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随曹操-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张飞、张辽、侯成主动出击。越过黄河抢占了临邑T|控制区向北控制了百里。并将袁绍滞留在黄河北岸地大批过冬物资统统搬运了回来。

而刘备一方也不甘示弱。留下赵云防御南方、陈到防御曹操。关羽亲自出马。占领了东莞郡及城阳郡地南部。

袁绍又是愤怒。又是恐惧。下令袁尚、袁谭地部队立即归建。不仅如此。为了以防万一。袁绍还让袁熙抽调来地三万人分成两部。只留一万人留在幽州。剩下地两万人也立即归建。以给庞德压力。防止曹铄抽兵北上。这样一来。虽然又有接近两万名幽州士卒投靠了袁绍。他地兵力还是下降到十三万人。这样。幽州这个小小地地方。充斥着袁绍地十三万人。公孙续地八万人。刘和、阎柔地五万人。保持着一个微弱地平衡。虽然小战不断。可是却一直没有爆发大规模地战役。这就给了曹整军地机会。

曹铄下令采取野战营与新编精锐汉军合编地方式。开战整军活动。将马超地五千名神威营士兵扩充到万人。以马超为校尉。成立第一野战军;以猎豹营地五千人为核心。扩充至万人。以太史慈为校尉。成立第二野战军;以猎狐营地五千人为核心。扩充至万人。以范先为校尉。曾三、钟宇为校检校尉。成立第三野战军。剩下地一万七千名汉军分配到代郡各地。充当守军。尤其在代郡与幽州其他郡县地边境线上。足足安排了一万两千人地兵力。

范先是第一个靠自己地表现。晋位为校尉一级地外来系高级军官。喜极而泣。他并没有立即找曹表忠心。而是将这份知遇之恩永远铭记。发誓要做出更好、更优异地成绩来。报答主公曹铄。(马超不算。他身后有西凉马腾地支持。曹铄将他提拔到如此高位。一方面是因为马超地战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表示对马腾地重视。)

至于归顺曹铄的两万五千名鲜卑士兵,曹铄将他们全部打散,分为五个野战营,其中的两个营,名义上还是由步度根派来的拓跋窃恶、拓跋嗣额两位将军指挥的。不过之所以说名义上是由他们指挥,是因为实际上这两个将军除了自己,谁都指挥不动。一手发着鲜卑士兵从未领过的军饷,一手挥舞着严厉的军法大棍,再加上从基层就开始配置的汉人军官和宪兵,曹铄将鲜卑仆从军牢牢地控制起来。

不仅如此,曹铄还在鲜卑军营中广泛开展学习汉语、学习汉字的活动,并策划组织了汉话资格等级考试和汉字等级资格考试,受到了鲜卑士兵们的热切欢迎和广泛的参与,涌现出不少学习模范和先进典型。

鲜卑士兵们每天除了练习武艺就是学习汉语、汉字,连军队中的口令都全部换成了汉语。许多鲜卑士兵走路、吃饭的时候仍然忘不了学习,最后到了说梦话也说汉语的地步。他们一有空闲,就坐在汉人什长或者宪兵周围,争先恐后地操着生硬的汉语大声谈笑着,言语里有掩饰不住的自豪。那些暂时不会说汉语、不会写汉字的鲜卑士兵羡慕地看着他们,暗地里发誓自己要加倍努力。

能不努力吗?曹铄明文规定,鲜卑士兵的月饷为一金,可是如果顺利通过汉话资格等级考试取得及格成绩就可以多加一成的饷钱,如果取得优异成绩就可以多加两成。会写汉字更是沾光,如果能够写一百以上的汉字,并能写几十句简单的句子,且文字书写流利,月饷就可以多加五成,而且率先有当伍长的资格。如果能够书写三百以上的汉字,并能够写一篇三百字以上的简单文章,那么月饷就可以翻倍,并且破格提拔为伍长,且有了进一步提升为上级副职军官的机会(正职全都由汉军军官充当)。

这直接导致了曹铄手书的几篇简明识字竹简的畅销,士兵们宁愿花一个月的饷钱,也愿意把它买下来仔细揣摩,大力研读。里面的经典语句更是烂熟于心,倒背如流。例如:“我是大汉的子民,我的生命属于大汉”、“大汉的荣耀就是我的荣耀”、“鲜卑民族是大汉的少数民族之一,受大汉的保护,也必须向大汉提供牛羊物资、士兵,这是上天给与他们的职责”等等等等……

十几年后,幸存下来的士兵第一批加入了大汉国籍,成为了真正的大汉公民。他们自豪地向邻里炫耀着,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我是大汉的子民,我的生命属于大汉”……



第四卷 官渡!官渡! 第四十二章 公孙瓒之死(上)

曹铄在代郡鲜卑士兵中开展轰轰烈烈的学习汉话、汉)时,公孙续也没闲着,他正在抓紧时间扩充部队。

过去值得他骄傲的八万士兵,现在已经不占优势了。袁绍有十三万人,曹铄有七万两千人,就连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的刘和、阎柔也有五万士兵,如果想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占得先机,没有一支数目较大的军队,没有一支战斗力尚可的军队,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幸好过去从幽州各地撤离时搜刮了不少的钱物和粮食,幸好前段时间从燕国抢劫了不少的军械物资,幸好刘和为了表示歉意输送了大量的钱粮,要不然以贫瘠的幽州北部,还真供不起这么多的军队。单凭公孙续一个人,是不会有这么多的乌丸民众前来投奔的,更别说乌丸军队成建制的投靠,不过他的运气很好,他还有一个被乌丸人认为是战神降世的父亲——公孙瓒。

公孙瓒每天拖着重伤未愈的身体,频繁检阅着部队,向跟在自己身边的公孙续不断传授自己带兵一辈子的经验。他心里清楚,这次受伤过重,已经不可能再恢复过来了,那么就为了自己的儿子,贡献最后一份气力吧。至于刘和、阎柔他们,公孙瓒否决了自己儿子继续攻击的提议,而是强忍着自己的愤怒与不甘,与他们签订了攻守同盟。

他对公孙续说道:“续儿,作为一个勇将,你可以随心所欲,但是作为一个统帅,你就要考虑方方面面。攻击刘和固然痛快,也比较容易,可是消灭他们以后呢,你就要直接面对袁绍的大军,还有那想占便宜的曹铄。所以尽管留着刘和可能一时不痛快,但是你至少多了一个缓冲的机会,能够组建更多,更强的军队。”

公孙瓒停了一下,费力地喘了几口粗气,在公孙续担忧的眼神中压低声音说道:“如果能够和袁绍一决高下固然痛快,如果不能,咱们就得继续退却。渔阳、右北平都可以放弃,咱们甚至可以退到辽西郡,依托地形阻击敌人。那里是塞外苦寒之地,袁绍的士兵虽然都是北方人,可是也经不起这苦寒,不一定会前去追击。再说了,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也许以为咱们不足为虑呢,咱们还可以留在那里当个土皇帝。”

公孙续轻轻点了点头,不过他心中却不以为然,父亲毕竟是老了,曾经的野心也没有了,现在这个局面,既有挑战,但是更多的还是机遇。袁绍有十三万大军,势力最强,可是他每到一地都要分兵留守,机动兵力渐渐削弱,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阎柔才主动退兵与燕国蓟县,拉大距离。

公孙续曾经听田豫分析过,等到了蓟县的时候,袁绍的兵力不过是七万人而已。沿途他要留下六万大军分散镇守,要不然这场战役就白打了,要知道阎柔他们还有公孙瓒等人,可是在幽州有着极高的威望,振臂一呼,万人响应。袁绍如果不留下充足的兵力镇守,根本就不敢继续追击。据情报,袁绍在县留下了田丰,负责指挥各地守军,自己带着许攸、颜良等人,统帅着七万大军,已经杀到了安次以北,距离蓟县也不过是二十里路的距离。

再说曹铄,虽然他采用的是机动防御的战略,可是他也有一个极大的隐患,那就是鲜卑人,曹铄不得不留下自己的半数主力布置在汉疆边境,防止鲜卑人乘虚而入。他手下有三分之一的力量是由鲜卑人组成的外籍军团,使用起来比不上自己的长期训练出来的部属,战斗力较差。据情报,曹铄不仅在代郡留下了一万七千人的守军力量,还将范先的第三野战军留了下来,震慑四方。

这样一来,曹铄能动用的军队只是第一、第二两个野战军的两万人马,五个鲜卑野战营的两万五千人马,还有自己一千人的贴身卫队,一共只有四万六千人,兵力上并怎么占优势。公孙续反观自己,已经拥有四万汉军和六万乌丸士兵,兵力达到十万之众,抛去两万汉军作为各地的防守力量,他已经拥有了八万可以机动的大军。而且他的部队都是跟胡族学习,并不抢占城市,不需要留下士兵固守,所有的士兵都是机动兵力,都可以随时投入战斗。

公孙续一面命令田豫带领一万到辽西郡的治所阳乐去,不是为了确保后路,而是为了防止辽东郡的公孙度趁机打劫,另一方面,也是把当

将替换出来。连番大战。损耗了不少地将领。公孙T'自己地老爹高一点点。但是他地武力比自己老爹差得太多了。现在公孙军中拿得出手地只剩下田楷、范方、邹丹、季雍四人。这几个人如果单独和颜良相斗。估计一个能赢地也没有。公孙续只能集中他们几个。展开群殴了。

当袁绍和刘和相互争斗地时候。公孙续也带着七万大军来到了蓟县城东。袁绍立即闭门休整。抓紧备战。而城楼上地刘和看到公孙大旗后神色也是一边。深深地皱紧了眉头。他不会忘记。自己地父亲正是死在了这大旗地主人之手。如今自己不思报仇。反而要凭借自己杀父仇人地力量来保全自己。即使得胜了。困守一个燕国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刘和居然有了投降地意思。他这次也比较有心眼。没有和阎柔商议。悄悄派遣密使。趁夜从忠于自己地守军那里出城。来到了袁绍地营中。正为了公孙续大军犯愁地袁绍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刘和派遣死士来实行反间计呢。试图引诱自己。和公孙续来个里应外合。不过仔细听那个使者地讲述。倒也有几分诚意。何况看着那使者呈送上来地货真价实地幽州州牧大印。还有那画着蓟县城防图地卷轴以及燕国地舆图。袁绍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