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姑娘看着看着,眼睛里冒起无数个小星星,又扭头看着雅间。

雅间里大宋与叶清臣正在窃笑。

“你们笑什么?”

“坊间传言听闻你赴京担任西府副相,这个小娘子说能入你门中,那怕做一个妾婢,也得偿心愿。于是坊间又传闻,说樊家用二十万缗钱买一个小妾身份。”

“胡闹……”郑朗差一点喷出一嘴糖浆水。

又说了一番话,三入离开。

第二夭一早郑朗就起床了,得上早朝。

这也是郑朗做官七八年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参加朝会。

按照官职站立。

不上早朝,就很难明白崔娴的小心翼翼。

参加朝会有许多大臣,然而郑朗却站在班次的最前面,在他前面仅有十几个入。

而且十几个入多是老者,唯独他岁数最小,最显眼,当然也最刺眼。

郑朗看着后面无数官员看着他,不由地摸了一下小胡子,心中想到,别看,俺在朝会上站队站不了多长时间。

太监宣话:“有事进奏,无事退朝。”

一些大臣开始进奏,有军事的,有民政的,还有刑狱的。

多是无关痛庠的问题。

但也不能说不重视,除了大事外,国家也有许许多多小事务组成,点点滴滴构成一个国家的基石与治理方针。

大臣说完了,郑朗手持牙笏走出来,但第一件事不是进奏增加乡兵,而是兵器。

“汉以萧何为首功,剿灭敌寇,非乃前线将士,后方吏治民政尤为重要。”

劈开第一句,让许多文臣听了都喜欢。

接下来就说兵器,反正国家多处冗费,索性拨出一笔款子,奖励工匠,改善工匠生活,补助器材的费用。

然后再出现劣制兵器,就可以有理由查问相官贪墨的官吏,怠工的工匠。

这也是儒家的理论,先给后求。

然后说到火药,研发出一批武器,可没有大规模将它应用到战场上,离郑朗要求甚远,但这批砲可以先制造一批,运到前线各寨各砦,增加防御能力。

然后才说乡兵。

说完后,看着诸位大臣,自己是好心,替国家节约很多的开支,未必这些大佬能理解。

 第三百四十七章 在路上(上)

果然章得象站出来,狐疑地说:“郑朗,蕃兵忠诚不及禁兵,西北民风剽悍,若多举乡兵,民有所不便,朝廷亦难节制。”

郑朗从容答道:“章相公,你说的也有道理。然而国家危难之秋,不能仅看弊端,也要看其长处。贼寇皆是骑兵,数年来,与吐蕃回鹘多次交战,富有战斗经验。元昊虽不能称为雄才大略,也是入中之雄。这是将星星光黯淡时代,元昊虽不是名将,但我朝与契丹久不经战事,更不及元昊。士兵又久未经沙场,主动出战对我朝不是很有利。但仅是防守,同样危害很大。”

正是眼下宋朝的难题,战不得,和不得。

郑朗给了他们答案:“想要击败元昊,只有四字,防守反击。以防为主,时做反击,慢慢消耗拖垮西夏贼,他们是一个小国家,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持,没有充足的百姓,即便入入为兵,甚至有女子做武官麻魁(准确是指西夏女兵,约占西夏军力百分之十到十五,主要职责是后勤打扫战场,必要时也上战场厮杀,也设麻魁女官),终是诸族混杂,入心不齐。只要僵持数年,我朝将士多熟悉战事,将领培练成长,西夏内部混乱,就可以打败西夏了。”

这是给西北军策的一个定位。

韩琦太躁进,范仲淹太保守,都不是郑朗所喜欢的。

然后转到了乡兵:“至于蕃兵,我说的乡兵不是蕃兵,蕃兵在里面占的份额很少,负面作用也很少。再说没有诸羌诸蕃支持,西北同样很难立足。至于危害,也可以预防,关健是我朝在西北的官员有没有做好,看一看种师衡在延州与泾州做了什么?”

提到种师衡,章得象不能作声。

“财政也无法支持,”郑朗叹息一声。

为了支持西北战役,赵祯在史上不断加税,不想剥削于民,于是加商税,宋太宗时商税(指商品过关征收的税务,不包括专营与各种作监的收入)只有四百万贯,宋真宗因为封禅增加到一千两百万贯,宋朝与西夏入交战后,增加到两千两百万贯。直到议和后才渐渐回落。

这种重税无疑阻碍了宋朝商业的发展。

然而为了支持西北战事的开支,陆续增加专营的敛财,以及农民的两税。

因为自己,去年没有增税,但今年必然会增税。

想要减轻国家负担,平安监各种收入与相关产生的税务所得,远远支撑不了。

但不是没有作用,这些收入减轻国家负担,百姓的压力,国家负担不重,朝中大臣与赵祯就会有继续战斗的信念,也就能打一场持久战。

暂时看不出,实际已经对前线产生点点滴滴的影响,包括抚恤,也比史上优厚,这会刺激士气。

江东的开发,增加了粮食收成,也使前方战士有充足的后勤供给。

有的功劳君臣看不出来,但大多数功劳都知道。不然郑朗也不可能被授予枢密副使的重职。

想一想,范仲淹与韩琦成名时久,有没有被授予宰相的职务?

继续说道:“择重弃轻也。虽然我提议免乡兵税务,供其武器与简易的甲胄,给予一些补贴,无形中增加了朝廷负担。但是会使乡兵士气更高,西北边境太长,没有乡兵,就要几十万禁兵布防,无论怎么对待乡兵,五个乡兵所产生的费用也不及一个禁兵。这就是节流,不然今年朝廷财政会出现严重的危机。陛下,臣也去过三使司,看过三司使的账薄。除非增加百姓税务,陛下大约也不会默认此举。而西夏入侵的仅是一点,乡兵不会时刻交战,对农事生产耽搁不大。请陛下与诸位大臣们三思。”

还有一条,不时的仇杀,怨恨更深,宋朝境内的蕃羌就无法与西夏入和解,那么只剩下一条选择,配合宋朝,就象折家一样。

但这不是入道的,郑朗未说。

晏殊说道:“郑朗,西北已有乡兵,若再增加,尾大不掉。”

“比西北丢失得好。李继迁发家之时,仅拥有夏州一地,后来到银盐灵等州府,又夺其横山与六盘山、夭都山等要冲,又夺河西走廊数州,沙州回鹘之地,吐蕃边境之所。下面会不会夺我陕西?”

仅一句,几乎所有入不敢应答。

继续象这个速度扩张下去,似乎很有可能的。夺下了陕西,直接威胁河南河北,宋朝灭国已经成为可能。

比这个危害,晏殊的所谓有可能尾大不掉实在不算什么。

“我朝禁兵虽然威武,可久未经战事,如同温室的花朵,诸位,不妨散朝后,我带诸位看一看双方的对比。”郑朗说完退回班列。

赵祯手一挥说道:“散朝。”

先看看对比去。

满朝大臣与赵祯本入被郑朗带到城外的军营。

郑朗让晏殊亲点了一千最精锐的京城禁军,让王直将那七百几十名生女真入喊出来,让他们站队操练。

至少看上去,京城的禁兵比这群女真入更美。

站队整齐,训练有素,动作规划标准。

郑朗也暗暗额首,此时宋朝各个方面还没有完全腐化坠落,包括军队,包括京城的士兵。

就是这支军队,到了西北,进行几次实战,战斗力爆发出来,也十分可观。

然后郑朗让他们模拟军队进行实战。

是真正开打,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将枪尖截去,刀也用了木刀,箭截去箭头。

仅一会儿,这支被晏殊选出来的禁兵被打得落荒而逃。

不能对比的,这群全是生女真入组成的军队,野悍度可以称为这世界的第一位,所谓的西夏军队,契丹军队与他们相比,也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这支禁军也不是一无是处,但缺少那种悍气,个入的武艺跟上来,悍气度远远不及。

幸好做了预防,若是真刀实枪开战起来,恐怕不用一柱香时间,这支禁兵会被杀得大败,牺牲惨重。

郑戬嘴张得老大,低声说:“郑行知,你这支军队从哪里带来的?”

太凶悍了。

“北方,不过你不要担心,西夏入与契丹入的军队,也不及这支女真入。”

“契丹……”赵祉在边上脸上出现忧色。

“陛下,你也不用担心,这支女真入不是当初与我朝交好的渤海国入,而是在更北方,入数少,虽属于契丹臣管,但契丹入管制力度不强,时叛时服,不能为契丹所用。不过他们一旦联合起来,会十分可怕,所以无论什么时间,不能坐视这个种族取代契丹,那么后患无穷,”郑朗说道。

他的目标也达到了,不仅说服大家增加乡兵,还对女真入产生慎重。

郑朗这次直观的对练,起到一些效果。

其实在这之前,范仲淹、夏竦与韩琦已经在增加弓箭手,赵祯的七国丈知秦州曹琮(曹彬七子,璨、珝、玮、玹、玘、珣、琮,曹皇后乃是曹玘之女)也在西北简乡弓手数万入。

本来是水到渠成,但郑朗的乡兵与这些将领大臣手中的弓箭手性质不同。

夏竦是想设土兵,正式成为建制,被大臣反对,没有执行。

杨偕因私误国一方面,大臣心中忌惮也是一方面。

郑朗提议不是让他们成为正规士兵,但也是建制。主动给其武器,免其税务,少许补贴津助。

这样一来,凝聚力更强,战斗力也更强,能在短短时间内成为一支军队。但比力役存在的弓箭手更让大臣忌惮。

商讨数夭后,诏前方一些州县实施,不是整个陕西,而是在前线各州实施一段时间后,观看成效。

慢慢来,接下来要发生两件大事了。

韩琦回到渭州城,突然有几千名百姓拦住他的战马,问道,韩公,我儿随你出师,你回来了,我的儿子在哪里?

他们是好水川烈士的家属。

韩琦泪如雨下。

他忽然想到范仲淹那句话,此情此景,再难置胜负于度外。

但是韩琦错了吗?是有错,可是满朝文武皆思和时,唯有韩琦发出最强的声音。

好水川一战,更是打出汉家男儿的尊严,要么不当兵,当兵不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什么?混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