐纯熟。按照刘琮的计划,这样下去到建安十三年(208)刘琮应该能够训练处一支超过三万人的精兵部队。一旦江夏、襄阳有事都能迅速驰援。
就在刘琮以为一切走上正轨,自己这艘小船正顺水顺风之际,却真的突然出了大事。
建安十二年三月初五,刘琮率领部队在长江演习结束正欲返回。天刚蒙蒙亮,刘琮便被吵醒。
“主公,江夏来使急报!”
“传使者进来!”刘琮一听是江夏有事,衣服都没穿戴整齐便急着召见来使。使者这个时候到,想必是深夜出发一路不停,刘琮自然知道事情的紧急、“二公子,请救救黄祖大人,救救江夏!”使者见到刘琮,连基本礼仪都忘了,跪在地上连连要刘琮救人。

第103章 急援江夏

“到底出了什么事,慢慢说!”
使者想必也是意识到了问题,连忙从怀里掏出一份书信递给刘琮:“二公子,这是黄大人的亲笔信。孙权……孙权三日前领兵偷袭沙羡,大公子领兵迎击,江夏水军大败,黄大人的大公子黄射被俘,孙权随后领兵登岸,围攻沙羡。
如今沙羡城墙破败不已,随时都可能破城,还请二公子速速发兵救援!”
“怎么会这样?”刘琮听完使者的话,又拿起书信,这确实是黄祖亲笔,看来形势十分危急。刘琮记得,就在去年,刘琮还善意的提醒黄祖不要冒进。
结果黄祖不停,执意遣将进攻柴桑,结果导致部下邓龙被俘。黄祖虽有悔意,但并不领刘琮的情。刘琦到了江夏之后,黄祖更是几乎断绝了与刘琮的往来。
想来也不难理解,黄祖是刘表的老部下,刘琦和刘琮二人争夺继承权,黄祖自然不好参与。尤其是当着刘琦的面,如果和刘琮交往过密不就等于告诉外人自己支持刘琮么?
如今黄祖写信求援,必定是情势十万火急!
“你且速速回去禀报黄祖大人,琮这就点齐人马赶赴江夏!”
“如此便多谢二公子!”使者得到刘琮的肯定答复便匆匆离去。连夜赶路,本来是要到南郡送信的,没想到刘琮的部队居然在这里,使者也是省心不少。
“玉倌,速速招孔明先生和几位将军前来!”在刘琮的印象中,这一年江夏不该有这么大的战事,孙权是前来偷袭了,不过是以掠民为主,并未攻陷沙羡,要等到明年,黄祖才被甘宁等人破城。
难道历史正在悄悄的偏离轨迹?
想到自己的穿越,诸葛亮跟了自己,甘宁也未曾到过江夏,更不用说归顺孙权了,还有那庞统……如果是这样就麻烦了,一旦破城,以孙家与黄祖的仇恨,黄祖必死。
诸葛亮、甘宁、魏延、刘磐、黄忠也会在睡梦中被叫醒,但一听说江夏出事,一个个立马睡意全无。尤其是诸葛亮,此前刘琮曾经多次和他分析过今后的战略,江夏的重要性,诸葛亮自然知晓。
而甘宁、魏延等人也被刘琮灌输了多次,而且这一年来每次演习都是假设江夏遭袭,前往救援,没想到如今真的出事了?
“诸位,使者带来了黄祖大人的求援信和江夏的战况。目前沙羡城内只有守兵六千,孙权水师步兵一共有近三万人。”
“主公,江夏水军就有一万五千人,缘何没能阻止孙权登岸?”诸葛亮一听沙羡只有守兵六千顿觉奇怪。由于处于前线,江夏的主要敌人是孙权,所以江夏守军以水军为主,有一万五千人,步兵五千人。开战仅仅三日,就损失三分之二?
“使者和求援信上都没有详细说明,不过据说三日前孙权来攻江夏时,兄长刘琦领兵迎击,结果大败……”
“大公子……不应该啊,江夏水军战力与江东孙权水军战力一向伯仲之间,何况还有士元在……”
刘琮也纳闷,那刘琦是个草包,但庞统不是啊,还有黄射辅助,一万五千人防御三万人虽然有点吃力,但也不至于溃败啊。
“现在来不及分析前因后果了,我这就与从兄率骑兵火速赶往沙羡。还请先生随后统领水陆部队赶往沙羡救援。”刘琮这次演习虽然带了两万人,但要整顿部队立即急行军赶往沙羡至少也要大半天时间。唯有骑兵能迅速抵达。虽然刘琮好不容易才东拼西凑弄了一千战马组成了现在的骑兵队。平时这些骑兵就是刘琮部队里的宝贝。
但相比黄祖被杀和江夏失守,刘琮可就顾不上这些了,哪怕是拼着损失全部骑兵也要尽快赶到沙羡。但诸葛亮所考虑的却不是这个。
“主公,万万不可,如今敌我不明,主公如果贸然率兵前往,难道不怕中了他人之计?”
“中计?先生是说?”
“如果有人觉得公子的部队过于强大,正好借此机会让我军与孙权部队交手,不管胜负如何,我军必定损失惨重。”
“黄祖还不至于如此坑我吧?”刘琮仔细品味着诸葛亮的话,也觉得不无道理,不然怎么一万五千水军五千步兵守城,面对三万敌军,三日就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黄太守自是不会,但如果有大公子和庞统在一旁出谋划策呢?如果有人说主公在南郡练兵不支援前线就是浪费粮食。
而如今江夏战事起,正是主公出力的时候,黄大人未必就不想保存自己的实力,让公子冲锋在前。”对于自己老婆的叔父,诸葛亮也不变多说,但江夏的情况确实令人怀疑。
“主公,微臣的想法是,我等一边整备部队准备救援,一边多派哨骑打探前线情报。”
“将军,孔明先生所虑有道理,万一有人成心想让我部做炮灰,公子和刘将军率骑兵急援岂不是很危险?”虽然都知道救援江夏十万火急,但在诸葛亮的提醒下,魏延也开始冷静下来。
“可是若是错过,沙羡必危,黄大人和兄长以及城中百姓……”
“步昌,不如就由我率骑兵前去,你们整备水陆部队随后赶来。”刘磐见刘琮左右为难,便提出自己前往。
“如此也好,主公,刘将军是镇南将军从子,由他率骑兵前往便如同主公亲往。”此时诸葛亮也不十分肯定,万一江夏真是十万火急,而刘琮不发骑兵从而导致黄祖、刘琦等人被俘或者被杀,这样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
“主公,小的以为,必是江夏想引我部前去做炮灰,战况肯定没说的那么严重,不然黄权大人的锦衣卫怎么让没有情报过来。”站在一旁的刘寅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铁证一样。
“是啊,主公,锦衣卫没有消息,是不是再等等?”
“兴许锦衣卫在江夏的人手本就不多,而且孙权是趁夜攻击,锦衣卫得到情报只怕也是要天明之后。此时能不能出城还说不定,自然就无法传递消息。先生所虑不无道理,但琮还是不能冒险,宁愿中计牺牲点队伍也不能错失救援江夏的良机。”
自己一直主张在长江演习,除了要训练队伍的作战能力之外,也正是防止孙权突袭江夏,如今孙权来了,自己恰巧也出来了离得江夏很近,自然不能错失良机。
刘琮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之后还是决定自己和刘磐率骑兵先行,诸葛亮、魏延、甘宁等人随后前往。毕竟黄祖在心中说的可是沙羡岌岌可危。就算黄祖和刘琦等人合谋,那也不过是自己两万部队面对孙权三万,只要双方接触上,黄祖也不可能躲在城中不出来。这样一来自己胜算还是比较大的。
但如果孙权此刻真的围城了,一千骑兵虽然不足以冲散孙权围城部队,却可以大大缓解城内守军的压力,自己要是错过机会肯定会后悔。
见刘琮执意,诸葛亮也不便多说,毕竟黄祖和刘琦的身份太敏感。只是嘱咐刘琮小心,路上多拍哨骑。
安排好部队,刘琮便和刘磐一道率领骑兵火速赶往沙羡。大军交给诸葛亮、魏延、甘宁等人统帅。
而此刻,江夏郡治所沙羡城西十里。
一个小土坡上,一群人围着一个身着鱼鳞铠甲的年轻男子,男子受伤不轻,周围的将士个个神情十分紧张,在这群人外围大约有四五百号兵士,身着软皮甲,手中拿着长矛或戟,同样十分紧张的看着山坡的那一边。显然这些人在负责警戒。

第104章黄祖遇险

这些人保护的正是从江夏郡治所沙羡城刚撤下来的刘表的大公子刘琦。这位公子是三天前还信心百倍的率领一万五千水军迎击孙权,此刻却躺在行军担架上动弹不得。原来他在战斗中受了伤,退回沙羡之后,沙羡城随即被孙权领兵包围。
江夏太守黄祖唯恐刘琦出事,又怕襄阳、南郡援军不能及时赶到。便令剩余将士弃城而出,分出这五百精兵护送刘琦,自己率余部与江东先锋吕蒙的人马纠缠。黄祖的算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