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 裁-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授权使用的无线电系统叫日俄强,是马可尼三代无线电系统,可以横跨大西洋。但〖中〗国海军自己使用的无线电系统却是在马可尼四代基础上由特斯拉改良的特斯拉二代无线电系统,已经可以横跨整个太平洋了,而且信号强度也大幅度提升。

在火控系统方面,建威级战列舰采取最新的火径系统,使得火炮命中率大大提高。这得益于北洋科技光学实验室所研发的最新光学观测系统。

19世纪中期以前,战舰炮多是前装弹滑膛炮,射速慢、射程近,作战距离很近,一般保持在五个跳板长度的距离内,靠火炮数量多取胜,实在不行就来接舷战。

随着大口径的战列舰出现,305毫米主炮的射程已经达到14000米以上,主炮打击成为制胜关键。各种光学仪器是火控系统的关键。交战中没有人能够拿着皮尺丈量舰体之间的实际距离,枪炮长只能通过光学仪器来读算距离,指定火炮角度。同时观测弹着点,确定下次齐射位置。早期的计算尺只需要确定适合的仰角和提前量就可以了。

甲午战后,海上交战距离已经超2500米,简单瞄准器不能适应这种远距离需要,作为直接指挥火炮射击的枪炮长急需一种能够快速测定目标距离、航向和航速的新办法。!。

章节目录第244章卖身契

甲午战后,海上交战距离已经超过2500米,简单瞄准器不轻随应这种远距离需要,作为直接指挥火炮射击的枪炮长急需一种能够快速测定目标距离、航向和航速的新办法。

于是由北洋科技重工的一大批专家们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很快,由陀螺仪、光学仪器和计算尺组成的最初的火控系统诞生了。陀螺仪是必备的,他是用来解决射击的首要问题的。因为战舰在交战是不可能停下来,就算停下来射击,放浪的影响也势必造成舰体摇摆不定,影响火炮射击精度。陀螺仪的作用是确定一个水平参考面,在射击前测出舰体纵横摇摆引起的甲板倾斜,并修正其对火炮射击的影响,所以不管舰体如何摇摆,舰炮都能以水平面为基准进行射击了。

而大型舰载光学仪器则由德国引进,经过北洋科技光学实验室改进安装在军舰上,用以测量5000米外的海上目标。

该火控系统原本是被用来在妲己号战舰上进行测试的,但海军部认为,一旦有了这种先进的火控系统,那么交战距离就可以拉开至5000米之外,这样一来〖中〗国海军可以先于敌人开火,掌握主动权。

这种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海军部加紧了在妲己号上试验这种新式火控系统的进度,以便在建威级战列舰舾装前在上面安装这种仪器。

可以说,建威级战列舰在设计上处处领先当前各国海军的战舰,虽然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款战列舰,但是〖中〗国工程师们的智慧却发挥的淋漓尽致,令这款战列舰成为〖中〗国海军走向海上强国的重要标志。

当然,海军部对于建威级战列舰的保密程度非常高具体建造参数对外严格保密,尤其是中华特种钢和先进的火控系统更是处于绝密。

建威级战列舰的各项指标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造价也因此变得高昂起来。每艘战列舰的预算增加至750万龙币,折合150万英榜。

好在造船厂同时开工建造三艘该级战列舰统一合理的利益和分配资源和人力,可以有效降低些成本,但想要最终完成建造项目,也不可能低于730万龙币。

预算有限为了弥补三艘战列舰挤占的预算拨款,舰政总署只好在其他战舰项目上想办法。

继建威级战列舰之后,舰政总署的设计师们计划在猎人号和妲己号的基础上设计一款重型装甲巡洋舰,但因为预算被战列舰项目挤占的原因使得重型装甲巡洋舰项目的单舰预算只有不足五百万龙币。于是,设计师们不得不放弃建造吨位更大火力更强的重型装甲巡洋舰,只能对猎人级做适当的改良。

经过改良的重型装甲巡洋舰定级为捕风级其改良结果只是在猎人级基础上增加了四台燃油燃煤混合锅炉和一台改良型蒸汽机,使其输出功率增加了15%,航速提升至23节。装甲防护方面同样采用中华特种钢提升了其装甲的防护能力。火力方面没有变化只是因为增加了锅炉和蒸汽机设备使得舰体被加长加宽,原本廓式的152毫米单装副炮得以改为炮塔式,提升了战斗力和防护力。至于火控系统和通讯指挥系统,依然采用建威级的技术标准,全面提升作战能力。

上海船舶重工负责三三舰队案的六艘大型主力舰最终敲定方案计划用26个月的时间完成建造工作。剩下的三艘五千吨级的装甲巡洋舰依然采用海圻级的设计方案,因为该方案已经成熟作为五千吨级的装甲巡洋舰,海圻级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短时间内不会过时,尤其应对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海上任务绰绰有余,因此稍加改良即可。

海圻级战舰已经建造了五艘,国内有着充足的建造经验。海军舰政总署为了让其他造船厂的造舰能力尽快赶上上海船舶重工的水平,因此此次的追加建造的三艘海圻级装甲战舰分别由直沽造船厂建造两艘,大连造船厂建造一艘,由上海船舶重工派出技术工程师协助两个造船厂完成该项目的建造工作。

为了平衡南北造船厂的技术差距,达到〖中〗国各大造船厂同时进步,同时挤入世界造船行业的前列,南洋的马尾造船厂和黄埔造船厂获得了为〖中〗国海军建造三支驱猎舰队的共计十八艘驱猎舰的订单。

其中马尾造船厂负责建造六艘雷击驱猎舰,黄埔造船厂负责建造六艘炮击驱猎舰。

在驱猎舰方面,中英两国的技术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英国海务大臣费舍尔主持该项计划…,积极发展了多款d级驱猎舰。英国平均每隔五个月便推出一级新式的驱猎舰,如今已经陆续建造了绝望级、华脐鱼级、贵fù级、雄鹿级等共计一百多艘战舰。这四款驱猎舰从外观上有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从c级驱逐舰的三烟囱将为两个烟囱,因为首字母为d于是统称d级驱猎舰。

虽然d级驱猎舰烟囱少了一个,这并不是说该级驱猎舰性能下降了,反而证明其性能提升了。

驱猎舰最大的技术优势便是速度,c级驱逐舰都是三烟囱,因为她们采用的是第一代的帕森斯蒸汽轮机系统,使用的是高质量的煤炭,以此来提升其速度。新式d级驱猎舰采用了帕森斯二代蒸汽轮机系统,并经过了英国专业工程师们的改良,其轮机效率比之前大幅度提高,设备臃肿问题得以改善,因此只需要两个烟囱就足够了。

烟囱降为两个,但速度却没有因此而下降,同样还是三十节的高航速。而且d级驱猎舰的吨位有所提升,达到了六百吨,比之前的c级驱猎舰多了125吨,节省下来的空间提升了火炮口径和数量,增加了鱼雷发射管,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和煤炭。

〖中〗国作为这项技术的合伙人英国人建造相关的d级驱逐舰的技术对〖中〗国海军完全公开,〖中〗国海军获得英国d级驱逐舰的技术后,开始着手在〖中〗国近海部署。

英国d级驱逐舰的〖中〗国版本为西北风级,取义是从〖中〗国西北方向的英国引进而来。

西北风级驱猎舰排水量600吨。该舰设计长65米门88毫米速射炮、3门47毫米速射炮,四具18寸鱼雷管,蒸汽轮机功率为700马力,设计航速30节。

改型驱猎舰并没有严格区分用途,既可以当做炮击驱猎舰,也可以当做雷击驱猎舰而〖中〗国海军在获得该级驱猎舰的技术后,并没有做改动,从此〖中〗国海军在驱猎舰方面不再严格区分雷击还是炮击用途,使用通用化驱猎舰代替。

〖中〗国海军在水面作战舰艇的设计和建造方面因为获得了英国的现成的成熟技术。起步阶段就站在英国海军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前进,自然进步神速。但是对于〖中〗国海军的水面下作战潜艇而言,因为是自己mō索着前进,所以难免遇到磕磕碰碰和挫折。

霍兰和莱克二人带领他们的潜艇技术团队,在接连设计成功了夏级、商级和周级潜艇后,在设计秦级潜艇时,遇上了巨大的挫折。

由于王辰浩鼓励他们二人建造大吨位潜艇,按照王辰浩的想法,如果他们二人能够建造出像台风级那样的排水量达到两万多吨的潜艇的话,那就可以满世界横着走了。王辰浩对他们的期望很高,正是由于这种高期望,造成霍兰和莱克二人有种在受宠若惊之下盲目进行大跃进的心态,最终造成二人在秦级潜艇上遭遇了巨大挫折。

秦级潜艇的试验艇一下子从周级潜艇的三百吨增加了一半排水量,达到了六百吨。突然增加了一半的排水量,令霍兰和莱克二人有些忘乎所以,他们趁机增加了柴油机和电动机设备,增加了储油量,增加了鱼雷发射管,增加了鱼雷数量,几乎各个方面都增加了配置。这样一来,二人对增量的估计不足,导致试验艇出现方方面面的毛病。

秦级潜艇的试验艇排水量(水面,水下卜528t/635t,水面航速达到旧节,水下达到10节,续航力从原来的9。6节/1700海里骤然提升至10节2200海里,450毫米妾雷发射管6具(其中艏部4具,上层建筑内2具),装载鱼雷12

枚。安全潜航深度61m,潜艇人数:35名。

有意思的是,这艘潜艇霍兰首次跟莱克合作,按照莱克的设计,改为了双壳体。这样一来,其上层建筑内可以布置2具鱼雷发射管,左右两舷各自装设了3个水平舵,除此之外,更为奇特的是秦级潜艇的试验艇艇底还装有车轮,可以使得该艇在海底行走,在不使用车轮时,则把车轮回收起来。

莱克的设计无疑让人佩服他的想象力,霍兰也不落后,他在潜艇上层建筑外部安装了一门47毫米速射炮,使得潜艇在水面上航行时,具备一定的攻击力和防御能力。

不过,这款潜艇因为一下子融合了霍兰和莱克二人太多的东西,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