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 裁-第6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英国研制式战斗机之前,为了保持对法国和德国的空中平衡,在得知德国空军已经服役了400多架亨克尔战斗机时,英国空军向法国空军学习,先从中华帝国进口了400架地狱火战斗机作为过渡时期的英国空优战斗机使用,等待英国的锐战斗机研制成功后再进行替换。

跟中华帝国达成了采购地狱火战斗机的协议后,英国空军向英国各大飞机制造公司下达了锐战斗机的竞标条件,英国各大飞机制造公司陆续拿出竞标方案。同时,来自中华帝国在内的几个国家的飞机制造公司也插了一脚,不过英国空军考虑到自身的国防安全,所以以各种借口把中华帝国在内的几个国家的二十多家公司陆续排除在外,只允许英国本土企业参加。

二十年代末,英国航空部根据国际形势和航空技术的进步,发布了的研制战斗机规范f7/30,要求针对中华帝国的地狱火战斗机、德国的亨克尔战斗机,以及法国的莫拉那战斗机来研制高飞行速度、高巡航速度、高爬升率、大航程的战斗机,并从作战角度着眼将飞机火力增加一倍。

这个文件改变过去的保守状况,使英国战斗机研制进入一个时期,对战斗机设计是一场全的挑战。富戏剧性的是单翼机和双翼机之间的竞争。为了达到规定的速度,单翼机是首选方案,但稳定性好又要选择双翼机。其他方面的选择是是否采用可收放起落架,变矩螺旋桨,升降副翼以及承力蒙皮等。1927年,英国航空部又制定了的战斗机研制规范f5/34,要求研制大速度440千米以上,装6至8挺机枪的型战斗机。

尽管战后的英国经济不景气,但大战期间开始,英国一直拥有很强的飞机研制和生产能力,飞机生产厂家有20个以上。与法国不同的是,英国一直没有停止过飞机研制工作。在二十年代,这些工厂研制并试飞过的飞机型号达百种以上。这些工作为英国航空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由于民航的发展,航空竞赛活动的开展,航空企业常常自筹资金研制型飞机。加之英国的航空理论研究和发动机技术也开始走在世界前列,从而使英国航空技术和飞机研制具有很大的潜力。

喷火战斗机是由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生产的“梅林”水冷活塞式发动机的流线型飞机。该机采用了1700马力的“梅林”63型大功率活塞式发动机和良好的气动外形。半纺锤形机头,有别于当时大多数飞机的平秃粗大机头,整流效果好,阻力小。发动机安装在支撑架后的防火承力壁上,背后是半硬壳结构的中后部机身。机翼采用椭圆平面形状的悬臂式下单翼,虽制造工艺复杂,费工费时,但气动特性好,升阻比大。“喷火”是英国第一种成功采用全金属承力蒙皮的作战飞机。飞机的全部固定武器、主起落架和冷却器等都装在机冀内,单座座舱视野良好

“喷火”原型机于1927年1月开始首次飞行,大飞行速度625千米,升限10850米。它的武器系统包括两门20毫米机炮和4挺77毫米机关枪,火力凶猛。在试飞过程中,各种报告对它的反映很好。

在英国众多的参加竞标的战斗机当中,喷火r)式战斗机异军突起,成为英国空军的理想型战斗机,被英国空军评为先进的战斗机;是真正的现代战斗机,是各种技术结合的产物。该机采用的技术包括:单翼结构、全金属承力蒙皮、铆接机身、可收放起落架、变矩螺旋桨和襟翼装置,机身小得只能装一名飞行员。英国空军决定大量订购这种型战斗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该机一直是英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前后生产了上万架。

德国、法国、英国先后研制了自己的高性能战斗机和轰炸机,唯独意大利没有这个能力,从世界大战开始,到战后再到现在,意大利空军一直是捡现成的使用,战争期间从协约国获得先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战后则从中华帝国进口先进的雷电战斗机、地狱火战斗机和h2n1轰炸机。随着英法德三国又开始了大规模空军竞赛,意大利还是奉行墙头草的国策,改善跟德国的关系,又维持跟英国和法国的关系,然后从双方当中谋取利益,结果德国、法国和英国都不愿意得罪意大利,于是他们三国的先进战斗机、轰炸机技术和装备陆续流入意大利空军,而意大利空军在评估了三国的作战飞机的指标和性能后,再考虑用三国的先进技术来生产意大利本土的战斗机和轰炸机。

这样一来,意大利空军实际上掌握了中、法、德、英四国的先进空军装备技术,不过意大利的工业能力太差,即使掌握了这些技术,也只能勉强做到山寨,关键性的发动机还得从各国进口。

五大常任理事国本来都无意掀起空军军备竞赛,但是五国彼此间都相互不信任,随着五国公约即将到期,条约时代即将结束,各国都想抢占先机,于是不知不觉间掀起了空军军备大竞赛,由此引发了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导致全球性空军军备大竞赛展开了。未完待续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513514章条约时代的海军竞赛【万字大更】

原创第513514章条约时代的海军竞赛【万字大】

五大常任理事国之间悄然展开了空军军备竞赛,此举引发了全球性的大规模空军军备竞赛。㈤全球四十多个主权dúlì的国家受到五大国的刺激,也陆续卷入其中,纷纷自研或者从国外进口空军装备。

于是,在大规模空军军备竞赛的同时,五大国之间的军火销售竞赛也激烈展开。受条约限制,五大国之间维持着低限度的军力平衡,不可能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因此,五大国在条约时代里不敢贸然大规模扩军,也就不可能生产大规模的军事装备了。当然,各国的经济状况虽然开始好转,但是元气都还未恢复,因此整体上经济建设还是重点。在这种环境影响下,各国为了避开条约限制,只能以对外出口军火来赚取外汇发展经济,同时通过地区局部战争来检验他们的装备的实战能力,为将来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南非战争就是例,成为中英德三事装备的一次大角逐。

南非战争终以联合获胜,中华帝国的先进军事装备得到了全球各国的肯定,因此在南非战争之后,中华帝国的军火出口量激增。包括地狱火战斗机、雷电战斗机、的建设还是大力进行的。中华帝国海军的舰队防空火力网是保护舰队主力的安全的主要力量,而德国海军没有防空密集阵系统,只能靠防空重巡洋舰来提供舰队防空安全了。

舍尔级重巡洋舰设计排水量16000吨左右,标准航速32节,搭载三联装240毫米45倍径速射炮系统三座,用于对付水面驱逐舰的威胁,8座双联装105毫米高炮,8座双联装75毫米高炮,8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8座四联装20毫米高射机关炮以及12座单管20毫米高射机关炮,用来对付空中目标。

尽管防空火炮的数量很多,但是这种防空火炮跟中华帝国的火神密集阵比起来,射速太低,炮弹覆盖面太窄,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内的火力明显不足,容易形成射击盲区。但对于德国海军来说,能够向中华帝国学习给舰队配备防空重巡洋舰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对付少量的低性能的战斗机还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六艘舍尔级重巡洋舰建造开始后,不久就碰上了经济危机的冲击,终被取消了两艘,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只建成了四艘。分别以舍尔号(以rì德兰海战德方指挥官赖因哈德?舍尔命名)、布吕歇尔号(以普鲁士王国陆军元帅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命名)、吕佐夫号(以普鲁士王国陆军中将鲁德维格?阿道夫?维尔海姆?冯?吕佐夫命名)、欧根亲王号(以奥地利陆军元帅萨伏伊卡里尼昂亲王弗朗索瓦欧根命名)。

六艘埃姆登级轻巡洋舰终全部建成,但吨位、速度和火力各不相同,建成服役时间也不同,只是德国海军勉强将其划入轻巡洋舰行列,实际上她们的吨位基本上都在六千吨以上,超过当前世界各国海军轻巡洋舰低于4000吨的标准,实际上是德国海军为了隐藏实力所致。

六艘轻巡洋舰分别是埃姆登号(以德国港口城市埃姆登命名,满载排水量6990吨)、柯尼斯堡号(以东普鲁士柯尼斯堡地区命名,满载排水量7700吨)、卡尔斯鲁厄号(以德国西南部城市卡尔斯鲁厄命名,满载排水量6650吨)、科隆号(以德国港口城市科隆命名,满载排水量8350吨)、纽伦堡号(以德国东南部城市纽伦堡命名,满载排水量7150吨)、莱比锡号(以德国东部城市莱比锡命名,满载排水量8250吨)。

在潜艇方面,德国海军非常重视。因为德国潜艇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差一点就把英国彻底打垮,因此希特勒下令大力发展潜艇工业,争取在下一场战争来临时,能够在三个月内就把英国打败,迫使其投降。

在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的主力潜艇全靠从中华帝国进口。战后德国海军潜艇部门对中华帝国的晋级潜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刨,终在1925年时研制出德国完全自主研发的第一艘潜艇——未完待续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515516章中华帝国海军的准备和电子工业崛起

原创第515516章中华帝国海军的准备和电工业崛起

中美大战之后,中华帝国海军成为世界海军霸主,海军之强大令世界其他国家望尘莫及,连极盛时期的英帝国皇家海军也难以望其项背精彩开始拼音

在这种情况下,战后五国海军限制军备公约的签署,中华帝国海军成为大比例拥有者,标志着世界各列强海军终承认了中华帝国海军的世界霸权地位。

这样一来,中华帝国帝国海军在条约海军时代成为国际公认的强海军,加上战后西方各国列强经济疲软无力支撑强大的海军力量,只能低限度的维持一支国土防御海军力量。

尽管裁军之后的中华帝国海军主力战舰减少了三分之二,但没有哪国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