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才子-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不请自来。又能够得到王爷的接见,想来肯定会有些名气。如果是传进来的,怎么选在大半夜?

阿四:“都不是,据说这两个道人名气极响,是个活神仙,不是一般人请得动的。前天,王妃娘娘就派人送上厚礼去请,人家接了礼物,说等有空再过来。却不想。选在这么个半夜。王爷前脚刚一回府在。这两个道人就到了。看得出来,王爷还是很高兴的。对那个老道人一口一个‘胡老神仙’地叫着。”

“胡老神仙。”吴伦一震,脑子里突然响起一个人的名字:胡大顺。

这人可是景王的旧识,在宫中做了十多年道士,可说是皇帝的身边人。

他大半夜来王府,肯定不会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不行,如此要事,我吴伦绝对不能错过。

想到这里,吴伦也不犹豫,立即朝前厅走去。

果然,大厅堂那边有两个道人,一老一少。

老的那个看起来很是气派,估计就是胡大顺。至于小的那个,看起来油滑刁钻,倒像个市井泼皮,正是胡大顺的儿子胡元玉。

王爷也在,和老道人在院子里边说话边散步,大冬天的也不怕冷不怕黑。

胡元玉和周护卫则远远地跟在后面,免得打搅了王爷和胡大顺的谈兴。

“王爷。”吴伦一拱手,小心地站在一旁。

景王见是吴伦,厌恶地看了他一眼,将头扭到一边自与胡大顺说话。

吴伦有些手足无措,显得很是尴尬。

周护卫这人是武人出身,却没有王府中那些下人们的势利眼。朝他笑了笑,而胡元玉则好奇地看着吴伦,也不知道这个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在王府中担任何职。

他本就是个泼皮似的人物,见吴伦吃憋,心中好笑,眉宇中带着一丝嘲讽。

吴伦在外人面前丢脸,燥得浑身发热。

这个时候,胡大顺看了吴伦一眼,问景王:“这位是……”语气中带着犹豫。

景王随意地说了一句:“这人叫吴伦,王府中的食客,也算是本王身边人,胡神仙不必在意。”

胡大顺听景王说吴伦是他的身边人,以为是心腹,也就没有顾虑,接着道:“王爷这次请本道来,究竟有何吩咐。”

景王:“主要有两桩,一是本王最近的修炼好象出了神通,感觉有些不安,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着手,想请教一下胡神仙;再则,想请你老人家给本王算上一卦。”

“神仙谈不上,也就是在修行界里有些小名气,值不得什么?”胡大顺一脸傲气:“也就是基本功扎实些,又侍侯万岁爷二十来年,饱读大内馆藏的道藏典籍,知道修行中各个阶段的情形。至于算卦这种事情,左右离不开周天易数,举手而为之,王爷请说。”

嘉靖从小修炼道法,可说是一个虔诚的道教徒。这几年跟是变本加厉,渐司其虚妄。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不但京城个大公卿大夫也在家中吃斋打醮供奉方士,连皇宫中的王子、皇族们也纷纷效仿。景王从小接触方士,对道家那一套也深信不疑。

当下就有些忐忑地对胡大顺道:“胡神仙,本王自小就于你结识,从你手头学得一套九转金丹之法。练了二十来年,一直没有反应,就身子结实些,精神比普通人好些,倒看不出好处。只是最近突然有了神通,心中码不实在。”

胡大顺:“王爷有了神通,说明修行已经极大进展,本是好事。可我教并不以神通见长,未必就大道。王爷且说说出了什么神通。”

景王点点头:“在以前,本王因为是个急性子,一直没办法入静。可就在去湖北就藩的时候,突然就能入定了。而且,一但入定,就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一整天下来只感觉不过是一个刹那。”

“无量天尊,这可是好事啊。所谓戒而定,定而慧,慧而通神。”胡大顺恭喜了景王一声:“那王爷又为什么烦恼呢?”

景王皱着眉头:“胡神仙,本王也知道这是好事。可最近入定的时候却发现一桩麻烦,我的双耳中突然出现许多杂音,连自己的心跳声和血流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那声音大得厉害,就如同打雷一样。本王心中惊惧,再不敢练下去了。”

“不用怕!”胡大顺一笑,挥了挥袖子,一派仙风道骨,侃侃道:“王爷刚入了道家门槛,不知道这其中的关节,自然心中不安。道家金丹大道中有初境,入景一说。你能够顺利入静出入自由,那就是初境。而后耳聪目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那就算是入了景了。只不过道行浅薄,需要继续巩固修为。一旦倒根稳固之后,那些杂音自然就会消失。因此,你也无须挂碍。”

景王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哦,原来这样,害本王白担心了许多天,太好了,太好了!”

说着话,就兴奋地搓着手。

胡大顺微微颔首:“好,王爷且说要让本道算什么卦?”

景王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胡道长,本王想请老神仙算一算我这次来京城之后,将来的去留。”

吴伦身体一震,王爷连这么要害的事情都向胡大顺请教,看来,景王府和胡大顺的关系相当地不简单。


第二百九十五章王上加白

景王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胡道长,本王想请老神仙算一算我这次来京城之后,将来的去留。”

吴伦身体一震,王爷连这么要害的事情都向胡大顺请教,看来,景王府和胡大顺的关系相当地不简单。

胡大顺抚摩着长长的白须,淡淡一笑,做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王爷可记得上半年时你离开京城去湖北就藩时,贫道前去送行时所说的那席话?”

景王被人赶出京城的来龙去脉吴伦自然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当时的景王犯了文官的众怒,可谓人人喊打。无论怎么看,他的政治生命都已经彻底结束。别人厌他憎他,或者生怕受到牵累,避之惟恐不及。

而这个胡大顺却前去送行,可见其人于景王的关系密切到何等程度。

只一刹那,吴伦就明白:这个胡道人就是景王的盟友,布在皇帝身边的眼线。

景王有些迷茫:“本王离开京城的时候……不太记的了……胡神仙。”

见胡大顺还是微笑不语,景王醒悟,一挥手,周护卫立即退了下去。

按说,这个时候吴伦也该退下的。

但他心中一凛,猛然想到,如果自己离开,就算是彻底脱离景王的决策圈子,这辈子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也不管景王面上的厌烦,厚着脸皮站着不动。

胡大顺缓缓到:“那日,贫道与王爷也是在这么个深夜里在王府中秉烛夜游。我记得在后花园里有一座假山,仿的正是杭州的飞来峰。当时,王爷问我,杭州的飞来峰既然飞来了,为什么不飞走。你记得贫道是怎么回答的……‘既来之则安之,一动不如一静’。”

景王:“是有这事,本王想起来了。那日,孤也想请胡神仙起一诖来着。”

胡大顺含笑点头:“那日的诖相就是一动不如一静。结果如何?王爷听了贫道的,安静地去了湖北,才不过半年这不就顺利回京了?”

“啊,原来如此!”景王悚然动容,朝胡大顺连连拱手:“胡神仙神通广大,本王佩服得五体投地。”

胡元玉在旁边得意地笑道:“王爷,我父亲的神通自不是一般人所能见识的。”

胡大顺接着道:“王爷刚才说要贫道算一算你来京城之后将来的去留,还是那句话。一动不如一静,只需安心地住下去,总归有拨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

“好,那么说来,借老神仙的吉言,本王就将这颗心放平稳了。”听胡大顺话中的意思。自己这次是不会再像上半年那样被人像丧家之犬般赶出京城了,景王满面都是兴奋。

他已经铁了心在京城呆下去,以静制动,少在别人面前抛头露面。一切,以隐忍为上。

只要能够不离开北京,一切都有可能。

不过,一想到朝廷里文官们的厉害,景王就头皮发麻。

如果到时候,他们一闹起来。惊动了父皇……这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同为修道之人,景王和嘉靖的法门不同,可有一点他却是看得出来的。万岁爷性格刚强,本就是个冷面人。这些年境界日高,早就练得绝情寡欲。再说,皇宫之中,所谓的亲情根本就没人看重。

想当初,父皇的一个妃子那么得宠,就因为一句话没说对。触怒了皇帝。结果。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死。那日,皇帝就站在现场袖手旁观。丝毫没有灭火救人的心思。

皇位大统自来都是天家第一要紧事务,为了让裕王顺利接位将来少点掣肘,这些年不知道有多少权贵被嘉靖一手扫除。远的有郭勋,近的有陆炳和严嵩。

君心似铁啊!

打了个寒战,景王的笑容凝结了,呼吸渐渐急促:“胡神仙,本王还想请你起一卦。”

胡大顺:“王爷想求什么,问什么?”

景王转头看着胡大顺,良久才咬牙吐出两个字:“凶吉。”

胡大顺沉吟良久,才道:“凶吉本乃天定,天心难测,需开坛作法。”

景王平日里也没少开坛打醮,见的次数多了,学也学会了。吴伦当下两步并做一步,手脚麻利起跑进大厅堂,只片刻就将一座法坛布置完毕。

景王本就是一个没原则的人,见吴伦手脚如此勤快,人也乖觉,满意地点了点头,胸中的厌烦稍有平复。

王爷的表情如何逃得过吴伦的眼睛,心中大为欢喜。

接下来自然是开坛作法,胡大顺在京城名气极响亮,是继邵元节和蓝道行之后的道门领袖。但所用的手法也很普通,不外是拜拜上苍,烧烧黄纸什么的。这一鼓捣就是老半天,看得人心焦,吴伦渐渐有些不耐烦起来。

只景王还是一脸期待地站在那里,神态恭敬。

不问鬼神问苍天,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对神仙鬼怪之物存而不论。吴论对这一套是不感冒的,只站了半天,就觉得双腿有些发软,毕竟在雪地上走了那么长的路。

胡大顺鼓捣了半天,收了势,突然从袖子里掏出一粒奇怪的东西,看模样,有些像是植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