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投机者-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滕杰做得不错,只要能坚持下来,必定能振奋民族信心。”庄继华非常谨慎。不敢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实际上他不看好这场运动。

除了重庆以外国民党没有强有力地基层组织,缺少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地能力,离开群众,运动的深入性和持久性就很难保证;其次这次运动要有点像“禁欲”,运动地指导方针简称三化:生活艺术化、生活生产化、生活军事化,希望国民“勤以开源,俭以节流,知奢侈不逊之非礼,不劳而获之可耻,从而救中国之贫困。弭中国之乱源”;让那些达官贵人保持简朴,短时间可以,时间长了,恐怕他们自己就无法坚持了,他们一撤,老百姓会自然也就撤了。

“我们的国人就是贪图安逸,西方传来的一些奇谈怪论搞乱了国人的思想,忘掉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委员长希望能通过这样一场运动。^^^^让国民重新认识中华文化。”杨永泰压抑着心中的兴奋,这个运动还是按照他在蒋介石身边设计地轨道运行,这让他很兴奋,又让他感到一点机会:“我看重庆做得很好,应该向委员长报告,让全国各大城市派人来学习。”

“畅卿先生,你是有专折奏事权的,完全可以向委员长提出来呀。”庄继华笑着说。

“当然,”杨永泰听出庄继华话里的意思。但他还是不动声色的说:“文革。原来我以为你是个军事专家,现在看来党政军你是样样拿手。我想请你出出主意,现在这运动还需要做哪些?”

庄继华有点意外的看看杨永泰,这杨永泰一向自负,今天是怎么啦。杨永泰的眼神很诚恳,庄继华想了想还是推辞道:“说实话,我的事情太多,没有研究过,不好开口呀。”

杨永泰毫不在意,仍然诚恳的说:“一事通,百事通;文革何必谦虚呢。”

庄继华闭上眼睛想了想说:“我说点意见吧,不成熟,也不知道对不对,您参考。”

“但说无妨。”

“以前在广州时我有个朋友对我说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因为农民占国民地大多数;我认为他的这个论断是正确的,所以在重庆这两年,我们一直很关注农村,政策都很注意保护农民地利益,我想新生活运动也一样,它不应该只停留在城市,而应该到农村去,只有把农民发动起来了,这场运动才能成功。”庄继华字斟字酌的说。

杨永泰沉默了,这涉及到两人对中国现存问题的观点的根本不同,别看杨永泰学的法律,实际上他信奉的是儒家学说,主张士人治天下,信守君臣之道,认为通过有操守的官员领导民众可以摆脱中国目前的贫困,实现国家的富强。象他这样地外洋内儒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在民国时期很多。

庄继华并不了解他们这样人的想法,就算了解也是嗤之以鼻,儒家学说在他过来之前早不知道哪去了,他信奉应该说不是信奉,而是相信法律、管理、组织,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比摆脱贫困和战乱,至于思想,见他的鬼去吧。

“你和梁漱溟先生的观点有些类似。”沉默良久之后,杨永泰才缓缓的说。

“我听卢作孚先生说起过这个人,”庄继华立刻答道:“他也认为只有解决农民问题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不过他提出的道路是乡村建设,让知识分子下乡帮助农民,在农村建设学校,并把学校作为农村政权的基础,这一点却是错误地。”

在庄继华到重庆后,卢作孚曾经专门向他推荐乡村建设,他自己就在北碚搞了个乡村建设实验区;可庄继华毫不犹豫的就否决了,理由是政权不是学校,而真正原因是前世没听说过,显然是失败了。

卢作孚对他的态度很失望,因此也没有向他推荐梁漱溟和晏阳初,直到两年之后,庄继华才见到他们其中之一,然后他就后悔了。

“畅卿先生,下一步我打算在重庆推行减租减息,你怎么看?”庄继华问,杨永泰是重庆市长,名义上还是他的上司,争取他的支持非常重要。

“好呀,”杨永泰毫不犹豫的说:“国民政府早就有这个法令,民国17年国民政府就制定过《田农保护法草案》,宣布田租不能超过四成,张静江也在浙江就试行过,可地赋太重,士绅反对,不得不停止。重庆与当年的浙江不同,除了不收农税外,还有强有力的继承组织,完全有条件推行这个法令。”

但杨永泰没有告诉庄继华当年浙江士绅是怎么反对这个法令的,那是见了血地,他想染庄继华触点霉头,然后他再来挽回局面,卖庄继华一个好,以便加强双方地合作。

两人在车上好像闲聊一样,就把今后几个月的工作方向给定下来了,同时还达成一个不落文字地协议,杨永泰将代替滕杰主持新生活运动,庄继华推行减租减息。

求月票

今天又是一万字,月票留下

距离前面还是差三十票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五章 跋涉 第九节 中央入川(三)

见到刘湘时,庄继华吓了一跳,刘湘的头发几乎白了一半,眼窝深陷,目光呆滞,看来六路围剿的失败对他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

“二十年心血毁于一旦。”刘湘喃喃的说:“我二十年的心血呀。”

这二十年心血是**王国还是川军,庄继华心中猜想是前者,不过口里还是安慰道:“甫共,不用操心,中央军已经入川了,川军可以有喘息的机会,这次继华到成都来就是为甫公重建川军助力的。”

刘湘苦笑一下摇摇头,乔毅夫尖锐的问:“中央打算如何重建川军,还有胡宗南刘茂恩到底听谁的?”

“重建川军委员长肯定有详细的计划,我和杨秘书长都不是很清楚,估计在贺主任那里。入川部队的指挥权,委员长肯定会和甫公商议的,这点请甫公务必放心。”庄继华心里很清楚,川军的损失虽然很大,可实力依然不容小窥,一旦将其逼急了,刘湘要转而与红军合作,麻烦就大了,蒋介石不会不顾及这点。

“文革,你会不知道?”张斯可一副不相信的神色,他冷冷的说:“文革,自从西南开发队入川以来,甫公可一直是全力协助,要什么给什么,你在重庆把我们挤兑得苦不堪言,可曾见甫公丝毫抱怨,有人劝甫公予以反击,可甫公却说你的政策对川人是有利的,坚决拒绝了;你现在可不能落井下石。”

“甫公对我的支持我是铭记在心的,”庄继华很诚恳的说,的确,这两年他在重庆执行的一套政策对四川省政府的冲击很大,四川各地的反响非常大,对刘湘形成很大压力,刘湘也不得不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但四川的财政收入却也无法采取重庆一样地政策,所以刘湘受到的指责还是很大。但刘湘却从未向庄继华抱怨也没有干涉重庆进行的改革。否则重庆的改革不会这样顺利,对这一点庄继华是心知肚明,也是非常感激的:“川军新败,川政困难,我这次来成都就是为甫公提供支持的,甫公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我能答应地我就答应,超过职权范围的,我会尽量帮甫公向委员长争取。”

庄继华换个语气说:“至于…,斯可兄所说之事,我确实不知道,我回国后曾经与委员长有约,我只对外不对内,我不参加剿共,这恐怕是委员长没告诉我的原因。”

“真的?”乔毅夫他们都大为惊讶。庄继华居然敢与蒋介石做这样的约定,这实在令人震惊,刘湘与乔毅夫交换个眼色。乔毅夫问道:“这次我们的损失非常大,除了军队的损失外,军费花了二千多万,枪支弹药的损失更是不及其数,我们得到消息,委员长要甫公在川军总司令和省主席职位中择其一,这是不是属实?”

“这个消息我也听说了,”庄继华立刻答道:“军政分家是中央的一贯策略,中央系中没有那个军人兼任省主席地。军人兼任省主席的只有在地方势力中才有,从长期来看军政分离是必然走向,中国的传统也是军人不干政,只有在历史混乱时期,军人才会干政,诸位对中国历史比我熟悉,当知我所言不虚。”

刘湘面色阴沉,乔毅夫他们也不好作答,傅常欲要反驳却只是张张嘴。庄继华看看他们忽然笑了笑说:“甫公肯定有应对之策,甫公左右不乏善常政务之才,甫公可以让他们出掌主席之位,这也同样是军政分家。”

刘湘在心里苦笑。这也正是他所想地应对策略。被庄继华揭开之后。刘湘感到绕圈子不能把庄继华绕进去。这个人实在太精明。

“文革。说实话。我才能平庸既不擅长军务也不擅长政务。此次惨败我难辞其咎。我已经向委员长请辞剿匪军总司令之职。下一步我打算辞去川军总司令地职务。一心搞建设。为川民谋福利。”

庄继华想了想知道刘湘地用意了。他不想交出省主席地位置。宁可交出川军总司令。可他要交出总司令职务。谁来干?邓锡侯他们肯定不行。他们根本调不动二十一军系地部队。从二十一军系中调。刘湘不点头。谁敢接任?

思前想后。庄继华不得不承认刘湘这手十分高明。蒋介石恐怕也没想到。恐怕他所有地判断与他一样。刘湘会从幕僚中找个人来担任省主席。自己这抱紧总司令地职位。可刘湘却偏偏反其道而行。让蒋介石地谋划落空。

“川军这次损失很大。兵员损失六万。枪支损失高达八万。文革。这次你得帮我?”刘湘把自己地打算告诉庄继华后。就是让庄继华转告蒋介石。至于蒋介石会怎么处理他暂时不管。但川军地损失他却必须考虑。因此把主意打到庄继华身上了。

“甫公地意思是?”虽然早有出血地打算和准备。但庄继华还是没想到刘湘居然如此直接。

“我听说重庆的兵工厂已经能生产出枪支弹药,还有药品器材,你看能不能拨一些给我。”刘湘淡淡的问,眼中却包含希望。

“不能,”庄继华想想后说,刘湘的脸色顿时变的十分失望,傅常则有些激愤的站起来要呵斥了,庄继华平静的冲傅常做个手势,然后说:“这些工厂是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