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布衣官道-第9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疑,张青云就是绝对的强者,刚才吴言法书记在历数张青云在华东的工作成绩的时候,连若涵第一次感觉到她也有一种难言的崇拜,要知道张青云来华东的时候,华东的发展环境可比现在要恶劣多了。
而且张青云过来还是担任的副职,在副职的位子上干出成绩,连若涵想想都能明白张青云到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而他在接手淮阳那个烂摊子后,积极斡旋、苦苦支撑,最后扭转局面,让淮阳完全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这个过程更是让人难以置信,而这其中的惊心动魄不用亲自去感受,只需要听吴言法这样一笼统介绍,就自然的能感觉到。
张青云在主席台上讲话了,他神情颇为激动,讲了一些他在华东省所经历的事,他道:“几年前我来华东,当时是怀着忐忑的心情来的,实际上当时有很多工作我都不会做,对华东也是一无所知。
但是几年以后的今天,我对华东却是充满了留恋。华东这个地方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华东人民的勤劳和执着尤其让人记忆深刻。毫不夸张的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这些许成绩,这都是我在华东这几年耳濡目染,渐渐的体会到了华东的干部和群众的不凡和不甘于平庸,我受到了感染而取得的。
从华东这块土地上,我吸取到了无尽的养分,正是这几年的经历,让我从一名还不是十分成熟的干部渐渐成长成为了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
张青云没有讲话稿,即兴发言而出口成章,他的发言满怀激情和感染力,虽然他语气上没有多少起伏。但是听他的讲话,似乎能够体会到他此时的内心世界,在华东,他可以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功。
而华东这个地方,也注定了在张青云的政治生涯中会有特殊的意义,华东的这段履历,会成为他一生的荣耀。
张青云最后道:“同志们,我虽然离开了华东,但是我依旧会关注华东的未来。我坚信,华东的未来会很棒,因为华东经历了这些年的励精图治,我们无论是从干部队伍上,还是发展思路上和以前都不可同日而语了。
另外,这次中央重新调整了华东的班子,让华东省的领导班子实力很强,更具有凝聚力了。在此,我向大家告别的同时,也衷心祝愿华东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会有更好更辉煌的未来谢谢大家”
“哄”急遽的掌声充斥在整个会场,让会场气氛空前的热烈了起来,下面不知是谁先带头起立,所有人竟然都起立鼓掌,张青云像大家挥手致意,看他的神情宛若要将要出征的将军一般,神色严肃中很是动情,尽是将离别的不舍。
连若涵不由自主的在后面也开始鼓掌,她很惊奇的发现,有很多人比她这个女流之辈还要激动很多,她甚至看到有人热泪盈眶。
这个场景让她想到了前几天乔国盛离开的欢送会,连若涵也是那次会议的会务人员,那个欢送会由庹烈主持,场面冷清得让人不忍鼓掌。谁都知道乔国盛这次离去意味着什么,而庹烈自然对其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欢送会的规模很小,就仅仅是几个常委加政府班子参与,而会议流程也不像现在这边。根本就没有人致辞来替乔国盛总结工作成绩,只是让乔国盛讲话。
乔国盛当时的模样早就没有了省长的风范,就像一个将要被押赴刑场行刑的罪犯,其双目空洞无神,言语苍白无力,甚至头发都有些凌乱。
连若涵甚至觉得这样的“欢送会”完全就是一个恶作剧,是在乔国盛伤口上撒盐的行为。但是他也知道,官场上的礼数是不能少的。乔国盛毕竟只是调任,既然是工作调动,华东欢送都没有,那岂不是让人落口实的行为?
所以,明明谁都知道这次会议只能让乔国盛更难堪,但是会议依旧还是要开,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还得做出一副欢送的样子来,甭管你心中怎么想,该鼓掌的时候是绝对的不能含糊。
乔国盛和张青云不和,连走的时候都是完全截然想法的两种状态,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似乎也彰显了乔张矛盾的是非曲折……
正文 第九百五十三章 和左军民的默契
第九百五十三章 和左军民的默契(求月票)
【求月票,推荐票继续三更,稍后还有更】
钟山公墓,尽管华东的天气潮湿,但是在隆冬时节外面空气依旧还是很干燥的,张青云在警卫员毛谦的陪同下来到这里向秦卫国书记作别。
寒风凛冽中,天地之间一片萧瑟,整个墓地因为天气阴沉的原因更显得死气沉沉。张青云轻轻的将手上的花束放在秦卫国的墓碑前面,眼神又注目到了秦卫国的遗像上。
他下意识的握了握自己的手,在秦卫国弥留之际,张青云和他握过手,此时竟然好像还能感觉到余温。
秦卫国在最后的时刻还是不放心华东,尤其是不放心以前华东系的干部,张青云能够深深的体会到其内心深处的遗憾。他交代张青云,华东的优秀人才很多,实际上就是希望张青云能够在使用人才的问题上,能够有点倾向。
其实,这根本不需要秦卫国提醒,张青云来华东工作了这几年,对华东的上上下下早已经很了解了,而且,在华东他也有了自己的班底,所以他人即使离开了华东,影响力依旧会存在。
现在华东的组织部长江汉青,副省长,淮阳市市委书记马未然,淮阳市市长万政治这都是张青云的人。他们三人都是副部级,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人为省委常委,这个力量已经不小了。
至于其余厅以下干部,靠拢张青云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而且中原地区交流来华东的干部,多少和张青云都是有关系的。所以,张青云现在即使回京,张派势力依旧会是华东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华东的干部在华东自然会有人愿意使用他们,秦卫国放心不下的问题,张青云有信心、有能力妥善解决。
至于华东的未来发展问题,张青云更不担心,毕竟中央对华东的重视才是华东发展的根本因素。而现在中央恰恰重视华东的发展,无论是吴言法还是左军民,都是经验丰富的领导,有他们掌舵华东,华东的前景定然会很不错。
张青云站在秦卫国的墓前思绪万千,虽然寒风凛冽,但他一动不动,似乎对外界的侵袭一无所觉一般。他心中清楚,此次一别,不知道要多久才会有机会再过来了。
为官之人,位置越高,时间就越不属于自己。想自己支配哪怕一丁点时间,常常都会觉得很不容易。张青云离开江南这么多年了,就回去了一次。
至于雍平,张青云不知有多少年没有回去了,游子思乡,张青云常常在梦中都会忆起当初雍平的那段时光,那些人和事,那些是非曲折,还有那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一切的一切都会让他觉得很亲切。无奈他却是身不由己,不知道还要过多少年才有机会回家看看……
而这里也是一样,他倘若在华东工作,每逢特殊的日子,他肯定都会抽点时间过来祭奠一下秦书记。可是一旦他离开了华东,这个地方可能也就只有机会常常出现在他的梦中了。
有时候,张青云其实是个很感性的人,他对华东有眷念,因为他在这几年的工作中,已经将自己融入成了华东的一份子。对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他注定了难以割舍。
而这些人中,秦卫国无疑是个标志性的存在。对张青云来说,秦卫国既是领导,又是师长,秦卫国本身可以说是一个颇为杰出的政治家,张青云从他身上收获得太多太多,可谓是一言难尽。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收获就是秦卫国的敬业和执着,这个世道有太多的官员是尸位素餐,有太多的官员是得过且过,有太多的官员当官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
可是秦卫国不是,他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华东这块土地上了,他是真心的在关心华东的未来,并且一直在努力的来改变和奋斗,即使是在重病的时候,他还是放不下工作。
无疑,对秦卫国这样的人来说,他的事业要重于生命,他那种从骨子里迸发出来的执着,也只有他身边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张青云一直都认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并不是书本塑造的那么完美。就像秦卫国一般,他也有很多毛病,他护短,他也有很强的山头主义思想,他的视野也有些狭窄,他本可以飞得更高,却一直安于在华东。
这些种种,都应该算是秦卫国的问题,可是这些问题掩盖不了他的光芒,相反,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恰恰让人觉得更亲切,更真实,没有高大全,只有其做的那些点点滴滴的事让人铭记于心。
张青云现在总觉得有一双眼睛看着自己,秦卫国的音容常常会在他脑海中浮现,不管是秦书记认真执着的一面还是其狭隘偏执一面,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和熟悉,这也许就是秦卫国此人的魅力,他人虽驾鹤西去了,但是有些东西却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张书记,张……”张青云扭头,方寒在旁边搓手,眼睛看向后面,他正欲说话,张青云回头,远远看见赫然是左军民拿着一束鲜花在警卫人员的陪同下往这边走了过来。
张青云向他挥手示意,左军民点头也没有说话,一直他到了近前,他恭恭敬敬的先将花放好,默默在墓前沉默了几分钟,才缓缓退开,张青云这时才道:“左主任好没想到你也来这里,这么冷的天气来一趟不容易。”
他没叫左军民省长,却叫了主任,自然是为了更亲切,左军民眯眼瞧着他半晌才道:“好个青云,很好当年你在发改委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是个人才,而且不是一般的人才,是那种一遇风雨就要化龙的人才。
呵呵,果然不出我所料,在华东这几年你干得漂亮。”他指了指秦卫国的墓碑,“秦书记没看错人,他用心的培养了你,你没有让他失望,没有让他失望啊”
张青云连连客气,左军民摆摆手道:“我早就想来祭拜一下秦卫国同志,只是一直没抽开身。今天知道你过来了我才过来,青云啊,我不怕你笑话,在华东的工作方面,我还要向你取经喽”
“左主任您太客气了,取经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