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素扭头画圈圈,明明就是您老人家惹出来的,还说的这么容易,我还不如指望平阳王来的靠谱呢。
站在门边目送一行人渐渐远离的平阳王将手中信慢慢揪成了团……
马车行至城门口,文素忽然听到有人唤自己,揭开窗格布帘一看,顿时愣住。
刘珂站在路沿望着她,水青色的长衫随风轻轻摆舞,清秀的脸上神情复杂,几次欲言又止,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在即将擦身而过的刹那,抬手朝她行了一礼,算是送别。
文素于心不忍,刚要开口说话,身后传来一声低咳,只好又乖乖的坐了回去……
28  二七章
摄政王这次走的突然,让小皇帝与一干大臣连象征意义上的不舍也没能表示一下。
而随着他这一离开,朝堂也变了样,王爷党们迅速收敛锋芒,对保皇党能避则避,对皇帝更是恭敬有加,惹得小皇帝好几次登高南眺,很不厚道的祈求摄政皇叔可以一去不复返什么的。
可是天不遂人愿呐,他的皇叔依然身体健康,安然无恙的奔赴在去往江北的大道上。
从京城一路往南都天气晴好,一直到过了徐州才有了些变化,天空阴沉沉的不见太阳,再往南就是淅沥沥的雨丝绵绵不绝。
文素觉得没什么,摄政王以前四处征战倒也还算习惯。只有赵全,典型的北方汉子,乍一泡到南方湿腻腻的空气里,不免有些心烦意乱,偏偏又不能对自家主子抱怨,只有不停的冲文素发牢骚,整一个啰嗦婆娘。
一直到抵达淮阴,赵全终于收敛不少,只因期间数月已过,已至盛夏,淅沥沥的小雨转为了暴雨,干脆。
外面的暑气不重,阳光常隐于乌云之间,暴雨时不时的光临一下,带来一阵阵凉风。文素将窗格上的布帘挑起,车中闷热顿减。
转头看见一边的摄政王正襟危坐,衣裳厚重,她好意道:“王爷,您要不要脱件衣裳?”
萧峥嘴角一抽,扫她一眼,摇了摇头。
马车一路行走在官道上,期间几乎不曾遇到行人,而如今再往前却渐渐可闻车马人声了。
文素探头朝外看去,原来是逃难的流民,这本在预料之中,然而一路看过去的结果却让她有些奇怪。
奏折中称哀鸿遍野,为何一直到这里才看到流民,且人数并不算多?
旁边的萧峥见她一直凝视窗外不语,好奇问道:“文卿,你在看什么?”
文素自己也没弄清楚这其中蹊跷,一时说不清楚,便摇了摇头,找了个借口搪塞了过去。
然而越往南行,却越叫她奇怪。
眼前情景与她有生之年经历过的几场水患相比,怎么也够不上哀鸿遍野的程度。农田所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严重,过往道路也依旧畅通无阻。
那奏折又是怎么一回事?
显然萧峥也发现了这点,最终在即将进入泰州城时停了下来,打算亲自下去巡视一番。
途中停靠是安全的大患,赵全自然多加阻拦,萧峥无奈,只能在附近转悠了一圈,文素自然是被提溜着一起去了。
官道两边就是青葱的田野,水稻已经长了很长一截,田里面水汪汪一片,几乎要盖过稻苗。
文素指着田地道:“王爷,还是要尽快疏导了洪水才行啊。”
这话一说便引来萧峥的不悦,“已经数月过去,难不成这些官员连这个都不知道?”
文素赶忙道:“王爷切莫动怒,此地水患历来最难疏导,且不说有泗水、汶水,还有贯通五大水系的大运河,再者,运河淮扬段以西是大片的湖泊洼地,这些大大小小的水系交错盘结才是治理的症结所在啊,更何况如今扬州等地也不是想去就能去得了的,怪不得那些官员。”
“文卿怎会如此了解?”纵使在这里生活过,若是不曾接触,也很难了解此地的复杂水系,而她却能这般详细清楚的娓娓道来,萧峥不免有些好奇。
文素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下官以前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能知道的这般清楚,这些都是以前听家父说的。”
“原来如此。”萧峥叹了口气,“这样说来,岂不是十分棘手?”
“倒也不算棘手,以前比这更严重的水患也治理得了,只是自陛下登基后此地官员多有调动,不如当初那些官员们经验丰富,怕是有些应付不来吧,不过……”
话音被一声突来的冷喝打断,文素扭头看去,赵全骑在马上迅速的朝两人方向奔来,高头大马在细窄的田埂上踩踏而过,叫人看的心惊胆颤,生怕他一个不小心就要掉下来。
“王爷,小心身后!”
几乎是瞬间的事情,文素正要下意识的转身去看,人已被萧峥一把拦在背后。她吃了一惊,贴在他背上半天也没敢动弹一下,等了许久没动静,这才探出脑袋去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其实什么事情也没有。
远处的小道上,一人端坐在马上,与摄政王两相对视。
那是个男子,离得太远,看不清相貌,只可见一身褐色长衫迎风招展。
文素无法看见摄政王的神情,但可以清楚的听到他有些急促的呼吸,似乎是不悦的征兆。
赵全终究是没能以马上英姿过了这独木桥般的田埂,关键时刻从马上跃下才免得摔个一身泥水,即使如此,他仍然英勇的带着一队护卫赶了过来。
萧峥忽的抬手,阻止了一干人等。
对面马上的男子见状开始笑,声音饱满而有磁性,可以听得出是个中年人。
“退之,许久不见了。”
一听到这个称呼文素就哆嗦了一下,上次听到是从蜀王口中,那这次呢?
这里可是接近乱臣巢穴了啊,这要是出现个藩王,那就不是闹着玩儿的了!
然而萧峥却什么都没说,只是点了点头。
对面的男子却毫不在意,接着道:“你放心,她一切都好,听闻你要前来,我们已经在此等候多日了。”
萧峥抿唇,不做声。
似乎终于发现了自己不受欢迎的事实,那人重重的叹了口气,朝他抱了抱拳,正打马欲走,忽又扫到他背后探头探脑的文素,笑道:“这姑娘看着不错,退之好福气。”
话音刚落,人已纵马远离。
直到目送着那人的背影变成一点,萧峥才淡淡吩咐道:“继续赶路吧,停驻泰州。”
泰州临近江都,未至扬州,不用与广陵王正面对抗,同时往南至一处名为高港的小镇即可临江,的确是个停留的好地方。
到达当日,天上又开始下雨,泰州知县还在江边巡视,得知消息慌忙赶去迎接,已晚了半个时辰有余。
萧峥掀帘而出时,眼中所见便是大小衙役与附近百姓在雨中跪了一地,泰州知县跪在最前方,裤脚还是高高挽着的,浑身上下还溅满了泥。
文素跟在后面出来,抬手遮在额前挡着雨去看知县大人,还未看清相貌,只那身形便叫她顿时惊喜叫了起来:“无渊?”
知县一愣,抬头看来,赫然便是外放为官的齐简。
“文大人?你怎么会来?”话刚问完,意识到旁边还站着摄政王,心中已经了然。
所以朝卿兄还是失败了么?》_
停靠泰州是摄政王的临时决定,以致于连下榻之处也没来得及准备。一行人车马劳顿,都需要休息,手忙脚乱的齐简只好暂时将众人请去县衙。
一进入厅中,尚未就座,萧峥便开口询问灾情,劈头盖脸一连串的问题。
齐简赶紧一一作答,事无巨细,将自己这段时间所做的事情无论对错全都禀报了一遍。
毕竟年少,又是初入官场,齐简在赈灾之初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
上级欺压,下级藐视,百姓不信任等等,不过短短数月,已将他原先脆弱的少年之心锻炼的坚不可摧。
而他并不打算将这些隐瞒,对他而言,自己能走到这一步已经问心无愧,如果因为某些差错而被怪罪,那也只能怪自己时运不济了。
萧峥对此并未多言,齐简能毫无保留的坦陈过错,勇气可嘉,看这模样也是尽心尽责,自己若是过多苛责,倒显得不够仁德了。
他坐在厅中上首,静静的听完禀报,手指无意识的点着桌面思索对策,不过片刻,心中已有了计较,当即一连发了数道命令:
“立即召集周边官员前来汇报灾情。”
“发布告示,征募民间医者,越多越好。”
“撤至后方的沿江百姓需按时发放衣粮。”
想起之前文素的话,他又补充了一条:“重金征募精通水利或熟悉此地地形与水系者,二者兼顾尤佳。”
除此之外,对于齐简的一些过失也给予了纠正。
齐简边听边记,暗暗心惊,只听了他的禀报便有了如此周详的决策,若无周密的推断和自信,绝对不可能做到。
摄政王能够仅凭一己之力而把持朝政,的确是有原因的。
一边要执行摄政王的命令,一边还要为他寻找住处,这些都是眼前就要解决的事情,齐简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好在当地有个乡绅非常识时务的贡献出了自己的某处宅院,这才解了知县老爷的燃眉之急。
文素觉得日理万机这种事儿还是交给摄政王比较合适,于是决定先回住处休息一下。
正要出县衙大门,便见有个身着素白襦裙的女子一手撑伞,一手提着裙角迎面走来。到门边时,被守卫拦下,女子停步抬头看来,见到文素,冲她礼貌的点了点头。
文素有些吃惊,见她头簪木钗,穿着寻常,却是极其貌美,举止也是无比的优雅端庄,仅仅是点个头也掩不住眉目间的高贵风华。
见文素一直盯着自己,那女子忍不住笑了笑,柔声问道:“敢问姑娘,可知晋王是否在此?”
文素愣了一愣,正在疑惑晋王这个名号怎么那么熟悉,就听身后传来了摄政王的声音:“你怎么来了?”
她转头看去,摄政王看的人却不是她,正是她面前的女子。
二八章
文素觉得自己并不是个八卦的人,可是为什么又改变计划留下来了呢?
摄政王坐在厅中上方,下方坐着刚到的那位美貌女子,而她就坐在女子的对面,颇为苦恼。
对了,为了傅青玉!
她远在京城,心系摄政王,做朋友的替她眼观四路耳听八方难道不应该?
太应该了!
这个念头让她的心情顿时转为舒畅,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严密的监视状态中……
那女子见她这般盯着自己也不觉尴尬,大大方方的一笑,伸手端过茶盏,一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