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啸天瞥一眼孟遥,低头故作神秘地说道:“您说的那些人,在他眼里可金贵着呐。还有就是那带着人的东西,更金贵,吐出来的是人,喝进去的都是金子。”
嗯,蒋大人若有所思地扫一眼孟遥,“孟遥,啸天说的可是实情?”
孟遥苦笑着,“算是吧,校长,谁碰那些东西,都会一下变成穷人的。”
“这样子说,你原来是一个富翁,??”
正讲着,突然一声哨响。蒋大人一哆嗦,伸手抓过望远镜。只是,望远镜捏在手上了,他却又一本正经地端详着孟遥,仿佛很认真的样子冒出一句话来:“不用怕,?,我说话还是算数的,我不会让你做一个穷人的。”
战斗开始了。
但奇怪的是,人数极度劣势的蓝军,似乎从开始都没有打算依托阵地战防守。根据规则,他们拥有一座堡垒。但现在,堡垒除了指挥官关军外,竟连一个士兵都不配置,11个人如撒豆子般全都稀稀拉拉丢了出去。
这是什么战法?倘若指挥官被红军全力攻击、被俘,战斗可就结束了。
蒋大人疑惑地一会举起望远镜,一会扭头看看孟遥。
而蒋先云、陈赓以及宋希濂三个队长可不这么看。那撒出去的11个人呢?训练场不大可也不小,半座山地和丘陵呐,里面沟沟岔岔犬牙交错,藏一个人不显山不露水,这可比11个人挤在一起与数倍敌人硬抗便宜多了。
三人到底是天生的军事家,一眼便瞧出了不便宜之处。
蓝军11个人或伏击,或袭扰,或据守,或游斗,一人居中呼应,从而将唯一的堡垒优势挥到极致。好战术,奇谋略啊!而红军,势必要分兵应之,人数优势也就被一层层削弱。
两个优势,相互抵消,双方劣势顿时凸显。
论单兵,胜负立判。
蒋先云紧皱眉头:“关教官就是一个香饵。”
陈赓点头:“决不能分兵。”
宋希濂却是一声苦笑:“难不成双方就这样互相望着,任鸡犬相闻?”
到底还是伟人,蒋大人看了一会儿,情不自禁地拍起了桌子:“娘希匹,真是出其不意,娘希匹,好!”
龙啸天瞅了半天,还是不得其解,只好扭头问孟遥:“孟兄,可有解法?”
孟遥沉吟半晌,挤出四个字:“整体推进。”
让每个士兵攥成拳头,成为一座移动的堡垒,从而抵消对方可依托的唯一优势,如此胜负天平又将倒向红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沿途如何袭扰或游击,最终占绝对人数劣势的一方,只能在敌方强大军团整体推进中土崩瓦解。
这个战术,几年后很快就会被眼前这位蒋大人,成功运用到对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中,从而迫使中央红军走上了后来举世闻名的长征之路。
听到“整体推进”这四个字,蒋大人果然脸上一动。
孟遥暗暗摇摇头。几年后,当德国顾问最后祭出这一战术,不知我们的蒋大人是否还能记得今天这一幕。
倘若记得,却不知他又是否能接受今天的比赛结果。
有一句话孟遥还没说出来。
兵法说,十则围之,五则分之。但问题是,今天的红蓝双方,人数悬殊但却远未到十则围之地步。更要命的是,关军不仅仅是一个指挥官,他还是一名训练有素的狙击手。
但不得不承认,名将就是名将。经过反复推演,蒋先云等人还是很快走上了这条唯一正确的取胜之道。
略有些出入的是,在三个小队整体推进同时,一个看似由突击队员构成的8人小组,集结了红军手中所有冲锋枪,直奔蓝军堡垒而去。可以看出,这一定是陈赓的手笔。

第一百二十五章 、冷枪冷战

随着第一声枪响,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站起身,勾着脖子向远方望去。
尽管在此之前孟遥一再介绍,并亲自演示了多次,很多人还是对所谓空包弹半信半疑。而且碰巧的是,打响战斗的第一枪就是蓝军出的,并且一枪命中。中彩的学员不知是紧张过度,还是被石头绊了一下,非常配合地随即应声倒地。
见人半天都没有动静,蒋大人一下子放下望远镜,扭过头虎视眈眈地盯着孟遥:“娘希匹,孟遥,你不是讲子弹绝不会要命嘛,他为何一动不动?”
孟遥甩甩头,回想了一下自己第一次被空包弹击中的情形,不由得就咧开嘴笑了起来:“校长,请放宽心。不管怎么说,只要是个人,不管什么子弹,第一次打在自己身上,谁都会反应过度的。”
也许是为了印证孟遥的话,倒地的人忽然一骨碌爬了起来。
与此同时,在他背后一股橘黄色的浓烟升腾而起。这名士兵,就这样壮烈了。
推进到一半,红军不知为何,突然停顿了下来。
蒋大人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起身忘乎所以地就要冲将过去:“娘希匹,为什么停止进攻,??冲啊,给我往前冲。”
好在侍卫反应都很快,一下子拦在了前头。
看着蒋大人挥舞双手的愤怒模样,一时间孟遥竟有些恍惚。这个场景,好像经常被一些喜欢偷懒的导演顺手拈来,又信手贴在某处。
不过,蒋大人好像还是应该多用用脑子,少用嘴巴为妙。
8人突击队,嗯,应该是敢死队吧,是几乎不用吹灰之力就冲了过去。但也几乎与此同时,人家也几乎没用吹灰之力就一一点名了。每人都是爆头,秒杀。虽然没玩过cs,但却听说过这种待遇。这是一。
其二,只听见枪响,却看不到一个人影。那11个人呢?就算是一只老鼠,总该也有踪迹吧。可这些人还真像豆子,一撒出去就钻进了土壤,恐怖呀。
既不打埋伏,也不搞袭扰。假若他们不是68人而是一个团,一个师,集团冲锋都进行到这里了,却只看到一个指挥官在战斗,其他人就跟看热闹一般一声不响,阴谋不大大的才怪。
“停,停”
连一向大胆无边的陈赓都忍不住的心里毛,其他人就更别提了。这种战场上的惯性,真的会害死人的。
惯性运动,连同惯性思维,被一声断喝终结了。
赶紧清点人数:123、123,蒋先云数着数着,就倒吸一口凉气。算上已被全歼的敢死队,零零星星被敲掉的人数已上升到整2o。妈的,真没想到冷枪冷战的,竟然这样吃人不吐骨头。
宋希濂不愿意相信,虽然他也跟着数了一遍:“小白脸,41还是42?”
蒋先云牙疼地捂住腮帮子:哼哼唧唧地道:“你不识数呀,还剩四带个零。”
陈赓看看两人,忽然强颜笑道:“不管怎么说,咱们战略目的达到了,战场推进过半。”
“屁”
蒋先云翻起白眼,举目向四周看去:“敌人有生力量呢,我们杀伤多少?”
刚说到这里,三人突然不约而同站了起来孟遥怎么说来着,最大限度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最大限度保存我方有生力量,就是最高的战斗艺术。而其他一切形式,都是烟幕与幌子。
三人突然敲起了自己的脑袋。
从一开始,他们眼里就只有伏击,冲锋,掩护,破袭,甚至还想当然地派出一支奇兵。而人家哩,简直就像一个地主老财,雁过拔毛,车过留声,只看见他闷声大财,什么方法却都没看见。
大象无形,大杀无声呀。
“娘希匹,娘希匹!”蒋大人直看得骂娘声不断,却又不得不一次次举起望远镜。现在,也许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看到一个蓝军,一边背上冒出橘黄色的浓烟,一边垂头丧气地退出训练场。
殊不知,蒋先云他们这次突然的停顿,却险些惊出了关军他们一身冷汗。
兵贵神,但兵败也如山倒。所以,慢下来,有时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奇效。羊群被赶起来,闷头向前跑着。倘若头羊突然改变方向,再好的牧羊人也会被弄一个措手不及。而这,同样也是战场惯性。
慢下来,骨子里的真东西便会慢慢流出来。
战斗,瞬息之间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时,蓝军11人已呈单兵态势,全部迂回到了红军后方。按第一套作战方案,蓝军已成功控制了战场态势。但问题是,红军突然改变了方向。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红军突然像受惊的羊群,再也不听鞭子使唤,一面掉头向狼群反冲而去,一面不再挤作一团,瞬间分出了若干个箭头,看似漫无目标地向四周散去……
因此,蓝军就应该相应地执行备用方案,全数回撤到堡垒附近。
战前孟遥虽然没有明说,但关军心里比谁都清楚,如果蓝军能以零伤亡取胜,今天的模拟实战就将成为黄埔军校史上第一个经典战例。所以,在两个备用方案中,关军都理所当然地只预设了回撤、点杀战术。
回撤,是在蓝军意图不明时的主动收缩。点杀,则是完全利用优势单兵能力,依靠短促突击最大程度剿灭敌人。这两点,最大特征就是穿插。
如此一来,蓝军几乎每人都暴露在红军眼皮底下。
先前的伪装伏击没有了,令红军胆寒的枪声消失了。换之而来的是蓝军战士,开始像一个个起伏跳跃的兔子,在一个个枪口下窜来窜去。
最先咧开嘴笑的人,当然就是我们未来的陈赓大将。现在,他的第一小队经过再次瘦身,变成了看上去更不足挂齿六个人。包括他自己。看着突然现身的蓝军身影,天生的直觉让他想都没想,手一挥,踩着脚印便跟了上去。
人是比原来还少了点,但前后左右还有不少这样六人小队,不用担心被人包饺子。更重要的是,他们人少,蓝军人更少。
虽然他还没想明白,蓝军为何突然要这样子。如果他们继续按兵不动,结果会如何呢?
来不及深思熟虑了,红军的第一枪,虽然姗姗来迟,但终于打响了。
一枪,两枪。可惜的是,枪弹几乎都是擦着人家头皮飞了过去。
“嗨,这枪法,总是差那么一点”
几乎所有人都出一声叹息。

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然豪情

突然,看台上爆出一阵欢呼声:“打中了,打中了。快看,有一个人冒烟了,啊,他站起来了。哈哈,他在摔自己帽子呐。”
孟遥的脸,一下子变得比蒋大人的脸还要阴沉。
买糕的,蓝军红军,在他们眼里,差别就如此之大吗?
“营长,他们高兴啥咧,那不是他们自己的人吗?”覃五柄到底是山里人,天生一副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