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布衣官道-第9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魏铁的背影,张青云眼睛眯成一条缝,辽东的王翰处,果然是部队出来的人,一身的倔脾气。而且是极度的护短,辽东一省,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竟然就一点问题都没有,谁相信呢?
看来,王翰处有绝对的信心,他已经料定张青云没有办法,不然他也不会放如此狂言。张青云想想也有些无奈,他来辽东前对王翰处寄的希望是最大的,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个王翰处虽然是部队出身,但是却根本没有把张青云这个赵家的女婿放在眼里。
别说是配合张青云工作,就是张青云要见他一面都不成,他作为辽东省省委书记,不作出姿态来,其他的人哪里敢和张青云走得太近?
“张部长,莫书记来电话了”秘书田朗洪快步进门道。张青云从椅子上站起来快步走到电话边上抓起话筒,道:“莫书记”
“怎么样?进展?”电话那头传来莫副书记低沉的嗓音。
张青云脸色变了变,沉吟了一下,如是的将情况向莫书记做了汇报,最后他道:“莫书记,辽东开展工作的难度,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实在是在没找到突破口。这一个星期过去了,我们刚开了总结会议,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
电话那头莫宏远沉默了一会儿,道:“没有难度,过书记会点你的名,让你去吗?你这样的进度是不行的,不要跟我说什么瞎子、聋子这一类的话,我要的不是这些。
你必须尽快想办法找到突破口,你堂堂商务部部长,走下去按照古时候的说法那就是钦差大臣了,你怎么能够说没有办法?所以,有条件你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定要完成任务”他的语气很严厉,说到此处,他停顿了片刻,又道:
“青云,事已至此,就不要顾忌太多了。放开手脚干吧我希望你用实际行动证明组织没有选错人”
“嘟,嘟,嘟”电话中传来嘟嘟的盲音,张青云缓缓的放下电话,神色渐渐的变得冰冷。张青云的个性就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他来辽东,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和诚意,无奈有人反倒认为他软弱可欺,既然如此,他又还有什么顾忌的呢?
“朗洪安排车,我们去沈城。”张青云朗声道,他顿了一下,又道:“通知沈城特办的同志,让他们召集辽西、漠北两省商务厅主要负责人,明天在沈城特办,我们布置辽西、漠北两省的工作。”
田朗洪急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被张青云这个安排弄得措手不及,不知道张青云为什么突然要去辽西沈城,辽西和辽东有关系吗?
但是,他并没有停顿太久,就马上去按张青云要求办事了张青云随机又拨京城电话,通知让京城商务部马上以商务部的名义印发《关于突击整顿北三省市场秩序的通知》,张青云既然在辽东找不到突破口,就干脆把范围扩大,一直以来,北三省一体,三省经济发展、文化环境等方方面面都极其相似。
辽东存在问题的地方,在辽西和漠北两省肯定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反之亦然。张青云现在无法从辽东着手,他只能把三省放在一起来动作。
……
沈城特办的全称是商务部沈城特派办公室,商务部一直就有设特办的惯例,在全国主要的大城市,商务部都设了特办来指导地方经济的发展。
而在北三省,商务部唯有在辽西的省会城市沈城设有特办,多少年以前,北方三省的重工业全国闻名,而这其中,又以沈城的重工业为最多,所以沈城特办的设立可以追溯到很远以前。
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序幕拉开,北三省的老工业基地遭受到了前所谓有的冲击,但是沈城特办一直存在。只是有许多年间,沈城特办的工作基本处在了停滞的状态。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做出了老工业基地复苏的规划,沈城特办的工作又变得重要的起来,商务部去年对沈城特办的班子进行了彻底的调整,沈城特办现在的实力,在全国所有的特办中都应该是排在前列的。
沈城特办的特派员、党组书记廖济阳,是经济方面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国企的改制改革,以及企业的资源重组和整合,还有,企业融资、资本运作方面,他都了解。
他来辽西以后,为了能够加强和重要企业之间的联系,专门创新搞了特办企业联系制度责任到人的制度,他的这个做法,在企业中反响积极,商务部部务会曾今因此给了廖济阳通报嘉奖,并号召全国各特办学习沈城特办的经验。真正的做到,让企业第一时间了解国家商务政策、出口政策,退税政策,扶持政策等等信息。
真正做到,让企业能够合理的利用各种政策来及时的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策略,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正因为这些原因,张青云对沈城特办还是印象很深刻的,而廖济阳,他也见过面,对他的总体印象还不错。当然,不管印象如何,张青云现在都需要沈城特办配合他的工作,他要在北三省的黑土地上,来一次全面的市场秩序整顿活动。
在来辽东之前,张青云问计黄书记,黄书记让他依托辽东的班子。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他就只能依托北三省的班子,他要让三省商务厅组成庞大的督导组,异地督导,他就不信整个北三省都是铁板一块。
正文 第九百七十七章 舍我其谁
第九百七十七章 舍我其谁(求月票)
沈城银座酒店,今天酒店的贵宾楼层实施了管制,辽西省政府省长麦家勇在此宴请商务部常务副部长张青云。
麦家勇和张青云是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同学,当时在进修的时候,张青云和麦家勇并不算很熟悉,但是现在张青云脚踏在了他的一亩三分地上,麦家勇的热情超过了张青云的预计。
麦省长是那种典型的北方豪爽性子,长得五大三粗,喝酒海量。这两点和张青云都很类似,所以两人吃饭喝酒兴致非常高。
由于是同学的关系,麦家勇虽然比张青云大了十多岁,但是,他却一点不敢小觑张青云。毕竟,张青云在中央党校进修的时候,是进修班的知名人士,不仅仅只是因为年纪轻,更多的是其表现突出,屡屡受学校和老师的嘉奖。
所谓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麦家勇和张青云一起学习了那么久,他自然知道张青云的那些表现是真才实学,而不是图有表面。
“哈哈,青云你睿智,我早就说你是个聪明人。你能把辽东的问题大而化之,从整个北三省着手开展工作,的确是让人佩服。你说说你的思路吧”麦家勇爽快的道。在此前,张青云给他讲了自己此行的目的,麦家勇没有丝毫的犹豫,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张青云略微斟酌了一下,道:“是这样的,老麦我的初步思路是让辽西和漠北两省异地督导,辽西和漠北都是十个市,我们刚好可以组成一个异地督导系统,就像辽西的沈城,我们让漠北的松江市督导组过来开展工作。而松江,我们用辽西的黑水市督导组过去开展工作。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异地督导体制,这样不仅效率高,而且效果好你认为怎样?”
麦家勇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张青云会用这种办法,他足足停了3秒钟,才道:“青云部长,有句话我本不当讲,但是你既然提出了这个思路,我还是要提醒你。你这样搞,是要出问题的,我们北方三省之间竞争激烈,你来一个异地督导,不是摆明让对手挑我们的刺儿吗?
我们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对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事情,我还是不太赞同……”
张青云心中暗暗好笑,他之所以想到异地督导的办法,基于的就是北方三省之间的激烈竞争。北方三省的经济发展模式同质化程度严重,大家搞重工业,三个省都较劲搞重工业。后来搞开发区,三个省又较劲搞开发区。
由此一点,就可以看出三省之间为了争资源、争人才、争政策的那种火药味。在辽东,张青云是瞎子,是聋子。那行,张青云让辽西人和漠北人去辽东督导工作,辽东又什么工作这两个省能不清楚的?
而在此之前,张青云先让漠北和辽西先尝试一次异地督导。他这样做,就是要让漠北和辽西之间的火药味先浓起来,要让他们之间掐得不可开交,先把这两个省的问题暴露出来,让两省的领导都看看。
张青云相信,漠北和辽西两声先预演一次,火候绝对就够了,张青云一声令下,让漠北和辽西各自派督导组同时进入辽东。不怕辽东铜墙铁壁,掘地三尺也会把辽东存在的问题揪出来。
到时候,辽东王翰处纵是经天纬地之才,他辽东的旮旮旯旯都会暴露出来。而中央对辽东的问题早就有了布置,只要问题一暴露,张青云的任务就算是顺利完成了。他这次艰难的辽东之行,就算是圆满成功了。
当然,在这里张青云还是留了一手的,他先让辽西和漠北动,既是一种酝酿,也是一种敲打。他原计划是三省一起行动,但是仔细斟酌后,他还是没有那样操作。
张青云固然是要完成任务,但是站在大局的角度,他还要保证北三省的基本稳定。辽东的问题既然能引起中央的重视,自然是存在的问题不小,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够通过激烈的方式把事情弄得没有回旋余地。
有些时候,引而不发是非常重要的,张青云根本目的不是要真把辽东的盖子全部揭开,而是要让辽东的班子明白,辽东就是他嘴边的一块肉,他随时随地,都可以把辽东扒得干干净净。
张青云与其去找那个高傲的王翰处,还不如守株待兔,有王翰处登门求他的时候。
而这些种种,张青云和麦家勇自然不会全部交底,麦家勇拍了胸脯要支持张青云工作,张青云就咬着此不放,对麦家勇道:“老麦,你是不是对辽西没有信心?难不成辽西就一定比辽东和漠北的问题都要多?都要不堪吗?这次我们规划的就是要整顿三省的秩序,怕的就是问题暴露得不彻底。
我说你呀,别揣着便宜不占,对你来说,能够暴露出问题来,是大好事。这些摆明都是得罪人的事,但是这个得罪人的活我都替你干了,你只需安安心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