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日常-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爷叹气:“照这么下去,到过年前朕能批几本折子都说不好了。”

李薇更是今天差点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了,可她又不能任性的说不见。能把牌子递到她这里来的都是四爷的亲信人,跟永寿宫近才来的。

更何况好多人都是有话要透给四爷才来找她的,不管是好是坏,她都要好好听了再如实告诉他。

比如这次她就听平郡王福晋曹佳氏说,安郡王府的嗣子叫锡贵的正在四下钻营,听说寻过佟府三爷的门路。

当然也找过曹佳氏。曹佳氏人缘好,不管落魄不落魄的到她那边都受不了冷落,虽然有些事她根本就不会答应,但就冲这份好脸,人就愿意登她的门。

不过曹佳氏是实打实的帝党,甚至比平郡王还忠心为君。四爷还是不喜欢曹家,但比以前好多了,就说了句‘当惯了奴才,改不掉了’。

曹家大概都是这样教育,一心为君神马的。

说起来江南那块李家也退下来了,比起曹家,李家退得比较无声无息,孙家也快了。江南赋税能养活半个大清的人,又是历来文人荟萃之地,只有心腹中的心腹才敢往那儿放。

一朝天子一朝臣吧。

曹家不管是不是想再起来,但只要他们忠心,四爷一点都不介意留下他们。

她跟四爷这么说,他下午就把隆科多叫进来骂了一顿。不过打完巴掌给甜枣,京畿大营让他领了。

除了一个他,还有十四。

是挑十四还是十三,四爷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十三留下来帮他处理朝政,十四毕竟是亲兄弟,先练练吧。日后不行再换。

反正手上掌兵的根本不可能让他们拿太久,隔几年就要轮一回。等隆科多把十四带出来就可以下台了,日后最多留他在京里做个老实郡王就罢了。

十四之后,他看好十五,十六两兄弟中的一个。

不过这都是今后几年的事了。

今年的颁金节更像是为圣寿预热。四爷登基三年了第一次庆祝万寿节,怎么疯狂都不为过的。李薇看着颁金节的热度,很替四爷担心。

四爷问她担心什么,她说担心万寿节时会喝酒喝太多。

她算过,四爷到时先要祝酒三杯,然后是弘晖等阿哥敬酒,弘晰、弘晋等要单独敬。就算这两拨阿哥一次只喝一盏,那也有五盏了。

之后宗室亲王里,跟怡亲王肯定是喝三杯,更多也有可能,三爷等人会少一些,也有一人一杯吧?不算十四爷,到十七爷是九杯。如果十四跟十三爷都是各三杯,目前为止共计二十杯。

这只是亲兄弟们!裕亲王等肯定要喝,一人算一杯。

亲信大臣们肯定也要喝,一人一杯。四爷现在常见的人她能数出来的有十几个吧。

到这里约四十杯。

她这么算着,四爷哈哈大笑,按住她的手让她不用再数了。

“席上的喝的是米儿酒,那个不醉人。”他笑着说。

别逗。你当我不知道你也喜欢显摆自己海量吗?到时手一摆‘换好酒!’,到时喝混的醉得更快。

而且,宫里的太医治醉酒是挺有一手的,还十分科学——就是催吐。

只要一醉了,宫里就有催吐的茶,灌下去一会儿吐干净了眼就不直了,人也不醉了,就能回席上接着喝了。

老这么吐谁经得住啊?

李薇早就严令弘昐他们平时只能喝米儿酒。可她能严令儿子们,管不了这个大的。

所以她玩赖道:“那万岁金口玉言,今年席上只用米儿酒?”

四爷卡了壳,改口哄她道:“备了两三种酒,朕平时也不常饮,高兴的时候喝两杯也无妨。”

李薇冷哼。

他也耍赖,捧着她的脸道:“瞧朕的素素,发脾气的小模样多招人啊。”说着堵上来一通亲,亲亲亲。

亲完她晕了,四爷此时再道:“素素就应了朕吧?”

她茫然点头,他才要笑,她回神了!

一面点头一面说:“……不行。”

四爷顿了下,再次大笑起来。

 
 366、为女难

又是一年新年到。

李薇站在屋里看外面飘飘扬扬的大雪;说:“终于下雪了。”

玉烟笑道:“前几日五阿哥还说想堆雪人,打雪仗呢;这下可好了。”

李薇说的倒不是这个。天时这东西太折磨人,从冬至起;四爷就是又盼着下雪;又怕下大雪。结果十一月都过了中旬了;还是不见有雪,他就天天怕旱;让人四百里加急送折子去河南、山东、东北等地;让他们现在就准备打井。

冬天土冻硬了就不好打了;所以她就听他一面写折子一面发愁道:“今年说晚了,明年朕要让他们早点开始准备蓄水;不能看到快天旱了再现打井找水;误了农时就坏了!”

蓄水这事各地不一。弘昐的功课上都有,关于蓄水一些地方能挖蓄水池,水库,但有些地方就做不到。或因上官才能有限,或因地势,或因土质,也有因风俗的,比如平空挖个大水库坏风水什么的。

大部分的地方限于民智,都是靠老天爷赏饭吃的多。

连四爷都说开启民智方是强国之本。不过也只是说说而已。这非一时之功,也非一世之功,他开个头不难,后面的不跟着上就糟蹋心血了。所以百世之功先放在一边,眼下都有好多事理不清呢。

搅得四爷好几天吃什么都不香,拌面摆上来都只懒懒的挑面条。

他吃不香了,当然要让别人都吃不香。

所以到了新年大宴,他告诉大家他把老五的端静和老七的端仪定出去了。

然后他说京里也要建公主府以备公主回京省亲使用。

最后他说这公主府他出一半钱,各王府出一半钱。

‘以慰天伦父女之情’。

四爷说得连他自己都感动落泪了,三、五、七、九这几位爷出列跪下指天咒地的说这建府的银子皇上您千万别跟他们争,皇上刚登基国库不丰……

九爷心里骂:P!户部的银子都快堆不下了!

不过转头还是说请一定要让他们尽一尽心啊。

四爷感动说咱们兄弟情深,真不愧都是朕的好兄弟!

好兄弟们出宫后是什么滋味不得而知,四爷在永寿宫挺欢乐的把李薇让人做的批萨饼给吃了。

蒙古也有奶酪,虽然可能跟欧洲那边得不太一样。但想大概道理是相通的?

所以李薇让刘太监试试把奶酪撒在饼皮的上面,饼放在炉子里烤熟,直到奶酪融化为止。当然理论上应该再放些咸肉香肠蔬菜一类的,这些专业问题她都交给刘太监去试验了。

未必就要做得跟批萨一模一样,只要好吃就行。

以前她虽然在家里用烤箱烤过批萨,但面粉是从西点屋买现成的,唯一知道的就是和面用牛奶,其他东西都都是现成的切切就堆到饼上了,吃着味道还行。

刘太监闷头做了两个月,直到新年才算做出来,李薇尝过觉得不错。因为宫里冬天没鲜菜,虽然有胡萝卜和玉米,但大部分用的都是腌菜,所以酸味本来就够了,山楂乌梅酱没敢用太多,沙拉酱也是拿上来让四爷看着用。

乍一看到这新式的饼,四爷笑道:“早就听说你又折腾刘宝泉了,今年的新年大宴他只出来做了几道大菜,剩下的都交给徒弟去办了。”这要放在别处那就是藐视圣恩,但刘宝泉挺识数,打算干完这一伙就退居二线了,他老了,也干不动了,退居二线就不用再理那些俗事,只管一心侍候主子就是,这样他退了比没退还自在呢。

无奈四爷不放心把御膳房交给旁人,早先听说素素还在阿哥所时有个太监就是她那里侍候的,现在在阿哥所的御膳房侍候。四爷让人先查查他,若是忠心就让他接刘宝泉的班了。

“这东西要热着吃。”她道,所以才把他拉到永寿宫来,刚才直接从永寿宫的小厨房里端下来的,刘宝泉亲自操刀,就在旁边的屋里等着,要是万岁吃着好恐怕还要见他。

四爷吃着确实不错,好大一张全吃光了,吃完擦手喊刘宝泉进来,点头说他侍候得好。然后让人赏他,再让苏培盛亲自把人送回御膳房。

毕竟刘太监看着已显老态,都能当苏培盛的爷爷了。

苏培盛让人点上灯笼,挺亲热的伸手去搀扶刘宝泉,“走吧,刘爷爷,您这脚下当心啊。”

他做出这副姿态来,刘宝泉坦然受了,真跟孙子扶爷爷般,还疼爱、欣慰的拍拍苏培盛:“有劳苏公公了。”

苏培盛被他气得牙疼,不过给万岁办差没有他打折扣的地方,一路孝子贤孙似的把刘宝泉送回御膳房。

永寿宫里烧着暖暖的炉子,吃得一身汗的四爷只着单衣坐在那里批折子。他也就现在能腾出点儿空来批折子了。李薇也在一边帮着整理礼单,过年是发钱的日子,她要发的还格外的多,整个大清数得着的都要发。

四爷还想给乡野之中有名望的人都记上一笔,比如孝子贤媳一类的人物。其实就是感动中国那种。

之前他在各地的请安折子上都让他们荐一些上来,结果送上来要表彰的女子十之八九全是贞洁牌坊。李薇当然不喜欢,举荐的官们还会写些这些贞洁牌坊的来由,以此赚些眼泪。

其中就有订婚,然后未婚夫死了,然后那没嫁过去的姑娘就捧着牌位嫁了,从此在夫家守寡,替死去的未婚夫奉养父母的。

可是这家明明不止一个儿子,这家父母也不缺人奉养,不过是图个名声毁了这女子一生罢了。

这种事看了就让人心情不好。

四爷偏偏允了,让她给这家赏东西。赏的也不是这女子,而是这家的婆母。说是赞她教养出来这么个好媳妇。

这挨得上吗?

李薇不想发就把这个给隔过去了。两人各干各的一直到快九点,四爷才放下笔道:“该歇了,不然明天该起不来了。”

在宫里是能比在宫外时多睡一会儿,但也是凌晨三点就要起了。

李薇听他这么说就去安排洗漱,让人铺床,还要去问问别的宫里有事没有。平常人家关灯下锁前还要检查门窗,有老父老母的也要去看一眼,宫里也概莫能外。

等她都吩咐完回来,果然四爷这个精细人又拿着她刚才盖过章的礼单一一检查起来。

见她过来就拉到身边坐下,指着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