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随曹操-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绕一向运气很好,他参加的第一支黄巾中了官军的埋伏,除了他全都战死了;黄巾大发展时他又生了重病,只好待在后方养伤,结果前线的黄巾将领纷纷战死,他也成了一方首领;黄巾被官府绞杀,就在大家都钻山沟舔舐伤口的时候,又是他第一个发现东郡兵力的空虚,果断地率军下山。就在其余黑山军首领准备嘲笑他的时候,一举占据濮阳,威逼兖州,声威大震。站在濮阳城楼上,白绕伸了个懒腰,该吃晚饭了,他慢慢走下山去……

就在远处的树林中,曹军两千人正埋伏在这里,准备偷袭白绕军。派进城里的探子刚刚回来,正在向我和张飞汇报情况:“禀告将军,白绕军号称伍万,其实只有不到一万人马,剩下的都是些老幼妇孺,不足为虑。”

“城墙你们上去没有,防守情况怎样?”醉醺醺的张飞插了一句,什么啊,城防重地,人家会让外人上去吗?真没脑子,鄙视你!

这时那探子居然点了下头,“我们上去了,他们捉人修城防,我们足足搬了三个小时石头,这才放行。修的倒是挺勤快的,不过人太少了,我偷听监工闲聊,说他们这城上只有不到两千人,分守四面城墙,其余的明天要出城到天一线设伏打官军去。”

我和张飞对视一眼,天一线是个好地方,不过我们早就偷偷过来了,他们现在才去埋伏,太晚了吧。破城就在明日!

第二天一大早,足足有七千多士卒从濮阳城中开出,走向天一线方向,等到中午时分,从那突然开来一支败兵,丢盔卸甲,狼狈不堪,大呼小叫地冲向濮阳城门。濮阳守军也愣住了,怎么回事啊,不是刚上午刚出发吗,怎么现在就败了?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这支溃兵已经冲进了城门,涌上了城墙,开始摆弄滚石檑木,准备防御了。

白绕军留在城中的那个叫卓布的小头目,傻傻地问那只溃兵的黑大个首领,“兄弟,怎么回事啊?他们怎么败得这么快啊,咱们的白绕老大呢?他怎么没和你们一起回来?”

“兄弟,我跟你说,太可怕了!那些个官军真厉害,还没进去就识破咱们了,站在天一线外一个劲地骂战。白老大安抚弟兄们忍了一个时辰;可是后来,连他老人家都受不了了,亲自带领我们出战,大家都觉得以八千对两千哪能赢不了呢?那个领兵的叫曹铄的小家伙刚一交战,吓得险些尿了裤子!要不是他们军中有个叫张飞的猛将,英俊潇洒卓尔不凡,如同天神下凡,在我们军中杀了个三进三出,我们哪能败啊?说起这张飞……”

“翼德,别吹了,四面城墙都控制了,该干正事了!”我没好气地训着张飞,这家伙,干嘛没事损我?

张飞张翼德憨厚地冲那守城的卓布笑了下,露出四颗洁白的牙齿:“忘了介绍了,俺叫张飞张翼德……”

第二卷 雏鹰展翅初翱翔 第十二章 东征西讨定东郡(四)

(这章尝试用第三人称写写,大家给给意见)

话说曹铄领军化装成黄巾溃兵得了濮阳,一面派人去大营送信,另一方面整备城防,准备迎战。一检点守城器械,曹铄大吃了一惊,幸好留下守城的卓布比较笨,要不然就是把曹军这两千人全拼光了也进不了城。光大黄弩就有十二具,蹶张弩三十六具,弩箭居然在百捆以上,真不知道原来的朝廷守将是干什么吃的?要知道白绕军中根本就没有攻城的重兵器,就这些军械,别的不说,坚守一个月一点问题没有。曹铄下令除西门天一线方向外其余三面城墙各留三百人防守,剩下的一千一百人都埋伏在西门内侧的民居里,并将弩箭全部调了过来,等啊等啊,等到我们吃了晚饭,才终于等到白饶回城了。

白饶骑在全军唯一的一匹大黑马上,正在泛着嘀咕:怎么回事啊,听线人说他们已经离开了大营,按他们的速度,现在应该到天一线了,怎么还没来?不过不能再在原地等下去,他的手下绝大多数都有夜盲症,等到天黑就都成了睁眼瞎,到时候谁打谁还不一定呢!还是先回城,吃点热乎饭,泡泡脚,明天再说吧;实在不行就守城,反正有这么多军械,还有这么多大户人家可以抢,肯定能坚持一段时间。据消息说青州黄巾就要和夏侯恩进行大决战了,到时候两面夹击,曹军必败。那匹马突然打了个踉跄,白饶一下子从自己的沉思中惊醒过来,抬头看去,已经快到濮阳城门。

只见城楼上“白”字旗帜在微风中有气无力地飘扬,那个叫卓布的小子带着几个“亲兵”正咧着脸看着自己。“桌布,你这个傻小子,怎么还不下来迎接我呢?”

“老大,我、我、我吃过饭了,正巡查呢。”

“你小子好好的大当家不叫,叫什么老大?赶紧下来陪老子喝点酒,今天太郁闷了!”白饶一边漫不经心地回话,一边走向了城门洞。

眼看就要进城的时候,那个卓布突然猛地一挣扎,挣脱了曹铄给他安排的“亲兵”,跑向垛口,一边跑一边喊:“大当家快走,有埋……”

“伏”字尚未突出,就被那几个亲兵戳死了,可是这也让白饶有了反应的时间。几乎就在曹铄下令射箭的时候,白饶跳下马来,几枝本来瞄准他的弩箭全射进了他座下的那匹黑马。那黑马骤然遇袭,长嘶一声正想撂一下蹄子,这时不知是哪个反应迟钝的家伙这才射出了自己的大黄弩箭,将它一下子串了起来。那马摇了摇身子,居然没有倒下,七八只大黄弩的弩箭已经把它架在了半空中,血顺着弩箭飞速地流了出来,染红了身下。尤其是最后那只弩箭,从马嘴射入,从腹下钻出,正好钉在躲藏其下的白饶脚上!白饶痛喊一声,抱着脚跳了起来,然后就飞了出去,就像被一辆时速二百公里的赛车给撞了。被钉在地上的白饶挣扎了几下,又引来数只弩箭,不久就被活生生钉成了刺猬。

事出突然,周围的黄巾军士累了一天,都想着吃晚饭呢,谁也没反应过来!等他们捂着胸膛、后背上的箭羽倒下去的时候,再反应也晚了。没人来来得及招架,也没有人招架得了。十二具大黄弩、三十六具蹶张弩、一百七十八具腰张弩就像死神的镰刀,在城下黄巾军中扫出一条条口子、刮出一道道空白,然后这口子、这空白又迅速地被漫天的血雨所覆盖!站在城楼上,就听见城门洞那里一连串的惨叫声,还有那扑扑的箭矢入肉声。

也就是不到一刻钟的工夫,那五百多米的行军队列已经不复存在,留下的是一地的尸首以及被染得黑红的护城河。无论是张飞还是曹铄都没有下令停止射击,毕竟濮阳城中只有区区两千曹军,要监管着城中接近四万的黄巾老弱,如果再留下这八千青壮,任是谁也没有信心。望着那染成死黑色的进城大道,曹铄身子摇了几摇,勉强抓住了城垛,他惨笑着对张飞说:“翼德,这下晚上要学你睁眼睡了……”

(《新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初平二年,白饶占据濮阳,威逼兖州。曹公孟德派曹铄出击,先化装成溃兵巧夺城池,而后伏击白饶,大胜。万箭齐发,本已干枯的护城河充满了黑红的“河水”,小儿闻铄名而止涕。)

这次挺进东郡,击败了黑山军南路的白绕所部,一举扫清了兖州西面的威胁,减轻了袁绍的压力。袁绍表升曹操为东郡太守,把镇守这个要地的任务交给了他。曹操在东武阳建立了他的衙门。

虽然是升官,可是袁绍也给曹操出了一个大大难题。这位“曹东郡”面临的形势非常棘手:曹操的军队战斗力并不强大,部队中老兵少,新兵多。虽然夏侯惇、夏侯渊天天泡在军营里训练新卒,可是合格的士兵哪有这么容易就训练出来?加上曹铄的两千人马,曹操手中有战斗力的还不足四千!

而他面临的敌人可比他强大多了:东武阳的西北面魏郡现在驻扎着强大的黑山军主力,足足有十万人马,这些人虽然疏于训练可是人数众多,是曹操目前面临的主要敌人。

而紧靠东武阳的内黄,还驻扎着一支匈奴军队。这支军队本来是内附的匈奴人为汉朝平叛而派出的友军,但因为匈奴发生了叛乱,主将于夫罗便失去了回国的机会,成为流寇。这支军队虽然不多只有三千人马,但是都是弓马娴熟的游骑兵,非常善战,曾经破太原、河内,四处为乱,是各郡的心头大患,也是曹操目前必须提防的。内黄地处东武阳以西,北方就是黑山军的魏郡,南面逼近刚扫清的东郡。这支军队既可以独立南进,袭击东郡,又可以与黑山军向东会攻东武阳!曹操如果坐守东武阳,形势将会十分困顿。为了寻找战机,也为了不坐以待毙,奉曹操命令,曹铄率军进驻顿丘,这个地方位于内黄、东郡和东武阳三角地带中部,于是一场大战就又拉开了序幕……

第二卷 雏鹰展翅初翱翔 第十三章 围魏救赵(一)

(看到别人拉票了,俺也试试。昨天一天四更,今天别的不说,三更还是有的。这是我首次与起点签约,这本书必须完本,否则就违约负法律责任,所以喜欢三国的请放心收藏,本书绝不太监。希望大家有推荐票的投票,没有票的收藏。最后最渴望的还是留下您宝贵的意见,每天我都会抽一个小时时间进行回复。)

为了寻求战机各个击破,义父曹操率领扩充到九千人的新兵大营留守东武阳,命我率军向西,进驻顿丘。我们现在并不敢打内黄,因为这群匈奴骑兵来去如风,而我们只有几百人的骑兵队伍,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再说了打着打着万一黑山军趁机谋利,我们岂不是白费工夫吗?义父很清楚这一点,他的眼睛始终瞄着主要的敌人——黑山军。驻军顿丘是他苦思出来的一招险棋:它敞开了黑山军进攻东武阳的大门;但也是一着妙棋,这是一个最富于机动的位置。现在黑山军的主力于毒军正与袁绍交战,能顾及我们这里的只有眭固这一部人马,机不可失,义父希望通过我的运动作战来打开局面,彻底掌控东郡。

进驻顿丘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