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大获全胜,那么自己哥几个的安排,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个不会,”郑朗斩钉截铁地说。

除了晏殊与柳永二人外,其他人皆不行,就包括杨亿、张先,或者被自己哥哥剥去状元的宋祁。他虽有才气,在词上的造诣也就这样了,能拿得出手的两首词,一首是《锦缠道》: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殿宫眉,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还有一首《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一个写得活泼,一个写得雍容。

但也只在北宋之初扬一下名,后来诸多大家一出,这两首词根本就不算什么。况且这还是他做了尚书之后,岁数也大了,才写出来的。正因为两首红杏,才博得了一个红杏尚书的美名。

现在让宋祁写,即便状元之才,也未必写成什么样子。

他信心十足,可哥几个很担心。武三郎问道:“大郎,她请了高人的。你也是这样说。”

“我说的是这个主意,不是诗余,到时候你们等着看吧。”

“可你不能说你的诗余,比天下……那个山外还有山。”

“唉,你们怎么不相信我呢。”

哥几个郁闷的离开。咱这个小兄弟也太狂妄了吧,可事情发展到今天这地步,却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了。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中秋节和花会一天一天的到来。

中秋节就要到来了,各种各样的消息都在流传,最多的是五个行首的生平特长资料。

谭婉,十七岁,家道中落,自幼被卖入青楼。因为姿色出众,被老鸨悉心调教,善长各种乐器,最拿手的还是古筝,也善长唱歌,不过不如娄烟。其他几位行首同样如此,歌唱是行首必修之课,不过歌喉比起娄烟,都稍逊一筹。其人心较冷,眼高绝顶,非是寻常客,有可能出再多的重金,都不接待。

是民间的说法,郑朗家中还有她那条从胸口处掏出来的绣帕。通过这一点,也未必如此,不过是沽名钓誉,抬高身价罢了。

白玉娘,十六岁,也因为家道中落,被卖入青楼,可是父母很不好,母亲轻浮,作风不正派,父亲好赌,到了青楼后,渐渐扬名,父亲经常来讨要钱财,然后到赌场挥霍。白玉娘逼迫无奈,只能自掉身价,出钱高者,都一一接待。因此,在五个行首中似乎最贱。不过,有许多人慈念她的孝顺,倒也不嫌弃。

郑朗闻听后,慨叹一句:“这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做父亲的好意思要这个钱么?还是去赌博的。”

童飞燕,十八岁,父亲杀人罪,处死。于是家境中落,母亲为了哺养几个兄弟,不得不将她卖入青楼,善长跳舞,有人说她无腰骨,也就是腰间没有骨头,想要怎么扭就怎么扭。听闻后,连郑朗都感到有些好奇了。难不成,她还能将前胸扭到后胸来,用头看着自己的臀部?

第四个叫江杏儿,十五岁,她的善长与其他诸女略有不同,对乐器造诣皆很差,歌喉一般。但善长书法,绘画也似不错,并且对书法迷恋到痴绝的地步,经常不惜重金购买大家的书法回来把玩。这也是雅事,不过作为行首,终是不好,人家来玩,是看你唱歌跳舞,或者表演乐器的,难不成刻意前来花重金看你写字绘画?那是文人做的事,你一个小姐,懂一点,就行啦!

可她年最幼,却挤身于行首行列,却有另一个特长,长相清秀,有可能都略在其他行首之上,加上性格随和,因此,不善长乐器,不善长歌舞,在郑州城也有一些名气。

最后就是娄烟,让以前的郑朗名声大坏的行首。

乐器也懂一点,诗文也懂一点,最拿手的就是歌喉,其他几个行首无一人能及。此次比试,唱歌也是一个关健,这一点似占了优势,加上她说的那番话,隐隐有师未出,先声夺人之势。

除了这几个行首,还有其他的一些行首,不过名声不显,不会出来丢人现脸了。

这件事,都震动了郑家庄。

吃晚饭的时候,几个娘娘都忍不住谈论此事,大娘说道:“这几个娃儿,也是的,都是苦命人家的孩子出身,争什么争?”

“大姐,她们才不苦命呢。”六娘说道。自己有过这段经历,知道名气到了五行首的地步,每年会有多少收入。

“那更不能争啊,不愁吃的,不愁穿的,何苦争一个胜负。胜了好,败了,又怎么办?这几娃傻了不成?”

陈四娘与四儿听到几个娘娘对话,只是埋头吃饭,不能言。心想,本来好好的,之所以争,全是你宝贝儿子弄出来的事。

四儿还小,并不能理解失败后会有多痛苦,可也关心,回房时,悄悄问道:“大郎,你说谁会获胜?”

“不知道,与她们我也没打过交道,甚至童飞燕与江杏儿,我都没有看到过。”

“那,娄烟会不会胜?”

“无论是谁,都没有她的份!”郑朗肯定地说。

虽然说了善款的事,先拔了一筹,可能花一两银子买朵花的人,家境皆不会很差。这不是去狎,只是买来,放盆里一放,就走了,甚至连行首都记不住你的样子。

一两银子,不是大数字,也不是小数字,整两贯钱,好买到二十斗最好的大米,几十斤猪肉,青齐能买近一匹绢或者紬,一匹半绸。平常老百姓能舍得花一两银子买朵花,连美人一笑都博不到?

那么买得起花的人,会不会在意你将这个钱捐助给贫困学子?象自己几个好兄弟,能让他们不危害百姓就算好的了,还指望他们有这个慈善心?

会起作用,可起的作用很小。

这是起加一些小分作用的。

相貌才艺各有千秋,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表演的诗余,所选的诗余好与坏,才会决定最后花魁的走向。

四儿眨着眼,心中与几个少年一样的想法。

虽然你给了她们一人一样东西,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还小,现在岂就能小视天下人了?

在诸人期盼下,中秋节终于到来。

郑朗也出动了,也想看一看娄烟吃瘪的样子。

可几个少年脸上却是充满了各种表情,心中或得或失。

一会儿,来到蔡水河畔,已来了许多人。随着几辆香车在凉亭驶了过来,在凉亭边停下,五个如花似玉的少女走下车子,决战终于到来了。

 第四十二章 花会(下)

五个少女,郑朗认识三个,另外两个,第一次认识。 

可是人群中有许多人见过,迅速指出来。从面部上也多少分辨出大约的年龄。

第三个下车的就是童飞燕,穿着大红长裙,梳着云髻,腰果然很细,走路时都似在摇舞一样。不过郑朗听说此女脾气很烈,颇有先父之风,其父也是因为一言不合,与人斗殴,导致杀人被斩首的。此女没有烈到要杀人的地步,可同样很刚强,常常一言不合,连收下的钱都不要,就将客人赶走。

典型的弱化版女王。

看似很柔弱,不过两道英眉高高竖起,仿佛随时能扬起来,让人隐隐能看到那份刚烈之气。

第四个就是那个江杏儿,很小,身体还没有发育,整一个半大小孩子,抬起眼,向四周黑压压的人群扫了一眼,眼中还有些迷茫,就象一个小糊涂。不过在那个场合里呆久了,就没糊涂的。看一看自家的六娘七娘,想过一个安份守己的日子,将大娘哄得那个滴溜溜转儿。

但郑朗稍微留心了一眼,都说她长得最漂亮的。漂亮,肯定很漂亮了,这五个少女就没有一个是弱色的,不过也未必最漂亮,五女春花秋月,各有特色,况且那么小,整个扬州瘦马。

不过爱好书画,整天在墨香里爬,身上多了一份书卷气息,映得比其他诸女少了一份风尘味。

加上又小,又柔弱,给人一种很想疼爱,想怜惜的感觉。所以坊间传名其女长相,是最出众的。

五女一一走出,亮了一个相,站在凉亭边,凉亭里面摆着一些椅、台,这等美事,少不了郑州的官员,里面那些椅子正是为了郑州城重要官员摆设的。外面还有两排长长的椅台,一边二十几张,也是为郑州有身份的人留下的。最末才是五张木椅,东边三张,西边两张,木椅前是五张长台,要献艺,弹琴写字,都需要一张长台的。这才是五女真正的位置。

每张长台前是一个很大的盂兰陶制花盆,留作投花的。另外每张椅子边上还有一张凳几,这是给五个行首丫环坐的,不过以示尊卑,只放了五个凳几了。

长台前就是一蓝蓝子金菊花。

来的人,有钱拿出一两银子的,定没有五千人,不过这场合,即便有人投二朵三朵,也不会有人认真在意。

四周是黑压压的观望的人,多是年青人,不过也有一些老者好奇,挤进来,看他们白发苍苍,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会时不时发出一些嘲笑声。

要么几十个衙役在维持着秩序。

大多数人还有分寸的,不管内治如何,依然是一个阶级分明的社会,有钱的有势的弟子们,都挤到前面,其次是普通地主与低层官吏家的子弟,接下来才是普通读书人,最外面是老百姓。

人多,有些乱,但不至于拥挤不堪。

郑州八恶嘛,也算最顶尖的一群人行列了,八个兄弟挤到前面,离得很近。

五女走到各位的长台前,一一落坐,这个位置也不大好排的,接近凉亭的,是郑州尊贵的大人物,会显得地位高些。因此,郑朗又听到人群中的一个议论,说是五女在离开郑州城时,争执不下,于是抽了签,才落实好座位。

不知道真与假,可现场没有发生冲突,东边是童飞燕、白玉娘与谭婉,西边是娄烟与江杏儿。五女款款坐了下来,丫环虽有凳几,皆没有入座,站在边上准备伺候。

人群忽然哗然起来。

一个皂衣中年人从人群中走出来,国字脸,气质儒雅,穿着皂衣,一个也不认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