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峥眼神一闪,暗暗点头,此言不虚。
“哼!”丁正一冷哼了一声,转身朝皇帝拱手道:“陛下,老臣觉得陆大人并不适合领兵,想当初征战沙场,他也只是为摄政王手下副将,从未独自作战过,这样至关重要的一战,岂可托付?”
小皇帝抿唇不语,心中却觉得有些道理。
“丁大人所言甚是。”
殿中一下子安静下来,因为摄政王忽然开了口,每次争吵,似乎都在他开口之后才算终结。
“争论至今,本王觉得诸位所言都十分在理,主帅一职事关重大,若非可靠之人,着实难叫人放心。”
丁正一摸着花白的胡子点了点头,难得的表示了赞同,还不忘瞪了一眼地上跪着的陆坊,暗示他趁早死心。
“皇叔有何意见?”小皇帝朝萧峥抬了一下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本王只是想到了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而已。”
“哦?何人,皇叔快说。”
萧峥微微偏头,眼光扫了一眼文素。
这眼神有些特别,好像有什么话想说一般。文素心中一紧,恍然之时已经听到他淡淡的说了出来:“人选即是本王。”
众人顿时哗然,摄政王竟然要亲自领兵?
自他扫平西戎边患之后,已有好几年未曾率兵了,虽然执掌全国兵马却再未去过军营巡视,好似已经与过往的峥嵘岁月脱离了关系,为何如今又要重新出山?
瞥见丁正一又按捺不住要开口,萧峥率先堵截道:“陛下,须知江南等地的叛臣乃是出身皇室,对付这样的家贼,本王去,最为合适。”
于是丁正一没了反驳理由了。
其实萧峥并非刚刚才有这个念头,这些时日他一直忙于部署此事,必然会考虑到主帅的问题,不过只是将自己作为不得已之时的一个候补。只因战争不同上次赈灾,处理政务恐怕无法兼顾,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文素。
不是沉溺于温柔乡中无法自拔,只是她刚刚开始在朝堂上打拼,若离了他,会不会孤立无援?
然而事到如今,已不得不做出应对。如同陆坊所言,争吵不休,迟疑不决,只会让叛臣有机会养精蓄锐。
另外还有个不可外道的原因是,萧峥一直排遣暗探于江南等地活动,否则上次皇帝那封写给江家的信件也无法送达。再加上上次蜀王提供的讯息,他本人其实也是对对方最为了解的人。
所以,他确实是最为合适的主帅人选。
小皇帝沉吟着不做声,摄政王的话都有道理,可是他不得不有所顾忌。
原本他已如日中天,便说世人只知摄政王而不知有皇帝也不算为过。而凭他过往的战绩,此战可赢的机会很大,届时气势必然更盛,他这个皇帝,会不会永无出头之日?
虽然想得到这些,却无法想出个妥善的解决之道,皇帝陛下唯有叹息一声,点头应允:“皇叔所言句句在理,便照此做吧,准奏。”
萧峥抬手行礼,“谢主隆恩。”
文素看了一眼他的侧脸,微微敛目。
退朝之时,她一言不发,安静的跟在他身后走出殿门。
“怎么不说话?”萧峥转身看她,笑得温和。
“无话可说。”
“怎么?生气了?”
“不是。”
“那是为何?”
“因为你所言句句在理,我只有支持,便无话可说了。”
萧峥微微一笑,静静走路,不再多言。
阳光下两人的身影一前一后,差不多是同样的步调,所以一直保持着同等的距离。
然而刚走出宫门不久,文素只觉得腰间一紧,回过神来时,人已被萧峥揽在了身侧,终于变成并肩同行。
“放心,我会好好的。”
文素心中情绪复杂,想要说些什么,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五十章
这日早朝之后,皇帝陛下迎来了文少傅的最后一课。
在上课之前,皇帝陛下率先表示了自己的愤懑:“文少傅,朕册封你为帝师,你却只教朕三节课,是不是太轻松了些?”
“陛下,课不在多,而在于精呐。”
陛下眯眼,“你真不是偷懒?”
文素一脸坦然,“陛下若真要微臣教授您书面学问的话,微臣倒也可以试一试的。”
“……”陛下郁闷的摆手,“罢了,上课吧!”
本以为今日这最后一课会是精华中的精华,定然会让皇帝陛下眼界大开,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
文素端着少傅的架子当着皇帝的面坐着,饮了差不多半壶茶之后才悠悠然开了口:“陛下,您还不够淡定。”
皇帝当然不淡定,他九五之尊等着授课,她倒好,一个人大大咧咧的在饮茶,压根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嘛!
“少傅究竟在卖什么关子?”
“陛下稍安勿躁,您这么问,微臣会回答您,有的人可就不一定会回答了。”
“切!照你这么说,难不成一千个人朕还要想一千种问法?”
“不错!”文素击掌,赞赏的点头,“陛下这话便说对了,所以微臣才希望陛下尽早掌握他人的特质,因为要想每个人都乖乖听您的话说出您想知晓的信息,便要记住微臣的十字真言。”
“十字真言?”小皇帝来了兴趣,“什么精妙的真言?快说来听听!”
文素又呷了口茶,笑的一脸狡猾:“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陛下扭头,还以为什么高深的真言,原来这么通俗么?
不,是粗俗!
“陛下,切莫小瞧了这句俗语,这恰恰是为人圆融的真谛。对哪些人该说哪些话,正是陛下这个年纪最需掌控的东西。”
听文素这么说,皇帝这才开始深思,继而面露凝重之色,“说来还真有些道理,兴许顺着皇叔说些软话,他也就不会老拿扣带吓唬朕了。”
“咳咳咳……”文素刚饮进口的一口茶在喉咙里好一阵天翻地覆。
这算什么举例?
临走之前,文素照例向皇帝行礼告辞,却不曾想皇帝竟也起身向她回敬了一礼。
“少傅,今日之前,朕还对封你为帝师颇有介怀,但这三课之后,却着实叫朕获益匪浅,所以这一礼,请莫要回避。”
文素轻轻点头,坦然受下,“陛下天资聪颖,一定会成为一代明君的。”
转身走到门边,她又停下了脚步,转身看他,“陛下,还有一句话,微臣一定要说。”
“少傅请说。”
“千万莫要以表面论是非,对您凶恶的,不一定不好,反之亦然。”
皇帝怔忪,她已如往常那般,径自拉开门走了出去。

氤氲的雾气在眼前缭绕,沸水顶着壶盖发出咕噜咕噜的轻响。
萧峥端坐在矮几之后,素白宽大的袍子闲闲的贴在身上,随意系着的乌发散在肩头,风姿绰约,俊逸风流。
袖子被高高挽起,他熟练的清洗茶具,挑放茶叶,冲入沸水,而后缓缓将一杯香气四溢的绿茶推到对面的人跟前。
“尝尝看。”
文素原本正盯着窗外欣赏初春景致,听了这话转头,刚好对上他的微笑的双眼。
因为跟前热气蒸腾,他的鼻尖微微沁出了细汗。她笑了一下,从怀间摸出绢帕为他细细擦拭,直到手被他握住,再缓缓包入掌心。
“素素,听我说,我走之后,朝廷必会针对于你,所以我有个安排……”
“不是说来画舫饮茶的么?做什么说这些,先不管那些吧。”文素摆摆手,一手端起他推过来的茶盏饮了口茶,另一只手则任由他牵着。
“说的也是。”萧峥笑了笑,这才轻轻松开她的手。
“退之,你……大概何时动身?”
萧峥挑眉:“你不是不想说这些的么?”
文素撇嘴:“我是说莫要说我,说你还是可以的。”
萧峥笑着摇了摇头,神情却又渐渐回归肃然:“大约……就在这几日了吧。”
“到底哪日?”
“怎么,你要送我?”
“自然。”
“还是别送了吧……”
文素抿了抿唇,唧唧歪歪的嘀咕:“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还不让人送!”
谁知还未念叨完,身侧一阵暗影,萧峥已经挨着她坐下,伸手揽住了她,低笑道:“不是不让你送,是不想弄得那般伤感,我一定会回来,又何必在乎这一次分别?”
文素垂着头不做声。
萧峥叹息一声,揽紧了她,吻了吻她的侧脸:“等我回来就好……”
……
此次前往江南的点兵已然结束,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启程直赴江南。
过往的战争经历中不乏于此同规模的战役,萧峥却无心回顾,只因这一战,剑指的是与他血脉相连的兄弟。
夜色深重,他却久久未眠,坐在书房中将那柄长剑拭了又拭,直到寒光闪烁的剑身上隐隐投射出他漠然的脸。
有人轻轻敲门,他放下手中剑,听到赵全在外禀报道:“王爷,平阳王求见。”
“进来吧。”
萧端推门而入,只看到白衣的一角便已听到他含笑的声音:“这次可总算能亲自与叔叔话别一番了。”
这话说来轻松,其中却暗含酸楚。
曾经萧峥四处征战之时,他被困宫中,想要远远看一眼他离去的背影也绝无可能。上次江北之行萧峥又走的匆忙,所以如今能这般相对话别,实属不易。
“这么晚还不睡,对身子不好。”萧峥收好剑,坐回桌边,示意他也坐下。
“叔叔不也没睡么?有什么烦心事不成?”
“算是吧……”萧峥叹了口气,凝视着桌上的烛台不语。
萧端眼珠一转,已然明了:“是因为素素?”
“嗯。”
“担心她在你走后会寡不敌众?”
“嗯。”
“叔叔必然已经有了计较了吧。”
“是有了计较,但是……却也仍旧担心。”
萧端眼神微微一闪,笑了起来:“有何担心之处?”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
顿了顿,萧峥淡淡扫了他一眼,起身走到他身边,抬手拍了拍他的肩:“你在京城要好好的。”
萧端身子微微一僵,半晌才“嗯”了一声。
“做个闲散郡王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是。”
走出西阁时,仿佛从水中出来,窒息了许久的胸腔终于呼吸进了新鲜空气。萧端扶着回廊的柱子轻喘,脸色煞白,隐隐浮出一层汗。
是叔叔实在气势威压,还是他心里想的多,为何会有种喘不过气般的感觉?
最后稍稍踉跄着朝前而去时,他又转头看了一眼西阁隐隐透出的烛火。
对不住了叔叔,为了那一日,别说一个王爵,纵使是我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