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的子孙在天涯-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度高,性能远远优于那些仿照英国旧炮的红夷大炮。 

“炮总,热番薯烤熟了!” 

“好,快给他们送去。我们的辫子同行们忙了一上午,正饿着呢!”一颗颗烧得红热的九斤铁丸被火钳夹着送入炮膛。 

对于新军火炮的威力,那些八旗炮兵早有耳闻。他们见对方开炮还击,不敢怠慢,全部卧倒在地。一颗颗实心铁丸从头顶上呼啸而过,许多人深嘘一口气。但那口气还没嘘出多久,炙热的弹丸就已纷纷落在了红夷大炮后的火药堆里…… 

远在五里地外观战的八旗骑兵见远处火光一闪,紧接着是一阵又一阵惊天动地般的巨响。许多马匹惊得四蹄腾空,甩下骑手,落荒而逃;还有些马象没头的苍蝇一样东奔西撞,任凭骑手怎么叫唤收缰也不停。八旗兵队形顿时大乱。 

“怎么回事?”站在八旗阵列中的摄政王多尔衮气恼地大喊。今早开战前,他忽然犯病,头脑昏沉,现在看到自己的八旗主力如此狼狈,头痛猛然加剧,太阳穴处的青筋在不停地抽搐。 

“回禀摄政王,那响声好象是从八旗炮阵地传来的。” 

“我们的红夷大炮没事吧?” 

象是在回答多尔衮的问题,一根粗大的红夷炮管从天上呼啸而下,重重地砸在远处的空地上,激起一柱烟尘。 

吴三桂气恼地在自己阵列中穿行巡视。八旗炮阵附近遍地都是汉军死尸,他心中暗骂:这群满洲蠢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现在该拿点真家伙给他们瞧瞧,别以为我们汉人不会打仗!“传本帅将令:全军出击!” 

降清汉军排着密集队形,一波又一波象潮水一般涌了上来。此时,李铁他们早已重装弹完毕,两百门大炮几乎同时发威,一颗颗铁丸弹在敌人阵形中撕开一条又一条血口子。汉军阵脚开始紊乱。 

“继续前进,不许后退!”在吴三桂的严厉督战下,惊恐的士兵象被赶鸭一样赶向对面的五列横队。 

新军士兵们的心开始突突地猛跳。眼前那涌动的人流如同决堤的黄河水,气势惊人。人潮中开始显出点点寒光。又近了许多,闪亮的光点迅速化为一片刀剑的海洋!士兵们下意识地摸了摸扳机,我们只有一次射击机会,能挡住他们吗? 

与他们处久了,万胜可以感受到他们心中的不安。他大喝一声:“这与练兵场上的没什么两样,没有我的发枪令不许开枪!”紧张的手终于停止了哆嗦。 

两百五十尺……两百尺……一百五十尺。士兵们开始纳闷,王将军为什么还不下令开枪?他们手执的火绳枪有效射程有三百尺之遥,完全没有必要将敌人放得这么近。他们不知,万胜在作一场赌博,他的宝押在敌军不了解火器操作特性这一弱点上。 

一百尺……八十尺,近得能看清敌兵那凶狠却又惊恐的眼神了!可是没有将军的命令,谁都不敢冒然开枪。七十尺……六十尺! 

“开火!”万胜端起手枪打响了第一枪。 

在山崩地裂般的爆响声中,新军第一线近四千条火枪同时喷出了火舌。火枪在这种超近距离射击,几乎弹无虚发,千余名敌兵立刻倒地毙命。紧接着,第二排齐射打响了,又有无数敌人饮弹身亡。接下来是第三排和第四排,冲在前面的敌兵开始向后缩,与后面上来的挤成了一团。 

李铁隐隐地感到王将军在远处望着自己。他知道,决定性的时刻到来了。“铁砂霰弹,放!” 

两百门大炮中忽然喷射出一团团细小的铁珠。铁砂象一张巨网,将人挤人的敌军阵列牢牢罩住,尸体在“铁网”中层层堆积〖注15〗。 

“快喊话!”万胜下令。 

第二波上来的汉军比较走运,除了在远处遭到几通零星炮击外,还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打击。冲在前面的士兵渐渐地注意到前方有个奇怪的土坎。又近了些,那哪是土坎?原来是自己同伴的尸体!此时此刻,对面的敌手却毫发未损,一个个端着亮铮铮的铁管瞄准他们! 

汉军士兵们惊恐至极。对面那些敌手用的是什么兵器,如此恐怖?我们这样冒冒失失地冲上去不等于送死?正在犹豫之际,前面传来了叫喊声:“汉人弟兄们,再往前走必死无疑!我们汉人不想再杀汉人,快跑吧,我们放你们一条生路!” 

“快跑啊,他们不杀逃跑的!”有些士兵开始喊着往回跑。 

“你这傻蛋别冲了!没看见前面的人全死光了吗?快跑啊!” 

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溃逃。不多时,冲在前面的汉军士兵全部调头,第二波推着第三波,第三波推着第四波,一波又一波地向后涌,真可谓兵败如山倒。 

站在第一线指挥的万胜舒心地笑了。其实,新军枪膛中只剩最后四千发子弹,其余火枪火炮均为空膛,那第二波敌兵是完全能在他们重装弹之前冲上来的。一旦打上了肉搏,火器的优势将丧失殆尽,新军人少必定吃亏。让第一波敌人全倒在一起终于唬住了他们! 

“不许跑,不许跑!”吴三桂在阵后绝望地叫喊。他一连砍倒了数十名逃兵仍然无济于事。忽然,人群中伸出一只手,将他一把拽下马来。紧接着,几万只脚从他身上踩过,这个满清走狗死时如一堆粪土。 

“我早说了,那帮汉人靠不住!”英亲王阿济格在后面气急败坏地大喊,“摄政王,给我一万人马吧,看我冲上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阿济格是摄政王多尔衮的同母哥哥,众将领由于惧怕多尔衮,即使有不同看法也不敢吭声。可在一旁冷静观战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却毫不知趣地打破了沉默,“武英王切勿急躁!天色近晚,我们的马匹又惊魂未定,依本将看,明日再战不迟。” 

众将领不约而同地朝济尔哈朗望去,只见他神情威严,脸上毫无惧色。大家心中感叹:也只有这位德高望重的郑亲王敢说实话。 

阿济格的弟弟豫亲王多铎在一旁怒不可遏。“明日再战?郑亲王,你是被宁远城下的那发枪弹打怕了吧?” 

郑亲王转头直视多铎。“德豫王,南京之战才过了多久,你怎么如此健忘?” 

“你!”多铎张口结舌。他下意识地瞟了瞟自己的摄政王大哥。 

“好了,好了,别吵了!”多尔衮厉声道,他的头痛病又犯了。“郑亲王言之有理,我们还是小心从事为妙!” 

晚上,多尔衮的大帐内灯火通明,满清大将们济济一堂。无论八旗将领有多么狂傲,白天亲眼目睹的场景多少令他们心寒。有人建议,对付这支装备精良的明军应先绕到敌军后方,切断他们的补给,而不是强攻;还有人建议,干脆退回京师,让明军攻城以挫伤他们的锐气,然后再图反击。 

阿济格手按马刀,默默地站在一旁,满脸怒色。最后,他忍无可忍,“你们这些胆小鬼,不要长敌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那群心无斗志的汉人降兵岂能与我大清八旗相比?我武英王就不信那些鸟铳能挡得住我八旗铁骑的冲击!” 

“英王兄说得好!”多铎立即随声附和,“我大清八旗在旱地平原上向来以一挡十,所向披靡。对付这支火枪军的关键是速度!只要我们今晚养精蓄锐,明日个个奋勇争先,一定马到成功!” 

多尔衮在一旁默默地点着头。 

“豫亲王,光凭速度是不够的!”一直闭口不语的济尔哈朗终于开口了。“火枪军的弱点是侧翼和后方!我军应佯攻正面,同时主力从两翼和后方包抄,彻底打乱他们的阵脚,然后一举围歼!”他拽紧拳头,在空中猛地一挥。 

“好,好!三位和硕亲王都说得很好!”多尔衮今晚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最后三位亲王的话正中下怀。大清初建,民心未定。如不战而退,向汉人低头,会极大地助长汉民造反之风。撤退是万万不可的! 

“我们这仗不仅要打,而且一定要首战告捷!”营帐中一阵沉默,建议暂时退避的将领们纷纷低下了头。“明日,八旗各部应同心协力,一举歼灭明军,再展当年松锦雄风!” 

“一举歼敌,再展雄风!”众将领齐声呼喊。 

多尔衮满意地一笑。“本王近日身体不适,明日无法亲领大军驰骋疆场,特此任命郑亲王为主帅,英亲王和豫亲王为副帅……” 

什么?他让我们兄弟俩当那个济尔哈朗的跟班?阿济格和多铎对视一眼,一齐喊道:“摄政王!” 

“别再说了,就这么定了!”多尔衮一点不傻,这三人论才干,济尔哈朗高出自己两兄弟一大头。 

在几里地外的新军大营,万胜终于吹熄了蜡烛,和衣而卧。命令已全部下达,成功的把握有几成,他却无从知晓!原因很简单,新军与明军均为步兵,缺乏机动力,无法把握战场主动权。他们的成功必须依靠敌人的失误,一个十分愚蠢的失误。 

清晨,白雾笼罩着中原大地。许多清兵正忙着烧火做饭,营门外忽然炮声隆隆。 

“出了什么事?”阿济格没好气地喊道。 

“回禀英王爷,明军趁着大雾前来偷袭……”话音未落,营门口轰隆一声响,清军寨门给大炮轰塌了。 

“大胆明军步卒,竟敢来偷袭我八旗铁骑?传本帅将令:正黄、镶黄两旗立即备马,随本帅出击!” 

“我们是不是得先禀报郑王爷?” 

“军情紧急,来不及了!”阿济格已套上了铁甲。 

营门外,三门野战加农炮正在装填火药。前方忽然一阵狂喊,浓雾中冲出一排又一排飞奔的战马。新军炮兵慌忙将大炮炸膛,解下拉炮的马往回猛跑。 

阿济格跨骑一匹日行千里的宝马良驹,冲在最前面。千里马在他催打下长嘶一声,向前猛窜,一下子便追上了那些炮兵。阿济格舞动马刀,左右开弓,一颗颗人头滚落下马! 

“郑王爷,明军炮兵前来偷袭,被英王爷所率的两黄旗杀退!”济尔哈朗正在营中作最后的筹划,他闻讯大惊。 

“你说什么?英亲王没有本帅的命令竟敢擅自出击?他现在在哪儿?” 

“英王爷已乘势冲向明军大营了!” 

“这个鲁莽的阿济格!晨雾未散,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