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前驸马-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驸马缘何会这么问?”

嘉靖不答反问,一脸疑惑的看向了正尧。

“其实很简单,正尧知道父皇并非一个不分轻重的皇上。必定是因为这一副对联关系重大。所以父皇才会什么都不管的要将这一副对联给对上!”

正尧肯定的说道,虽然他也只是猜测,但是他也有理由相信自己的猜测是绝对正确的。

不过一旁的靖王却是在正尧这么一番话之后脸上顿时闪出了一丝诡异的笑意,倒是意味深长。

当然,其他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至于嘉靖,就更加没有注意了,只见嘉靖不由地笑了笑,道:“呵呵,朕就知道驸马聪明过人,不用提点一眼便能够看出其中的端倪。没错,这一副对联确实是大有来头!”

“哦?愿闻其详!”

不仅正尧,就连一旁的靖王也不禁再次严肃起来,看向了嘉靖。

嘉靖点点头。摸了摸那并不长的胡须,道:“其实在你们回来之前,西蒙那边派了一位使者过来,说有一样宝物要进献给朕。朕当时自然很高兴,想来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大明实力强大,无法与之抗衡。特地来此求和的!

可是哪知当时在大殿之中,众目睽睽之下将宝盒打开之后,却赫然出现了这么一副对联,却是让朕感到十分的纳闷!”

“蒙古使者送来的宝物就是这副对联?他们的目的何在?”

正尧立即追问道,没有道理平白无故送来这么一副对联,而且还只是上联!

要知道,蒙古人大多都是一些未开化的人,叫他们木马放羊还行,吟诗作赋写对联?除非是变天了,俨然不可信。

要说这一副对联是蒙古人写的,那只能说这一个蒙古人实在太厉害,甚至比大明的那些大文豪还要强一些。

“嗯,蒙古使者来此就只是送了这一副对联,然后还说这一副上联乃是他们蒙古的一名女子所作,而且下联已经有了若是大明没有人能够作答出来的话,那便证明大明根本没有资格再向蒙古纳贡,从此蒙古也只会与大明平起平坐,无需进贡。”

说到这里,嘉靖的脸上又是一阵惭愧,自己堂堂一个皇帝,竟然还不如蒙古的一个女子,这要是传了出去,他的颜面何存?

“呵呵!想不到蒙古人还会耍这种手段,竟然敢公然挑衅我大明文人,这个蒙古女子似乎也太目中无人了吧!”

一旁的袁海云顿时一番激愤,虽说他不怎么懂诗词歌赋对联之类的,但是他还真的不信偌大的一个大明就找不出一个人来对出这一个对联的下联。

“没错,蒙古人实在太过飞扬跋扈了。不过皇上无需担心,大明文人雅士多不胜数,只要皇上立即公告天下,应招能人前来对对联,微臣相信,定然会有对出下联的一刻!”

柳彦也对蒙古人的行径有些嗤之以鼻,旋即又宽慰的对着嘉靖说道,似乎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然而闻听柳彦所言之后,嘉靖却是不由地摇了摇头,道:“不行不行!如此大规模大阵仗,恐怕时间来不及。”

“什么?时间来不及?难道这蒙古人还限定了时间的?”

听到这里,正尧不禁再次开口问道,没有想到,这蒙古人还会有这么一手。

嘉靖点了点头,道:“嗯,昨日在朝堂之上,那蒙古使者便给出了一个限定,若是一个月之内不能够及时的将对出来的下联送到蒙古,那么就证明大明无能人,蒙古也不需要臣服于大明了。”

“岂有此理!这帮蒙古人也实在太狂傲了!皇上,以臣之愚见。也犯不着理会这件事,反正蒙古人已经开始侵犯我大同地区了。不如直接开战!”

柳彦早就想以身报国了,而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终究自己是朱家的一份子,有理由出一份力。

现在蒙古人已经快要跑到自己头上撒尿了,没有道理还任由他们这般的胡作非为,嚣张跋扈吧!

“不可——”

正尧却是一把拦住了柳彦,旋即又道:“此事非同小可,不可鲁莽行事。两国开战,受苦的终究还是百姓。请父皇一定要三思而行。正尧相信。一定能够有办法解决的!”

正尧最不希望的就是看见战争的发生,毕竟一旦战火燃烧,各处都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般残酷的景象。不仅对经济繁荣有影响,更对人心有着莫大的影响。

或许可以认为正尧是太过优柔寡断,不像个有血有肉的真男儿。但是,真正的男子汉并不是一定要血洒疆场,也并不一定要攻城略地,统御千军万马,有时候,一份安定,一番和谐。已然是最好的表现了。

“嗯!朕同意正尧的说法,朕也不希望看见战争的发生,那种百姓流离失所,战火横飞的场景相信只要是有情有义之人都不希望看见的。对于对蒙古用兵一事,暂时就不要提了。还是先说说如何应对这一副对联吧!怎样,正尧可曾想起来在何处见过?又可知这副对联的下联该如何以对?”

其实嘉靖与正尧的性格还是有些相似的。至少在对待是否要对蒙古用兵开战一事上面,二人的想法是一致的。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点,那便是嘉靖确实是一个相对胆小怕事的皇帝,之前对待安南使节的态度里面就不难看出这一点来。

说到底,嘉靖对诗词歌赋的兴趣要多过对待用兵打仗的兴趣,这或许就是性格使然。

看着正尧,嘉靖的眼神之中却是充满了期待之意。

“呼——”

正尧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右手在鼻尖上面抹了抹,旋即道:“回禀父皇,实不相瞒,正尧已经想起来了,而且也看过这一副对联的全部。说到底,其实这一对联是有一个典故的,不知道父皇和诸位可曾听过?”

“典故?呵呵,那驸马可要说来听听了,朕倒是想要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正尧知道这一对联下联的事情,嘉靖并没有表现的多么的惊讶或者意外,相反,他却是对正尧口中所说的典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既然是一个典故,相信出这么一副对联之人应该也知道这个典故,没有道理蒙古女子都知道,自己都不知道吧!

同样的,一旁的靖王也好,柳彦也罢,甚至对文学什么的完全都没有兴趣的袁海云也都表露出一副期待之意,似乎这个典故也引起了他的好奇之心。

正尧点点头,立即又道:“一次,宋文豪苏轼苏东坡路过四川夹江县的一座小山,山坡上有三国名将张飞的庙宇。当时殿前的张飞塑像手指长矛,跨在乌骓马之上,威风凛凛,霸气不凡。店旁柱子上面就写了这么一副上联,其实就是为了赞叹张飞张将军,故而曰:‘孤山独庙,单枪匹马一将军!

苏东坡见了之后,沉思的在庙门前走来走去,只见山下夹江碧波荡漾,江两岸各有一名渔夫在垂钓,面对此情此景,突然灵感即至。于是立即往另一根柱子上挥笔,曰:’两岸夹江,二渔叟对钓双钩!‘”

“什么?两岸夹江,二渔叟对钓双钩?”

众人瞪大眼睛看向正尧,想也没想的立即问道。

正尧点点头,肯定的答道:“没错,下联便是如此!”

孤山独庙,一将军单枪匹马。

两岸夹江,二渔叟对钓双钩。

一对二,单对双,妙极!妙极!。。)

第三章 重回温香玉苑前

却见正尧将所谓的典故娓娓道来,最后一语说出了整副对联之后,又不禁提笔而起,在另一张白纸上面,同样用仿写张旭草体的手法,写下了对联的下联。

两岸夹江,二渔叟对钓双钩。

一番挥斥方遒,行文如流水般沙沙而落。与上联无论是字体,对仗,以及内容上,都是那般的交相辉映,颇有大师风范。

停罢,收手,嘉靖的眼眸之中也多了一番馋馋之味,对这一副下联也是暗自欢喜了一把。

想不到这么一副对联竟然还是宋朝大学士苏东坡对出来的,竟然也没有几人知道,实在是有点让人大感意外。

当然,对于这一个鲜为人知的典故,嘉靖不知道也并不稀奇。

其实这个典故也是正尧在无意之中知道的,而且当时也对这一副对联颇有印象,因而到现在正尧也还是记得很清楚。

原来,在穿越之前,正尧读大学的那时候的一次暑假,正尧联合了一帮同学去了四川眉山旅行,来到夹江县的时候,在上山呆了一段时间。后来在一些当地的百姓的介绍之下,正尧等人得知了所谓的张飞庙,就得知了有关这一副对联的相关信息。

因而就算同是自小在四川生长的袁海云柳彦,甚至是张诚,也未必会知道这么一件事。

“呵呵,妙啊,妙啊!当真是巧妙的很啊!果然不愧是出自大文豪苏东坡之手!如此精妙的对联,朕也是钦佩之至啊!”

嘉靖放声一笑。俨然合不拢嘴了。自己苦思冥想了半晌,却是什么都没有想出来,总觉得这里少了一点,那里又不合理的。不想。原来这一副对联乃是苏东坡所对出来的,这使得嘉靖再也没有什么烦恼的了。

纵使自己学富五车,但是他身为皇帝还是有自知之明,在文学造诣上面,还是不能够与苏东坡相提并论的。

“嗯,皇上所言极是,如今对联下联已出,那就赶紧将下联送过去。让他们蒙古人见识见识我们大明昌盛的文化!”

靖王立即不卑不亢的说道,心里也好好的憋屈了一阵,似有满腔怒火,一触即发。

这一次蒙古人摆明就想要借此来挑衅。一旦大明无法给出答案,那么下一步蒙古就会有进一步的行动,甚至是起兵!这一点,其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对方仅仅是一个蒙古女子,出的这么一副对联若是大明无人能够对得出来。那真的是贻笑大方了。现在有了答案,自然的,说话也有了气势。

“对!现在正值蒙古对我大明虎视眈眈之秋,须得立即予以回应。以免蒙古人小瞧于我大明,还请皇上下旨。臣愿意只身前往蒙古亲自将这一副对联挂在蒙古人的蒙古包面前,让所有蒙古人都知道我们大明的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柳彦立即自告奋勇。言语之中无不露出大气慷慨之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