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 裁-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德国海军寻求扩张计划的时候,英国海军护送三十万英国远征军抵达开普敦,同二十五万开普敦英军组成重组非洲殖民军,对南非境内的德国荷兰布尔联军实施反击,第三次布尔战争爆发。

五十五万英军进入南非后,并分两路,一路从南非达菲什河上游出发,向奥兰〖自〗由邦布隆方丹进攻。另一路从南非北部的奥兰治河进军德属西南非洲殖民地,目的是牵制住德军主力,是德军无法增援荷兰人和布尔人。

为了确保作战目的的完成,英军动用了海军力量,沿弃德属西南非洲海岸线,四处炮击,迫使德军不得不动用大部分兵力防御沿海,防止英军登陆。

这样一来,德军可以增援南非的就只有不足两万人了,加上两万荷兰军队和十几万布尔杂牌军,不论兵力和战斗力都远逊于英军。

19007年2月3日,十五万英军坟陷布隆方丹,重新占领奥兰治首府,德荷退入约翰内斯堡,布尔军队则撤入马朱巴山地区,展开游击战。

轻狂的英军以为德荷联军不过如此,集结12万人包围约翰内斯堡,意图全歼德荷联军。

然而,他们忽视了布尔军游击队。当英军主力进攻约翰内斯堡时,英军的后方补给线遭到布尔军的猛烈攻击和袭扰。

2月15日,布尔军发动马朱巴山战役,在斯皮恩科普峡谷伏击了英军运输队,歼灭英军三千余人,截获了英军步枪六万支,弹药六百万发,大炮36门,包括4门大口径攻城火炮,炮弹三万发,以及其他一百多车给养物品,悉数落入布尔军游击队手里。

英军前线遭到德荷联军抵抗,武器装备损坏严重,需要更换。大军给养急需要补给,另外攻击约翰内斯堡还需要大口径攻城炮,否则难以轰塌坚固的防御工事。而英军的补给物资悉数在斯皮恩科普峡谷被劫,造成英军不得不放弃攻击约翰内斯堡,退回布隆方丹。

而布尔军游击队得到了英军的大批武器装备后,鸟枪换炮,在装备上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不弱于英军。他们继续采取游击战术,渗透到英军大后方,四处袭扰破坏,令英军无法对德荷联军展开大规模会战。

在德属西南非洲殖民地,英军虽然占据数量优势,而且拥有制海权,但是德军战斗力强,英军未能前进一步,双方在奥兰治河两岸形成了对持态势。

于是,第三次布尔战争刚刚开始半个月,英军的失误令战争打成了胶着。

英德两国争夺南非,同盟国和协约国其他成员国则宣布局外中立,为德国和英国压阵,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两大军事集团爆发全面战争。

英德爆发第三次布尔战争,远在亚洲的中华帝国却是在忙着发展国民经济。

中英战争之后,中华帝国获得了空前的胜利。不但收复了香港等失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获得了大量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尤其是澳洲成为中华帝国的附属国,廉价的羊毛、矿产资源源源不断的输往〖中〗国大陆,为中华帝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原料。

但最让中华帝国政府〖兴〗奋的是,通过对英国的掠夺,整个战争期间中华帝国获得的利益高达20亿龙币,其中光巨款就达到15亿龙币。这笔巨大的战争收入等于让中华帝国国民少奋斗十年。

为此,中华帝国国会不得不修改未来发展方略,从新制定五年发展计划。

帝国〖总〗理大臣张枫在新年国会报告中做出工作总结报告,并提出对明年的计划…展望,要求国会按照光华六年的成绩,来制定光华七年的财政预算。

根据光华七年一月中华帝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光华六年国民生产总值受中英战争的巨大刺jī,国民经济强劲增长,光华六年帝国国内生产总值88亿龙币,比上年增长122。3%,第二次达到三位数增长。上一次突破三位数增长是在中俄战争期间,由此可见,战率一旦打胜,对于帝国工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不同于中俄战争期间的增长模式,中俄战争期间,中华帝国没有进行大规模造舰行动。而中英战争期间的战争刺jī因素集中于帝国的海军工业。帝国海军大规模的造舰行动,带动了全国冶金、制造等行业的高速发展。由于海军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工业体系的核心,因此带动光华六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急剧飙升。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国各地全面推广优质粮食种植技术和使用科学方法,粮食连续八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川强万吨,比上年增长1旧,增幅继续回落,传统粮食产量提升已经接近极限,想要继续增加粮食产量,需要更多的农民和耕种土地。

农业人口继续减少,幅度快速增加。主要因为帝国工业发展极快,大量农民转业为工人。光华六年年底,全国城市人口较去年增加了500万,虽然较前年的550万下降了50万人,但是整体工人增速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长,中华帝国正在快速的由农业国转入工业国。

帝国工业方面,海军工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华帝国工业生产继续高速增长,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战争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9。7%。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256。5%,轻工业增长43。6%。

六大工业基地中,沿海的辽中南、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四个工业基地发展最快,得益于帝国海军工业的大规模扩张。四大工业基地囊括了帝国海军工业的90%的工厂,为了对抗英国海军,全国增加了200多家造船厂,80%集中于四大工业基地周边。

光华六年,帝国造船累积完成10056艘,总吨位188万吨,位居世界辜三。(第一英国,221万吨,第二美国203万吨)。!。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342章钱多了也是个愁【二更】

第342章钱多了也是个愁二更

今天第二更,晚上还有一更

六大工业基地最后一个『『méng』』古工业基地也完成了,得益于由北京直通白云鄂博地区的干线铁路的完成。由于是新建成的工业基地,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达到93。主要以采矿业、畜牧业、牛羊『『ròu』』加工等为主,将矿石、『『máo』』品、『『ròu』』食等向京津唐地区输出。

京津唐工业基地保持全国龙头地位,稳定增长,增速为29,其他四个工业基地增速较去年放缓,其中辽中南工业基地增长28,钢铁和煤炭依然是主要动力;长江三角洲地区增长18。4,依然以轻工业为主,不过受上海船舶重工的刺『『jī』』,兴起40多家造船企业,制造业渐渐兴起。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幅大幅度回落,只有12,因为美菲战争结束,出口放缓。长江中上游工业基地增幅加快,达到31,得益于中华帝国对大西北和大西南的重视,长江中上游工业基地便成了支援大西北和大西南的经济中心。

直隶钢铁公司改名为帝国钢铁集团,依然是帝国重工业的龙头企业,中华帝国1906年钢总产量达到1780万吨,稳居世界第二,而第一的美国则达到了2018万吨,差距还是很明显。第三的德国为1130万吨,英国第四,为528万吨,沙俄第五,为290万吨,法国位居第六,达到288万吨,意大利第七,总产量102万吨,日本的钢铁得到美国支持,迅速起步,突破10万吨大关,位居世界第十二位。

受中华帝国海军工业的蓬勃发展,帝国各大造船厂为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国大规模建造军舰,订单总额超过20亿龙币,庞大采购合同直接带动造舰相关产业7万多家企业和工厂直接获利,工业产销衔接状况非常好。全国新增三万家企业,12万多家企业间接受惠,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9。2。

铁路方面,第二个五年计划已经提前四年完成。全国铁路总里程达到了27万公里,其中政fu完成干线和复线铁路9万公里,运营8万公里;民间完成支线铁路18万公里,运营公里。全国成立了大大小小79家铁路运输公司,极大了促进了中华帝国各省市之间的联系,为帝国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按照詹天佑9年前的铁路计划,全国32万公里的铁路还差5万公里,其中政fu干线1万公里,民间支线4万公里,都位于最难开凿铁路的地区。然而,随着中华帝国夺取俄国大量的土地,新增广阔的北疆区、东疆区、西疆区,同样需要修筑铁路。

自1903年中俄战争过后,铁道部在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基础上,扩建南北『『jiāo』』叉的两条主干线,支线延伸到国内各省。这样干线铁路增加了1万公里,支线铁路增加了2万公里,全部划入第三个五年计划当中,预计在1912年全部完成。

届时,中华帝国的铁路总里程将达到35万公里,覆盖全国各地主要城市和边疆军事要塞。

同样,铁路建设的同时,中华帝国的公路建设也在快速增加。由于全国工业的发展,巨大的国内贸易市场急需要大量的公路来支撑。

『『jiāo』』通部和商业部经过研究后认为,目前中华帝国的商业发展速度飞快,公路每年的建设里程远远跟不上商业的快速发展。为此,『『jiāo』』通部决定大笔投入资金,在未来五年内完成20万公里的公里建设项目,届时中华帝国将拥有100万公里的公路,其中战备国道25万公里,商业带有收费站公路48万公里,村镇3级公路27万公里。另外民间自发修建的三级以下标准的公路不再范围之内。

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继续保持高额贸易顺差。全年进出口总额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5。其中,出口美元,进口美元,进出口相抵,顺差19亿美元。这部分顺差主要是中华帝国对外出口战舰获利,另外中华帝国的钢铁、医『『yào』』、矿石、工业产品、茶丝等农产品出口也是主力。

中华帝国海关继续竖起贸易壁垒,保护国内民族企业。继续打击鸦片走『『sī』』,控制鸦片输入。因为中华帝国连续6年的巨额贸易顺差,为此,中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