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外忽然传来一声惊呼,似乎是那个带她来的公公,她诧异的转头,便见摄政王施施然走了进来,面若冰霜,“适才听太后说陛下有意要保住国舅?”
“……”

小皇帝正在御书房内读书,自太傅被革职后,便一直由左都御史王定永负责教导其课业。
萧峥将文素从太后那儿解救了出来,一路带着她到了御书房前,抬手示意她等在门边,而后径自推门而入,片刻之后王定永也被赶了出来,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文素有些紧张,恐怕这叔侄二人又要闹得不可开交了。
正想着,里面已经传来小皇帝的怒喝声,随即是呼啦啦一阵摔东西的声音,而后门被打开,连福贵给被撵了出来。
王定永见状摇了摇头,转身朝宫外走去,留下一脸苦闷的福贵与文素大眼瞪小眼。
很快门内就恢复了平静,没一会儿门便打开,萧峥从里面走了出来,经过文素身边朝她微一颔首,示意她随自己回去。
“王爷,您与陛下说什么了?”快出宫门时,文素终于忍不住问萧峥。
“本王只说他已经不小了,该有自己的抉择,是要舅舅还是江山,得靠自己决定。”
文素暗暗点头,的确是该让皇帝自己想清楚,转眼便要长一岁了,是该成熟起来了。
走到马车边上,萧峥侧头看她,“太后没有为难你吧?”
“没有。”文素回答的自然而然,下一刻却又忽然醒悟,睁大双眼诧异道:“王爷莫非是特地因下官赶来的?”
萧峥眼光微微一闪,干咳了一声,什么也没说便登上了车。文素瞧得清楚,他的耳根似乎都红了。
她忍不住笑了起来,心中一阵柔软。
三七章
第二日早朝。
皇帝陛下正襟危坐于金銮殿上,冕冠高束头顶,十二旒垂于眼前,纹丝不动,半遮住他微微泛青的眼圈。
母后哭泣的脸和舅舅往日对他的疼爱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思索了一夜,也暗暗骂了摄政王一夜,可是最后对着父皇的画像时,终究还是做了决定。
今早穿戴整齐后,他先是去了李太后寝宫,恭恭敬敬的向她磕了几个响头。而后便直奔早朝,宣布将国舅收押定罪,所有李家从犯概不饶恕,该革职该充军,绝不手软。
文素因为这次立了功,被擢升为户部侍郎,直奔正三品,当然摄政王不会忘了将这消息往青海国透露。另外,除去林瑄未曾暴露之外,齐简等一些有功之人皆获得了赏赐。
文素站在玉阶之下悄悄抬眼看向龙座,仿佛一夕之间长大,皇帝脸上少了往日的浮躁,多了些沉稳,但同时笑容也是极难见到了。
然而作为一个帝王,这是必须要经历的转变,无论愿不愿意,都要尽早懂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
退朝之时,摄政王因为一些事情留了下来,文素只好自己先回去,谁知刚走出殿门便听见身后有人叫自己。她一惊,根本不敢回头看一眼便急急忙忙的朝前跑去。
不过因为还在宫里,也不敢跑太快,眼看就要被追上,她干脆改变了出宫的路线,提着裙角一阵左闪右避,最后看见一间正在修葺的藏书阁开着门便干脆冲了进去。
那负责监工的太监一见文素的朝服就看出她是摄政王手下的女官,哪里敢怠慢,连忙跑上前来招呼,却被文素一把推去堵在了门口,“替我挡着,若是有人找我,就说没人来过这里!”
太监讶然的看了她一眼,乖乖的守在了门口。
果然,没一会儿就见一位眉清目秀的年轻官员朝这里跑了过来,稍稍顿了顿,看了一眼书阁大门,又转身朝另一边继续跑去。
太监倚着门纳闷,这不是陛□边的大红人刘珂刘大人么?追着文女官算是个什么事儿啊?
文素正躲在层层书架后面,不知道外面情形也不敢随意露面。想了想,干脆随手找了本书翻了起来,躲上他半个时辰的,就不信刘朝卿不走!
哪知这里的书籍都是极为深奥晦涩的古籍,还未翻看几章就叫人头晕目眩了。她无奈的找了一圈,最后发现了本记录名人轶事的书才算是有了消遣。
翻了几章,忽然看到有记录文氏名人的,她来了兴致,立即津津有味的看了下去。
书中记载文氏出自周文王,上可追溯至黄帝轩辕氏之姬姓,自古身份贵不可言。文素看了几句就觉得没意思,便直接撇去这些空话去看下面详细介绍的名人。
春秋时代助勾践复国的大功臣文种,宋代文天祥,嗯,这些都听过,不过再往下看说的就有些不熟悉了。她正打算跳开去看别的,忽然眼角扫到一个名字,顿时一愣。
文子衿。
是林瑄给她那本书的作者?
那书她后来翻过,里面全是一些有关国家大事政治策略的探讨,竟比她当初背的那本策论还要详细,其中许多论点精妙非常,纵使她一个不爱看此类书籍的人也被吸引的欲罢不能。
看那书的纸页发黄还有些许霉味,可能已经保存近百年之久,却不知她族中何时出了这么个有才能的人,竟能写出这般精彩绝伦的书籍。
可惜只有一半。
此时看到有关作者的记载,她之前压在心中的诸多疑问都被勾了出来,然而去看下面的介绍,却只有一段空洞的恭维之言:
“经天纬地曰文;博闻道德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施而中礼曰文;忠信治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修德来远曰文;治修班制曰文;才秀德美曰文;化成天下曰文。此中得一堪为才,然文氏子衿则为之集大成者,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
什么意思?文素不明白了,连个籍贯生平都没有记载,却把他说的天上有地上无的,是不是太奇怪了?
外间忽然传来一声轻咳,太监恭恭敬敬的道:“文大人,刘大人跑过去了,您可以出来了。”
文素应了一声,将书放回原位要走,想了想又顿了一下,探头对外面的太监道:“劳烦公公准备一下笔墨,本官要抄些东西。”
……
午间静好,傅青玉捧着本书坐在屋中看书,然而往日这些令她急于探究的学识理论今日却一个也没看进心里去。
脑海中只是一遍遍浮现出摄政王搀着文素入府的场景。
那个高高在上的摄政王,因何如此纡尊降贵?文素又如何值得?
手中的书籍被蓦地撰紧,甚至发出了痛苦咯吱声。她突然觉得很无力,那个能够自在游走于官场的人,能帮摄政王筹集赈灾款项和平定贪污的人,为何不是她?
仿佛要应和她的思绪,耳中忽然落入一阵脚步声,她一抬头,便见文素捏着张纸走了进来,素衣乌发,黛眉红颊,倒似比以前还要美上几分。
她的眼神不禁暗了暗。
“青玉……”文素笑的讪讪,直到今日才有机会单独相处,着实不易。她看了一眼手中的纸条,也多亏了有这么个理由。
“青玉,我今日来是想请你帮个忙。”
傅青玉抿唇不语,许久才将手中皱巴巴的书籍放回到桌上,起身对她做了个请的手势,“坐吧,何事?”
见她神色如常,文素有些不安的情绪放松了许多,笑了笑道:“是这样,你读书多,不知可曾听闻一位过名叫文子衿的人?”
“文子衿?”傅青玉蹙眉思索了一番,摇了摇头,“一时想不起来,你问这个做什么?”
文素将手中抄来的那段话递给她,“他是我族中先人,一时好奇,便想知道究竟是怎么个人物,奈何这上面记述的实在太宽泛了。”
傅青玉结果纸条看了一遍,见文子衿被描绘的这般出神入化,同为文人的她也不免被挑起了兴趣,点头道:“我知晓了,有时间帮你找找古籍,兴许能有眉目。”
“那可真是太好了。”文素赶忙道谢,傅青玉博闻强识,定然能帮上忙。
正打算走,想了想,她又补充了一句:“青玉,我与摄政王之间……”
“不必多言,我有数。”傅青玉几乎立即就摆了摆手,起身朝内室走去,没再看她一眼。
文素叹了口气,看来这个误会是解不开了。
心情郁堵的出了门,拐上回廊往住处走,却有一双白白嫩嫩的小手突兀的挡在了眼前。
她一愣,尚未来得及抬头便听见咿咿呀呀的声音,仔细一看,可不是蜀王家的小世子么?
乳娘本抱着他四下转悠,谁知道叫他撞上了文素,便欢快的伸出了小手朝她招呼上了。
“哎呀,快来抱抱。”文素回来这些日子还没见着他,也是想得紧,挥手免了乳娘行礼便将小世子给接了过来。
左右无事,她干脆代替了乳娘的工作,抱着他四处溜达去了。
不过才过了几个月,这小子不仅长高了还重了不少,甚至还能时不时的吐出几个字词来,真是了不得。
文素抱着他小转了一圈胳膊就有些发酸了,便打算带他找个地方歇歇。碰巧管家捧着几卷丝绸朝摄政王的西阁而去,被这小子撞见,又是一阵欢天喜地张牙舞爪。
摄政王应该已经回府了吧?文素眼珠一转,贼笑一声,抱着世子朝西阁而去。
萧峥照旧是在处理繁重的政务,管家也不敢打扰,抱着丝绸隔着门低声禀报道:“王爷,宫中拨了进贡的丝绸过来,老奴拿过来给您瞧瞧,冬日近了,替您和平阳王爷做两身衣裳如何?”
“嗯。”萧峥随口应了一声,头都不曾抬一下。
屋外的管家挪了挪步子准备走了,萧峥却在此时忽然想到什么,忙开口道:“等等。”
“王爷?”管家顿住步子,屋内一阵轻响,门已被摄政王从内拉开。
“给本王看看。”
“哦,是是是。”管家忙不迭的将丝绸呈至他眼前。
“还不错,选个鲜色的,给文素也做两身冬衣吧。”萧峥拨了拨丝绸,淡淡吩咐。
管家却立即皱了皱眉,“王爷,这……于礼不合吧?此等贡品除非陛下钦赐,否则只有王爷王妃这样的身份才能用啊。”
萧峥眉头一跳,眼神轻轻扫向他……
“啊,是是是,老奴这就去办,这就去办……”管家吓的一哆嗦,抱着丝绸转身就走。
萧峥很郁闷,其实他刚才只是因那话而一时惊讶,倒让管家认为是发怒了。
门边的赵全噗嗤一声笑出来,被他狠狠剜了一眼才收敛了点。
院中忽然传来孩子的咿呀声,萧峥听见,下意识的就要躲避,忙转身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