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元首-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森特想不到自己的这一次突袭居然让苏军停止了攻击,这真是意想不到的惊喜,以后的每天晚上文森特都要派自己的坦克出去搞一下苏军,华西列夫斯基的因为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军队撤退二十公里,继续包围奥尔斯克,同时还挖了更多的反坦克壕沟,这才让文森特消停。

文森特的卡车虽然有一万多辆,但是被苏军空袭炸毁的也多,虽然文森特在尽力隐藏自己的卡车,但奥尔斯克毕竟只有这么大,再说虎式坦克才是文森特最优先考虑隐藏的,文森特的那些物资,当然是全部藏到地下面去了,因为苏联人的每栋房子都有地窖,刚好可以让文森特用来存放物资,这样分散地隐藏在地下,苏军的轰炸对党卫军的物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没有办法在晚上出击的文森特,也和苏军一样,开始大量地修建防御工事,虽说在强的防御工事也经不住持续猛烈的炮火攻击,但不能因为会被击毁就不修理吧,尽可能地给自己的步兵提供一些防御,同样是十分重要的,每少牺牲一个士兵,文森特的坚守就多加一分。

……

奥尔斯克是暂时平静了下来,而斯大林格勒前线却战云密布,随着各种军火物资的到位,张俊已经把自己的近一百万兵力部署到了斯大林格勒前面,准备对斯大林格勒发动攻击。

希姆莱因为不懂军事,抢下的这个南方集团军群的总司令,结果是国防军的一个陷阱,让希姆莱跳了进去,希姆莱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再一次在德国和欧盟境内招募党卫军。

如果党卫军战败或者是全军个覆灭,失去党卫军的希姆莱是什么,什么都不是,只能是一坨屎,这种情况下希姆莱怎么可能不使尽全力,装备该捞的绝不手软,就连招募党卫军也是一样的。

希姆莱在张俊等待军火武器的时候,一百万新编的党卫军已经猎装完毕,这下张俊的总兵力可是两百万了,就连坦克和飞机,希姆莱也是拼着被再一次捅菊花的下场,为张俊抢了一个装甲军的装备,其中两个四号坦克师,一个虎式和一个山寨99坦克师,飞机也有一个航空军。但这一百万新编的党卫军还在德国境内整训,就算德国兵员素质好,至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训练。

为了这两个军,希姆莱差点就和国防军的那帮孙子在统帅部干起来,本来希特勒也是和国防军一样,不想给希姆莱这两个军的装备,可是当希特勒接到张俊的一份电报后,立马改变了主意。原来张俊发的一封请示电文,请求希特勒任命布柳赫尔和叶戈罗夫两人为党卫军上将。

这个电文让希特勒感觉到他的“小萝卜头”还是一样地敬重他,自己的孩子随便打也不会变成别人的孩子,这让希特勒倍感亲切,连忙就把希姆莱捞的装备拨给了张俊。中国人的圆滑,岂是希特勒能完全搞懂的。

可是国防军那边又有了新的动作,基辅战役结束后,国防军四百多万人立即攻占了莫斯科的南北大门,这里距离莫斯科只有三百多公里了,国防军为了现实“巴巴罗萨计划”的第二阶段,紧急制定了“台风计划”,也就是莫斯科战役计划,这个计划只能算“巴巴罗萨”计划的分支。

国防军制定的这个计划,是完全没有告诉张俊,直接就上报元首通过的,国防军当然也知道现在党卫军的实际兵力,那可是两百万,和他们一个集团军群的兵力基本没有多大的差距了……

ps:感谢那些投给落叶月票的兄弟,比如光阴散落,七杯茶等等兄弟,元首因为你们的支持而精彩。

第两百五十六章 台风计划(1)

你希姆莱不要抢国防军的武器装备吗?抢我们的兵员吗?好,咱们国防军又给你挖一个大坑,国防军制定的“台风计划”就是四面合围莫斯科周边的三百万苏军还有数不清的民兵,国防军近五百万人,北方集团军群绕莫斯科北面包围,中央集团军群正面进攻,而莫斯科南面将又党卫军来完成包围,这可是五六百公里长的包围防线,最少兵力要一百万,机动兵力不能少于三十万到五十万。

而张俊手中除去文森特带走的,就九十万人德国党卫军,留下来面带斯大林格勒的军队不能少于三十万,而防守的区域是几百万平方公里,虽说现在斯大林格勒的兵力就六十到九十万,谁敢保证在“台风”计划吃紧的时候,苏军不大规模增兵,然后选这里为突破口,没有人敢保证,要知道斯大林提报起来的几个青年将领,有几个都是后世名将,战略眼光也是很独到的。

国防军那帮孙子为了折腾党卫军想尽了办法,在“巴巴罗萨计划”之中,已经连续两次把党卫军推入陷阱里,党卫军打仗,流血牺牲张俊没有意见,张俊痛恨的是那些把国家的命运拿来当做权谋的工具,这纯属用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来达到个人或者是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

国防军这样做的原因和动机很简单,张俊是看的很明白,现在党卫军的战功赫赫,声望也是如日中天,在德国大有取代国防军的架势,国防军作为德国的传统武装力量,怎么可能甘心失去在德国的统治地位,打压党卫军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国防军那帮孙子居然使用的这种方式,表面上的为了实现“巴巴罗萨计划”的第二阶段的战略目标,彻底合围莫斯科。结果是让南方集团军群的党卫军百分八十掉头向莫斯科进攻。

另外还有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那就是欧盟国家芬兰,虽然与苏联有苏芬战争之耻,本来就是和德国商量好的,结果芬兰在战争初期,的的确确在对苏联大规模用兵,当芬兰夺回了被苏联占领的领土后。就停驻不前了,结果是就国防军与芬兰商量战术根本没有办法实现,比如芬兰截断北方港口与莫斯科的联系,包围列宁格勒等等战术目标一个没有实现,国防军就把主义打到了党卫军的身上。

欧盟表面上看是一个军事同盟,其实也是一盘散沙。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想在对苏联的战争中捞到好处,有的国家就是典型的骑墙派,如果德国一旦示弱,这些欧盟国家会立马变节,投入大西洋同盟,其实后世的欧盟也是这个样子。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

大西洋同盟就是死心塌地的同盟吗?其实一样的,他们也是为了暂时的利益走的一起,就拿美国来说,他援助英国,借钱给英国,就是要让英国成为他最大的负债国,从而把英国拉下世界霸主地位,另外苏联和英法美也不可能是一条心。要知道苏联的制度可是消灭剥削,消灭资本家的,英法美三国的统治者就是资本家的代言人,这些统治者难道想让苏联输出革命,然后来革自己的命,可能吗?绝对没有那个可能,后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就很说明问题,这种两制度之争,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绝对没有妥协的可能。后世以华约的彻底崩溃而终结。

现在的欧盟和大西洋同盟两大军事组织,其实都差不多,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组成的军事集团,欧盟的主心骨是德国,而大西洋同盟的主心骨的美国,只是现在的美国还没有直接参战,而是在台前幕后上蹿下跳,煽风点火,以谋求美国的利益的最大化,资本主义国家的征战,绝对没有他们所标榜的那样纯洁。

其实德国这这场不义之战中,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利己行为,造成利他后果。”怎么来解释这句话呢!就是德国发动战争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二战前夕,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殖民体系的统治之下,英法美三国就是殖民地最多的国家,而德国发动的战争就打破了这种殖民体系,极大的消弱了这些殖民主义国家,让被殖民的国家和人民可发动各种各样的革命,来推翻或者挣脱殖民统治,这就是德国造成的利他后果。

怎么来评价德国的利己行为,和利他后果,我们用一种哲学思维来思考问题,一个政治文明产生后,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是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比如二战前夕的殖民体系,当大航海时代开始以后,这无疑大大加强了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也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虽然殖民体系是强加在被殖民地上的人民的枷锁,是苦难的源泉,但是没有份否认大航海时代对人类的贡献,当然人们也是因为有利益才去开始大航海的,但却不能否认大航海对人类的贡献。

产生于大航海时代的殖民体系,在发展一段时间后,就会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枷锁,就必须砸碎它,但此时那些殖民国家依然强大,德国出现了。接连两次发动世界大战,把这些殖民国家打的满地找牙,虚弱之极,殖民地的人民乘势独立,把整个人类推入一个新的政治文明中——联合国体系,就算是古代,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也是伴随着无数血腥的战争,战争就是人类社会的推动源,是有道理的。

所以德国对整个人类是有贡献的,不管这个贡献是不是利他后果造成的,历史就是历史,我们要做的就正确面对历史。

……

张俊接到希特勒亲自签署的“台风计划“的时候,直接就在自己的指挥所叫骂起来:

“国防军那帮孙子,你不坑老子是不是不安逸,……”

“我的总司令,来喝口茶,咱们在商量下,怎么执行元首的台风计划。”

“哎,我的副总司令,我知道这个计划是元首批准的,我也是赞成现在就发动莫斯科战役的,只是国防军那帮孙子,制定这么大一个计划都不和我们商量,就把我们南方集团军群全部调到了莫斯科方向,而我们占领的南方怎么办,乌克兰怎么办,他们能挡住苏军的大举反攻吗?他们挡不住的,另外我们在奥尔斯克的十二万部队怎么办,我们一旦全军掉头北上莫斯科,想要在三个月内兵临奥尔斯克,完全没有可能了,难道我们彻底放弃那十多万党卫军吗?我们不能哪么做。”

“我的总司令,我知道,现在元首突然决定这个台风战役计划,对整个巴巴罗萨计划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