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征服者-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业牡夭
“我这里已经没有钱了!”刘晔恼怒的看着眼前的杨安国,在安置流民的这段时间刘晔忙的是焦头烂额,花钱如流水,杨安国还向他讨要额外的军费,他又岂能不恼火。
“刘大人,这五百万钱是主公临走前特批的。”杨安国也不争辩,将张扬临行前交给他的一份手令递了上去。
这笔军费是用来扩军的,从进入冀州的流民中,杨安国、高顺、于禁又挑选出了五万精壮,而这些新兵耗费的钱粮不是一个小数字,原定的军费粮草已无法满足新军的需要,因为现在由刘晔负责新军的军费开销,所以杨安国才不得不前来向刘晔索要军需。
刘晔接了手令,看完之后脸色更加难看,递给一旁的士文看,士文看了看,也有点为难,手令中写的十分清楚要求满足杨安国所申请的军费。
刘晔眉头深皱,沉吟了半晌后,才勉强说道:“二百万,最多给你二百万钱。现在冀州还有三十多万的流民没有粮种,我没有那么多钱给你。”
杨安国盯着刘晔一言不发,刘晔毫不退让的回瞪着杨安国。一炷香时间后杨安国默默的拿回手令,向刘晔施了一礼,“刘先生,你是一个好官!”
他也很清楚士文和刘晔在这段时间里为了安置百姓付出的辛劳,但主公张扬临行前的嘱咐他又不能不遵守。就在这两难之际,从房外走进一人,“杨将军,我可以再给你三百万钱。”
刘晔,安国闻言一愣,回首望去说话之人正是贾诩贾文和。在张扬的麾下,贾诩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他和徐荣皆是张扬从董卓那里强要来的,但张扬对贾诩却十分的信任。
这次冀州抄没叛乱世族家产的负责人就是张扬。两人还知道在张扬手下有一队人马,专门用于处理一些不好在明面上解决的事。
看到两人的反应,贾诩脸上罕见的露出了一丝笑容,“刘大人,你那里大概还需要多少钱粮?主公在临行前,有过交代,让我们监察司尽量给予你们帮助。”
刘晔略作思索,试探的报出了一个数字,“七百万钱!”
“明日我派人给你送一千万钱。”贾诩面不改色的说道。在冀州抄没的那些世族家产的数目只有张扬和他两人知晓,那是一笔庞大的财富;何况贾翊还知道杨家庄的家产还没有动用,不过那些钱用来买马和打造新式装备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用。
贾翊不慌不忙的继续说道:“半个月内还会有十万流民从冀州过来,刘大人费心了。”自从郭嘉随张扬前往洛阳后,郭太输送流民的任务就由贾诩接手了。
刘晔听到贾诩的话后,便是一惊,从张扬离开冀州征讨董卓,冀州已经接纳了近一百多万的流民,这些流民大部分都是从青州、幽州两地过来的。
根据他的观察,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听说冀州有土地可分才会离乡背井的赶到冀州。难道这也是张扬所设计的?想到这里,刘晔的心中升起一股凉气。
冀州原本就是中原大州,有人口三百万多万,加上新近流入冀州的流民,人口已有四百多万。而且这股流民迁移的风潮还未结束,按照他的估算青州、幽州、兖州至少还要有五十万的流民涌入冀州。到那时冀州将会成为中原第一大州,但以冀州现在的财力能容纳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吗?
看到刘晔的表情,贾诩没有多做解释转身离去,对于张扬的野心他比刘晔要清楚的多。在乱世即将到来的时刻,人口和粮食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人口。有了人口,才能招募更多的士卒,才能抢占更大的地盘,养活更多的人。看着贾诩离去的背影,刘晔陷入了沉思。
贾诩回到官邸后,立刻有手下官员来报:“启禀大人,中山郡那边传来消息了;潜逃的叛逆余孽大部分都藏身在中山郡,而且在中山郡有不少的世族在包庇他们。”
“孔太守知道此事吗?”贾诩脸色阴沉的问道,中山隐藏这些世族余孽和孔伷的纵容是分不开的。
他也知道主公张扬铲除那些叛乱世族的手段使孔伷十分不满,但碍于先前张扬援救之恩,孔伷也不好多说什么,终究那些世族叛乱证据确凿,但即使如此在孔伷看来也不应该牵连到如此多的世族。
“孔太守不但知道,还有意隐瞒他们的行踪。”
“孔伷这个太守是干到头了。”贾诩冷笑一声,“青州那边有什么动静?”
“青州那边没有动静,渤海郡袁绍的三万人马被杨安国将军看的很紧;不过前几日又有人前来游说高将军,但来人已被高将军斩杀。”
“继续监视,还有新加入我军的于禁也要加强监视。”贾诩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幽州呢?”
“幽州的公孙越在主公出兵后曾陈兵涿郡国,但后来孔伷大人遣人质问,公孙越才收兵。孔伷大人最近还收了一员大将,名为巫睿,武勇过人。”
“让我们的人小心监视,不得轻举妄动。”
“大人,若是孔伷有异心?”
“他还没那么大的胆量。”贾诩有些无奈的说道,“没有主公下令,任何人都不能动孔伷。”虽然现在他管理的监察司权利极大,但对于军中的几位首脑人物和徐庶,刘晔,孔伷等人没有张扬点头,他也不能擅自行动。
“大人,洛阳来的捷报!主公已击溃董卓,大获全胜!”一名军官兴冲冲的闯了进来,兴奋的叫道。
贾诩阅过战报,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但随即冷静下来,吩咐道:“立刻将捷报传送孙别驾,杨将军和刘从事,徐从事,还有将此捷报传遍冀州!”
“诺!”
……
“公业,你有何看法?”刘晔看向一旁的郑泰说道,他和郑泰本是好友,因此他虽然没有点明,但郑泰知道是什么意思。郑泰原本是接受郭嘉的邀请来投效张扬,他和华歆被张扬送上朝堂一直藏在洛阳的公卿中来探听消息和左右士族的意见,直到张扬平定冀州,出征洛阳之时,才召他二人回来。
在张扬离开冀州的这段时间,他一直负责在冀州开设学堂教育百姓。对于张扬分配给他的这项任务,他心中也有几分不安。
因为在大汉读书习字是士族的专利,很少有平民有能力学习,终究学习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和财力是巨大的,但在冀州的学院中却没有这样的问题,所有十二岁以下的儿童都必须接受教育,这是冀州之主张扬强行规定的,任何人都不得违抗。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读书习字,因此这使得张扬在百姓之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不仅如此在学院中儒学并没有占据主要的地位,法学、兵学、墨学都是学院学子的必修之课。
郑泰想到这一切,沉默良久吐出了四个字,说道:“所图非小。”作为一名博学多才,有着卓越远见的士子,郑泰非常清楚这种普及教育所能带来的效果,这对于原本牢牢掌握才识的士族将会带来何等的冲击。
冀州的变化,他们都看在眼中,并参与其中,很多的治政之法都是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的。但这些治政之法却又能给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和好处。当然他们更清楚张扬之所以能够实行这些治政之法,将土地分配给百姓,是因为铲除了冀州大部分的世族后才得以实施的,而对于其他州郡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郑泰也是士族弟子,虽然没落,但也是个士族,他原本很看好张扬,只是现在渐渐的发现张扬之心不简单。因此他深深的注视着面前这位年长于己的刘晔,现在他们两人都在张扬手下效力,虽然未曾接触太多的军事,但从军队的补给和地方上的种种迹象对张扬的实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以张扬拥有的军力与冀州接邻的幽州、青州、兖州、并州都已不是他的对手,如果他要有了异心,则大汉危矣。
“子扬,你说他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王莽?”郑泰声音微颤的问道,当年篡汉的王莽的许多作为和今日的张扬有着太多相似之处。
刘晔小心的向房外扫了一眼,轻声说道:“公业,小心隔墙有耳!”
“贾文和?!”郑泰脸上一变,说道。
“监察司!”刘晔苦笑了一声。对于张扬亲自下令建立的这个机构,经过冀州之乱后,张扬麾下文武都对其是忌讳三分。
在刘晔和郑泰感慨之际,他们万万想不到张扬已击溃董卓大军,救出了部分士族,其中还有包括刘晔的父亲刘普,并逼迫刘普迁族冀州。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各方谋算 (感谢大家的金钻)

“大人大喜,主公已击溃董贼,大获全胜。”前来报捷的官吏兴奋的说道。
“什么!”刘晔与郑泰都是一惊,从张扬离开冀州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竟然就击败了董卓。要知道之业带往司隶的人马才三万人马,而董卓手下的军队却有二十多万。
“你从那里来的消息?“刘晔急问道。
“贾大人派人通知的,张辽将军两天后到达白马渡口。”那官吏兴奋的说道。
刘晔和郑泰对视一眼,之业的这场大胜将彻底的击碎了那些在冀州针对他的流言,使得冀州的人心完全为张扬所控,二人不由同时发出一声长叹。
“可曾诛杀董贼,救出皇室?”刘晔急声问道。
“这倒没有听说。”那官吏面露难色的说道。
待官吏离去,刘晔脸色阴沉的说道,“公业你回去准备,我们准备离开冀州。”从冀州的诸多变化他已逐渐察觉到张扬的不轨之心,作为仍然忠于汉室的刘晔作出了逃离冀州的决定。
“现在就算我们想走,只怕也走不了!”郑泰苦笑一声,“现在我们身边的侍卫都是监察司的人,我们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张侯是不会让我们离开的;何况这里还有前不久刚从洛阳的族人,难道能放弃他们?”
刘晔一听,颓然的跌坐在榻上说不出话来,他知道一旦事情败露,这些已在冀州安居下来的族人定会遭受牵连,虽然他知道张扬心怀苍生,但在必要时候张扬他决不是一个良善之辈。
郑泰沉默了良久后,开口说道:“子扬,汉室的气数看来已经到头了,我们不能不为自己的家族着想啊!”对于天下的局势,刘晔和郑泰都十分的清楚,他们两人身为冀州的高层自然能看到许多从各州收集来的情报。
从这些情报中都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