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才子-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期殿试,别人倒无所谓,对于吴节和申时行,他李大人是非常看重的。申时行乃是名满江南的大名士,这样的人若不取了,传出去,却是一个笑话,也显得考官们有目无珠,没有水平。

至于吴节,名气比申时行还大。况且,他还是天子门生。若真伦起来,同李大人他也是系出同门,在朝中同为一派,所谓“帝党”是也。党同伐异,自己要相互提携。

再说,吴节已经连中了解元和会元,如果再中个状元,那可就是连中三元,大大的美谈啊!

作为一个传统的读书人,内心之中未免没有从自己手中制造佳话的冲动。

可看现在这种情形,吴节应该是中不了状元了。

这一点,也让他非常无奈。

好在他的卷子能够同前十一道送到皇帝面前,以他在皇帝驾前所受的恩宠,应该会被点庶吉士,入翰林。

哎,堂堂吴节,竟然要特旨才能入翰林,传出去,却是大大的不美。

吴节啊吴节,你怎么犯了这么个低级错误啊!

李春芳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感,不禁痛心疾首了。

接下来的转桌会审,李大人也是有气无力,草草了事。

而严嵩自认为摆了吴节一道,心中轻快,对待手头的卷子也分外开恩,也不细看。只要别人给了好字评语,他也不故意刁难,给个圈儿了事。

如果,到晚间,八十一份卷总算判完,前十也选了出来。

还别说,这科殿试还真有几篇文章写得很好,在一众考生中显得突出。

除了先前犯了忌的那份卷子,其中有一篇文章尤其之好。虽然立意规规矩,但文辞优美流畅,老道圆润,能够将老生常谈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单这份工夫而言,却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

更难得他写得一手好书法,字体奇特,每个字的重心都不同,有的偏左有的偏右,不像别的字都稳在中心。可组合在一起,却浑然天成,典雅得如同微服出游的王侯,雍容中透出一种无比的大气。

俨然已自成一派了。

这份卷子是最后才落到严嵩手头的,在此之前已经博得了满堂彩,得了七个圈,所受的评语也是极好。

“好好好,此文老辣,书法绝妙,当为状元卷子,如此才配得上我煌煌嘉靖盛世。”徐阶大为畅快,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就连一想自执才高,很少夸奖人的张居正,也点头微笑:“当年若是此卷与我同在一个考场,只怕连我也未必能赢他。”

高拱:“哈哈,张白龟,想不到连这么个人也有服气的时候。此卷判为第一,众望所归啊!文章且不论,这古怪的书法还真少见。等小传胪之后,我当请圣上将这份卷子赐老夫,也好揣摩揣摩其中的笔意。”

所谓小传胪就是读卷官将选出的卷子送到皇帝明前,等到考生到皇宫等候长榜时,则是真正的传胪典礼。

听别人说起书法,严嵩又开始怀疑了:怎么又出了一份文章出色,书法了得的卷子?难道这张卷子是吴节的,那么,刚才那份又是谁的呢?

一想到这里,严嵩内心之中顿时混乱了。

这已经是最后一转,别人都看完了卷子,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聊。

谈起这份卷子,都将目光落到严嵩脸上。

严嵩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硬判这张卷子一个差,再说,他也实在挑不出理由来。

只得机械地提起笔在上面画了个圈子,又写了一行评语。

还没等严嵩写完,其他人都同时出了一口气,感叹:“今科的状元卷总算产生了。”

判完所有的卷子,又定了名此,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八位读卷大臣中,不少人都是年纪一把,顿时觉得浑身疲惫,将卷子封了档,各自回家。

到此刻,所有的卷子还都是封了姓名和籍贯的,要等到明天将卷子交给皇帝复核时,才由皇帝撕开弥封。

第二日黎明,早朝时间。

按照大明朝的制度,殿试期间,朝廷是不用早朝的。

卯时,八位读卷大臣就带了前十名的卷子和那一份犯了忌的,到了皇帝跟前。

嘉靖刚起床,很是萎靡,眼睛里全是红丝。大约是刚服了仙丹,鼻尖上挂了一层细汗。黄锦拧了一张热毛巾递过去,皇帝接了,随意擦了擦手脸。

严嵩心中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郁闷,总觉得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他将十一份卷子用双手呈了上去:“一甲十名单子呈上,另有一卷,美玉微瑕,不敢不呈上,请皇上乾断。”

黄锦接了卷子,放在御案上。

严嵩指了指那份自以为是吴节的卷子,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嘉靖看了半天卷子,心中冷笑,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一个靖字而已,也不算什么忌讳。当年,为了避讳‘朱’字,不许民间吃肉,还不是一场大笑话。朕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在乎这个。但既然首辅这么说了,就这样吧。但将他剔除出去,却有些不公平。从一甲三名中剔除吧。掺进剩下的七名中,依序也不该中前三名,降到第四名妥当。首辅,你看这样可好?”

虽说是咨询,口气中却没有商量的余地。

一个弥封官上前,撕了弥封,唱道:“二甲第一,长洲贡生申时行。”

“啊!”严嵩身子一颤,忍不住低呼出声。

其他考官也有些意外,小声骚动。



第三百六十七章传胪大典

嘉靖也是奇怪,“咦!”一声,道:“这个申时行朕也有所耳闻,此人从小就过继给了他的舅舅,改姓徐。中举之后,因为得了功名,他舅舅命他归宗。申时行本欲拒绝,但族人都言可行,又有族中老人说项,只得无奈地改回申姓。此人有情有义,在江浙才名卓著,朕也挺看好他的。想不到,却因为卷子格式不对,落到一甲之外,险些两前十都入不了。”

“还好,朕点了他一个庶吉士,否则传将出去,却是不美。”

众读卷大臣纷纷点头称是,都是心中叹息,这个申时行本有状元之才,想不到落到如今光景。也是圣上恩典,否则还真要违误了这个人才。

大家交头接耳,严嵩心头一阵混乱,也不知道吴节的卷子究竟是哪一份,是否被选进这十一张里面了。

难道是后面被选中的状元卷?

皇帝见严嵩神情有异常,忍不住笑吟吟问:“严嵩你额头上怎么那么多汗水?”

严嵩颤巍巍道:“天气热,臣年纪大,有些经受不住。”

嘉靖哈哈一笑:“朕何尝不也热得紧,黄锦,给严阁老一张湿毛巾。”

然后,他就让人将第一名的卷子递上来。看了一眼,又撕了弥封,就道:“就这样,按各位大人的意思定这个名字,不改了。其他卷子,朕也无须看了。”

就扔到一边。

弥封官接过卷子,唱道:“头名卷,顺天府……”

……

终于到了殿试放榜的日子,也就是俗话说的传胪大典。

这一日卯时,点还朦朦亮,吴节等八十一命中式新人就早早地等在了奉天殿前。

奉天殿乃是东方三大殿之一。乃成祖迁都北京时做建,是整个紫禁城的核心。在真实的历史上。嘉靖四十一年改名建极殿。后又改名太和殿,是皇帝早朝之处。

今日大殿,早朝自然不设。

八十一个考生说不紧张也是假话,神色各自不同。都无一例外都表现得很亢奋。

自认能得到好名字的自然是一脸的期盼,水准差点的。却难免不带着一分撞大运的心思,或者自己被点进前十了也不一定,这科举场上的事情。谁说得清楚呢?

唯一例外的是申时行。这家伙一脸的颓废,整个人都木了。

这算是众人二进宫了,已经没有上一次那般拘谨。再说,监试官们也和气。大家在这里等了半天,都忍不住小声说起话来。

“这次殿试,如果不出意外。状元和榜眼已经是士贞和申兄弟之间的事情,大家都要去争后面八个名额。也不知道谁有造化得个探花。”

“是啊,与吴兄和申兄同期殿试,即是我等的荣耀,也是我们的不幸。”

大家都连连点头。

吴节一拱手,微笑道:“最后的名字如何定,还不是天子说了算,或许我的文章入不了陛下法眼也说不一定。”对此他倒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只要自己被选进前十,皇帝一撕弥封,怎么着也要替我这个天子近臣争上一争的。

而大臣们,多半会被皇帝一点面子。

不说状元,前三应该不在话下。

至于进前十名,吴节自认为无论是文章还是书法,都是上佳。八十一人中选十张卷,录取比例颇高,吴节有信心在竞争多名列前茅。

吴节谦虚了两句,却见申时行紧闭着嘴不说话。

心中奇怪:“申兄,怎么了?”

申时行喃喃道:“完了,完了。”

吴节:“究竟怎么了,申兄何出此言?”

申时行:“我只怕连前十都进不了?”

“啊!”不但吴节,其他人也惊讶地叫了起来。

都在问申时行究竟什么怎么回事,实际上,从昨天考完出场,申时行就呆在旅馆里不肯出来见人。

申时行着才悲哀地将自己写错卷子一事同大家说了,众人都是一阵叹息。

吴节皱了皱眉头:“这个靖字不犯忌啊,申兄也不须太担心。”

“犯忌不犯忌不好说,可格式不对,却是麻烦了。”

见大家声音大起来,主持的礼部大臣一声厉喝:“安静!”

等到大家平静下来,他才大声道:“传胪!”

传胪大典正式开始了,所有人都同时安静下来,伸长了脖子,生怕漏过一个字。

然后,首席读卷官严嵩从殿中走出来。

他也是一脸的灰败,有气无力地念道:“一甲三名!第一名,顺天府吴节,第二名安徽xxx,第三名,江西xxx。”

吴节身子一震,心中忍不住一阵狂喜:终于拿了状元,连中三元,国朝第一,好,至此,总算是功德圆满了!

按照明制,殿试名次的排列分为三甲,一甲共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一甲十本中剔出的七本并入二甲,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殿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