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恒星纪元前-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扫平宵小,统一宇内。可恨我犹疑不定,才有今日之败,澄清之志化为泡影,时也夫?命也夫?明月啊,高洋小儿败于白袍之手,也算败得其所。切记人生苦短,时不我待啊。”
座下之人都对高欢之言茫然不解,而明月却知道高欢说的是她与陈庆之婚姻之事,听闻所言如同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明月躬身答道:“多谢高叔叔教诲,明月谨记。”
高欢一席话让明月内心激荡,心中的思念弥漫开来,化为万般柔情,恨不得立即插翅飞到那朝思暮想的曜金城。主意已定后,又起身行礼道:“高叔叔,今日大事已了,明月想就此别过。”
众人皆愕然,高欢不解:“何速也?你去国千里,山河阻隔,欲归无计,欲问无凭,回到父母之邦,何不多盘恒几日?”
明月含泪答道:“此乃父母旧宅,明月睹物思人,不忍久留。”
在座诸人大都与尔朱荣有旧,听明月所说都忍不住泫然泪下。高欢攻灭尔朱兆占领晋阳城后,就一直以太原王府作为自己的渤海王府。听了明月所言,高欢面露愧色,唏嘘良久,但他也是生性豁达之人,不以为忤,说道:“既然如此,不再强留。来人,摆下酒宴为明月饯行。”
少顷,宴席大开,酒香和菜肴的香气四溢,渤海王府中一扫先前的阴霾,稍稍恢复了节日的氛围。
高欢说道:“明月,老夫身体违和,你可代我行酒。”
明月遵命而起:“第一杯酒敬天下黎民苍生。”举杯祷祝。“第二杯酒,敬我父母在天之灵,愿往生极乐。”酹酒于地。“第三杯酒,为高叔叔和诸位叔叔寿。”一饮而尽。
众人饮毕,明月道:“今日群贤毕至,能无雅乐?愿为各位叔叔奏曲助兴。” 明月是乐府圣手迦陵妙音大师高足,学得一手好古筝。众人有此好耳福都齐声叫好,高欢也忍不住频频颔首。
须臾,古筝已摆到了案前,明月扳动筝柱,调好音,试弹之后,按住琴弦朗声说道:“明月僻居穷边,风景殊异,天如盖,地如载,秋风起时,思念家国,无以为寄,作此新曲,请为诸位叔叔试弹之。”
好个明月托、劈、挑、抹、勾、摇、揉,指尖处琴音流出,竟是一派无边的苍茫萧瑟之意,乐音渐转高昂激越,急促如疾风如万马如鏖战,几个转音之后又低婉回旋绕梁不绝,如泣如诉如徘徊。众人听得痴了。
座中忽有一人拔地而起,大声说到:“如此无上妙乐能无歌乎?”一位须眉皆白的雄壮老将向前躬身行礼道:“愿为高王高歌一曲。”高欢一看,说话之人正是跟随自己起于微末之时,患难与共多年,共创大业的天下名将斛律金 。虽已是烈士暮年但还豪健如斯,高欢为之一振大为赞叹。
斛律金和着明月的曲调引吭高歌:
敕勒川 ,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白首名将,红颜国手,或慷慨激越,大气磅礴,或婉转低回,悲凉萧瑟,歌声琴音相合竟如天造地设一般。情深之处众人热泪盈眶齐声和唱。
高欢泪流满襟,恍惚间看到了故乡刺勒川的苍茫原野。那个朝不保夕低贱如草的青年高欢和怀朔镇 城楼下目光火辣的华衣少女娄昭君 都如在眼前;亡命天涯的绝望惊惶和立马韩陵山的意气风发如在昨日;指点江山澄清宇内的豪情壮志,玉璧城下尸山血海中时运皆去的悲凉一起涌上心头,英雄老矣,落幕归去,高欢喃喃自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史载,高欢公元547年正月朔日病逝于晋阳城。
第三
8
明月连夜出了晋阳,昼夜兼程赶往曜金城。鱼天慜等人一路跟随疾驰在官道上。马蹄撞击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多年心头的沉郁被高欢一语解开,尽管朔风刺骨,但明月心里仍然是说不出的轻松,满怀幸福的憧憬。
到达一处山丘顶时,明月回头看了一眼清冷的夜空,一字排开的参宿三星高挂西南方向,已过子时,光阴轮回,新的一年又到来了。突然三星之下伐星的朦胧处划出一道明亮的光线,瞬间又消失在黑暗之中,一颗流星陨落了。鱼天慜沉吟道:“参宿之域当应在燕代之间,伐星主损大将。”
众人正惊疑之间,忽然远远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明月脸色一变,抢过马头,朝来处了望。马蹄声由远及近,一行数骑已飞奔而至,领头的竟然是独孤摩罗,她见到明月放声痛哭,带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噩耗:子云将军已与五日前病逝。明月一瞬间从幸福的期盼中跌入到深不见底的冰窖,摇摇欲坠之时被众人扶住。独孤摩罗断断续续地说,子云将军自去年以来就沉疴日重,高亭台一战更是耗尽心力,她到达曜金城时子云将军已病入膏肓。当听到明月赴高欢之约的消息后,对明月的决定大加赞赏,说可保日月川十数年之平安。弥留之际,仍在挂念明月的安危和日月川的出路。摩罗的话让明月痛无可痛,欲哭无泪。
曜金城内全军缟素,明月在灵前抚棺痛哭,十数年刻骨铭心的相思一朝天人永隔,竟然连谋一面而不可得。明月悲鸣之声催人断肠,时也乎?命也乎?。
明月亲手将陈庆之遗物中的半块玉佩收敛于棺椁之中,这正是当年颍水边分别前明月赠与陈庆之的半块玉佩。她含泪默祷:“子云,当年我入宫不归之时阿爹托人送来玉佩,告诉我玉能通灵,无论走多远都能让亲人寻回。佛祖慈悲,如有来世,能让玉佩完璧,你我重见。”
四月初十日,按照王侯之礼安葬陈庆之于曜金城西山麓之下。遵照陈庆之的遗嘱墓葬朝向瑶光城的方向。在明月的亲自安排下,主室四壁设有描写陈庆之生平的壁画,后室内置有陈庆之生前所作的明月戎装画像。这一切在尘封于地下一千五年之后被苏伦和我所目睹。
据《梁书·陈庆之传》记载,陈庆之卒于中大通五年,实际是奉梁武帝之命出使柔然之年。这位中国历史上传奇般的战神,自北上以后的经历就不载于史册。机缘巧合,苏伦和同事们有幸拨开时间的迷雾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段感人至深的悲欢离合才被世人所知晓。史学界和网络论坛上一直争论热议不休的“陈庆之墓葬之谜”终于有了圆满的答案。
9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独孤信的使者从长安远道而来。使者向明月禀报了让她既欣喜又伤感的消息。西魏的实际统治者宇文泰替长子宇文毓,同时独孤信的同僚上柱国、陇西郡公李虎替世子李昺不约而同地向独孤家提亲了。独孤信已替摩罗和金罗姐妹应允下这两门亲事。使者这次是来接姐妹俩回到长安,准备择日完成成亲典仪。有情人终成眷属让明月替姐妹俩欣喜不已,但多年艰难困苦中朝夕相伴的情感,明月于独孤姐妹已情同半母半姊,如同两个女儿同时出阁,让明月伤心难舍。三人洒泪而别,依依不舍。陈庆之的离世和独孤姐妹的离去让明月陷入了深深的孤寂,只有身边的那罗延给了明月最大的慰藉。
高亭台大战中被俘后留下的当世大儒温子升在明月的全力支持下,在瑶光城内开创了后来名震一时的朔北乡学。日月川日常事务在尔朱世明、鱼天慜和宋景休等人的辅佐下,运行得井井有条。明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那罗延的抚育培养和朔北乡学的事务中。
此后,外界的政局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欢死后,世子高澄接位不久即被暗杀身亡,次子高洋接替长兄后正式称帝建立了北齐,东魏灭亡。不久西魏宇文泰也病逝,由侄儿宇文护扶立世子宇文觉行禅立之事,建立了北周,西魏灭亡。而原先草原的霸主柔然,在与突厥的决战中,阿那瓌可汗一败涂地,身死国灭,第二年,燕都太子即位为突厥的木杆可汗,成为草原上的一代雄主。几乎同时,老迈昏聩的梁武帝引狼入室。高欢死后叛乱失败的侯景归降梁朝后又掀起了狂风浊浪,三年多灭绝人寰的惨杀之后繁华的江左之地成了一片白地,南方的梁朝轰然倒塌,被武将陈霸先所建立的陈朝所代替。
短短数年间,东魏、西魏、梁朝和柔然,华夏大地上东西南北四大势力都覆灭了,时时传来的混战、攻伐、屠杀、灭绝这些惊心动魄的字眼让明月不忍卒听。日月川由于与北周的宇文家族、北齐的高氏家族,以及突厥交好,在这场大变动中却如履平地,波澜不惊地度过了危机。
长期的战乱导致北方地区弦歌断绝,文明中衰,同时南方地区经过侯景之乱和江陵焚书 ,典章文物扫地都尽。而小小日月川的朔北乡学如同沙漠中的绿洲接续了文明的火种。温子升和明月想法设法延揽了大批在战乱中无法存世的饱学之士,费尽心机收集保存了大量的图书典籍。短短数年间,慕名而来求学的北周、北齐、突厥贵族子弟和招收的日月川将士后代不下千人。朔北乡学一举成为当世最负盛名的学术重镇和闻名遐迩的“国际学校”,一时有“北地太学”的美称。
10
“那罗延,小心!” 看台上一声清脆的惊呼声响起,充满了担心关切之意。
校场之上尘土飞扬,两骑人马斗在一处。十六七岁的一员白盔白甲小将正是那罗延,与他对阵的是一员骑青骢马的黑红脸战将,身形高大异于常人,此人将一柄沉重的丈八大槊舞得呼呼带风,那罗延已被笼罩在大槊舞动起来的光影中。尽管槊首的尖刃包裹着厚厚的布缎,但猎猎的劲风仍让周围的人看得胆战心惊。只见那罗延左支右挡,腾挪闪避,但在潮水般的攻击面前显得异常吃力,十余个回合之后看着已居于下风。
眼见二马交错,大槊横扫过来,那罗延避无可避,双手举枪便挡,“梆”一声巨响,势大力沉的精钢槊首正结结实实地砸在枪杆上,那罗延拿握不稳,右手脱开,险些丢了武器。容不得众人喘息,大槊回转又到了跟前,正当众人以为胜负已定之际,说时迟那时快,那罗延张开的右手闪电般搭在了抡过来槊身上,顺势一带,同时单手持枪的左手挥动银枪象钢鞭一样砸向了对手,那罗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