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1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豪越来越多。

陈好是御史台的治书御史,主掌律令奏劾,熟悉律法条文,有关弹劾郡县官吏的奏章主要由他书写。看到几个案几上堆满了文卷,他不禁发出一声哀叹,“大将军,你还是让我去领兵打仗吧,我实在受不了了。”

“好啊,接受你的辞呈。”李弘放下手上的文卷,笑着说道,“不过,不是让你去领兵打仗,而是让你去江东。”

“去江东?”陈好马上明白了,“让我去招抚孙策、周瑜?”

“对。”李弘说道,“我已经给朝廷上书了,圣旨很快就会下来。”

“你和孙辅、鲁肃一起走。”荀攸站起来,走到他身边说道,“我们已经和曹操联姻议和,曹操的大军很快就会集中全部力量攻击江东。而荆州的刘表看到有机可乘,势必增兵攻击豫章,孙策和周瑜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接着他把和曹操议和的大致情况说了一下,“孙策和周瑜要想守住江东,只有受抚。”

“我马上就走吗?”

“你准备一下。等圣旨到了,马上就走。”李弘说道,“你到了江东后,不管孙策和周瑜提出什么条件,你都可以先答应下来。但孙策和周瑜必须接受我们三个条件,否则招抚之议作罢。”

“请大将军明示。”

“一、让他们的家眷到晋阳充当质任。二、向朝廷上缴赋税。三、我大军平定江淮后,他们立即让出江东,交出军队。”

陈好躬身答应。

这时,门下督贼曹任意掀开帐帘走了进来,“大将军,刘磐已经到了行辕,你要见他吗?”

 第十一节

大汉建兴四年(公元200年),正月,晋阳。

南迁一事接二连三的出问题,让长公主极为愤怒。

先是河北三州人口迁出地区的府衙、官吏和门阀富豪们无视朝廷圣旨,公然侵占土地,导致河北百姓怨声四起,接着青、兖两州又出现了“圈地、炒地”的恶性事件,朝廷的南迁之策因此遭到了严重打击。南迁之策不能顺利实施,不但让河北陷入了危机,更耽误了大军攻击洛阳的时间。大军不能在春耕后展开攻击,等于让叛军赢得了更多的喘息和恢复时间,造成的后果难以预料。

长公主连续下旨,责令河北三州各级府衙重新清查土地,凡被府衙、官吏和门阀富豪侵占的土地,立即让出来分给百姓,以稳定河北郡县。如有抗旨者,杀无赦。同时,十几位巡案使者也奉旨奔赴各地展开督察,一旦发现贪赃枉法,抗旨不遵者,就地诛杀。

长公主急诏大将军李弘,督领青、兖两州军政,彻底清查两州“圈地炒地”事件,严惩违法乱纪者。凡两千石以下官吏涉嫌其中者,只要证据确凿,则杀无赦。

丞相蔡邕、御史大夫刘和、太常许劭等大臣认为长公主的做法太过激烈,不但无助于河北的稳定,反而可能激化河北矛盾。

长公主拒绝纳谏。她认为河北的吏治已经开始腐败,必须严刑峻法,严惩不贷,对贪官污吏绝不姑息,有多少杀多少,以确保大汉中兴大业的稳步推进。

大臣们之间的争论也非常激烈。

以李玮、刘放为首的大臣们坚决支持长公主整肃河北吏治,认为此次南迁事件充分说明了以德治国、重礼轻法的严重弊端。建议朝廷以重刑治国,以刑去刑,惩治不法。

反对者因为此次南迁事件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让他们在朝堂上辩白的声音苍白无力。蔡邕等一帮大臣们在长公主愤怒地斥责下,也只能保持沉默了。

长公主乘着这个难得的机会,颁布了一系列旨在维护新政顺利实施的新策和新律法,其中对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祸乱社稷者的惩治尤其严酷。而这一系列新策和新律法的颁布,把朝廷向“以法治国,隆礼重法”的路上大大推进了一步。

当晋阳的文官们正在为采用何种治国策略更有助于大汉中兴而争论不休的时候,武将们也在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征伐策略展开了激烈辩论。

由于南迁一事出现了重大变故,原定于春耕后攻击关中的计策受到了影响,太尉徐荣、光禄勋张燕、卫尉吕布在大军攻击方向上随即产生了分歧。

右车骑将军、太尉徐荣坚持先打下关中,然后包围洛阳,和中原大军联手攻克京城。为了顺刑打下关中,徐荣上奏长公主,要求征调胡族铁骑,集结大约十万到十五万的步骑大军攻击关中。

右卫将军、光禄勋张燕认为,目前攻打关中,对手是韩遂和袁绍两个人。大军一旦攻击不利,势必陷在关中战场,继而会导致朝廷在一到两年内拿下洛阳全取中原的计策失败。从现在关中形势来看,韩遂目的很明显,他要占据关中,以便和河北、洛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谁要打他,他就和另外一家联手抗敌。为了避免让大军陷在关中战场,我们不如让关中维持目前的局面。让杨凤、庞德带着部分兵力戍守河东,我们则把主要兵力全部集中到中原,从河南、河内和颖川三个方向攻击洛阳,和袁绍一个人作战。

韩遂虽然明知袁绍挡不住我们,但他却无力帮助袁绍。长安距离洛阳八百里,西凉军鞭长莫及,而河东和安定一带又有我们的步骑大军威胁三辅,在这种情况下,韩遂最多不过出兵攻打一下河东以牵制我们的兵力。他对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攻克洛阳,摧毁他独霸西疆的美梦。

因此,张燕建议长公主屯重兵于中原,集结大约十五万步骑大军攻击洛阳。

吕布支持张燕的攻击之策。

关中大战如果开始,中原战场上的大军因为粮草辎重不足,无法出动,这样一来,袁绍就得到了充足的恢复时间。

韩遂占据的关中,是个渺无人烟的地方,就算给他几年时间,他也无法恢复关中增长自己的实力,所以韩遂对我们威胁不大。但袁绍就不一样了,袁绍有关东,有豫州,还有荆州刘表这个坚强的后援,他每过一天,气力便恢复几分。我们给他的时间越长,他实力恢复的越多,将来我们攻打洛阳的难度也就越大。因此,稳住关中韩遂,集中所有力量从河南、河内、颖川方向攻击洛阳乃是上上之策。

不过,吕布认为现在中原十几万大军屯兵休整没有必要,大将军完全可以抽调一半大军立即南下杀进徐州,消灭曹操。大军如能占据徐州,杀了曹操,对将来的洛阳大战,对将来大军平定天下,都有非常大的好处。我们不应该让这个机会白白丧失。

参加军议的大司农卿钟繇,少府卿贾诩(他回到晋阳后因功被拜九卿之一的少府)和尚书令李玮,不好明确表示支持谁,他们只能从朝廷财赋的角度阐述一下各自的立场。

如果按照朝廷原定攻击之策,也就是太尉徐荣大人所坚持的攻击办法,攻克洛阳需要打四场大战,关中、关西、颖川和洛阳。这对朝廷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如果现在朝廷改变策略,采用张燕的攻击办法,那么关中和关西两场大战就可以避免。关中不打,而关西在洛阳攻克后,也就是一鼓而下的事,不会有激烈的攻坚大战。用两场大战攻克洛阳,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财赋上都是合算的。

这种事长公主不敢擅自拿主意。她对几位大臣说,你们再仔细商议商议,然后书告大将军,请他和麴大人、玉大人、颜大人、赵大人等大臣最后议定。

几天后,大将军和荀攸、杨奇等大臣联名上奏,要和曹操联姻议和。奏章中把和曹操联姻议和的诸般好处说得很透彻。河北可以不费一兵一卒重创曹操、刘表和孙策周瑜三方势力,这当然要比吕布提出的攻击徐州的建议高明很多。

长公主下旨,同意大将军和诸位大臣们的奏议,招抚曹操和孙策周瑜。

考虑到攻打洛阳的大战还要推迟一段时间,长公主和姑母阳翟长公主、大将军夫人小雨商量了一下,打算召回傅干,让他在晋阳完婚。然而,这事还没商量好,一个接一个的噩耗就传来了。

正月初八,崔烈老大人病逝。

正月十六,陈纪老大人病逝。

正月二十一,袁滂老大人病逝。

不知道是太过悲伤,还是大限已到,正月二十五,饱受病痛折磨的丁宫老大人病逝。

至此,当日从长安赶赴晋阳,承担拯救社稷重任的马日磾、张温、卢植、崔烈、陈纪、袁滂、丁宫七位德高望重的朝中元老全部逝去。

晋阳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正月,洛阳。

新年里的洛阳没有丝毫喜庆气氛,一场扑面而来的血雨腥风笼罩了整座城池。

腊月中的时候,袁绍冒着大雪赶到了华阴,和韩遂见了一面。两人不但谈得很愉快,还结为亲家。韩遂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袁谭。虽然袁谭已有两房妻室,但这并不影响双方联姻议和的诚意。

告辞了韩遂后,袁绍匆匆返回洛阳过年。到了陕城,淳于琼和王修设宴招待。袁绍心情不错,多喝了一点,当他晕头晕脑准备休息的时候,却遭到了一群卫士的刺杀。这群卫士非常凶猛,连砍带射,一口气杀了十几个袁绍的亲卫,差点要了袁绍的命。如果不是王修拼死护住袁绍,替袁绍挡了两箭,袁绍必定一命归天。

袁绍的亲卫一拥而上,把这帮刺客全部砍翻在地。逢纪还算清醒,连叫留个活口,但已迟了,所有的刺客都已身首异处。

袁绍怒不可遏,让逢纪立即把这帮刺客的身份查清楚。当天晚上,逢纪告诉惊魂未定的袁绍,这群刺客的确是淳于琼的手下,其中三个过去是田丰家的门客,两个过去是沮授家的门客,还有七个一直是许攸家的门客,许攸死后,他们就到关西投靠了淳于琼。这些人武技高超,准备周密,袁绍没被杀死,的确很侥幸。

袁绍肺都气炸了,当即把淳于琼打进囚车,押回了洛阳。

田丰这时已经被袁绍释放了。替他求情的人太多,而袁绍因为关东的形势越来越紧张,也的确想再次起用他,于是顺势就把他放了。谁知道出来还没几天,又被抓进去了。这次逢纪亲自审讯,什么大刑都用上了,逼着田丰承认自己和沮授等冀州官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