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投机者-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嫂子,你回去劝劝他,现在要的是低调,不要轻易表态。”

与庄继华相比李之龙的情况更复杂。蒋介石和共C党都不会轻易相信他,他未来的出路非常狭窄。

李之龙听到潘慧勤转达的话非常理解也很不高兴,他认为现在正是为中山舰事件翻案地好机会,蒋介石背叛革命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事实证明,中山舰是蒋介石有预谋有计划的反革命事件。目的就是排挤共产党。夺取党政军的领导权。而他李之龙是受害者,是坚决与蒋介石斗争的英雄。现在是为他正名的时候了。

可是他地想法却被潘慧勤一句话给击碎了。

“你认为,你与文革的判断谁准?”

事实早就证明庄继华的判断力远在他之上,无论是中山舰还是东征北伐,他根本无法与庄继华相比。

李之龙犹豫了下还是固执的坚持:“蒋介石背叛革命已经如此明显,难道反蒋还有错吗?我认为我没做错。”

潘慧勤也不明白,但她以女性的直觉,固执的认为庄继华的话有道理,汪精卫靠不住,他肯定会和蒋介石搞到一块。

“在田,你最好和他当面谈谈,说实话,别看现在那么多人围着你转,可我认为,只有文革算是你的朋友,他不会害你。好吗?”潘慧勤软语请求道。

李之龙犹豫一下,最终点点头。

与李之龙一样抱着翻案正名的想法还有李浩一。一年以前他在广东被撤销了中山大学团委书记,又背处以留党查看的处分,他消沉一段时间后,现在随着政治局势地变化,他在党内的地位开始上升,因为他是第一批起来反蒋的党员,是最先识破蒋介石真面目的人。不过他最恨的不是蒋介石,而是那个曾经在他面前耀武扬威,让他威风扫地的庄继华。

李浩一是十二月到武汉的,那时庄继华正如日中天,牛行战斗的英雄,黄埔骄雄,各种光环集于一身,这种情况下他当然不可能采取什么行动,他只能躲在武汉中工会中等待机会。现在机会开始出现了。

与他有同感的是被庄继华十问诘难的余洒度。十问,让余洒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黄埔抬不起头来,从那时起,他就认定庄继华是黄埔右派地一面旗帜,要打倒右派,就必须拔掉这面旗帜,可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机会与庄继华面对面的较量了。

余洒度本来在黄埔武汉分校政治部,可蒋先云萌发把工人纠察队训练成一支军队后,在聂R臻的支持下,从部队中抽调了一批军事骨干来充当教官,其中就有他余洒度。

一股阴云在庄继华的上空中悄悄集聚,这出乎他意料之外,也出乎其他人的意料。

 第四十八节 伤怀(三)

就在北伐军进入上海之时,南京发生严重的排外事件,英美军舰炮轰南京,此举在武汉掀起新一轮抗议浪潮。/

庄继华的门再也关不住了,武汉的黄埔同学络绎不绝的来这里议论时局,洪君器、杜聿明忧心仲仲,杜聿明很迷惑,不知道局势会怎样发展,小心的提出东下去找蒋校长,洪君器却对武汉的现状非常不满,想要拉走学兵团。庄继华却劝他们要走就自己走,尽早走。可是洪君器却听不进去。

“学兵团是我们组建的,是为校长,为北伐组建的!不是为共C党组建的!校长要我们带好这支部队,我决不把它留给共C党!”洪君器几乎是咆哮着喊道。

“文革,难道校长与武汉方面就不能和解吗?”杜聿明很不甘心,也很担心:“北伐怎么办?就这样完了?”

庄继华长叹一声,杜聿明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人,黄埔同学中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有这种迷惑的也很多。

“光亭,君器,如果你们想走就尽早走。”庄继华也只能这样:“君器,不要想拉走学兵团,你带不走的。”

但庄继华的话没人听进去,所有人心里都存有一丝侥幸,希望奇迹能在最后时刻出现。

四月初,汪精卫在众人期盼中回到上海,不久与陈独秀联合发表汪陈宣言——《告两党同志书》,重申将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声明继续北伐,打到帝国主义。

汪精卫的号召力果然非同反响,唐生智、张发奎表示坚决支持武汉,摇摆不定的朱培德也表示支持武汉,加上在武汉的谭延恺对第二军有巨大的影响力,奇迹似乎出现了。

中国局势的急剧变化在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也引起一场政治斗争。已经逐渐失势的托洛茨基指出中国革命越发展,共C党面临的局势越危险,认为中共应该退出国民党,保持独立性,加紧武装工农,开展土地革命。防止资产阶级背叛革命。但斯大林反对,斯大林认为现在不是开展土地革命地时候,而是保持国共合作的局面,就在《汪陈宣言》发表的同一天,斯大林在莫斯科发表演说公开赞扬蒋介石,认为蒋介石是服从命令的,主张充分利用蒋介石的反帝情绪,然后再把他扔掉。

但蒋介石没给他机会。四月十二日,上海街头枪声大作。

这是个血腥的日子,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人被捕,数千人失踪,工人领袖、工会委员长汪寿华牺牲,周E来、罗亦农侥幸逃脱生。

这一天。血,染红了上海街头;染红了黄浦江。

四月十五日广东李济起兵深响应蒋介石,这次有更多地著名共C党人倒在枪口之下,熊雄、肖楚女等牺牲,黄埔军校数百名共C党员和同情共C党的同学被枪杀,省港罢工委员会被查封,工人纠察队被强行解散,文德楼上的广东。

随后是南京…杭州广西……

无数头颅落地。

陈独秀、周E来、林祖涵、郭沫若等共C党人纷纷逃往武汉。

412的枪声击碎了所有幻想期待,武汉迅速作出反应,宣布开除蒋介石党籍。免去其本兼各职,悬赏25万捉拿蒋介石,杀之者亦奖赏十万。

武汉对蒋介石的攻击打倒炙热程度,在武汉的蒋介石支持者无不禁若寒禅,纷纷秘密出走。南京的蒋介石也头疼的注意到部队地分裂,严重、陈诚时刻想把部队带到武汉与邓演达会师,而被誉为虎贲的第一师彻底混乱了。

严格的说蒋介石发动412政变依靠的并不是他的基本部队,上海主要是周凤岐的二十六路军,南京主要是李宗仁的第七军。黄埔地政治教育已经在一军根深蒂固,支持武汉的薛岳当上了甩手掌柜。时刻找机会出走,各级军官思想混乱,连何应钦、刘峙这种蒋介石的铁杆心腹,都不知所措,何应钦担心发生兵变一度想辞职走人。下级军官成群结队的跑到南京去找蒋介石。质问他为何要破坏国共合作,少数人更是心灰意冷。像严重、宣铁吾干脆直接走人了。

国民党从此分裂,再也没有统一。

“熊雄,其刚都牺牲了。”李之龙虽然对杨其刚非常不满,可听到他牺牲的消息却依然非常难过。

将会有大量同学牺牲本在庄继华意料之中,在牛行和樟木头亲眼目睹那么多同学部下牺牲,他以为自己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可听到这个消息却依然感到心如刀绞。杨其刚的音容笑貌浮现在他的脑海,以往的争论,分歧化归尘土。

庄继华脸色苍白喃喃的自责:“都怪我,我应该告诉他们地,我应该告诉他们的,应该告诉他们的…,为什么这么胆小。”

“文革,这不是你的原因。”李之龙刚开口劝就被庄继华打断。

“不!是我,我应该告诉他们的,我太胆小了,懦夫,怕死鬼!”庄继华锤着自己的胸口,泪流满面。

“文革,不要这样,这与你无关。”李之龙连忙去拉他,生怕把伤口弄破了。

在门外的宋云飞和伍子牛听到情况不对急忙进门。

“师长,你别这样,小心伤口。”宋云飞拉住庄继华的手,伍子牛却怒视李之龙:“你***给师长说什么了?你就不能不说吗!”

李之龙长叹一声,眼泪从眼眶流下。过了一会,庄继华平静下来,他虚弱的靠在椅子上,双眼无神。

“师长,你不用自责,是蒋介石背叛革命,我们还可以继续革命。”宋云飞劝道。

“对,打他狗日地,吴佩孚。孙传芳都被我们打垮了,蒋介石有什么了不起的。”伍子牛大咧咧的说。

庄继华摇摇头:“你们不懂,事情不会这样简单。汪精卫不会东征的。”

“不会吧?”宋云飞非常诧异,可他还没开口,伍子牛却抢先问道,眼睛却看向李之龙。

“文革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李之龙苦笑一下,心里却由衷佩服:“不过不是汪主席不东征,鲍顾问不赞成,他主张继续北伐,与冯玉祥汇合,争取冯玉祥共同讨蒋。”

“这大鼻子葫芦究竟卖的什么药,蒋介石立足未稳,不趁机打垮他。等他站稳脚跟可就不好打了。”宋云飞皱起了眉头。

“我看不是不想打,而是没法打。”伍子牛却替鲍罗廷辩护起来:“老宋,你知道街上大米多少钱一斤了,一块大洋,妈地,涨了快十倍了。我看过几天还要涨,商店地东西都空了。老百姓什么都抢,见什么买什么。前线士兵都开始饿肚子了,就这,还打仗,打个鬼。”

“这是帝国主义封锁…”宋云飞辩解道,伍子牛却摇摇头说:“我看不像。师长,你说呢?”

“子牛说地有道理,其他物资可以算作帝国主义封锁,粮食绝对不是。”庄继华淡淡地说:“自古湖广熟天下足,这湖南是有名的粮仓。应该能够供应武汉粮食,不应该缺粮,缺粮应该是其他原因。”

“你没猜错,湖南当地农会不准粮食出境,说粮食出境了,湖南的粮价就会上升,真拿这些人没办法,唐生智在前线缺粮,只好给毛Z东写信,请他帮忙才弄到几十万斤粮食。可也只够半个月的。”李之龙苦笑一下,他恢复工作后,接触了大量以前不知道的资料,对武汉目前地困境有了更多的了解。

武汉的情况不是糟糕,而是非常糟糕。市面上物资匮乏。通货膨胀严重。工厂倒闭,银行关门。外资撤离,失业工人即达十万以上。宋子文在上海筹集资金,遭到上海银行界一致拒绝。武汉政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