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警大中华1985-第6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没有做出什么及时的反应。巡航导弹的目标是位于慕尼黑东部的德国的军事设施;多枚巡航导弹的突然轰炸给德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那里正在进行对新兵的训练;铁十字军团正在扩张;却没想到却被二战时还是一个任人的国家给欺负了。这处德军的新兵训练营受到严重损失;约有一千多人伤亡在了空袭之中;而这还不仅仅是巡航导弹的唯一目标。德军的一处军需仓库、几处机场和其他一些军事设施都遭到的巡航导弹的袭击;德军立即行动起来;对于其他没有遭袭的军事设施进行保护;不过真正让德国人痛彻骨髓的却是后面的打击。没有携带巡航导弹而携带制导炸弹的追火轰炸机飞入了德国境内;大批的炸弹就此被抛了下来;因为之前一轮的巡航导弹轰炸让德军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军事设施上面;而彻底忽略了民用设施的防护;导致追火的轰炸变得异常轻松。大片的工业区厂房被追火投下的燃烧弹给点燃;火势越来越大;最终蔓延整个工业区;很多来不及逃跑的德国工人直接被烧死在了大火之中;大量的制造品、机器也毁在了袭击之中。不仅如此;慕尼黑的几处天然气发电厂也遭到了轰炸;炸弹直接将发电厂变成了一个个大号的炸弹;不仅城区的供电被切断了;而且爆炸造成的连带伤亡令人胆战心惊。直至轰炸结束的时候;德国空军派出的战机才抵达;而这些IDB型的狂风战机面对进行护航的黑鹰战机显然不是对手;黑鹰从容的掩护着追火们的撤退;还有工夫将这些德军战机击落不少;才大摇大摆地在陈峰的命令下返回位于萨格勒布的中国空军基地。轰炸破坏了慕尼黑工业区大约四分之一的工业能力;更加可怕的是造成了近万人的平民伤亡;这与中国使用了集束炸弹和燃烧炸弹有关。虽然轰炸效果十分不错;不过也彻底激起了原本还算温和的德国人的怒火;德国号称要进行复仇;不过在铁十字军团复仇开始之前;中国又是一顿老拳揍了过来。

 第688章 石油,石油!

在大战爆发之后,德国总理施罗德的政治立场从温和转向强硬,特别是步入2002年以后,施罗德与其执政联盟开始呈现出明显希望再造铁十字军团的想法。其政治理想和立场发生变化其实并不是不可理解的,明显在世界大战中,任何保持中立的国家无权在战后的利益分割中获得任何好处,而德国也本身就是北约成员,抛弃北约就等于自残,所以德国能够选择的唯一路线,就是紧随美国,进行这场世界大战,并企图在战后获得更大的利益和国际影响力。

为实现这一点,德国必须在战争中显示出足够的力量,也许赶上美国并不现实,但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是可以做到的。德国公布了其野心勃勃的扩军计划,准备再造铁十字军团,即便不至于像是纳粹德国时期征兵超过五百万,但是一百多万优秀而训练有素的德国士兵还是可以指望的,就算是美军也有其希望有着良好装备和军事素养的德国联邦国防军能够协助美国在更多的战场上取得胜利。

只不过德国的铁十字军团扩张计划尚未完全展开,新兵的招募和训练还在进行当中的时候,就遭到了中国人发起的玳瑁计划。追火轰炸机发起的对慕尼黑工业区的轰炸,仅仅是轰炸的开始。中国驻欧空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空袭,对德国全境的军事设施、工业设施甚至水电等民用设施进行了狠戾的打击。

德国虽然也建设了比较完善的防空网络,但是面对中国驻欧空军这个强度的打击,仍旧是显得单薄无力。中国出动了歼20威龙隐身战机以及轰10追火隐身轰炸机携带武器先行进行点穴式打击,敲掉德军的防空雷达和防空导弹阵地,德军的指挥通讯系统也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损伤和干扰,接下来就是大批的中国战机和轰炸机对德国的无差别轰炸。

德军虽然起飞了不少的狂风和f16(美军转手给德军的)进行拦截,不过在数量更大的中国空军面前,效果寥寥。驻德的美军也参与了反击,不过驻德美军是最早被袭击的,在完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北约欧洲司令部不得不将驻德美军撤出,转移到丹麦、荷兰、比利时和法国。

连续多日的狂轰滥炸近乎瘫痪了德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在战争爆发之初,德国根本没有想到中**队已经成长到了如斯地步,将德国在挥手弹指间折腾成这个样子。北约司令部不断抽调美英法等国战机前往德国对德军进行支援,不过中国pla驻欧空军的实力实在太过强盛,直接压过了北约在欧洲部署的力量。

在国家陷入一片血火的时候,德国总理施罗德给美国总统小布什通电话:“如果援军不能够拯救德国,那么德国能够协助盟友的不再是坦克和飞机,而将会是一片瓦砾了!”

德国遭受打击之后,中国驻欧空军又开始向周遭的波兰、匈牙利、意大利、法国等过进行不同程度的空袭,此时中国人的战略意图已经相当明显了,破坏欧洲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最大限度上打击欧洲北约国家的战争潜力。

小布什只能做出指示:“一个不能生产枪炮、坦克和飞机的欧洲,跟我们找了一群非洲土著国家没有任何区别,我们不能让中国人如此轻易地实现他们的企图,欧洲必须被拯救!”

于是乎,浩浩荡荡的“欧洲拯救计划”被提上了日程,该计划由美国国防部提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抽调美国本土战斗机,加入到保护欧洲天空的战斗中,二是统合欧洲各**队的战斗力量,并派遣更多美军地面军队,由美国主导的欧洲盟军,将从陆地上发动攻势,击败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从而彻底夺取中国驻欧空军的据点,以实现挽救欧洲的计划。

一场不亚于二战时期不列颠空战的欧洲大空战就此拉开序幕,即便在技术上有着很多的劣势,不过随着美国和欧洲不断加码,中国人的“玳瑁行动”也开始变得困难重重,对欧洲工业能力的轰炸在一开始基本上遇不到什么像样的对手,到行动后期,双方出现上百架战斗机捉对厮杀,中国轰炸机不断被疯狂抵抗的欧美战机击落的情况。

毫无疑问,玳瑁行动也是非常有效果的。对于德国的全面性轰炸,虽然在人员上促进了德国人踊跃加入军队保护自己的国家,但是军工厂不断被破坏,使得德国国防部甚至无法为新征募来的士兵配备齐全他们的武器。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德国甚至考虑修建进行加固过的地下兵工厂,为部队制造武器。不过仅仅是轻武器肯定是不够的,陆战所需求的武装直升机、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和机甲等装备,德国更加缺乏,此时即便德国塞给了士兵们一杆枪,但是没有主战坦克,没有步兵战车,他们在战场上就像是一群羔羊一样,会被武装到牙齿的中**队恣意驱赶和消灭。

战前编组的德军已经基本上派去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战场,而捷克斯洛伐克人也显示出了格外顽强的抵抗力。虽然德军并没有吃到什么败仗,但是战场上的僵持对于北约来说就是一个噩耗,因为在僵持的过程中,中国空军在不断地摧残着欧洲国家的军事潜力和工业能力。

战争造成的麻烦不止这些,中东的石油已经完全控制在了中国人的手中,北约一方的主要能源产地变成了墨西哥湾、加拿大和北海石油,显然这些油气资源是没办法满足需求的,尤其是欧洲面临着如此激烈的战争,还有几亿的人口需要使用能源,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进行了一个月战争后,其燃油已经像是二战般遇到了巨大困难。

中国人轰炸了德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库,使得德国的石油储备骤减。北海石油出产量也不是那么充足的,即便全部供应德国,也是捉襟见肘。战场上已经出现了因为燃油不足,德国装甲旅进展缓慢,跟不上战术要求的情况,而后方德国居民的燃油已经开始限量供应了,使得德国居民怨声载道。

美国的情况也绝对没有比德国好太多,美国拥有更加庞大的军事部队需求燃油。而且美军还在全世界都有军力部署,对于燃油的输送要求也不小。暂时美国本土的燃油储备不成问题,但是近些日子来,美国运输到日本的油轮,已经多次遭到中国潜艇的袭击。美国对中国本土的轰炸计划一拖再拖,其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很难保证战争爆发后,能有足够的燃油进行作战。从这一点上,日本还拖累了美国,因为日本作为经济大国和无能源国家,对于燃油的消耗巨大。

印度洋和南海航线的断绝,使得日本的主要商贸只能横跨太平洋,从美国输入足够的各种资源,而且这些海运还受中国潜艇部队的威胁。美国第七舰队也受此影响十分巨大,补给品和武器的输送成了难题。

欧洲和美洲的大西洋航线还基本畅通,中国虽然在这里也有潜艇活动,但总算没有在西太平洋那么猖獗。但战争对很多欧洲国家的经济打击是巨大的,欧洲国家对贸易的依赖度很高,特别很多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就是中国,敌对之后一下子失掉了这些贸易,使得他们很难过,成千上万的人失业,而且西方人没有什么存款习惯,直接就是过不下去了。

北约方面针对这个情况,超脱军事制定了一个统一的经济计划,包括内部免税,提供便利条件,甚至进行物资配给等,希望以更加内部的经济贸易来弥补这些国家的经济损失,从而能够支持北约继续将战争进行下去,而美国人也是有坏心思的,他们希望这种内部经济计划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因为就像是上合经济体中最大只的中国获利最丰,美国也将受利于这个内部经济体。

当然,为了战争能够进行下去,美国人需要进一步打通航线,获取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症戒不掉也得戒了,因为短时间内美国人自己也看不到能够重回中东的可能。不过世界上还是有其他地方产油的,比如说南美,比如说几内亚湾。

查韦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