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布衣官道-第6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增长速度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从长远来说,我们终究还是要探寻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些时候我们的目光难免就要放远。目光放远了,就会在一些短期利益上做取舍,每到这个时候分歧就容易出现。
而我们港城现在就正处在这个一个容易出分歧的时候,出现分歧,寻求好的分歧解决办法解决分歧,然后又有新的分歧出现。这样我们在不断思维碰撞中,意见才能渐渐的归于一致,一如当年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大辩论一样!”
秦卫国听得很仔细,听得后面眉头拧成了一团,乐了,道:“照你这种说法,外面有人说政府班子不团结,是谣传喽!哦,不对,不应该说是谣传,应该说是正常情况。
这我可还是第一次听说,我就从来没听过市长和常务副市长两人意见相差如此大,还正常的。我今天倒向听你说说,究竟是怎么一个正常法。”
张青云的神色丝毫不变,并没有因为秦卫国的质问而退缩,他端起旁边茶几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道:“我说分歧正常。但并没有说我们现在政府的这种状态正常。
现在港城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之所以困难,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干部的思维不清晰。我们在经济发展方面,一直以来就两条腿,一条腿就是投资,另外一条腿就是出口。
但现在这两条腿不行了,在华东的投资到了一个极高额度,而出口也是趋于饱和。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如何发展很多人心中没有底。
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很多人对未来看不太清楚。看不清楚未来,自然就只能抓眼前,抓眼前经济就会是急功近利,就会是短视!这样一来,政府内面问题不就来了吗?”
说到此处,张青云偷偷的瞟了秦卫国一眼,眼睛迅速看向他处,顿了一下,又道:“现在外面大家都热衷于谈论我们政府班子不团结这个问题,却很少有人来分析我们不团结的原因。
作为政府的常务副市长,我本来的任务是协助车市长工作,但是在发展大方向上我们意见不同,作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我必须坚持自己的意见。这个不涉及到是否能摆正位置的问题,也不涉及组织严肃性的问题,而是原则问题。
我说的正常,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倘若我们港城所有干部,大家都一团和气,都迷迷糊糊的只看眼前一点蝇头小利,这反而是不正常的。这些就是我的理解,请秦书记指正。”
秦卫国眼中精芒一闪而过,他刚才问张青云本想给他出个难题,然后借机稍微敲打一下他。先给他一个下马威,后面再慢慢给他糖果。
可没想到张青云竟然还真是侃侃而谈。找到了维持他观点的逻辑,秦卫国稍微思忖一下就分析出张青云的话是站得住脚的,一时心中很是惊讶,隐隐还有一些赞赏。
有思想的干部很多,但是像张青云这样有思想,敢说敢做的干部并不多。要知道在港城张青云可谓是四面都是压力,可他依旧敢坚持自己的东西,这就难能可贵了!
秦卫国来港城之前就听取了省委秘书长庹烈的汇报,庹烈在汇报中对张青云的评价极高,认为其不仅年轻,而且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懂世情、懂经济、懂斗争,官场上旮旮旯旯儿,细枝末节的事都懂。
秦卫国当时听汇报没太深的体会,但是现在和张青云沟通了几个回合,就感觉庹烈确实是没有虚言,张青云属于绝对可以培养的干部。
一念及此,秦卫国心中先前欲竖张青云为标杆的想法更为强烈,如果张青云能在港城大放异彩,这就是对京城那些肆意诋毁华东系的人最好的回击!
张青云仔细审视着秦卫国,见他半晌没有做声,心中不由得很忐忑。他无法知道秦卫国此时心中所想,还以为秦书记在努力的挑自己言语中的漏洞,准备继续狠批自己呢。
“咚,咚!”有人敲门,秦卫国应了一声,聂云推门进来道:“书记,时间差不多了!闫书记已经召集港城的领导们在会议室就坐了,就等着您去给大家训话。”
“恩?”秦卫国愣了一下,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皱皱眉头,道:“行了,我知道了!你让他们稍等一会,我和张副市长的谈话很快就要结束了。”
说完这话,他仰头对着张青云,道:“小张,你果然很不错!看得出来对港城的未来你是认真思考过的。这让我很欣慰。我这次来港城收获不多,今天听了你这番话算是一番收获吧!”
张青云一愣,紧接着从心底迸发出一股难言的兴奋之情,激动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不知道如何是好。此时他心情是常人难以体会到的,来港城这么久了,他一直其实都生活在被质疑中,而有了省委秦书记的这个肯定,其他的所有的质疑有算得了什么?一种很强烈的被认同感瞬间将张青云全身包裹……
【求月票,推荐票!!!!】
正文 第六百二十八章 混出领导模样
第六百二十八章 混出领导模样(求月票、推荐票)
很多年以后,还有很多人对连副总理的某次借道黄海去港城视察的事情津津乐道。大家讨论的只有一个问题,那便是连副总理在访问港城期间究竟说了什么话,干了什么事,因为他访问港城前后,港城全完是两个模样。
在他到来之前,港城政坛死气沉沉,大家士气低落,四分五裂。其中市政府这一块一把手和二把手两人还政见不合,闹得剑拔弩张。
可是连副总理访问结束以后,港城政坛似乎迅速就改变了模样,立马变得气象万千,港城整个政坛的风气为之一正,大家又似乎恢复回到了往日众志成城的岁月。
而因为这个原因,连副总理的这次视察被人们记住了,他到过哪里,和哪些人谈过话都被港城人津津乐道,而其中最津津乐道的当然是他在视察社区的时候当即叫过港城市政府张副市长当着老百姓的面拍胸脯的场景,在以后很多年中,那天在现场的人提到这件事都是激动莫名。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在连副总理离开港城后,华东省委秦书记滞留港城的这一天其实才是真正改变港城政局的关键。只是涉及到其中的最重要的三个人。闫渊、车小伟和张青云,他们谁都对此守口如瓶。
有人知道省委秦书记分别单独接见过他们三个人,但没有人知道在接见的过程中他们谈过什么话,因为当事人没有提这件事,所以这个谜大家只能凭后面港城发生的种种事情来展开想象猜测。
秦书记单独接见了三人,同时也集体接见了港城的全体市委常委,在集体接见的时候,秦书记对港城这几年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对港城班子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望,希望港城在以后的发展中能继续担当华东的标杆,要努力的成为华东省的一张名片。
除此之外,秦书记听取了港城市委《关于全市干部制度改革的报告》和港城市政府关于《下一阶段港城市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相关思路的报告》,汇报工作的分别是市委组织部长陈诚和港城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青云。
书记在听完报告后,给予了组织部和市政府城建规划系统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对张青云新城市建设的思路给了四字评语:“值得推广!”
这四个字意义太大了,在秦书记离开港城的第二天,闫渊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在常委会上张青云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意见被审议通过,张青云几乎是在几天的时间里面,声势大盛。
谁也没有料到此前剑拔弩张的局面竟然会以这种方式收尾,张青云最终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以后在城建系统这一块,他将拥有绝对的权威,他等于是在政府这一边,硬生生的给自己开辟了一块根据地。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张青云的这次强势胜出后,车小伟和张青云两人关系并没有破裂,相反两人在常委会上当即就握手言和。张青云在提出意见以后。车小伟是第一个讲话表示支持,同时果断的展开了自我批评,承认自己以前看问题有些片面。并坦陈他已经私下和张市长碰过头,两人经过深入细致的沟通,已经达成了新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共识,希望各位常委能够支持政府工作。
这一来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事后,政府这边空气完全缓和,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部署方面也渐渐的步入了正轨。
在此过程中,张青云和车小伟两人都保持了深度的沟通,配合可谓是相当的默契,两人都似乎换了一个人一般,张青云固然是找准了位置,车小伟的表现也是极其的大度。政府的工作在两人的同心协力共同努力下迅速的风生水起,一改以前的颓势,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迅速的步入正轨。
人们的惊讶和疑虑随着这些喜闻乐见的变化迅速的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庆幸,班子团结,大家同心协力,很多事情自然是能够水到渠成。怕就怕大家互相拆台。像以前那样,上面神仙打架,怎么还能指望下面的人能努力专心的工作?
对目前的这种状况,作为当事人的张青云和车小伟自然都是各自有感触。
经历了这件事,张青云对车小伟从内心高看了一分,倒不是说两人现在关系真有多融洽,政治上永远只有利益,不会有其他,两人从敌对到现在的合作,这完全是一个华丽的转身。而这个转身背后张青云认为车小伟确实不愧是能当上港城市市长的人,拿得起放得下这一点,做得确实不错。
在秦卫国谈话以后,张青云意志得到贯彻已经成为了必然,车小伟被领导严厉敲打,他经过短暂失落和不满后,迅速的摆正了心态。
既然这次和张青云对手结局已经定了,他便第一时间和张青云接触,两人寻求妥协。他这一举动正合张青云的意思,张青云并不想真正和车小伟对着干,两人上下级关系在那里,谁不想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充分尊重领导的前提下就能把工作干好呢?
以前张青云有太多的逼不得已,只是因为车小伟没摆正位置,不愿承认张青云已经在港城立足这一事实。拼命的还想在政府这边挤压张青云的生存空间,他遭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