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 裁-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应该循序渐进。

在大口径主炮方面的研制进度还比较缓慢,但王辰浩交给罗森博格的另一个任务却是完成的非常顺利那就是王辰浩要求研制雷击炮的任务。

雷击炮,顾名思义,其实就是迫击炮。只不过当年是外国人发明的,称其为迫击炮。如今王辰浩率先研究迫击炮,本着他个人的自尊心他将其命名为雷击炮以后各国出现的类似火炮也都将会受到〖中〗国的影响,按照〖中〗国的命名方式继续称雷击炮。

纵观雷击炮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1342年。当时西班牙军队围攻阿拉伯人所盘踮的阿里赫基拉斯城,阿拉伯人在城垛上支起一根根短角筒,筒口高高翘起朝向城外。从筒口放入一包黑火药再放进一个铁球,点燃药捻后射向城外的西班牙士兵。这种被称为“摩得发”的原始火炮可以说是现代雷击炮的雏形。但世界第一门真正的雷击炮则诞生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发明者是俄国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维奇。当时俄军占据着旅顺口要塞,〖日〗本挖筑堑壕逼近到距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俄军难以用一般火炮和机枪杀伤日军。于是尼古拉耶维奇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47mm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结果竟然有效杀伤了堑壕内的日军,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

王辰浩深知雷击炮的优势,一是其弹道弯曲,适合于对隐蔽物(如山丘、反斜面)背后的目标进行超越射击,也可对近距离目标进行直接射击:二是装弹容易,射速高(20~30发,分),火力猛,杀伤效果好:三是鼻量轻,体积小,机动性强,中、1小口径雷击炮可以人背马驮,打了就跑,能快速转移阵地:四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大规模生产,造价低。

可以说,作为单兵补充火力,雷击炮的作用是巨大的。王辰浩既然知道雷击炮的巨大作用,自然不会放置不管,何况用不了多久就会跟俄国爆发战争,他不敢确定俄国人不会发明雷击炮,与其让别人先发明雷击炮攻击自己,不如先发制人更好。

对于罗森博格等火炮专家们来说,王辰浩当初告诉他们关于雷击炮的原理后,他们一点即通,此时已经陆续设计出三款不同口径和倍伸的雷击炮来。

试炮场,罗森博格亲自指挥,十几个试炮技术人员陆续架好三门雷击炮。分别是51毫米、82毫米和107毫米三款雷击炮。这是按照王辰浩的要求,将雷击炮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不同用途的型号。

他们的结构相同,就是口径不同而已。由炮身、炮架、座饭及瞄准具四大部分组成。炮身可根据射程的远近做不同的选择,三种口径的炮身长在750毫米~1524毫米之间:炮架为两脚架,可根据目标位置调节高低和方向,携行时可折叠:座钗为承受后坐力的主要部件,同时与两脚架一起共同起到支承雷击炮体的作用:瞄准具为光学瞄准镜,刻有方向分划…和高低分划…。

三款雷击炮完全按照王辰浩的构想设计的,基本上符合王辰浩的要求。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当前的光学瞄准具结构臃肿复杂,罗森博格为了降低瞄准具的重量和大小,不得不做了最简化处理。

尽管这样,三款雷击炮安装的光学瞄准具依然块头很大显得很碍眼,而且结构粗糙士兵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才可以使用这种瞄准具。

“大人,请下令试射!”罗森博格准备好后,向王辰浩请示。

王辰浩点点头,道:“开始!”说完他拿起望远镜看向远处的目标。

目标是三个红旗,分别位于100米、300米和500米处的小土坡的反斜面上,做这样的试射安排,就是为了测试雷击炮最大的优点几乎没有任何射击死角,弥补步兵炮的攻击盲点。

“开炮!”随着一声令下,三门雷击炮炮手同时松开手里的雷击炮弹,并侧射抱头捂耳。

“嗵嗵嗵!”随着三声雷责炮所特午的发射声音三发雷击炮弹飞出炮膛,在空中划,出三道弯弯的弧线,啸叫着射向远处的目标。

“嘣嘣嘣!”

炮弹在目标附近轰然爆炸顿时碎石飞溅,尘土飞扬,腾起一片黑烟火云。

第一轮炮弹刚刚发射出去炮手迅速投入第二发炮弹前后间隔不过几秒钟。这是在测试雷击炮的快速发射能力,比起步兵炮来说雷击炮每分钟可以发射2030发炮弹,火力之连贯、凶猛,对敌人的压制能力可见一斑。

试射持续了一分钟,整个目标区域硝烟弥漫、烈火纷飞两支红旗被炸断,剩下的一杆红旗正着火。

“可惜没能将其炸断!”

罗森博格一句叹气,众人也跟着叹息。

王辰浩却是笑道:“已经非常不错了!雷击炮的作用主要以压制敌人火力,大量杀伤敌人工事后面的有生力量。摧毁坚固防御工事的任务,还是得步兵炮才行。二者的只能不同而已。”

“大人英明!”

众人闻言,顿时明白雷击炮的真正作战目的,纷纷喜出望外。

王士珍赞叹道:“大人,这种雷击炮武器竟然能够攻击到山坡背面的反斜面,这绝对是步兵炮的有利补充,有了雷击炮后,敌人将无所逍形。”

王辰浩高兴的说道:“这种武器将改变当前世界各国炮兵的战斗方式,而且还会对现有的各种火炮提出〖革〗命性要求。”

王士珍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王辰浩见罗森博格也充满好奇,于是打算在他们面前显派一番,让他们觉得跟着王辰浩混是正确的。

“现在各国主流火炮基本上射击角度都很小,大多数火炮都是以近乎直射的方式作战。随着雷击炮的曲射弹道攻击方式的出现,将来各国的火炮必然得改革,将仰角提高,提升射界,发射曲射炮弹,以达到类似雷击炮的攻击方式。”

罗森博格有意想试探一下王辰浩,说道:“大人所言很有道理,那么请问对于海军作战而言,其舰炮几乎都是低于五度的射界,大人以为呢?”

王辰浩就喜欢这些人提出异议,这样王辰浩就可以通过给他们解答疑惑,从而达到震慑他们的心智,让他们以后更加死心塌地的为王辰浩工作了。

“各国海军舰载火炮也应该改变炮击方式,改直射为曲射。”

王辰浩顿了顿,接着说道:“首先,各国海军战舰目前为了防护舰炮直射,其装甲只注重舷侧的正面装甲防护,水率甲板较薄。如果改变为曲射,提高仰角,便可以攻击其水平甲板,重创敌舰。其次,舰炮直射无法提高射击距离,改为曲射,可以拉开交战距离,远距离射击。”

罗森博格反问道:“可是,眼下观测瞄准系统还无法指挥舰炮在远距离上精确打击敌舰。”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王辰浩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曲射的第三个好处就是长距离抛物线攻击敌舰,炮弹的弹着点不再多集中在交战一侧,而是会形成跨射,均匀分布在敌舰的左右左右两舷侧和舰艏舰艉,我们的舰岛观测人员可以通过对这种跨射形成的弹着点进行计算,将敌舰的活动范围缩小,增加命中率的机会。

作为火炮专家,罗森博格当即就明白了王辰浩所说理论的可行性,不由得惊喜万分,顿时满脸敬佩的说道:“大人好学问,不愧是一位著名的军事战略战术家!”

王辰浩愣了一下,笑问道:“怎么?我很出名吗?怎么这样称呼我?”

罗森博格笑了笑,说道:“可能是您自己还不知道,在我们外国人的眼中,您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著名军事家。”

“竟有此事?真是太抬举我了!”

王辰浩顿时哈哈大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心里很高兴。

徐建寅上前恭喜一番,然后询问道:“大人,这三款雷击炮是否开始批量生产?”

王辰浩想了想,说道:“可以批量生产,但暂时不装备部队,对外要保密,生产出来后立即封存起来。”

徐建寅问道:“大人的意思?”

王辰浩回答道:“这种雷击炮只要一亮相,肯定会引起各**事家们的关注。稍微有些军事常识的人都会明白他的巨大作用。因此,为了保持我们的优势,这款武器必须严格保密。”

王士珍这时上前说道:“大人,严格保密自然是好事。可是,这种雷击炮的观瞄系统很复杂,军队的炮兵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掌握的,一旦战争爆发,恐怕来不及学习,影响战斗力。”

王辰浩点点头,这的确是个难题。

阮忠枢想到一个办法,于是说道:“大人,这种雷击炮成本低、

生产简单,大批量生产肯定需要大量的火炮测试员,不如增加火炮测试员的数量,和平时期他们呆在北洋兵器重工里协助兵工厂对生产出来的雷击炮进行测试,战争期间,他们直接调入炮兵部队服役,或者担任雷击炮教练,这样就可以保证我们的炮兵可以短时间内学会使用雷击炮了。”

“好主意!就这样办吧!”

王辰浩当即点头,命徐建寅和阮忠枢二人协商解决。@。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198章整合海陆军

三款雷击炮最终被定型为光绪二十三年式雷击炮,或者称为m97式雷击炮,轻型51毫米雷击炮和中型82毫米雷击炮,二者可以由单兵携带移动,重型107毫米雷击炮由先由马车骆带。

按照王辰浩的要求,北洋兵器重工计划在三年内完成1400门51毫米轻型迫击炮、1400门82毫米中型迫击炮、400门107毫米重型迫击炮,计划…

装配给二十个整编师。

王辰浩心中已经打定主意,未来跟俄国作战必须得扩大兵力。虽然现在王辰浩还没有借口扩军,但先囤积装备却是必须要做的。

雷击炮作为步兵自己的炮,在营连一级的战斗中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北洋陆军未来作战具有重大意义。

除了发展雷击炮,北洋兵器重工为北洋陆军单兵作战所设计的武器装备当中,还包括手榴弹武器。

手榴弹的历史悠久,最先是〖中〗国人发明的。15世纪欧洲出现了装黑火药的手榴弹,当时主要用于要塞防御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