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1625-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晓路也不干预,贫富差距是不论什么样的社会也会有的,这些没有能力盖大房子的人,今后正好被自己的造船厂或者别的什么工厂给招纳,说不定会有反而翻身的一天。

等他们的房子建好之后,郑晓路就将他们数户人编为一组,每一组租借给他们一只小船,让他们出海打鱼,所得的鱼按一定比例交给阎王军,作为船只的租借费。当然,这个比例非常小,只是让他们有一种必须上税的感觉,不至于变成野人。

渔民们倒是没什么意见,反正他们早就习惯了给朝廷上税,相对来说,阎王军收的税很少,而且还借船给他们,这可比朝廷好多了。

移民们迅速地融入了角色,在岛上的生活过得非常愉快。

第二件大事是造船厂的建设问题。随着冯子铭和几个西洋工匠的到来,新式改良型蒸汽机和大量的深山巨木运到,阎王军建造海船的计划终于可以实施了。

但金竹军的原班船匠,也可以全部下课休息了。因为金竹军的原班船匠全都只会造河船,不能建造海船,所以他们是不能指望的。

征召新船匠势在必行。

郑晓路在五万移民中高薪征召,很快就召到了五十几名船匠,但这些船匠大多数只会造渔船,并不会造战舰,参与过朝廷的小型战舰建造的船匠只有十名,造过中型海沧船的则只有三人,有造大福船经验的则只有一个,而且还只是个打杂的。

郑芝龙倒是大方,将他的船匠全部友情提供给了郑晓路,这些船匠就很厉害了,不少人造过大福船,造过海沧船的更是有近五十名。

于是“舟山造船所”就在这么一堆杂牌船匠的组织之下建成了,造船所的所长由闲得没事干的张逸尘暂代,冯子铭和几个西洋工匠充当技术顾问,数百名船匠是造船所的第一批成员。

冯子铭兴奋地将他的改良型蒸汽机拿给郑晓路过目,这玩意儿当年是郑晓路绘出的初始图,但那时只像一个大锅,现在却被冯子铭和西洋工匠们改得面目全非,已经是很复杂精密的机器了,郑晓路这个原设计师此时已经完全看不懂。

他只知道这种新式蒸汽机已经可以用极大的功率推动数十个水轮,使得船只不需要帆桨也能行驶。冯子铭本以为自己的发明会得到阎王大人的指点意见,结果他惊讶地发现阎王大人在蒸汽机上的造诣已经不如自己……

鉴于福船太笨重,蒸汽机现在要推动福船还有些困难,冯子铭决定只用中型海沧船来加装蒸汽引擎,于是舟山造船所的第一个生产目标浮出了水面——复活龙虎王。

船匠们采用最好的云南深山巨木作为新龙虎王的龙骨,切出整齐厚实的船板。去掉笨重的船帆、去掉没用的划桨,新的龙虎王使用完全流线型的船身结构,内部以蒸汽引擎带动十几个水轮运转,再在船头上安装上龙虎王仗以成名的斩舰刀,漂亮的船身有如一条神条奕奕的剑鱼。

新龙虎王第一次下水,就开出了高达10节海里的航速,比现在海面上任何一国的船速还要快。在水兵们能熟练掌握这艘船后,开出12节海里的高速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郑晓路想到了后世的船有了蒸汽机之后都改成了铁甲船,于是又下令给龙虎王打造了一套钢板,这套钢板主要用于保护船头和船腰这些容易被敌人炮弹击中的位置。以免新龙王和老龙王一样落得最终沉没的下场。不过钢甲稍稍影响了龙虎王的船速,使得龙虎王减慢了1节海里左右的速度。

新龙虎王的成功标志着郑家水军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郑晓路立即下令,加紧生产狮王、豹王、狼王……组成百兽王特殊部队。

然而不论百兽王有如何新税,它们毕竟只是中型船,比起福船来还矮了一个头儿,更别说那巨大得有如小山一般的荷兰大帆船。如果当真在海上发生了大混战,百兽王终究无力与荷兰大帆船进行正面作战。

如果想要掌握海权,将外国强盗通通赶走,不获取到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荷兰大帆船的制法,是肯定不行的。

看着龙虎王在海面上试航,左冲右突的威武样子,郑晓路的脸上却前所未有的凝重,他大声下令道:“张逸尘、彭巴冲、皂莺、马祥云、张秀成……走,咱们去澳门走一趟,是时候与外国人打打交道了。”

'w w w 。bxwx。'



第五十二章 前往澳门

第五十二章 前往澳门

澳门,乃是中国东南边的着名港口城市,它本来是个小渔村,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所以称“澳门”。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人从当时明朝广东地方政府取得澳门居住权,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欧洲人。当时葡萄牙人从妈祖阁(妈阁庙)附近登陆,向问当地人这里的地名,因在妈阁庙旁,当地人便回答“妈阁”,于是澳门便被命名为“Makau”(葡萄牙语的译音),大陆多拼写为Makao。

1580年的时候,西班牙与葡萄牙发生了战争,西班牙将葡萄牙吞并了,并且霸占了葡萄牙的殖民地贸易。但好玩的是,澳门的葡萄牙人拒绝降下葡萄牙的国旗,至始至终不肯向西班牙人投降,这地方距离西欧太过遥远,西班牙在东亚的实力也并不比澳门的葡萄牙人强多少,所以澳门居然一直没事。

此时在澳门东北方的海面上,一艘巨大的商船在三艘黑色的福船的护舰下,缓缓向澳门行来。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新式龙虎王,郑晓路只带了黑色三连星来做护航舰队。

船头上站着一个眉花眼笑的年轻人,正是郑晓路。他的背后站着伤已经养好的张逸尘,无所事事的彭巴冲,以及轻纱蒙面的马祥云和皂莺。另外还有翻译张秀成和郑芝龙的军师孙文宇。

张逸尘现在不用操作情报,闲得比较无聊,彭巴冲、马祥云、皂莺也是同样的闲人,所以天天跟着郑晓路满世界乱跑。至于张秀成,要来澳门和外国人打交道,当然少不了张秀成这个万能翻译,实际上澳门也是张秀成的故乡,有他在还可以充当向导。

至于孙文宇,则是必须带着的敲门人物了。

此时的澳门乃是整个东亚地区最重要的贸易港口和天主教传教的根据地,数国的舰队卫护着澳门,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大摇大摆地进去。西班牙人明明吞并了整个葡萄牙,但却没胆子向澳门伸手,否则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大明……许多国家的势力都不会善罢干休。

这其中最麻烦的还要算大明朝廷的陆军,明廷与清廷不同,明廷对外国殖民者的态度非常坚决,你敢来惹我,我就扭着你打到死。葡萄牙人是从明廷手里合法地“申请”到暂住权的,如果西班牙人敢来胡闹,很有可能惹得明廷发兵,所以葡萄牙人居然在明廷的翼护下保住了澳门这块远东的自留地。

这威胁还真的有点用,比如郑晓路就不想占澳门,以免什么藤牌兵、义乌兵、狼兵没事就来找自己打仗,那就麻烦大了。

为了减少些麻烦,只好把郑芝龙这个有名的海上大佬的人带上一个,以示自己的身份非凡。

到了澳门东北面数海里处,海上就远远地出现了葡萄牙人的巡逻船,见到郑晓路的船队,葡萄牙人并不惊奇。澳门这里龙蛇混杂,各国的武装海商,或者说海盗四处可见,出现这种军舰护着商船的情况太常见了。

葡萄牙人的巡逻舰上立即打出了旗语:“这里是葡萄牙人的领地,你们是哪里来的船队?”

郑晓路骚包地命地挥舞金竹军的大旗,一面黑色的旗子,上面刺绣着一根金光闪闪的竹子。但是挥了半天,葡萄牙人一点反应都没有。

倒是孙文宇拿出飞虹将军的海盗旗,迎风一展,那葡萄牙人的巡逻舰立即认出来了,不一会儿,那巡逻舰就靠近了过来。船上跳过来一个褐色头发的葡萄牙水兵,他用葡萄牙语向着孙文宇招呼道:“原来是一官先生的船。”

原来郑芝龙在西方人那里被称为“尼古拉 一官(Nicholas Iquan)”,这个名字在整个世界的范围内比郑芝龙三个字响亮多了,连很多远在万里之外的西欧人也知道尼古拉一官这个人,反倒不知道郑芝龙三个字。

葡萄牙水兵恭敬地道:“一官先生又有什么好货要运到澳门来交易吗?”

孙文宇微微带笑,也不回答,旁边的翻译张秀成接口道:“一官先生最近很忙,没时间跑商了。他介绍一位好朋友来澳门交易货物,就这旁边这位郑先生,请你认准他的金竹标志,以后你们会经常看到这张旗。”

“Mr。Zheng?”葡萄牙人用极端怀疑的眼光看着郑晓路,似乎怀疑他的身份和实力。

呵,老外这东西,崇尚的是实力,有实力老外才看得起你,这一点郑晓路是深深明白的,他对张秀成耳语了几句。

张秀成嘿嘿笑道:“你听说了前不久的崇明岛海战吗?荷兰人被我们击沉一艘大帆船,你敢看不起我们家Mr。Zheng?”

那葡萄人一听,顿时大吃一惊,崇明岛六军之战早已经在西洋人们中间传开了,澳门乃是东南亚的重要商业中心,消息当然是一等一的灵通。

前不久荷兰人调动八艘荷兰大帆船北上崇明岛,说是要击溃尼古拉一官的舰队,结果回来的时候变成了六艘,荷兰人损失巨大,险些吐血。葡萄牙人当然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这事情已经变成了澳门人酒桌上的笑话。

没想到其中一艘就是眼前这个Mr。Zheng击沉的?

葡萄牙水兵肃然起敬,立正,行礼,然后小心地问道:“Mr。Zheng到澳门来要做些什么交易啊?”

要过人家的海关,当然少不了货物检查,郑晓路早有准备,他让张秀成带着葡萄牙水兵进了船舱,张秀成随手拿起一张蜀锦扔到水兵的手上,嘿嘿笑道:“看看这锦缎,你们从别人那里能买到么?”

南京云锦、 广西壮锦、苏州宋锦、成都蜀锦并列为中国四大名锦。郑晓路带来的蜀锦自然是全川最好的彩锦,那葡萄牙水兵见过云锦、见过宋锦、也见过壮锦,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