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恒星纪元前-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伏鞍避过,起身时嘴上竟然咬着箭杆,突厥大军顿时欢声雷动。燕都大手一挥,突厥的攻势更加猛烈地袭来。
眼看城破在即,活捉明月的喊声响成一片。明月长叹一声道:“造化弄人啊,咫尺如天涯,子云今生无缘再见了。” 明月不甘被俘受辱,拔出了佩刀。
3
身边的尔朱世明急忙拦住明月,大喊道:“阿姊,你看。”
明月顺着尔朱世明指引的方向望去,远处敌军的正后方突然有一支人马铺天盖日地掩杀过来,为首的战将迅猛如龙势不可挡。明月看到中间的一柄大旆上写着大大的“杨”字,仔细分辨是西魏朔州总管杨忠的旗号。同时敌军后方左右两翼也开始在两支人马的冲击下陷入混乱,领头的赫然是鱼天慜和宋景修。猝不及防的突厥东魏联军顷刻间攻势瓦解四散奔逃。城下的燕都见势不妙试图收拢部队撤出战场。尔朱世明在城上上看得真切,大叫一声:“休走了燕都。”立即带了一彪人马冲出城外,死死盯住了逃窜的燕都。
喜出望外的明月迎出了城,朔州总管杨忠本是明月叔父尔朱度律下属,曾经随乱兵流落到梁朝,后来作为元颢的下属,随同陈庆之率领的白袍军参加了北伐之战,元颢败亡后又辗转流落到宇文泰帐下效力,现在已是威名赫赫的西魏十二大将之一。杨忠与明月见过礼之后拱手说道:“公主无恙,吾不负子云将军所托矣,某家军务在身,无暇入城,就此别过。”言毕策马扬鞭率队追击敌军而去。
鱼天慜与宋景修也上前参礼问候,真是劫后余生恍若隔世,众人额手相庆,喜不自禁。一场危难顷刻间已烟消云散。鱼天慜身后突然跑出一人,冲到明月面前大叫:“明月姐姐,明月姐姐。”
明月定睛一看是一位明媚的妙龄少女,眉目间依稀记得。明月迟疑片刻说:“你是,独孤摩罗?摩罗妹妹?”
独孤摩罗喜笑颜开地拉住了明月的手,又忍不住掉下泪来。她又拉过依偎在旁边的7、8岁的小女孩说:“金罗妹妹,快过来见过明月姐姐。”
骤然相见的姐妹俩正是明月父亲手下著名大将独孤信的两个女儿。明月惊讶不已,独孤信家的这对姐妹花怎么会出现在亲随军军中?听到独孤摩罗断断续续的讲起,明月才弄明白,五年前独孤信单枪匹马追随孝武帝投奔长安宇文泰,由于事起仓促所有家属被留在洛阳,独孤姐妹与大哥独孤罗一起被高欢扣为人质。一年前姐妹俩在大哥的帮助下设法逃了出来。辗转流落到了柔然。又听鱼天慜说,前几年独孤信与东魏作战失利后被遮断归路,无奈之下向南投奔了梁朝,与子云将军同殿为臣时,偶然说起过姐妹俩的情况,并托子云将军在与东魏作战时代为寻访。谁曾想竟然在柔然境内巧遇,姐妹俩被子云将军搭救,并让鱼天慜带她们到瑶光城来托付给明月。明月这才恍然大悟,不住安慰喜极而泣的姐妹俩。
鱼天慜又禀报说:“子云将军已率部曲留驻在日月川的东北谷口,托我给公主带来一封书信。”
明月打开书信看了半响,沉默良久才长叹道:“知我者,子云也。”
陈庆之信中所言与明月的担心相类,日月川刚遭兵燹之祸,如果脱离了柔然的庇护,转眼间就会有灭顶之灾,目前不便前来与明月相见云云。信中又言,日月川东北入口是防守要地,必须筑城拱卫,与瑶光城形成犄角之势。
明月对诸将说:“子云将军暂不与我等相见,留驻谷口防备贼寇。”然后又转过头对宋景修和鱼天慜说:“伯远,你设法筹集粮草和筑城器具,并率两千兵士和一千工匠前去相助子云将军。纯厚,你率本部人马前去接应世明,穷寇勿追。”二将领命而去。
旁晚时分尔朱世明和鱼天慜率领追击的将士回来了,他们竟然在乱军中一举擒获了突厥太子燕都。尔朱世明等人押着五花大绑的燕都上到堂前。燕都身形巨大异于常人,头上金盔已被打落,卷曲的头发披散滑落在宽阔的黑红脸膛两旁,满脸血污,瞪着牛铃般的绿眼珠,如同琉璃一般,见到明月兀自挺立不服。尔朱世明大喝一声:“锻奴,见到我家公主还不下跪。”说着用刀环劈头盖脑地砸下去。
明月止住了尔朱世明,问道:“我尔朱氏与你突厥往日无仇近日无冤,我父亲在时也待尔等不薄,奈何苦苦相逼?”
燕都自忖不免,决心硬气到底:“雄健者为王,漠南漠北任我驰骋,攻伐之事哪有这许多婆婆妈妈的理由。今日本王爷失手被擒,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尔朱世明恨极,调转刀头对准燕都的脑袋便要劈下。
明月连忙喝住,不动声色地说:“今日你在阵前说要化干戈为玉帛,我将你放走,便待如何?”燕都还未反应过来,明月接着吩咐左右:“来人,给燕都太子松绑。”
众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都站立不动,明月见状拔出佩刀亲自斩断了燕都身上的绳索,然后说:“你可以走了。”
陡然间获得自由的燕都做梦也没有想到明月会放过自己,不知道明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仍然站立不动。尔朱世明抬腿一脚踢了燕都一个趔趄,喝道:“还不快滚,难道还要等我家阿姊招赘,做我尔朱家的上门女婿不成。”
众人哄笑,燕都也讪讪不已,向明月拱手道:“公主大德没齿难忘,有燕都在一日,我突厥必不再相侵日月川。”说着倒退到门口,转身昂首阔步而去。
看着燕都去远,明月对众将说:“燕都与其兄乙息记争位已势成水火,杀之反倒为突厥消除内乱,而我日月川则结下死敌。杀之无益,留之无用。我观燕都并非奸诈嗜杀之辈,放之,或可为日月川消除一大劲敌。”
第三
4
“娘亲,我摘这株麦穗好大。”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向明月飞奔而来。
“那罗延 ,慢一点,小心摔倒啊。”独孤金罗在后面一面追一面喊道。小那罗延头上绑着两个抓髻,长着一个大脑门,两个明亮有神的眼睛忽闪忽闪,虎头虎脑的甚是可爱。
明月微笑着一把抱起了跑到面前的那罗延,高高托起,逗得小家伙咯咯地欢笑。
那罗延是当年拯救日月川危难的朔州总管杨忠与吕氏夫人的长子。出生以后体弱多病,几次差点病死。经相士看过后,说小家伙天生异禀,但必须寄养到别的人家才能长大成人。杨忠夫妇正在发愁之际,刚好明月赴朔州与杨忠商议通关互市和与突厥修好之事。明月到内室探访吕氏夫人时见到了那罗延,吕氏夫人见到那罗延与明月特别投缘,非常高兴,就与杨忠商量把那罗延托付给了明月。说来也奇怪,小那罗延到了日月川后身体逐渐好转,几年过去了长得越来越结实,很少再有灾病。
“明月姐姐,今年又是大稔之年啊。”明月身边的独孤摩罗笑逐颜开地对身边的明月说。
日月川西边台地上一眼望不到边的粟谷地已经开始泛黄,沉甸甸的粟谷穗压得茎秆抬不起头来。东面河谷地带大片的麦地也即将成熟。明月心情舒畅,她放下那罗延后笑吟吟地说:“想当年我尓朱家长于畜牧,牛羊马匹不可胜数,只能以‘满山满谷’来计 。谁曾想如今我尔朱明月却也能为‘稻粱谋’。”
一旁的苏老汉捋着花白的胡须说:“公主殿下,这日月川真是块宝地啊,我随子云将军北来之时,原本以为北地天寒地薄,稼穑之事难为啊。出乎老汉预料的是,这里土层丰厚,四季分明,只要修好农时,选育良种,使用耕、耙、耱等旱作之法,同样能耕种如常。”
当年陈庆之在梁朝时在驻军区域实行开荒屯田,收效显著,除补给军粮外还能救济灾民。陈庆之北上之时,特意从屯田之地挑选了数位善于耕作的老把式,随使团带到了日月川。苏老汉就是其中之一。
陈庆之这位南朝战神的到来让明月卸下了千斤重担,所有军务悉数委托陈庆之,日月川在东北谷口新筑了“曜金城”,与瑶光城一起形成完善的防御体系。在陈庆之的苦心经营下,日月川防守战备,招募训练、布兵列阵井井有条,几年下来已固若金汤。
但明月最大的一块心病却始终萦绕在怀。日月川地处长城内外物流要冲,同时与各方交好居间互市,一般物资倒也供应充足。但人多地狭产出微薄,粮草供应大部要仰人鼻息,兵荒马乱之世难免坐困愁城。因此明月在苏老汉等人的帮助下,在日月川中专事引进耕作改良推广之事,几年下来已有小成。
明月接过独孤摩罗递过来的笔纸,将苏老汉刚才的话记了下来,笑着说:“老苏,这几年有劳你了,不仅让我日月川自给自足,我们也跟你大长见识啊。”
独孤摩罗笑着说:“可不是吗,明月姐姐把老苏你的稼穑之学已经记了好几百页纸了。日后能把它们辑定成书,刊行天下,却是能活人无数的大功德啊。”
苏老汉摆摆手说:“这小老儿哪敢当啊,字纸文章那可是圣贤之道。耕田种地这等低贱微末之事,那用得了著书立说。”
明月正色道:“农牧工乃生民之根本,过去耕种畜牧制造之术全靠口口相传,遇到倾覆动乱,人民离散,技艺中断就无法恢复。我查过典籍方志,我故乡秀容和日月川,在两汉之际还是农耕富足之地。永嘉之乱 后都沦落成逐草放牧的荒野之地,至今两百多年仍然不能恢复。如能将生民本要之术辑录成书,今后即便再遇罹乱之世,后人也可按书索骥尽快恢复。”明月接着打趣地说:“孔圣人说过,稼穑之事吾不如老农,但却以为是小人之道,君子大人们不述不作,看来只能让我们这些女子与小人来代劳了。”
独孤姐妹和苏老汉连连点头称是,苏老汉说:“老汉还一直奇怪,公主殿下以万金之躯跟着我们风里来雨里去,原来是有如此深意。”接着又捋着胡须颇为得意地说:“老汉我种地本事倒是不小,这两年是越来越地遂人愿,东边那块精耕细作的‘样地’今年至少亩产麦实30石以上,老汉我在江东种了一辈子庄稼也没遇到过啊。
独孤金罗接过苏老汉的话说:“明月姐姐,咱们这日月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