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外大明-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和精光四射的眼睛扫了他二人一眼,这两人一人名叫蔡诚,一人名叫张俊,一文一武,原本也就是舰队中的下级官吏而已,留在这黑水明国一年,两人似乎都涨了不少狂傲之色,自信心之膨胀让郑和也心下吃惊。不过两人显露出来的那股蓬勃朝气倒是与在这黑水明国看到的千千万万人一般,也让郑和心中警醒,这个黑水明国,倒也不能让他无节制的这样发展下去。

当下郑和不露声色,说道:“做的好,你二人在这自由城中一年,也颇有根基,本官心下甚慰,要知你二人身后可是大明天子,万不可堕了天朝的威风,不过这结纳地方豪强一事,今后不可再提,这朱明已经是圣上钦封的葉国公。”

正在二人面露错愕,不知如何是好之时,郑和话锋又是一转:“但是此处孤悬海外,汉人聚集,若是行那不法之事,倒也麻烦,你二人可多多结纳此处心向教化的本地良人,蔡诚张俊二人听命”

郑和肃声站了起来:“本官奉旨出航,途中可便宜行事任免一应大小官员,特命蔡诚为监察御史,张俊为锦衣卫总旗,此次船队中都有你们的上官,晚些会把告身腰牌给你们送来,仍留你二人在此行那监察不法之事,你二人定要齐心协力,若有风吹草动,有自行决断之权。”

二人对视一眼,似乎不敢相信,半晌之后,都是面露狂喜,一同跪倒在地,砰砰的磕了几个响头,这可真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

两人原本不过是不入流的九品小吏,以为接了个留在蛮荒之地的苦差事,结果一年下来,每人都存了几千上万两的身家,而且还平步青云,一下就跨入了正七品官员的行列,尤其还都是要害部门的要职,这可真是一脚跌进了幸福乡。

此刻在二人心中顿时升起了崇高的理想,一定要仔细体会领导的精神,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结纳当地豪强,争取把这黑水明国限死在一定的范围内,定不能养虎遗患。

这边郑和接下来好好指点了一番这意外发现的两员干将,而朱明也在自己的大殿中会见了群臣。

颇为感慨的摩挲着自己的龙椅,这是按足了中原地区的八爪金龙规制制作的龙椅,若是按自己现下这国公的爵位,定然是逾制的杀头之罪,不过自己天高皇帝远,还是自己做主自在,若是等到有足够实力的那天,也非得弄个九条爪子的和朱棣较较劲。

不过刹那,感慨完毕,朱明笑着说道:“诸位都不要这么谨慎,此次孤平安回来,可是希望听到大家的好消息啊。”

那卢米立马上前拜道:“幸赖国主英明,属下只需按照国主划下的道一路走就行了,现在国内户口充盈,物产丰饶,在下也曾学得一些粗浅的中原文化,打个不恰当的比分,国内现在真可媲美海内升平,不闻魏晋的桃花源”

底下先是稀稀落落,接着慢慢的所有人都出声附和起来,王铜面色阴郁,半晌没有言语后也是出班躬身歌功颂德起来。

虽然动作细微,朱明还是观察到了,但他仍是一脸笑意盈盈,毕竟身处上位,这点城府还是有的,他说道:“那就请各部官员报上这年来的情况吧。”

当下户部统辅、商部统辅、吏部管事、大制衡纷纷上前,长话短说的汇报了自己所管理的一块事情。

总的来说还算不错,这一年的发展速度虽然比不上朱明管理的时候,尤其是内部没有领头人,这一年也就是守成而已,并没有向外扩张,但原有的工厂榨糖厂、冶炼厂、锻造厂、纺织厂等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培养成熟的工人还迁移了一部分到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岛上开始了分厂的建设,像榨糖厂之类简单的工坊已经开始生产了。

存的白银倒是没有太大变化,原本朱明走的时候定下了白银作为流通的货币原则,大量的银币被铸了出来,很多流通到了国外去,所以黑水明国持续流入的白银变成了银币又流了出去,换来的是港口中如林的舰只,各个港口中堆积如山的物资和富足的人民。

同时朱明吩咐的重点储存物资黄金大量增加了,原本一万两不到的黄金现今已经突破了二十万两大关,这些都是朱明最后的经济保障,不能随意动用。

虽然汇报很简短,但天还是很快的黑了下来,朱明止住了大家的话头:“虽然孤还很想听下去,但不能一回来就让诸位吃不上饭吧?走”说完当先一步向着宴厅走去。。。。

更多到,地址

第二卷 南北帝国 第一百七十章 权利分配

宴席是按时开始了,这种群臣聚集,兼且还有大明使者出席的官面场合,自然仍然是一番群臣歌功颂德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场面,不少善于表演的臣子还流出了激动的泪水,当场做出几首歪诗歌颂老天保佑朱明等等。

而就在第二天,郑和就要求朱明立即给船队补充淡水食物,他要尽快出发,这一次路途顺利,不过四个月就抵达了马六甲,若是时间上抓紧一些,路上顺利的话,搞不好这一趟就能抵达郑和心中的圣城麦加,而不需要先探路,然后留到下一次再正式抵达了。

如此一来,怎么能不让郑和心似离弦之箭飞了出去。但也并不是郑和不想再插手黑水明国的这一摊子事了,这次他除了留下蔡诚张俊两人外,还从船队中抽调了不少精干人手充实到两人手下,尤其是几名精通暗谍刑讯的人才,更是让蔡诚张俊二人在这自由城中以后的行动如虎添翼。

已经在这自由城中掺入了沙子,而且手头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所以郑和自然就顾不得继续留在这自由城中盘桓,而是匆匆想要离去了。

朱明也是不愿多做挽留,免费为郑和船队提供了大量的淡水食物,同时还派出了不少船匠为船队中的大小船只进行了一番维护,当然了同时也与郑和船队的木捻和搭材等船工们进行了一番技术交流和对船只进行了一番观测。

就在郑和船队扬帆离开的时候,不管是谁,包括留在这自由城中的蔡诚张俊,所有人心中都是松了一口气,而接下来,原本就暗流涌动的自由城中,更是变得汹涌起来。

长时间没有呆在国内的朱明这才发现,除了自家归属于商部统管的自由商业协会和聚宝商业协会外,这自由城中多了许多高门大户,大部分是朱明所熟悉的那些第一批投效黑水明国的大商人、豪强之家,而有一小部分,则多是大家族举家迁移过来的,所以才会在这么短短的一年间有如此之大的发展。

这些人对于朱明的归来表面上也是最为热心的,从朱明回来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这些人的轮番轰炸。

一个个笑脸盈盈的送上礼物,你见是不见?为了以后国家的长治久安,见吧,除了一番歌功颂德之外就是伸手索要利益了,这利益无非就是一些物品的专营之权,或是一些地区的垄断经营利益,这可都是朱明紧紧攥在手中的命根子,当然不给。

可是这些个大户人家也算是黑水明国社会的重要根基,而且千金买马骨,人家大家族的举家来投,总也得摆个姿态不是,要不下次谁还敢来投效你,但是又不能损害到之前就随着自己一起打江山的那些个老部下家族的利益,一碗水要端平,朱明只能是将一些还没有归入自己统治的地区当成空头支票开了出去。

满刺加地区茶叶专营之权,满刺加矿产开采权甚至是远离国土的一些荒芜人烟小岛的治理权都当成是白条让朱明给许了出去。

而商人毕竟还好打发,这国内势力的平衡更是无比艰难。

就如朱明回国时所见卢米的意气风发一样,毕竟他们这样被朱明所招纳的当地土人还是有着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朱明当政的时候还显露不出来,但是当朱明走后,他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就渐渐的重了起来,所以王铜看到朱明回来时的如释重负和高兴还真不是装出来的。

对于朱明来说,卢米等人的权重并不是不可接受的,王铜也不过是代表着部分汉人的利益而已,他在抗争的,也是因为土人或是其他的利益团体挤占了自己所代表利益团体的利益而已。

但是朱明也从中看出了危险的苗头,若是所有的群体互相依仗、牵制、针对,那是最理想的现状,可目前某些集团似乎隐隐有脱离控制的先兆,这就不是好现象了。

尤其是郑和留下的这两人,想不到还真是个角色,不光是在自由城中站住了脚,而且只要看看他们那在正南街上高墙飞檐的大宅子,就知道他俩确实风生水起,这下郑和又给他们配备了精干的人手,这潭子水被越搅越混啊这二人在其中挑动,不知道朝中是否有人被他们所拉拢,真不知道会搅出什么事情来。

思考了整个国内的大趋势,又想好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朱明决定对于政务这块暂时还并不作出多大的调整。

现在黑水明国发展的势头良好,但也还没膨胀到需要多加几个部门分权或是分担重任的地步,便是原来的几大部不变,继续各司其职。

但是执宰王铜和次宰卢米两人的矛盾似乎已经难以调和,这从他们一起向朱明禀报事情时几乎从没有过目光的交集和对话就能看的出来。

但是从表面上看,两人似乎都没有什么异心,既然这样,也不能处理的有失偏颇,看来这正职若是没有足够的压倒性力量镇住副职,果然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啊。

朱明将吏部户部分划给王铜来直管,这吏部管官,户部管民管钱粮,而且王铜原本就是管理着现在户部所负责的一摊子事,这两个权重的部分明确的交给王铜来管,让王铜的力量瞬间大增,以后卢米也没办法打嘴仗争权了,尤其是户部统辅马萨尔这个土人归入到王铜手下管理,又是一番牵制。

其他的几个部分则是交给卢米分管,既不会寒了他的心,但又是处于被制衡的地步,手下的也全是汉人主官,只能是踏踏实实干实事了。

政务的分配简单粗暴,朱明认为有自己在,这一切都翻不了天去,若是有运转不畅的地方,临时调整也就是了。

唯有军队的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