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恒星纪元前-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伦告诉我说,刚搬进去时,避难所内秩序井然。由于事先就储备有应急物资,而且前几天政府派人冒着危险抢运来一批救灾物资。因此人心稳定,安安稳稳地等待灾害过去。但极端恶劣的天气持续不断,温度还在继续下降,这时候谣言四起,人们恐惧日益增加,加上长期拥挤在狭小空间互相之间的摩擦开始多起来。这时候又与外界联系基本中断了。对物资储备不足的恐慌开始浮现,现场的灾民们按照不同的地域和亲疏关系分成几个派别,对每日物资发放分配的意见不一,还发生了严重的争执。主持避难点工作的副镇长在协调不了的情况下,只好让各自派出代表执行和监督物资发放工作。而那些被困在学校没有家长在身边的孩子们在强势的灾民面前受尽了欺负。
苏伦和学校的校长这时候开始感觉到形势不对了,他们一起与现场负责的副镇长商量,决定将旁边的图书馆打开开辟新的避难场所,把滞留在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集中进行安置,由苏伦统一负责。同时苏伦以文物保护的名义要求考古队人员和考古队携带的物资也一起搬进去。对腾空地方其他灾民们都没有意见,但在物资分配上,那些灾民的代表们以孩子们消耗少等等理由克扣了应得的三分之一。苏伦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忍气吞声地答应了。
苏伦搬进图书馆后,立即召集考古队队员和留守的老师们布置了安全防护措施,规定了每人的职责分工,并制定了保守的物资消耗计划,做好了长期困守的准备。考古队原来因为保护出土文物需要,当地公安部门特意批准配备了一支枪,现场其他人都没有摆弄枪支的经验,只有苏伦在部队的时候随我练过几天枪法,所以现场人员决定由她来保管,这就是苏伦手中步枪的由来。也成为他们危急时刻救命的稻草。
又过了两个星期,图书馆外的秩序已完全乱套了,储备物资被哄抢一空,前去制止的副镇长混乱中被人打死,校长被打成重伤后悲惨地死去。其他政府工作人员则加入了各自亲属的阵营,避难点完全陷入了无政府状态。这时候,苏伦的卫星电话也耗尽了电源,彻底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
为抢夺宝贵的生存物资,派系之间的争斗仍然无休无止,打斗抢掠甚至杀戮屡屡发生,到最后甚至发展到派系内部的争斗残杀。生存的本能和原始的兽性占据了人们的头脑。后来居然发生了“人相食”这样无法想象的惨剧。事后清点,留在外面的人最后十不存一,只有几十个身强力壮狡诈残忍之辈存活下来。社会体系崩溃的恶果触目惊心。
苏伦说,幸亏他们带着的枪,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苏伦硬是闭着眼睛撂倒一个硬要冲进来的家伙,这时候其他人才知道这个外表文弱的女人不是吃素的,暂时不敢对图书馆轻举妄动。苏伦他们也加强了戒备,时刻提防外面野兽般人群的袭击,一天天地苦熬时日。苏伦说:“外面的人越来越疯狂,每天都在寻找突破口,我们日夜戒备,但还是防不胜防,一个调皮的小孩晚上溜出去上厕所时被掠走,竟然被,被……”苏伦已说不下去了我拳头“砰”砸在桌子上愤怒地说:“这帮野兽都该下地狱,多余救他们回来,一定要让他们上法庭接受严惩。”
苏伦摇摇头说:“他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法庭,而是心理治疗。”顿了顿说:“这次考古的收获,明月公主让我对人类文明对社会对人性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第二十四章 日月川之谜

在春霆等人的精心照料下,几天后苏伦差不多恢复了元气,她给我讲起了这次考古发掘的情况。虽然他们的工作被突如其来的灾害打断了,但是仅仅一个多月的外围发掘工作就有丰厚的收获。从新发现的考古材料看到明月公主身后可谓备极哀荣,墓葬周围出土了大量的歌功颂德的碑刻文字,尽管大都残破不堪,但通过初步的整理还是从中识读出了历史上有名有姓的显赫人物四十多人。苏伦说从这些碑刻中有三个不可思议的发现。
第一个不可思议的是,其中有两道最为显赫的碑刻分别为北周和北齐当时的皇帝敇制的功德碑,这两个国家可谓你死我活的宿敌,从建立到灭亡它们的缠斗攻伐始终不死不休,然而它们的最高统治者居然同时立碑于一处,并且异口同声称地颂同一个人,真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
第二个更让人瞠目结舌的发现是,立碑人的姓名中还识读出两个震古烁今的大人物名字。一位是北周的随国公普六茹坚,他就是大隋帝国的缔造者隋文帝杨坚,当时还使用着鲜卑的姓氏。另一位是北周的陇西郡公李渊,他就是后来大唐帝国的开创者,当时还只有七岁,刚刚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能同时得到隋唐两大帝国开国皇帝的颂扬,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让人苏伦她们惊奇的是,普六茹坚在碑文中称呼明月为母,有“母氏劬劳,躬身抚育。夙夜不懈,恩勤备至。”的字样,孺慕之情赤子之心拳拳之意跃然石上。苏伦说历史总是会给人以巨大的意外,围绕明月公主的历史又平添了几分难解之谜。
第三个发现同样让人惊讶,有一道保存相当完好的碑刻是当时号称“北地大才子”的温子升亲笔撰文并书写的。这个叫温子升的人,充任过北魏、西魏皇帝的高级秘书,后来成为北齐创建者高欢的重要谋士。此人文章、诗歌、书法均冠绝当世,是北朝当时的文化领袖人物。然而就是这个人在北魏孝庄帝诛杀尔朱荣重大历史事件中参与了密谋策划,并且在事发前后亲笔撰写了一系列的诏书文件,是事件幕后的核心人物,他与明月可谓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但从碑刻的内容上看,这位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居然对明月感恩戴德,推崇备至,而且行文间情真意切,并无此类颂词文体中常见的虚言粉饰客套之意。从文字中还提到他在明月帮助创建了“朔北乡学”。
苏伦告诉我,这个“朔北乡学”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有“北地太学”之称,是当时最重要的学术重镇和“国际学校”,在文化大毁灭的年代里大量的图书典籍赖以保存。它接续了五百年洛阳太学的血脉和遗风,是隋文帝统一全国后复兴文化事业的源头和基础。没想到它与明月公主有如此密切的关联。
我对着电脑上的这些碑刻的图片,忍不住感叹道:“明月真是迷一样的人物,南北朝和隋唐时代的众多首脑人物都如同众星捧月一般,她自己却深藏身与名。苏伦,这些发现太重要了,发表出去大概会引起空前的轰动,比当年陈庆之墓葬发现后引起的关注和争论还要多。”
苏伦却对我说,这些新的发现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最有价值的发现。真正让她激动不已的是这些碑刻文字反复提到的一个地名。苏伦问我:“你还记得曾经告诉过我这片区域的名字吗?”
我疑惑地说:“你说的是纳若川吗?记得刚结婚的时候我领你在这一带转悠时告诉你的吧,这是军用地图上使用的旧地名。这跟你的发现有什么联系吗?”
苏伦点点头说:“没错,就是纳若川,这个名字中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发掘出这些碑刻后,我请教了语言学专家,他们告诉我说‘纳若’在古鲜卑语中就是‘日月’的意思,这些碑刻中反复提到的一个地名就是日月川。我突然明白了纳若川就是日月川,日月川就是纳若川啊!没想到我苦苦寻找了那么多年的日月川其实就在眼前!”
这真是一个重大发现!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由得为苏伦感到欣喜万分。“日月川之谜”是苏伦最重要的一项学术发现,它涉及中国历史的一项重大课题。“日月川 ”这三个沉甸甸的字眼是中国历史上遗失已久的一个关键性的地名。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一时得来就在眼前。
记得当年苏伦给我解释“日月川之谜”时,曾经用非常沉痛的口吻说:“南北朝是我国最为恐怖最为黑暗的历史时期,你能想象七八万活人被当作军粮在几个月内被吃得干干净净的惨剧吗?这在当时已习以为常。你能想象中原地区汉族人口只剩下区区四、五百万,历史上唯一一次面临整个民族灭亡命运的时代吗?这是真实发生的历史过往。一个社会体系完全崩溃又绵延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都呈现出碎片化,国家统一的基础已不复存在。中国的历史似乎就象同时期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欧洲一样,向永久性分裂的方向发展。然而历史在公元六世纪下半叶发生了惊人的历史转弯,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实现了重整,又在很短的时间内蓬勃而起,开启了封建王朝最鼎盛的隋唐盛世。”
“多么强烈的反差!”苏伦说道:“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神往的课题,史学界一致认为民族融合思潮、农业技术进步、军事体制改革、政治上层体系重构等是重归统一的关键原因,但都不能解释这些关键原因为什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发生了,这背后到底埋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苏伦在做博士论文时,对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和考古材料进行了梳理,她惊奇地发现这一切的发生,都指向一个叫“日月川”的历史地名。而这个“日月川”到底在今天什么地方?当时围绕这个区域到底发生过什么样的精彩历史过往却无人能够回答,这是中国历史上被遗忘的重要一环。苏伦的这一重大发现成为史学界著名的“日月川之谜”,引起了中外史学界的广泛兴趣。
这些碑刻的出土,已确凿无疑地证实了“纳若川”就是史书上屡屡提及的“日月川”。而守护这片“日月川”的明月公主就是解开谜题的关键线索。没想到“明月之谜”和“日月川之谜”苏伦心中的两大谜团竟然神奇般地连接在了一起。
我喟叹地说:“明月公主与先祖的历史竟然与这么重大的历史课题联系在了一起,真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相关啊。”
苏伦激动地说,灾害发生前她们刚刚打开了墓道的入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