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刘处说不下去,其实郑朗早就说,什么叫为去圣继绝学,往上古找,不要受后人注义蒙骗,从上古找圣人的真正大义,继往开来,可当时大家只觉得他胸怀很大,没有想到眨眼之间,他就“真”找了。

“没有他,就没有儒学的发扬光大。”

“是,可他发扬的是一种虚假的儒学,害了许多后人。比如对契丹,对党项,能不能用他的什么仁,什么义,去感而化之。所以孔夫子说,以直待人。可惜,曲解如斯,现在的儒学还能叫儒学吗?不如叫墨学。也不是他,许多大儒都有错。”

“可你……”

“后生是很小,但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刘少监,万一那一天后生才学超过了你,你会不会高兴?”

“会……”

“你能不能比上夫子?”

“不能。”

“你都有这个心胸,况且夫子。后人不断的超越,将他的圣学发扬光大,这才是夫子梦寐以求的。但是发扬光大,不是将他的圣学曲解。”

“你要做啥!”刘处很蒙,看了这篇讲仁后,绝对比听了他在狱中论道还要蒙,难不成你小子想做一个亚圣?

“后生不做啥,只是还圣人学问一个真相。其实后生一直在说悟道,这个道说它是天下大道夸矣,后生还没有雄心如此,最少是自己的小道,立身正义,树德做人,一生不移。就是小道,后生……好遥远,不读书便罢,一读书才知道自己懂的是这么少。”

刘处知道他这句话发自内心,然后看着这纸,没办法了,摇头,失魂落魄的离开。希望没有漏洞吧。但是它一旦抛出去,在不在相国寺开讲,都无所谓了。那怕在皇宫门口开讲,影响都没有这几张纸上的影响大。

回到家中,妻子走上来问:“官人,怎么啦?”

“别问,有人想替汉唐以来的儒学纠正,替上古儒学正名。”

“你说你那个门生。”

“不说他能说谁?”

“但妾没有听明白,正什么名?”

“按照他的观点,汉唐以及我朝以来的儒学,甚至包括科考所用的五经正义,有可能都是错误的。”

“啊!”刘夫人捂着嘴巴。

“我管不了啦。”老刘说完了,倒上床蒙头就睡。

……

崔家四兄妹就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京城的。

到了相国寺,人不少,可在门口没有停留。崔娴说道:“是不是传言错了?”

“人还没有来。”大舅哥说道。

“不是未来,若是他……在此讲学,会引起轰动,你看人很多,可皆是香客与到瓦市的百姓,并没有人在外面停留等候,也没有衙役与禁兵提前维护秩序。”

瓦市又叫瓦舍、瓦子,指在城市空旷地区交易形成的集市。除了交集外,还有一些看棚,看棚里有艺术表演节目,不收门票,到关健时候用小盘子讨要赏钱。宫中的老太太就做过这样的事。

因为相国寺是国寺,本身世俗味很浓厚,占地又大,去上香的香客多,于是也形成了一个瓦市,并且是京城最大的瓦市之一,每天交易逛荡的人多达万人。

就是郑朗不来开讲,相国寺也是东京城最热闹繁华的所在之一。

小妹不提罢,一提三兄弟觉得很古怪。大舅哥对二舅哥说道:“二弟,你去问一问。”

揪着一个人,二舅哥问了一下,才知道郑朗开讲的地点改了,改到了太学,只有学子儒生才能进去听讲。本来早上来了许多老百姓准备看热闹的,听闻后,全部散了。

崔娴一听说道:“去太学。”

“但你进不去。”

“大哥,三哥,你们是举子,我进不去,你们可以进去,我就坐在车上,在外面等你。”

“好。”四兄妹又折返回去,重新离开朱雀门,太学就在朱雀门东南御街边上,与贡院挨着一起。但来到太学后,四人哭笑不得,就是这样做,京城有多少举子儒生?

全部要进去,太学的守门士卒一看人多,不敢再放了。这些学子儒生胆子大,都敢向老太太发出怦击,哪里害怕一个小小的太学,一个个挥舞着手,正在抗议,还有的举子风流倜傥,带着美妓,于是美妓也随声附和,手中摇着花手帕,娇声娇气的抗议。

太学里的几个官员看着这混乱的场面,不知如何是好,正用手抹汗呢。

 第九十七章 讲仁(五)

感谢第二位舵主景牛,第二位执事凡船。// 感谢名窑、苍夜飞龙、雨叶淋、dacidabeideh、cn2541、灵靖子、神域毒刺、飞扬跋扈为谁雄?、妖月(红)、虎会飞的、天地一帆等书友的打赏,再次谢谢其他诸位书友的支持。

因为来得晚,崔家兄妹两辆车子只能停在几百米外,还没有完,后面陆续的有车有人跟连着过来,横街之处眼看停不下,渐渐向御街方向转移。

崔娴说道:“大哥,三哥,你们立即挤到前面去。”

“为何?”

“这等架势,官府与太学必然还要放人进去,但人多,不会全放,挤到前面才有机会。”

“小妹,言之有理。二弟,你将小妹照顾好了。”

“大哥,三弟,你们放心吧,有我在,保证小妹安全无事。”老二学业无成,大多数在家里替崔有节打点着家产,有时候做一些粗事,因此身体长得壮实,不停的拍着厚实的胸脯,还举起了大拳头。

“只是让你看着小妹,不是让你打架的。”大舅哥有些小头痛,但有小妹在,想来二弟会无事。不过这都是谁保护谁啊?

弟兄俩下了车,拼命往前挤。

看着大哥与三弟在人群中挣扎,崔娴气得皱起眉头,自家爹爹替自己订的什么亲!看看不生事的,再生事,还不知能折腾出多大风波!

太学官员表示压力大,只好向开封府求救,老程同志带着一批衙役与禁兵急忙奔过来支援。

来到此处后,看了看,额头上也有汗。先分开了人群,进了太学看了看,呆在某一个课室是不成了,这么多人,就是放在早朝的长春殿(明年改为垂拱殿)也未必容纳得下。

“这些学子都疯啦?”程琳摇头道。

一是稀奇,二是有的学子还是很仰慕郑朗的,那叫正气,三是好奇,稀奇的是年龄,好奇的是学问,看看十二岁就想悟道的郑朗,能说出什么仁。

程琳哪里顾他们感受,只求不能出事情,这才是他的职责。

不过心中抚了一口气,还好放在太学,若放在大相国寺门口,自己还不知道该担着多大的担子。

正如崔娴所料想的,不放肯定不行了。人太多,放那么几十个进去,皆不服。转了转,指着里面一块空地说道:“不如让郑家小郎在这里讲吧。”

这一变,就能容纳更多的人。至少一千几百学子不成问题的,紧一紧,能放上两三千人进来。外面的压力会松些。太学官员也无法可想,郑家子前来讲儒学,是老太太与几位宰相都恩准的,自己这些小芝麻官敢不同意么?

商议后,程琳来到外面,说道:“诸位莫挤,改了地点,可以多放你们进来,但诸位当中非举子者莫入。还有,不准带任何女眷进去。”

都成了什么?本来就挤,还带着一些美妓前来,难道是来看耍猴的?

有的人不服,不服也不行,开始放人了。大舅与三舅哥此时也挤到前面,都不用他们挤,后面人就将他们挤入太学中。进了太学,哥俩对看了一眼,松了一口气。好不容易进来了。跟着衙役与官兵的指引,往前走。人太多,不可能让这些人随便乱逛的。那么整个太学都乱了。

……

郑朗终于到了。

“好多人。”坐在车上,四儿紧张的看着周围说道。

郑朗不语,心中有些感慨,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幸好刘知州出了一把力,若放在相国寺,会更加混乱,自己不是有心的,到时候也会惹起非议。

主角到来,万众瞩目。

许多人没有进去,放了一批,不能再放,还有一些人不得入,包括原来想看热闹的非举子,以及带来的一些美妓们。但大多数没有离开,在等着得到第一手消息。这个讲仁,能讲出什么仁?

看到郑朗到来,一个个都议论起来:“那就是郑家子。”

“好小。”

“才十四岁,当然小啦。”

“这么好的才气为什么不科考?”

“不知道,人各有志吧,但他想科考,还不容易?”

二舅哥道:“小妹,看到没有,他就是妹夫。”

“什么妹……”崔娴让二哥一句话噎着。

“大哥担心了,小妹,你看,”二哥没有留心崔娴的反应,继续没遮没拦说道:“嘴唇上有了一些小绒胡须,还有喉结,不会长不大。”

“不准说。”崔娴害羞道。终于释去了她一块心病,可是不喜。看到了,但看到的情形让她十分不高兴,前面老仆驾着牛车,后面车上郑朗坐在正中,左边是那个叫四儿的小婢,右边长得更漂亮的大约就是那个书呆子行首。两个小姑娘紧紧依偎在他的肩膀上,不知道在悄声说些什么。可样子十分亲昵。

别人看很正常,人不风流枉少年。

然而崔娴看到,能高兴起来么?还没有下面一幕让她苦恼的。牛车往前行驶,主角来临,没有人阻道,让开一条道路。忽然人群中有清脆的声音喊道:“郑郎,那天奴不识郑郎,抢了你的琴,今天晚上奴将琴送还给你。”

正在为陈四娘琴着了一些愁,闻言郑朗扭头一看,正是那天那个美艳的“大家”。夹在人群里,向他喊道。这一回明白了她的身份,所谓的大家,有可能也是京城有名气的行首,只是因为善长某一方面的技艺,这才让人美称为大家。

虽想着琴,但不想凭借名气,从别人手中得到,冲她摆了一下手,那意思是不用啦。

过程崔娴不知,对二哥说道:“二哥,你去问一问那个美艳女子谁?”

二哥下去问了一下,是京城的行首柳玉芳,一手琴技冠盖京华。崔娴咬上了小红唇,更不乐意了。先是书呆子,后是奏琴大家,这都是什么呀!二哥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难不成冲下去,将郑朗从牛车上揪下来,狠揍一顿,那么回家后,父亲还不将自己腿打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