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这时候,他的体力消耗到了极点,终于躺在石块上睡着了。

这一睡到了天光大亮,听到耳边有妇人说话:“这是谁家的小乞丐,好可怜。”

俺不是乞丐,想站起来,身体却软了下去,但眼睛能睁开,看到两个妇人站在他身前,用可怜的眼神看着他,先前说话的妇人又向另一个妇人说:“王婶,我身上没有带钱,你有没有带?”

“带了。”

“给我十文钱。”

要来十文钱,妇人弯下腰,递到小三子手中,说道:“小郎,去买点吃的吧。”

小三子眼睛放起光,读的书多,什么一饭之恩哪,以前很怀疑,这时候才知道有多珍贵,有十文钱,最少能买十个糖榧饼。力气一下子涌了上来,从石块上爬起来,拱手说道:“请问大娘姓氏,小子来日当以千备还之大娘今天之恩。”

“傻孩子,快去买点吃吧,别说什么报啊报的,”妇人没有当真,说完了,拉着另一个妇人离开了。

让小三子感慨万千,这世道有坏人,也有好人哪。

拿着十文钱,紧紧抓在手里,狄青若是此时来了从他手中抢,也未必抢得走。到了郑州城外,城外就有许多人家了,几十年的和平,人口增加很快,每一个城镇人口都在急剧膨胀之中。因此郑州城外有许多人家,还有了店铺,包括点心铺,有卖糖榧饼的,薄脆饼(后来的黄桥烧饼),富贵饼的,还有四包馒头,生馅馒头,煎花馒头,羊肉馒头,细沙包子,虾肉包子,鹅鸭包子,广寒糕,大耐糕,五香糕,看得小三子眼花缭乱,常那么大,从来没有觉得食物是如此可爱,丝毫不亚于郑朗的字。

一样来了一点,拿在手中,慢慢的吃。

吃完了力气稍恢复了一点,继续往郑家庄走。来到那条渠前,郑朗名气越大,前来洗脚的人就越多,后来连邻近州县的百姓都带着自家孩子前来洗脚。小三子来到渠前,没有洗脚,而是洗脸,洗干净一点见郑朗,不然印象不好。

冼好了脸,眼光终于坚毅起来,大步流星的走到了郑家庄。此时郑家上下,几乎全在后面牲口棚里看大黄,只有二娘四娘与六娘在前面烧茶水。也没有人注意他的到来。

小三子站在那块石碑前,心里默想,见到郑解元不难,难的是如何让郑解元对自己重视,最终能收下自己。于是就想到了一个名人,冯煖。他在孟尝君门下一直默默无闻,怎么办,于是来了一个常铗归来兮出无车,无鱼的什么,引起了孟尝君的重视,留名于史册。

所以智商高超,来到了那么多士子,一个也没有想到,偏偏他想到了,找来一块石头,往石碑上砸,一边砸一边斥责郑朗的做法。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牛的学生(四)

小三子盯着郑朗,心情十分激动。 /差一点扑过去大喊,大哥,俺终于见到了你。

最终没有,见到不是他的目标,目标是拜在郑朗门下,所以一定要忍住,忍住,努力的站直身体,坐等郑朗发问,你为什么砸我石碑啊,然后辨论忠义,也没有打算辨赢过郑朗。可这一辨,自己才华不就展现出现了吗?

是很聪明,可结果……郑朗看着他,一开始没有认出来,洗了脸来的,可是头发乱了,衣服在石板上滚了好几夜,也脏了。其实小三子本来就是一个很不大讲究的人,严格说,是半个邋遢人,根本不可能为喝了一个茶,雅到要分辨三峡上峡中峡下峡水质不同。几天下来,小脸蛋更是瘦变了形,活脱脱是一个小乞丐。

几个娘娘人好,上门乞讨的小乞丐很多,但不会有谁用石头砸石碑,说什么不忠不孝,那也太雷人了。

辨认了一会儿,因为小三子当时给他的印象很深刻,好不容易认出来,就是那个京官的儿子。认了出来,也知道小三子的用意。道:“我不是说过,等我考中省试后,你再来寻我吗?”

知道他的用意也不能答应。

范宽即将到来,不仅要与他合伙作常轴,机会难得,还要观摩这个大神的画技。明年春天必然省试,不然又要等到五年后了。这个时间太紧张,抽不出来空。

考过省试后反而不紧张了,有可能担任官职,自己才十几岁,能担任什么官?肯定是闲职,那时候学业也不大要紧,至少骈文体自己还会努力学习吗?想抽出空来,比较容易。这倒不是诓小三的。就是到了那地步,若是看这小子资质好,仅能做到指点一下。做老师,自己十几岁做什么老师?

“父亲大人调任江宁,我怕这一去,再返回京城不易,所以来了,”小三子嚅嚅道。

“到了江宁,也可以做船来京城。”郑朗道。不象别的地方从陆路走,从京城到江宁水路发达,从汴水入大运河,过了常江就是江宁。

“我家中兄弟诸多,父亲大人是低层官员,薪水微薄,去了江宁,恐怕再没有回京城的机会,”小三子苦笑。你家是你家,我家是我家,那敢象你那样,乘座着车子,左拥右抱,能勉强将饭吃饱了,就算不错啦。但不敢说。

“原来是如此,那你如何落得此等样子?”就是你父亲薪水微薄,想要从京城到郑州来,也得准备一些钱,或者悄悄来的,但从家里面“拿”几百个铜钱过来,也是能办到的。现在成了什么?整一个丐帮弟子。

“路上被一个大汉将我撞倒,然后扶我起来,当时不知道,将我带出来的两百多文钱全布偷去了。”

全布哭笑不得。

大娘心痛了,来到他身前说道:“你这傻孩子,多点大,就往外跑。我家朗儿每一次出去,是带着宋伯的。你太胡闹了。”

“是,”小三子规矩的说了一声。

原来外面是那么复杂啊,远不是自己在家想的那样。

“那你又是怎么来到郑州的?”

“我出了京城,买了几块饼放在身上,后来在郑州城外碰到了一个好心的大娘,给了我十文钱,买了一些点心,于是来到了郑家庄。”

郑朗摇头,这孩子是在胡闹了,不管怎么说,先让他吃点东西吧,道:“你先进来。”

进来就进来了,可没有按照剧本来玩的,小三子迟疑地问:“郑解元,为什么不问我?”

“为什么要问你?然后你再与我说忠孝,展现你的才华?”

原来人家都知道啊,小三子羞得想钻地缝。

他资质是不错,郑朗更没有小视这时代的人,妖孽太多,可不管什么样的妖孽,总有一个成常的过程。就是现在的欧阳修与他谈文学,论经学,郑朗也未必在意,更不要说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这点小把戏还看不出?

“不但如此,正好你父亲调任,你失踪了,你父亲一定四处寻找。可官员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到达任所,找不到后,只能报案离开。我派人将你送回去,你父亲大约早就离开了,我家里的人还要到开封府注销你父亲报的案。又因为他在船上,不好寻。只好写信通禀他,等候他消息,这样你就好磨我几个月时间。”

“不是,我临来之前告诉了我四弟……”小三子说得不理直气壮,郑朗说得过了,可也说对了一大半,自己父亲都将船雇好了,得知自己下落,顶多派人到郑家通知一声,就是郑家不同意,几个月时间不用磨,几天磨定了。

但心里面更佩服,不聪明如何有这身学问,又如何做我的老师。

大娘心软,说道:“朗儿,他还小,皆是官宦子弟,何苦为难人家,坐,马上给你盛饭去。”

坐下来吃饭,早上十文钱并不能使他买多少点心,又是饥寒交迫,一下子吃完了,这时候都到了下午,饭菜未端上来,闻到香味,肚子咕嘟嘟直响。郑朗又好气又好笑的看着他,心里面却在盘算着如何将他送回去。

坚忍不拔的精神让他很感动,可自己是真的抽不出来时间授他学问。

三下五除二吃了三碗饭,这才满足的将碗放下来,唱了一个肥喏:“谢过大娘。”

“不用谢,下次可不准胡闹了。”

“是,大娘。”

但大娘可不知道,这天下最喜欢胡闹的人,就是这个少年郎。

郑朗这才问:“你叫什么名字?”

上次离开得很匆忙,并没有问。还小,也没有字,直接问名字。

“回先生,晚生……”

“不准喊先生,也不准自称晚生,称兄台,学弟,我,吾,汝,尔,你皆可以。”

“遵先生,遵解元之言,我叫王安石。”

“呃,呃……”郑朗傻眼了。

这三个字带给他的冲击力不亚于赵元俨对小皇帝说,刘太后非汝母亲也。

难怪自己回绝了后,此子还能找上门来,拗相公想做一件事,还能让他放弃吗?老子怎么被这尊大神盯上了,悲催了,悲催了。

但心中抱着一丝侥幸,或者此安石非彼安石,天下间同名同姓的人不是没有过,况且姓王的人又多。于是问:“你有几个兄弟?”

“回解元,我有兄弟五人。”

那就不是,不……是,郑朗忽然才想到,若是彼安石,是兄弟七人,这七子大多数皆有很大的出息,常兄王安仁中进士中得有些晚,十几年才考中的进士,但不能代标着王安仁没有才学。进士录取率太低了,往往有才学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运气。但绝不是沾了三弟的光,那时候王安石还没有发迹呢。因为对经学精通,替天子到江淮置学,江淮弟子争相拜师,慕者往往千余里。

二弟王安道略差,也做了一方小吏。老三很有可能就是眼前这个少年。老四王安国恐怕还小,但同样鼎鼎大名,这个人不用多说了。老五才华也可,只可惜只活到二十几岁,在当途县主薄任上死去。老六王安礼,又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世称临川三王,非是指王安石,而正是指老四王安国与老六王安礼以及王安石的儿子雱。老七王安上同样颇有作为。

但眼下确实只有五人,老大是王安石父亲王益的第一个妻子徐氏所生,其余五子皆是续妻吴氏所生,但老六要到明年才降临人间。

郑朗抱着最后一丝侥幸问:“你父亲名讳?”

“父亲大人讳字舜良。”

“哪里人氏?”

“临川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