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大军阀-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哪些人要买?买多少?”刘氓诧异,好奇问道。

“吕布、陶谦、孙坚每人要求够一万轻甲、一万重甲、五千钢刀。”公孙方说道,“还有曹操,他说,他说他要赊一万钢刀。”说完后公孙方先笑起来。

“可以卖,但不能给他们这么多,告诉吕布三人,最多八千轻甲、五千重甲、三千钢刀。要就卖,不买也不强求!至于曹操,赊账是不行的,你让他拿粮税换,只要他肯拿出一个兖州一郡一年的产粮,卖他一万钢刀又有何妨?”刘氓笑道。

“方记住了。”公孙方点头说道。

第一一四章 新建兵团,势力发展

“汉升,目前长安还余有多少兵马?”政事忙的差不多,刘氓还是问军务了。

“数次大战,长安兵力已是大减,重骑兵只剩八千四百余人,轻骑兵只有两万两千五百,步卒一共是两万七千三百。”黄忠出列说道。

“兵力不足啊,各路降卒有多少?”刘氓沉吟一会,问道。

“出去匈奴人,降卒一共一万八千九百。”黄忠回答着。

“扩充兵马实乃当务之急。”刘氓的食指不停的敲击着案台,“不过也急不得,你先在降卒中选出精壮之士,再从各郡招募新丁,抓紧训练,待张飞等人回来,孤再统一安排。”刘氓想了会,叹气说道。

“诺!”黄忠点头答道。

“如今孤治下地域太广,兵力不可能全集中在长安,孤准备建立几个兵团。”刘氓说道,“这样整个领地都能有效的做出防范。”

“主公准备在哪设立兵团?”郭嘉问道。

“首先是凉州和并州,这两州地域不小,没有足够的兵力根本无法掌控。传令下去,让马腾在凉州设下凉州兵团,人数定为五万,这五万人不可包括在各郡守兵之中。”刘氓说道。

“主公,兵团如何分配?是步卒还是?”郭嘉接着问道。

“要保持强力的机动性,自然是以凉州骑兵为主,以轻甲步卒辅助,凉州兵团可征三万骑兵,一万弓弩手,一万长枪兵。”刘氓说道。

“主公,凉州目前已经有两万八千(其他的被马超带来长安了)兵马,再招五万,是否?”程昱出列说道。

“凉州地域辽阔,马腾目前能完全控制的也只是一部分,张掖、酒泉、敦煌等地还是乱七八糟的,这两万余兵马可以用来平定整个凉州,这也是新年马腾的任务。”刘氓不急,慢慢说道。

“主公是要对西域用兵?”程昱皱眉说道。

“西域?那是早晚的事情,但不是现在。”刘氓摇头说道,“并州军团由徐荣组建,同样是五万人。徐荣是练兵大家,孤就不过多干涉,兵马由他自己选择,这事由奉孝你去处理。”

“诺!”郭嘉点头称是。

“除去这两个兵团,还要让徐晃继续扩兵,征满五万之数,建立潼关兵团。”刘氓接着说道,“这五万人就是以后攻取洛阳的一把尖刀。”

“主公,那长安?”荀彧出声问道。

“长安兵卒自然也要改建,除去守备军力之外,长安要立三个兵团:其一,由汉升你来负责的弓弩兵团,人数五万,太史慈、严颜为副;其二,由益德统帅的骑兵兵团,潘凤、廖化为副;其三,由孤直接率领的混合军团,人数定为八万,两万重骑,两万轻骑,两万弓兵,两万步卒。黄忠、高顺,这些兵团组建工作就交与你去办了。”刘氓笑着说道。

“诺!”两人抱拳说道。

“主公,那汉中?”郭嘉疑惑问道。

“目前孤还不能对荆州动兵,上庸各地有毛玠等人的郡府兵就够了。刘表老儿吃了这么一个大亏也不敢再兴兵犯境,孤不必与他闹的太僵。”刘氓笑道。

“主公,彧有一事要说。”听这声音,荀彧有点着急。

“文若所为何事?”刘氓抬头问道。

“主公,如此大规模充兵,所耗粮草太多,长安恐怕无法支持。”荀彧可算是刘氓的大管家,这吃喝都是由他管着的。

刘氓也知道自己这次商议扩军有点性急,但知晓后世历史走向的他怎能不急?诸侯乱战已经开始,手上没兵怎么打仗?不打仗哪来的地盘?没地盘怎么与其他诸侯抗争并脱颖而出?这一条连锁反应可不是说笑闹着玩的。

“主公,凉州再征兵五万,加上现有近三万兵马还有各地守兵,兵力已经超过十万;并州若是再征兵五万,兵力总数恐怕会达到十二三万;长安十八万,潼关五万,再加上三辅各郡守兵,兵力足足二十七八万之多;汉中、上庸虽不立兵团,但守备军士也有三万之多。这一加起来,就足足五十五万兵马,彧试问,到时主公用什么来养这许多兵卒?”荀彧皱眉大声说道。

刘氓也有点愕然,五十五万啊,这数字是有点吓人,但自己地盘这么大,养这些人还是可以的吧。刘氓忘了,他的钱粮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消耗,例如工匠城的研究,例如城池的建设。

“各州郡粮饷能撑到几时?”刘氓问道,“这五十万人也不是说能征到就能征到的,至少也得半年之久。这中间的粮食支付挺不过去?”

“若是一年,以汉中、长安等地的存粮的确能维持,但以后?”荀彧想了想皱眉说道。

“能维持一年已经够了,一年的时间足够凉州、并州发展起来。”刘氓笑着说道,“不要局限在眼前,凉州外有羌族,并州外有匈奴,孤这次对匈奴没有赶尽杀绝(睁眼说瞎话),就是留着以备不时之需,匈奴人把大汉当做后花园数百年,也该还债了。”

荀彧不再说话,退后低头思索起来。

“主公,文若所言不假,但却忘了,主公还有一州之地可以供给粮饷。”这时郭嘉笑着说道。

“还有一州之地?奉孝莫不是昨夜醉酒未醒吧?”黄叙小声笑道。

“奉孝所指是我父亲的益州。”刘氓沉声说道,“可这毕竟是父亲的,不是孤的。”

“主公,益州牧已经年近古稀,再让他老人家行一州之事,岂不是勉强的很?”郭嘉说道,“而主公的弟弟,实非一州之才,益州要在战乱中保得安全,只有寄托主公。”

“此事后议,待我去益州与父亲商量。”刘氓摇头说道,“兵制不能更变,就以此数为目标征兵,汉升谨记一点,宁缺毋滥,组建兵团的时间不必太快,在一年内彻底建成便是大功一件。”

“诺!”黄忠点头回答道。

“主公回来也有数日了,几路人马的俘虏主公是否见见?”长安近一年的发展方向已经确定,郭嘉出言问道。

“孤倒是对其中几人有些兴趣,待会孤就见见这几位俘虏的将军。”刘氓笑道,的确值得高兴,臧霸、文聘可不是一般的将领,那是整个大汉都有数的人物。

第一一五章 接见俘虏,谈说文聘

“文聘、臧霸,呆在长安感觉如何?”吃过午饭,刘氓抽出空带着亲卫来到王府附近的一处院落,这是刘氓为这些俘将准备的,院落周围内外都有人把手,不过这待遇可以大牢好上很多。

“多谢王爷款待。”臧霸显然要比文聘更懂人情世故,抱拳说道。而文聘此时站立一旁,一声不吭。

“宣高,孤之长安与洛阳相比,如何?”刘氓不急着说出来意,先和他们聊起来。

“与洛阳相比,更为繁华。”臧霸叹道。

“文聘,你以为呢?与襄阳相比如何?”刘氓笑着问道。

“哼,不过耳耳!”文聘仍然站立一旁,左袖往下一搭,回答了一句。

“是吗?襄阳当真如此繁华?孤却不信!”刘氓挑眉问道。

“主公治下自然不是你可以比的。”文聘被刘氓随意之言一激,又开口说道。

“不怕你傲,就怕你死不开口。”刘氓心中暗笑,面上却是一脸的不信,对着文聘说道:“若是如你所言,襄阳倒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可以孤观之,并非如此。”

文聘虽为将军,但也只是双十的青年,听到刘氓根本不相信自己说的话,而且事及自家主公,忍不住又开口辩解:“襄阳确实是人杰地灵之处,某家虽已是王爷俘虏,但也不能容得王爷胡言贬低主公。”

臧霸在一旁皱眉看着听着,直觉告诉他文聘出了点问题,刘氓不会无故问这个,但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只能在一旁等待着。

“文聘,你年方几何?有双十吗?”刘氓问道。

“年仅十九。”文聘把头偏向一边,咬牙说道。

“十九岁的孩童就能在荆州刘表帐下当上大将,不是荆州无人是什么?”刘氓笑着说道,突然言词犀利起来,“若真有实学也就罢了,但像你这样文不成武不就,如何为将?”

“我,我,是文聘无用,辜负主公重托。”文聘倒是有骨气,也不再辩驳,沉声说道。

“一句辜负重托就有用?刘荆州把数万人的性命送与你手,但你呢?只会让他们送葬。”刘氓继续打击说道。

“我,我”似乎回想起一路行来的样子,那时候荆州兵士面上虽没有笑意,但愁容也不多见,但转眼间就死去大半,仅剩的兵卒每天还得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这些都是自己的错啊。文聘脸色惨白,颓废的呆坐地上。

“王爷,您这话过了。”臧霸有点气不过,虽然自己不想顶撞眼前之人,但刘氓以势压人的样子实在令臧霸生气,便出言说道:“文聘至少也是一条汉子,王爷怎能如此。”

“荆州才多大地方?仅仅一州之地而已!文聘自以为在襄阳聪慧了得,却不知道大汉有多少比他更有智慧的人存在。”刘氓叹道,“半吊子的领军水品,确实不值一提,若是此时孤不点醒他,恐怕此人一身成就也是极其有限。”

“王爷如此胸襟,臧霸佩服。”臧霸感慨道,他可不是什么十几岁的毛头小子,自小家境不错,家中父亲任狱掾,秩八百石,也算是富庶之家,但是在十八岁时发生变故,父亲被上级顶罪,臧霸此时才知道官场的黑暗。

一时气愤的臧霸自然不会任由自己的父亲去受牢狱之灾,在路上召集了一伙同伴,把父亲救了出来,近百人队伍的押送狱卒们居然无法抵抗,眼睁睁的看着犯人被救,并且消失踪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