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 裁-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纽约,曼哈顿岛,汉米尔斯大街13号的大门外围着十几个警察,他们拉起了红色的警戒线。

此间的主人名叫尼古拉-特斯拉,作为科学界的怪才、异才和天才,特斯拉此刻正经历这他人生中第二次低谷期。

第一次是他同爱迪生分道扬镳,在直流电和交流电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导致爱迪生对特斯拉实施强力打压。爱迪生利用他在科学界的影响力和公司庞大财力,迫使科学界不承认特斯拉的科学家地位,称其是伪科学家,妖怪。而赞助商迫于爱迪生公司的影响力,也不得不将其拒之门外。

经过几年的坎坷之后,特斯拉终于突破爱迪生的封锁,得到了摩根财团的资助,得到了尼亚加拉水电站15oo千瓦交流组的订单,并聘请他作为电站设计师。由此,特斯拉走出了低谷时期。

然而,几年后,正当特斯拉获得了摩根财团的大笔资金资助准备大干一场时,一次意外的火灾焚毁了他的实验室。1896年7月16日的晚上,特斯拉位于汉米尔斯大街13号住址的实验室生大火,耗费34万美元的试验设备被烧毁。

这使得特斯拉陷入他人生第二次低谷,因为他将面临摩根财团资助者们的讨债和责难。

坐在废墟前的特斯拉垂头丧气,表情相当的悲催。旁边的几个助手也只是无奈的叹气,有消息表明这场大火不是意外,而是爱迪生雇人搞的破坏。因为特斯拉在交流电上的成功,导致爱迪生的直流电生意面临严重挑战。

不过,爱迪生确实想报复特斯拉,只是他派人放火烧特斯拉的实验室是在1897年5月份,而如今的这场大火却是提前了一年,是另外有人打着爱迪生的旗号雇人干的。

好吧!王辰浩承认他又干了一件坏事!

为了得到特斯拉这个人才,王辰浩不得不耍些小伎俩。由于特斯拉此时有摩根财团资助,因此王辰浩想要把他拉到北洋科技工作有些困难。于是他命人假装是爱迪生公司的工人,雇佣纽约街头上的墨西哥游民,秘密潜入特斯拉的实验室搞了一场破坏。目的就是让特斯拉面临摩根财团资助者的讨债和追责,迫使他在走投无路之时投奔王辰浩,为他所用。

一切进行的十分秘密,没有人能够查得到是王辰浩干的,所有矛头都指向爱迪生。特斯拉恨透了爱迪生,但眼下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跟摩根财团的资助者们解释。

“先生,您的信!”

正当特斯拉头疼之时,一封来自清帝国纽约总领事馆的邀请函送到了他的手中。

特斯拉打开一看,内容是邀请他去中国北洋科技工作的邀请函,王辰浩在上面简单的告诉他,将给他提供全世界最先进的实验室和试验设备,资助他的全部科研项目等。具体事宜,请他去总领事馆面谈。

特斯拉百思不得其解,但他的助手们却是兴高采烈的样子。副手贝利告诉特斯拉:“先生,此人是清帝国的一品大员,而且非常有钱,他出资两千万美元打造全球最大的试验基地——北洋科技,恭喜先生,如果能够到那边工作,相信是每一个科学家的梦想。”

无疑,这个副手贝利已经被王辰浩收买了。

特斯拉此刻走投无路,如果不想被追债人逼着卖血还债,只能溜之大吉。

于是,特斯拉便去了一趟领事馆面见王辰浩。而毫无疑问的是,王辰浩想都没想就全部答应了他的条件,帮他偿还债务,给他最先进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给他充足的科研经费等等。

当然,王辰浩也不是没有条件。他的条件是特斯拉明的专利将属于王辰浩所有,未经许可特斯拉不可以转让相关技术给别人。而且,特斯拉将终身受雇于北洋科技。

特斯拉此时并没有意识到他的科技成果会是多么的赚钱,而且有人肯终身雇佣他,并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这等好事上哪找去?因此特斯拉十分痛快的答应了王辰浩的全部条件。

二人当天签署了雇佣合同,由此特斯拉成为北洋科技的席专家之一,获二等院士头衔,年薪十万美元,而王辰浩则成为了特斯拉的终身制老板。

第二天,王辰浩派人跟随特斯拉去见他的资助者们,当场替特斯拉偿还了全部债务。并雇佣了特斯拉身边的全部技术人员,他的副手贝利劝谏有功,获得北洋科技四等院士待遇,年薪三万美元。至于一等院士,暂时还无人担任。王辰浩将为北洋科技工作的人员划分为五等院士、三等科员,用等级和名誉来刺jī所有工作人员们,让他们勤奋努力的工作。

特斯拉和他的团队加入北洋科技后,特斯拉现有的专利将由北洋科技负责在全世界各国申请专利,其中包括交流电动机、交流高压输电系统、家用交流电、可逆转高频磁场、无线电传输与干扰、无线电遥控、电磁振dang器、无叶涡轮等33项专利。未来十年内最值钱的将是交流电专利,未来最具有军事价值的是无线电方面的传输、干扰和遥控技术,至于特斯拉未来明的死光武器、电磁脉冲和原始计算机等,那都是后话了。

a。

甲午风云第150章太平洋舰队【二更】

公元1896年7月19日,在沙俄臃肿**的海军部官员们磨蹭了一个半月时间后,开赴远东的增援舰队终于获得了13万金卢布的沿途加燃费和过路补给费等专项拨款,以及17万金卢布的战争“开拔费”,并与7月21日舰队补给满煤炭、水源和食物后才缓缓开出圣彼得堡海军岛基地,踏上去往远东的征程。

与此同时,王辰浩的sī人舰队七艘战舰已经有五艘改造完成,最后两艘胆勇号和斗勇号两艘战舰的舾装和升级改造工程也接近尾声,正在加紧进行着。

王辰浩按照他的sī人舰队的作战目标和威慑海域,将他的这支sī人舰队已经正式更名为太平洋舰队。

林建章等各舰军官们也在紧张进行战争准备工作,他们先在五艘完成改造的战舰上面进行一系列海试科目,检查舰体综合航海性能。同时,在莱昂斯的建议下,全舰中英两国官兵进行必要的联合操练,例如最基本的战舰上各个部门协调的战斗指令,以及舰舰之间的指挥和旗语联络等。

由于各舰都安装了先进的无线电系统和电话系统,舰内、舰舰通讯和指挥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英国海务大臣费舍尔在参观了这些现代化改装过的战舰后,对于这种划时代的海军革命大为赞扬。

费舍尔建议英国海军部为英国战舰也装配上无线电系统和电话系统,但由于此时的无线电系统设备比较臃肿、通讯距离有限,加上极高的造价,使得英国海军部否决了该项提议。

8月2日,俄国增援舰队使出bo罗的海进入北海,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对其进行严格的监视。由于两国在萨道义遇刺问题上依然纠缠不清,使得俄国舰队上下官兵们都很紧张,生怕英国海军把他们一锅烩了。

俄国增援舰队司令官恩克维斯特少将见全舰队官兵相当的紧张,于是下令全舰队以战斗度快通过英吉利海峡,离开英国海军本土舰队的视线,做到眼不见心不烦。

林建章等军官们则率领战舰在英吉利海峡尾随俄国舰队,目的是侦查这支俄国舰队的战舰性能,确定俄国派出的战舰都是哪几艘,以便收集更多的资料进行研究,寻找其破绽和弱点。

威远号上,舰桥参谋拿着一个装满各种俄国战舰照片的档案集,一边观察俄舰的外贸和配置,一边在上面找出相关资料。很快便有了结果。

“报告,确定俄国舰队的四艘战舰分别是战列舰一艘,为西索亚号;大型装甲巡洋舰一艘,为俄罗斯人号;两艘防护巡洋舰斯维特莱那号和科尼洛夫号,还有一艘煤炭补给船,未能确定。”

参谋高而谦转向林建章说道:“林司令,正如我们之前的判断,确实是这四艘战舰被派往远东。”

旁边莱昂斯说道:“俄国的bo罗的海舰队大多数都是老旧战舰,而且多数都是低干舷的浅海战舰,派往远东要航行数万里,只有高干舷的战舰才具备远洋航行要求,而俄国海军当中的哪几艘可以远洋作战的战舰屈指可数,就那么几艘而已。”

几人都赞同的点点头。

很快莱昂斯又说道:“不过,听说尼古拉二世正在谋划大海军计划,在俄国造船厂的船台上,已经有很多适合远洋航行的战舰正在建造当中。我想你们的国家恐怕有麻烦了!”

林建章笑道:“麻烦已经开始了,不是吗?不过,我觉得我们现在有着共同的敌人!”

“当然!”莱昂斯笑道:“我们是一条船上的!”

几人一阵笑声,不过他们看向正通过英吉利海峡的俄国战舰时,心中都不由得一阵紧张。别看俄国只派出了四艘战舰开赴远东,但整体实力却不亚于王辰浩的这支太平洋舰队。

理论上西索亚号战列舰只能被战列舰击沉,威远号虽然称为甲铁战列舰但她的主炮只有35倍径24o毫米的加纳炮4门,无法击穿西索亚号的正面装甲。同样,俄罗斯人号的装甲和火力也过己方同类战舰。

莱昂斯问道:“林司令打算怎么吃掉她们?她们看起来可是浑身带刺儿!”

林建章回答道:“明知带刺儿扎手,但也得拔掉她们。我们没得选择,如果让她们抵达远东,这场军事冲突可就没完没了了。”

莱昂斯点点头,认同林建章的观点,说道:“如果单打独斗我们没有一艘是她们的对手,因此我的建议是先挑那两艘防护巡洋舰下手,然后再集中力量收拾其他两艘大家伙。”

参谋赵声说道:“那两艘防护巡洋舰度较快,有其他两艘大舰护着,不容易下手。”

高而谦说道:“除非跟俄国人进行舰队决战,否则很难有机会!”

游学凯突然道:“之前我们的战术不是一个耗字吗?既然跟他们玩消耗战,那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他们的那艘补给船。打掉了他们的补给船,他们的弹药没法补给,消耗一颗少一颗,这迢迢万里海路,只要咱们有耐性,就不信耗不死他们!”

林建章突然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