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1625-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邵捷春越说越兴奋,他双手挥得高高的,大叫道:“依我看,哼哼,起码十几万大军正在集结,不出多久,就要从四面八方攻进川来,你还有心思在这里开会,开个屁会。”

“哟,有十几万大军在集结要来打我,你还劝我开科举?”郑晓路越听越觉得邵捷春今天很有趣,忍不住笑嘻嘻地问道。

邵捷春呸了一口,道:“我怕你这恶棍万一能将十万天兵也打败,那时再来准备官员岂不是太晚,所以现在就开科举也不迟了。有备无患,有备无患啊。”

“再说了,你知道为什么阎王军征兵的效果不好吗?”邵捷春大笑道:“现在的你,在人民的心里还是个立足不稳的流寇,天兵一至,谁也不知道你会不会弃了四川而逃,百姓根本不敢跟着你押宝。如果你开科举取士,虽然打了朝廷一耳光,但是也等于安了百姓的心……”

郑晓路仔细想了想,邵捷春说的倒是有道理,虽然邵捷春今天不知道为什么有如打了兴奋剂,但提出的意见都是中肯的。

“好,就依邵大人所言,开科举。”郑晓路大声道:“第一届的四川科举,就交给邵大人负责吧,反正我也看不懂八股文,就由你这专业对口的人去做好了。”

郑晓路心里暗想,第一届科举,我也只好让你们搞,但是第二届,第三届……等我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都建好了,以后的科举就得由我来了,全部考数学、物理一类的基础科学,不能再考八股文。

……

阎王军开科举取士的消息,瞬时间飞遍了全四川。

这可是超级劲暴的消息,私开科举,这行为比造反攻城还要夸张,直接等于向朝廷的权威挑战,但也正是因为这股豪气,使得人民对阎王军更多了一份信心。

是的,如果阎王军只是一股流寇,人民哪敢归心,既然郑晓路敢开科举,无异于割地为王了,百姓这才对郑氏雄据四川的决心所有了解,这才敢倾力支持。

科举的消息一出,连报名当兵加入阎王军的人都大大增多了起来,数日之内全川就募集了四千多名士兵,弄得四川锻造总厂加紧生产兵器,好不狼狈。

原本朝廷的科举为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是地方上的考试,会试是全国级的考试,殿试则是在皇帝面前的考试。

阎王军现在只占了一个四川,自然就没有会试和殿试,只有乡试。朝廷的乡试时间定在八月,是秋季,气温比较适宜,所以又叫秋闱,但八月时,阎王军还没打算搞科举呢。

等到阎王军决定搞科举,早已快进冬天了,再将上发布科举的公告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传播,给读书人聚集到成都来考试的赶路时间也得预留出来,还得给读书人们一点时间临时报报佛脚,多看几本书,邵捷春最终将四川科举的时间定在了崇祯四年的年底,十二月二十日。

这时间定得有趣,再过十天就是春节,这玩人么是?考中的,就是喜上加喜迎春节,考不中的,就得哭着回家过新年了。

实际上,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很花钱的事情,真正的穷人连书都买不起,哪有能力读书,能读书的往往多是地主阶级,越有钱的家里越容易出才子,像郝孟旋这种穷书生,实在是非常的另类,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学成才的。

郑晓路占领四川之后,并没有打击富人们,只是有些组织乡勇和阎王军叫板的富人,被无情地铲除了,大多数躲在家里没出头的富人,都没有受到任何的刁难。

因此阎王军的开科取士得到了富人们某种程度上的认可,还真的准备让家里的读书人前来应试,这事早在郑晓路的意料之中,历史上张献忠占了四川之后,建立大西政权,也进行了科举取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心怀疑惧者固不乏人,但多数还是抱有善意或者热中功名的,所以参加大西政权科举的人相当踊跃。

现在张献忠的活儿被郑晓路抢了,结果也一样,报名参加的还真是不少。

邵捷春显然也没想到来参加科举的“逆民”还真有这么多,一边气愤这些家伙不尊王化,草率从贼,他一边却很来劲,因为四川实在是太缺官员了。

邵捷春改八股文为策论,亲自命题《万言策》,要求考生们历评古今帝王。

邵捷春来劲,郝孟旋也跟着来了劲,为啥?为往圣续绝学呗

郝孟旋想到当年郑晓路曾经送给自己一件羽绒服,照顾他单薄的身子。

十二月二十日是非常冷的时节,而且明末又值小冰河时期,冬季冷得诡异,郝孟旋怕来参加考试的穷书生被冷坏,于是自己掏腰包,买了许多件羽绒服堆在考场旁边的小仓库里,等着考生们来时发放给他们。

这个好心的小动作,为郝孟旋赢得了极大的清名,往后的几十年里,当时参考的书生都尊称郝孟旋为:“圣德先生”,这使得郝孟旋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w w w 。bxwx。'



第十一章 李自成的信使

第十一章 李自成的信使

第一届四川科举正在如火如荼地准备着。

这天,皂莺起了个大早,然后照惯例要去巡抚衙门上班,守在郑晓路的身边给她充当护卫和吐槽斗嘴的伴儿。皂莺发现自己越来越适应这个角色,如果哪一天不和郑晓路争吵上两句,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全身都使不上劲。

但是郑晓路最近很忙,连吐槽的机会都不太多了,唉。

皂莺走进巡抚衙门,只见郑晓路坐在堂上,正抱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嘿,吐槽的机会来了,皂莺大喜,一个箭步冲上去,嘲笑道:“哟,堂堂阎王军大当家也要读书?准备去参加科举?你没这么扯蛋吧,难不成还想混个县丞来当当。”

“切”郑晓路将书拍在桌上,对着皂莺阴阳怪气地笑道:“皂莺,我说你不认字就不要胡乱嚷嚷,我这书是参加科举看的书么?这是《孙子兵法》,听说过么?没听说过吧,爷告诉你,这是孙子写的教人打仗……”

郑晓路还没说完,就听到皂莺大笑道:“你儿子都没有,哪来的孙子,还写兵法?你就扯蛋吧。”

晕,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碰上你皂莺这种文盲型的女人,算我郑晓路倒霉,他砸了砸嘴,继续翻开兵法书看了起来。

郑晓路前世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军事方面实在是很白痴,仗着一点小阴谋和后世借鉴的特洛伊木马、麻雀战、地道战……打了几个小胜仗,就有点飘飘然,结果在成都之战被朱燮元狠狠地刷了一把,才知道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视。

想想也是,如果靠着几千把枪就可以横行天下,那当年二战的时候,日本鬼子干嘛还要和红军拼刺刀?有时候先进的武器未必就能让你一路爽到底,战术,战略缺一不可,还是抓紧时间学点兵法吧。

皂莺虽然吐槽了他两句,但见他真的在认真看书,也就不吵他,在一边安安静静地坐了下来,过了许久,突然见到彭巴冲迈着大步子冲了进来,大吼道:“东家,有陕西来的信使要见您。”

“陕西来的?”郑晓路心里一奇,自从乱陕西之后,阎王军已经完全撤回了四川,后来四川战事吃紧人手不足。阎王军连龚家湾的接引站都废弃了,整个陕西已经完全没了阎王军的势力,怎么还会有信使来?

彭巴冲嘿嘿笑道:“不是我们的人,是闯将李自成的手下,好像是来谈什么重要事的。”

“闯将李自成”郑晓路心里一惊,咦咦咦,这位赫赫有名的大贼头,你怎么找到我头上来了?

彭巴冲见郑晓路迟疑,问道:“见不见?”

“见”郑晓路赶紧道:“请进来,我倒想知道李自成派人来要送个什么信儿。”

不一会儿,信使走了进来,郑晓路眼前一亮,只见来人是一个二十来岁的汉子,身体健壮,肌肉结实,行走间落落大方,举手投足有如虎豹般灵气狡捷,五官端正平实,皮肤黝黑,让人一看就忍不住喝一声彩。

好一个人物,假以时日,必成一方守牧大将,郑晓路心里赞了一声,只见这信使走到堂前,不卑不亢,双手一揖,道:“阎王大当家有礼了,我叫李过,乃是闯王高迎祥帐下第八队闯将李自成的侄儿,江湖上送我一个绰号‘一只虎’。这次奉我叔父的命令,特来与阎王大当家商议要事。”

一只虎李过……呃,历史学得差,没听说过,但看这气势,也知道他必定是李自成的爱将,将来也是搅乱天下的一方豪强。

郑晓路心里暗暗留了意,他对李自成虽然很佩服,其名如雷贯耳,但是因为李自成后来**堕落,因此对李自成也不是十分有好感,将来多半得打上几架。对于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才对。

“千里迢迢入川,看来是很重要的事吧。”郑晓路道:“说来听听。”

“我来送一个消息,定一个盟约,顺便借点粮食和兵器。”李过丝毫不打花枪,直接突入主题。

“嘿,有趣,借粮食和兵器?这可没那么容易”郑晓路心念一转,笑道:“你敢这么大摇大摆地借粮,看来你要送的消息十分重要,要定的盟约也是非常可靠,不然哪来这么有把握。说吧,先说是什么消息吧……”

李过嘿嘿一笑,他偏头看了看旁边站着的九指皂莺,那绝美的容颜使得李过有一瞬间的失神。然而他是盖世的英雄好汉,岂会被美色所迷,一双眼睛瞬间就回复了清明,然后朗声道:“阎王大当家在乱陕西时的赫赫威名,晚辈听过不少,知道阎王大人豪情仗义,并且机变百出,是智勇双全的大将。而且九指皂莺的仗义疏财,一言九鼎也是世人皆知。所以晚辈就直言了……”

“几个月前,咱家闯王大当家带队参加了紫金梁王自用大当家在山西召开的英雄大会,列为三十六营之一,当时阎王大当家正在四川苦战,也许并不知情。”李自侃侃而谈道:“大会结束后,我叔父李自成在山西各处转战,有一次在一场小战斗里抓到一个朝廷的军官,从这军官口中,逼问出了一个天大的阴谋……”

“哦?”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