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探狄仁杰-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则天道:“我还没死呢,这两个人就已经在为今后打算了,说什么‘注意龙体’,‘肺腑之言’,表面上装得谦恭无比,其实还不是来探探虚实!哼,真是其心可诛!”

再回到狄公府上,曾泰道:“案发地点是永昌县通往东都的官道之上,两名死者不仅头颅被凶手割下,还失去了左臂。这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狄公道:“哦?还发现了什么?”

曾泰道:“在一名死者身上发现了身份文牒,死者叫江小郎,是河南县江家庄人氏。”

狄公点了点头:“我记得,河南县是在垂拱四年,也就是六年前分为洛阳县和永昌县的吧?”

曾泰点头:“正是。大人说得一点不错。”

狄公道:“那么,这个江家庄到底是归洛阳县治下,还是归你的永昌县治下?”

曾泰道:“恩师可能还不知道吧,去年十一月,洛阳县和永昌县合而为一,统称永昌县。”

狄公道:“哦?啊,我想起来了,当时我正任黜置使在剑南道巡查。如此说来,这个江家庄就在你的治下?”

曾泰道:“正是。我已派县尉前往江家庄调查。”

狄公点点头:“还发现了什么?”

曾泰道:“哦,对了。在官道旁发现了死者生前乘坐的马车,车厢内壁上用鲜血画着一只雄鹰。”

狄公霍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你是说,‘滴血雄鹰’?!”

曾泰一惊,赶忙点头:“是啊。怎么,大人您知道?”

狄公的目光转向李元芳,李元芳深深吸了口气。

狄公道:“益州、鄯州和蒲州,发生了重大凶案,死者多达七十余人,在现场没有别的线索,只有一只用鲜血绘成的滴血雄鹰。想不到,凶案竟蔓延到了天子脚下的永昌县!”

曾泰吓了一跳:“皇上现在东都,可境内却出了这样的恶性凶案,一旦上达天听,学生实在是吃罪不起啊!这才想请恩师出面勘查推断,以期尽早结案。”

狄公叹道:“永昌县虽然近在咫尺,可此刻我是以内史身份伴驾东都,又没有使职差遣,循例是不能直接干预外官之事的。再者,你的上官乃是洛州刺史,我就算是想要干预,也只能是向刺史询问情况而已,绝不能躬亲查案,否则,必受御史弹劾。”

一番话说得曾泰愁眉紧锁,长吁短叹。

李元芳道:“‘滴血雄鹰’一案本已牵涉剑南、河东、陇右三道,现在竟蔓延至天子脚下,又将河南道牵涉在内。一个凶案竟然牵扯了四道十州,二十多个县,不能不令人称奇呀!”说着,他的眼睛望向了狄公。

狄公站起身来,缓缓地踱着,忽然,他停住脚步回身道:“也罢。我就先以私人身份勘察现场,而后,再做区处!”

曾泰大喜过望:“太好了!”

李元芳笑道:“大人遇到奇案,便如老饕闻到了美味食物,那是绝不肯放弃的!”

狄公“扑哧”一笑:“知我者李元芳也。我们换上便服,立刻出发!”

已是午牌时分,通往东都的官道已被永昌县的衙役捕快和士兵完全封锁。气氛非常紧张。

马车车厢壁上绘着“滴血雄鹰”,暗红的血色弥漫在整个图案中,令人感到触目惊心,毛骨悚然。狄公四下观察着,车厢里干干净净,没有打斗过的痕迹。他转身钻出车厢。

车外的曾泰道:“恩师,发现了什么?”

狄公摇摇头道:“那个叫江小郎的死者尸体在哪里?”

曾泰赶忙道:“哦,我知道恩师断案的习惯,因此命衙役严格保护现场,尸体现还在案发时的地方,未敢擅动。”

狄公点点头:“好啊!走,去看看。”

说着,三人来到了现场。李元芳望着官道上一排大如海碗的马蹄印,他蹲下身,张开手掌放入蹄印中,那马蹄印竟比手掌大出一倍还要多!李元芳一愣,轻声嘟囔道:“不可能!天下绝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马匹!”

狄公走到麦地里那稻草人旁,静静地审视着黄衫青年的尸体。站在一旁的县丞俯在曾泰耳旁低声问道:“大人,这位老先生是谁呀?”

曾泰看了狄公一眼,轻声道:“我请来的断案大师。”

县丞一愣:“断案大师?”曾泰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时,狄公回过身来道:“曾泰。”曾泰赶忙上前。

狄公问:“你说从死者身上搜出了身份文牒?”

曾泰道:“正是。”

狄公道:“拿来给我看看。”

曾泰赶忙冲身后的县丞做了个手势,县丞将文牒呈上,狄公接了过来。文牒封皮上的字样被雨水浸得模模糊糊,无法辨认。狄公轻轻翻开文牒,只见主页上写着几行小字:“江小郎,隋大业七年生人,河南县江家庄人氏。”

狄公蓦地抬起头,轻声道:“隋大业七年生人……”他的目光转向地上的无头尸体,缓缓蹲下身,撩起死者的衣袖,伸手在死者的右臂上轻轻按了按,而后站起身来:“怪哉!”

一旁的曾泰和县丞对视了一眼道:“恩师,有什么发现?”

狄公沉思着没有回答,良久,他抬起头来道:“怎么,你们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

曾泰一愣,望着身旁的县丞,县丞莫名其妙地摇摇头。

狄公道:“依这份文牒所写,这个江小郎是前隋大业七年生人,而今已是神龙二年,算起来此人应该已经一百多岁了!”

一阵闷雷滚过天际,发出“轰隆隆”的巨响。曾泰和县丞猛吃一惊,登时后退了一步:“什么?”

狄公将文牒递了过来:“你们仔细看看!”

曾泰赶忙接过文牒,果然上面写着“隋大业七年生人”。曾泰倒抽了一口凉气,抬起头来,望着狄公。

狄公道:“按本朝律法,年过九旬的长者就应该赐勋官、加俸禄了。难道县中没有备案?”

曾泰看着县丞。县丞瞠目结舌,结结巴巴地道:“永昌县治下共有六位九旬以上的老翁,都、都有记在册呀,可,没有一个叫江小郎的。”

狄公道:“你们再看看死者的尸身,皮肤光滑润泽,富有弹性,这哪里是百岁之人的皮肤!依我看,死者连四十岁也还不到。”

曾泰和县丞赶忙走到尸体身旁,撩开衣袖。果然,此人的皮肤光滑,肌肉结实,看样子是个身体健康的年轻人。曾泰傻眼了,慢慢站起来:“难、难道,这文牒……”

狄公摆了摆手:“先不要妄下结论。走,到官道上看一看!”

李元芳正站在官道旁,静静地思索着,神色非常紧张,一滴冷汗顺着他的额头滚落下来。天际滚过一阵闷雷,李元芳猛地抬起头来。

狄公走上官道,一双鹰眼四下搜寻着:官道上的车辙;一排排马蹄印……他循着车辙徐徐向前走着,不一会儿,车辙改变了方向,奔官道旁的麦地而去;麦地的田垄旁,泥土翻了起来,一行脚印向麦田深处延伸,远处,就是那个护田的稻草人,也就是死者陈尸之处。狄公的目光落在了脚印旁一排巨大的马蹄印上,那蹄印的方向与脚印延伸的方向相同。

狄公静静地思索着。许久,他抬起头来问曾泰道:“你是何时接到报案的?”

曾泰道:“大约是辰牌时分。接到报案后,学生便派人将官道封锁起来。”

狄公点点头道:“案发时间是今日凌晨寅、卯两个时辰之间。”

曾泰道:“哦?何以如此肯定?”

狄公指着地上两条清晰的车辙道:“你来看,这就是死者所乘双轮马车留下的车辙!”曾泰点点头。

狄公道:“从目前路面上的情况看来,以死者所乘马车留下的痕迹最为清晰,这就证明从案发到报案,中间这段时间里,没有其他车辆经过。”

曾泰问:“为什么?”

狄公道:“如果案发后有其他车辆经过,那么死者所乘马车的车辙一定会被其他的车辙所覆盖。而现在看来,恰恰相反,是死者马车的车辙覆盖了其他的车辙。”曾泰点头。

狄公继续道:“这样我们就可以肯定,从案发到报案,这条路上除了死者的马车,没有其他车辆经过。那么,这条官道直通东都,非常繁忙,什么时间路上没有车辆呢?”

曾泰略一踌躇,道:“在东都的城门关闭后,路上就没有车辆了。”

狄公道:“那么,东都城门何时关闭?”

曾泰道:“按常理说,东都城门在丑末关闭,辰时开启。”

狄公点点头:“那中间这两个时辰不就是寅时和卯时吗?”

曾泰一拍脑门:“卑职愚钝,恩师所言极是!”

狄公道:“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案发时间就在这两个时辰之间。”

曾泰连连点头。但忽然,他又摇了摇头:“不对……有一点说不通啊?”

狄公问:“什么?”曾泰道:“既然城门已经关闭,那么死者却为何还要赶往东都?即使他赶到了,也无法叫开城门,这种行为恐怕有些不合情理吧?”

狄公淡然一笑,点点头道:“问得好。依你之见呢?”

曾泰沉思良久,摇了摇头:“还请恩师开导。”

狄公道:“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死者有办法叫开城门进入城中。”

曾泰一愣:“这么简单?”

狄公道:“有时候,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往往是最简单的。”

说着,他对曾泰招了招手:“你来看看这三排马蹄印。”

曾泰快步走了过来,果然路上清清楚楚地留着三排蹄印。狄公指着靠左的两排道:“这是死者的两匹驾辕马留下的。”

曾泰点点头。狄公又指着路右侧的一排大如海碗的蹄印道:“这一排,就是凶手的马留下的蹄印。”

曾泰一惊,“哦?”了一声。

狄公走到官道中央,一边演示一边说道:“事情是这样的,今日寅末时分,死者乘车前往东都,后面传来了马蹄声,凶手飞马赶到车侧,先杀了车夫。杀人的手法非常简练,一击之下人头落地,因此可以断定,凶手的武器定是一柄长大兵器。车内的人听到声音掀开车帘,看到了车夫的尸体,大惊之下跳车逃生……”

说着,狄公带着曾泰沿车辙来到了麦地的田埂旁,指着道旁被掀翻的泥土道:“此人的身体落在这里,而后,翻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