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布衣官道-第1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新权认真道,刘恻然笑笑,补充道:“看得出来,青云你们还是挺冷静的,形势看得很清楚、很明白,这个世道,能够看清自己的弱点,看清自己不行的地方就是值得称赞的,江南这方面不错!”
张青云连连摆手,道:“事情不尽然的,说起最近风声的改变,不是我们江南表现好,而是其余几个兄弟省市有大失误。
其实,说起来,我们的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凭江南现在在中原的排名,我们也唯有表现中规中矩点,才像那么回事。
这几天新闻媒体很热闹啊,人人都说江南好!说起来这是很振奋人心的事情,但是江南究竟好不好,有多好,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之所以现在有这么多人说江南好,那是因为中央要给中原挽面子,不能让中原这次在京城的表现一无是处,如果是一无是处,那不是意味着中央迈出的干部年轻化的步子失败了吗?
所以啊,黄书记,刘书记!现在江南戴的这顶高帽子可不是很好戴啊,这顶帽子是中央硬送到我头上来的,戴得不好,丢的不是我张青云的面子,丢的是中央的面子。”
黄新权和刘恻然对望一眼,无声而笑。张青云这话可谓是一语中的。这次中原频频出洋相,说起来压力最大的是中央。中原干部的年轻化,是中央一力推动的。
现在干部年轻化刚推出,中原连续几个省就没交出满意的答卷,而且还惹出了无穷的讥笑,中原几个省颜面扫地,更让中央陷入了颇为尴尬的境地。
从最近的宣传势头的改变可以看出,中原已经改变策略了,开始把江南放在宣传的最前沿,用江南“优异”的表现,来衬托出中原地区大局稳定可控。不得不说,中央的这个改变动作极大。
从这个改变的动作幅度,以及张青云的事先不知情可以看出,中央这次在中原的问题上是很狼狈的。中央的狼狈是谁的狼狈?
要知道,一力推动干部年轻化是梁总既定的决策,而中原几省的头头脑脑,基本都是梁总认定提拔起来的,中原有问题,是不是意味着这些人员选拔值得商榷?
和张青云聊天,黄新权和刘恻然心中均颇为感叹,黄新权和张青云关系匪浅,张青云成长他每一步都看得很清楚。就在几年前,每每有大事,张青云都会进京找黄新权汇报商量。
有些事情,张青云是没有主意的,他内心的紧张和彷徨在黄新权的面前表现得非常的彻底。那个时候的张青云还没有完全成熟,还不能够独挡一方。
但是现在,最近几年,张青云鲜少去就工作上的问题麻烦黄新权了。张青云每次去黄新权家都是陪他聊天,神情气度和以往比淡定自信了很多,可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
今天他再和张青云一沟通,发现张青云和几年前比已经判若两人,他的思维冷静清晰,尤其是那种沉着内敛,处处都彰显出一方巨头的风采。
江南一方,数千万人口,张青云高坐在省委书记的位置上,俯瞰众生,那种睥睨一方雄主气度,在张青云身上表现得恰到好处。既不让人觉得其张扬,又不能让人忽视他的存在,的确成长起来了。
而刘恻然和张青云一直都不算是十分熟悉,刘恻然当政的时候,张青云只是一个小角色,根本进入不了他的视线。而后面张青云的成长历程,刘恻然也不是很了解,只是道听途说了一些。
知道张青云任了江南省长,刘恻然才知道张青云是号人物,现在张青云任了省委书记,作为江南的老省委书记,刘恻然对张青云自然有一番独特的审视。
实际上,刘恻然对所谓的干部年轻化并不是很热衷的,像张青云这样年龄的干部,在刘恻然看来还可以多历练几年,一个干部的成长顺境没有逆境重要,不经历逆境,不遭受冷遇,这样的干部终究是难以成熟的。
刘恻然看过张青云的简历,认为张青云的成长太过一帆风顺了,从内心深处,他并不看好张青云。
但是,今天的接触,刘恻然心中却在慢慢改变自己先入为主的观点。张青云对江南的情况认识得很清楚、很清晰,不仅如此,张青云对自身的认识,对中央大局的认识更是清楚明白。
关键是,张青云年轻居高位,能够稳住心神,能够不受外物干扰,这尤其难能可贵的。中原的一众领导,从这一点来看,立马就可以判高下。
张青云并不知道两位老同志的心思,他的心思已经飞回江南了,说一千道一万,一切都得靠成绩说话,其余的都是飘浮在面子上的东西。
今年江南是这样的成绩和排名,明年江南又会如何?如果能脱颖而出,如果能够有好的成绩,张青云和江南班子又哪里需要这般隐忍?
正文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中央紧急通知(求月票)
两会胜利闭幕,各代表团陆续返回。江南代表团的大巴车上。张青云和袁圣楚两人神情颇为轻松的闲聊,两人这次进京配合默契,双方之间的信任也在逐渐增强。
说起来,袁圣楚这人能力的确不俗,而且背景很深,现在属于海派重要的中坚人物。而张青云则被划为京津一系未来的头面人拖。
两人之间不同系,但却没有针锋相对、不死不休,更多的是求同存异,寻求妥协。
其实这就是高层政治的共同点,高层政治依然有派系,但是彼此之间都是克制和妥协,互相之间都有底线和默契。没才这个默契,所有的派系都没有生存的空间,这就是现实。
就目前来说,张青云和袁圣楚这对班子,张青云占绝对主导地位,张青云支持袁圣楚。袁圣楚才可能在江南有所作为。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现在两人关系处理得好,张青云是发挥了关键作用的。
倒是袁圣楚偶尔会心中有些不平衡,常常会试探一下张青云的底线,偶尔也试图挑战一下张责云的权威,但是每一次他的试探,结果都是灰头灰脸。
袁圣楚私下里就这个问题向上面汇报过。海派内部有些鹰派人物听了很气愤,觉得张青云欺人太甚,建议袁圣楚在该硬的时候可以硬一些。真就不信张青云会不顾江南大局,最后还闹起来了。
但是这个建议袁圣楚还没有采纳,京城海派最夹的一尊人物,凌祖红〖总〗理听了这事,专程打电话给袁圣楚,批评他做事情不硕大局,不计后果。
现在既然袁圣楚能够有条件贯彻意志,甭管是张青云支持也好。还是其他什么也好”他就应该要谨守这个本分。把政府工作这一块抓好抓落实。而不是想着怎样去争取所谓的主导权。
凌祖红没有给袁圣楚讲太多道理、说太多客气话”只是敕令他必须充分尊重张青云,要在张青云的领导下展开工作,不准玩小聪明,耍小动作。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有了凌祖红这番话,借袁圣楚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再生妄念,但是他心中一直还是颇有芥蒂,因为他听说凌祖红和张青云两人一直就私交不错。是不是凌祖红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支持张青云的?
这个念头存在于袁圣楚的心中很久,但是随着和张青云逐步的接触。他渐渐明白,他有些误解凌祖红了。凌祖红让袁圣楚配合张青云,那绝对是在保护袁圣楚。
张青云的(性)格不同寻常人。尤其是看问题的视角和形常人不同。张青云不在意别人七嘴八舌”更不在意别人说他不团结同志。
张青云对那种他认为有问题,或者说他认为不宜再留在班子中的人,那绝对是打压。
新任组织部部长洪岩就是血淋淋的例子。洪岩是何许人也?甭用去查,只看看洪岩那光鲜的简历。都能看出其背景之深。
在原〖中〗央党校任教过”又还在〖中〗央智囊团有挂职,要知道前〖中〗央党校校长就是粱总。这次江南推荐的组织部长又被〖中〗央意外的否决,而是派了洪岩空降过来。
这种种迹象都表明洪岩和粱总可能是有关系的,而且他到江南肯定也怀有特殊的使命。
可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张青云就硬是让他在江南连续摔了几个狗啃屎,搞得京城都看江南的洋相。张青云难道看不出这里面的道道?如果张青云连这些东西都看不出来。他也不会有机会爬到这么高的位置。
狠就狠在张青云知道是怎么回事,依旧还是敢拿洪岩开刀,杀他的傲气,由此就看出张青云(性)格中的强势和霸道。
张青云对洪岩能够如此态度。袁圣楚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会比洪岩强多少,真要惹得张青云有了负面看法”估计下场也不是一般的惨。每一个一方巨头,都是有点个(性)的”张青云的个(性)彰显得清晰明了,京城眼睛多,都盯在江南又怎么地?在江南张青云才是王,他想打压谁,照样不含糊。
大不了进京论理,看谁的理站得住脚跟。
事实证明。洪岩是弄得两头不是人,狼狈不堪。他在江南受挫。直接向〖中〗央反馈,像个被人欺负的孩子一样找妈,可中组部这个娘家不仅没给洪薯撑腰,反倒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最后还得让他亲自向张青云负荆请罪,洪岩这个脸丢得惨不忍睹。
他折腾了这么久,除了帮继续增加张青云在江南的威望外,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徒增笑料而已!
在此之前,袁圣楚并没有担任过一省的省长,没有独当一面过。只有在省长的位子上。才能和〖书〗记非常近距离的接触,从而才能看清一省〖书〗记惊人的手段。
一方巨头。之所以能被称为巨头,其离国家级领导只有一根头发丝那样短的距离,自然是有诸多和形常不同的地方。一个几千万人。的区域,一省〖书〗记总揽全局,又岂能事事只按〖中〗央文件办红几乎每时每刻。一省〖书〗记都面临很多重大、关键的决策。而在杀伐决断上,更是毫不含糊。有时候,可能需要得罪一些权贵,有时候甚至会得罪一些京城的要员,往往这种情况。得罪了就得罪了,谁也不敢说啥,不好说啥,不能说啥,这就是高层权利的特点!
〖中〗央对类似这样的问题,也只能是支持下级党委,尽量的化解矛盾。
江南代表团,一共四辆大巴车,代表团离京,前来欢送的媒体、江南驻京机构代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