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布衣官道-第1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何中央政治局常委,必然都需要在党内的某个方面具有崇高的威望,要能够得到党内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否则,也不可能有机会走到这个位置上去。
根据分析人士的判断,张青云政治资历相当丰富,在共和国政坛资历和威望都很高,这一点和他的年龄是没有关系的。
而在军方,张青云渗透得也很深,赵、郭等高层最近几年和张青云频频接触,张青云还多次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帮助太子系各方势力在中原和中原新兴力量之间斡旋。
像郭雨和高吉祥等人进中原,张青云都是扮演了关键角色的,从这些种种关系来看,无疑,张青云现在根基很深。
也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张青云才进入了这个名单中。
但是另一方面,能进入这个名单中的人,又有哪一个不是能力、威望和资历都俱佳之人?
现任中央办公厅秘书长林智辉,早就是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中央办公厅秘书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好几年了,在党内的地位和威望极高,而且年龄也还没有六十,真是当打之年,他比之张青云孰强孰弱?
岭南省省委书记龚之策,这样是长期活跃在共和国政坛的知名人物,岭南作为全共和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暴露最多的省份,龚之策能够在岭南掌控大局,面临国内和国外各种力量的冲击而能够千方百计的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这样的本事和能力,较之张青云又如何?
当领导到了这个层面,没有弱手,大家都是经过了层层考验,无数筛选留下来的共和国的精英。放眼全国,任何一个人,都是让其他人仰视的存在,硬要在这样一群高级领导中挑选最合适进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人选,这本身就是难度非常高,同时也是便是非常大的事情。
再说,如此重大的事情,下面的人不过是看热闹般的瞎起哄,瞎议论,真正的具体操作流程谁都不知道,谁又能断言,谁的机会最大呢?
“青云啊,今天我们喝了这次酒,下一次不知什么时候了 最近这几年,我觉得是一天不比一天了,那天我还忽然想到了退休的事情。
到时候退休了,我也像爷爷一样,一个人住个大宅子,儿孙们平常少见,儿孙自有儿孙福,让他们自己去闯,我就搞个打靶场,搞个小院子,自己自娱自乐。
无聊的时候,就叫你们这些兄弟,还有一些战友,大家聚聚,也就喝酒、聊天、打屁,那样的生活很让人羡慕向往啊”赵传道,酒过三巡,他已经微微有了醉意。
他顿了顿又道:“可惜啊,你比我年轻很多,而且你注定了不会太早退下来,你的黄金时候还没开始呢”
张青云举报喝赵传轻轻碰了一下,没说话。
有些话其实不必要说,张青云现在所处的位置,完全是身不由己,他周围的人,离他近的人,和他亲厚的各方力量,大家都托着他往上。
而上面,中央的大佬们,组织的意图张青云也不知道,真要是上面有这个意思,张青云必然要上。
正如赵传所说,赵传现在处在了他人生最辉煌的阶段,而张青云的辉煌却还没有到来,在今后的十到二十年,才是张青云真正事业顶峰的时间。
其实到张青云这样的级别了,谈事业已经不太合适了,即使是用事业这个词,这个事业也不是指他个人的事业了……
“最近你跟占副主席有联系没有?”赵传又问道。
张青云摇摇头,道:“我最近关心的是京城城建问题,其他的事情我都不关心,这是真话。有些事,不能去想,到现在这个位置了,埋头做事比什么都重要。”
赵传点点头,同样作为共和国顶级的存在,赵传到现在还是觉得摸不透张青云。
张青云各方面都可以用深不可测来形容,他的仕途历程,现在已经成为了全国议论的焦点。尤其是新公务员,大家都喜欢拿他的仕途说事。
而有些地方组织部门,也会把张青云的例子当做一个案例,用来驳斥那些说基层公务员没有前途的说法,实际上,一点不夸张的说,张青云现在完全就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
张青云能走到现在这个位置,在普通人看来,已经算是一步登天了。
但实际上,赵传清楚,张青云现在确实只是刚刚开始,不管从哪方面考虑,张青云进中央政治局是没有太大悬念的。
首先能力、资历方面,张青云的无疑条件是非常好的,放眼共和国,他本身的硬件条件可以说不惧任何人。
而更重要的是,张青云背后有太子系、京津系的力挺,外加张青云这么多年仕途积累起来的人脉和关系,可以说其根系是极其深。
就以京津而论,这次中央政治局常委调整,占副主席和熊副总理两人都要下,这两人同时下,京津系力量立马就薄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京津系谁有资格进常委?
如果较真起来,京津人才很多,能进常委班子的不在少数。
但是问题是,张青云是京津系继占江晖和熊先云之后的掌控者,头面人物。他的位置上不了,其余的后面的人上去了,这怎么看可能性都不大。
要知道京津系对张青云威胁最大,同时最有可能进步的京津原市委书记伍学文已经在几年前就自毁了前程,现在挂着人大副委员长的头衔,却也是淡出了核心权力圈子之外了。
而张青云也不是省油的灯,自从伍学文那次事件之后,张青云这几年是加强了对京津一套人马的掌控。尤其对京津老巢,他是采用分散突击,各个击破的方式。
京津的主要力量基本被他掌控在了手中,京津其他的要员,基本也都习惯了以他为核心。
而细数这些要员,部级以上的官员就超过了十人,这些人都是共和国的栋梁之才。张青云有能力让这么多人向他靠拢。
同时他也有能力把自己的位置往上再进一步,因为只有他往前进,这些后面的人才有空间,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免费字数,几句废话:大家可能感觉得出来,《布衣》写到现在,已经落幕在即了,说实话,写完这一章,南华我心中久久平静不了。
真的是近两年了,马上要落幕,心中总是不舍的。书中的人儿就像活了一般萦绕在脑海,久久不散去。
下月月初,本书应该就会完结,而结局已经在酝酿之中了。该如何结局呢?这无疑是若干艰难的决定,说句实在话,我现在还在犹豫,我自己都还不清楚。
不说了,不知道说些什么,因一时激动,胡乱打了这几行字,后面大家拭目以待吧
另,推荐票支持一下新书《诛天至极》,不强求支持吧,愿意有兴趣,喜欢就支持】
正文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梁总的意见
深秋时节的中南海,四季常青的乔木更显浓郁苍翠。
每到这个季节,中央首长出来散步,身旁的工作人员都跟得很紧,生怕领导思考问题一时忘形,受了风寒。
秋季的梁总小院,葡萄藤已经凋零,养有锦鲤的小池塘中的水也比往日浅了很多,几片枯叶飘荡在清澈的水面上,别有一番秋的味道。
小池塘中的锦鲤仍然在,水浅了,色彩各异的锦鲤聚集在一起,显得异常拥挤,却更加好看了,伏在池塘边上,看着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荡,端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梁总爱观鱼,工作疲惫的时候,他都喜欢在院里池塘边上走走,尤其是在这个季节,梁总讨厌老呆在暖气房中,一有空闲就到院子里晃悠。
其他的地方没什么好看,唯有这一方池塘生机盎然。
梁总观鱼,工作人员紧跟在他身后,手上拿着茶水,大衣,毛巾,一伺他停下来,工作人员马上就会走上前帮他把大衣披上,避免他受风寒。
“‘忽闻锦鲤击水声;鱼跃碧波清辉游’,梁总您的兴致颇高啊,秋季观鱼别有一番风味哦”
院子里来了客人,梁总回头,一眼见是凌祖红,他咧嘴一笑,道:“总理日理万机,怎么这个时候也有空来我这小院瞧瞧?”
凌祖红慢慢走近,笑笑道:“我常听工作人员讲,说梁总喜欢观鱼。我一直就想过来瞧瞧您这里的鱼儿,今天出来散步,一时兴起就这么过来了。”
“欢迎,欢迎你能来不容易。”梁总道,两位大佬的办公区离得并不近,凌祖红来一趟还真是不容易的。
小池塘边有座椅,工作人员早就张罗好了坐垫和茶饮,梁总笑道:“这个季节在外面坐就是凉一些。但是凉就是健康,俗语有言:‘八分饱,三分凉’,吃饭不能太饱,秋冬不能太暖和,这就是养身健康之道。”
凌祖红点点头,道:“这话有道理的,这个天气外面虽然干冷,但是每天还是要出来多转转,不能老窝在房间里不出来。还好,你这边有这么一方好地方,实在是令人羡慕啊”
梁总呵呵一笑,道:“是值得羡慕我早就跟同志们讲过了,我退下去后,对组织别无所求,只求组织能给我这样一方小院我就知足了”
他指了指池塘中的鱼儿道,“你看看,他们多自由自在,这么一方水,他们便可以畅游。说句实在话,我常常都很羡慕他们啊”
凌祖红也轻叹了一口气,道:“梁总果然是有诗人情怀,有时候我也有类似的想法,只是一个念头刚从脑子里面划过,马上便是纷繁芜杂的事情扑过来,这一忙,就又成了俗人了”
凌祖红说完,和梁远达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两人在院子里闲聊,聊的尽是和工作无关的要求,但实际上只有两人心中清楚,今天的这次见面不是偶然的。
最近,中央对20大的规划正式启动了,而对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班子人选的确定,这个工作在几年前就开始了。
这个工作是难度很高,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除了在现任常委班子中大家有默契共识外,老一辈的国家领导人,老同志,中央军委领导,等等这些都必须要沟通到位,要反复斟酌,广泛征求意见,多方考验,最后才能确定具体人选。
就在此之前,为了这个工作,中央相关部门领导,已经努力了几年了,在几年中,候选人的目标由模糊到清晰,有广泛到具体,时至今日,基本可以说已经定下来了。
而此时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