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外大明-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与朱明合作,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蒙古人,欧洲人,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敌人还很多。

半月的停留,朱明舰队的货物基本倾销一空,连在锡兰获取的宝石也大部分交易了出去,这东西在东方的受欢迎程度明显没有玉石的高,所以朱明还是选择了就地发卖,但珍贵的锡兰之星自然是自己保留了。

交易的利润是丰厚的,黄金白银朱明是来者不拒一律笑纳,根据送上来的账目,毛利润达到了惊人的黄金三千余两,白银五万余两的数字,要知道朱明并不是专门来做生意的,其中的利润都如此之恐怖,还不要算上回程的收获。

难怪在古代没有运用石油的时候中东也是四战之地,占据了东西方要冲的位置,其能获取的利益实在是不可计数。

中东的特产也是很多的,虽然大部分在中原地区并不太受到欢迎,但市场还远没有饱和,虽然获取的利润没有来时那么大,但茶水钱总是能赚上一些的。

于是在朱明的安排,阿里莫图的协助下,禁运严查的优质盔甲武器被运了几大车上船,虽然朱明对这些并不感冒,但是相信中原或是周边的小国甚至是海盗势力对这些是很感兴趣的。

其他的波斯绒毯、带有异国情趣的鎏金用具、银制品等等不一而足,大明缺银,所以从西方的交易中,朱明的想法是能弄到越多银子越好,光是这银子的差价,回去后就够自己赚上一壶了,然后自己再囤积黄金这响当当的硬通货,一切不在话下。

离别的日子也终于来了,这次返航阿里莫图是不会再跟随了,但是仍有五艘天方商船将会跟随,虽然黑水明国交出了一部分燧发火枪和火炮的技术,但是天方人仍需要采购一部分现成的火器以备急需。

一路顺风顺水,在第二年的四五月间,船队顺利的返回了自由城中,这一路万幸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风浪,不知道是不是朱明好运神附体,这一路走来都是波澜不惊。

自由城中的众人对于自己大老板的回归自然又是一番庆贺,虽然其中也有某些蠢蠢欲动的人,但是此刻都收起了小心思乖乖的收起了尾巴。

三天过后,在自由城及船村港的各个醒目地点,都贴上了国主御批的告示。

告示的内容相当明确,鼓励所有黑水明国居民自行组建商船队前往西方,所有愿意成行的商人可以到官府中领取一路的航线图和简易的指南。

不定期的,当出航船只积累到一定数目黑水明国将派遣战舰护航及领航。

告示中隐约描述了前往西方的这条黄金商路,一路上充满了异国奇珍,而当地的土人对于东方的瓷器丝绸茶叶及精巧的手工制品充满了向往,可以说,只要一路不遇到大的风浪或是穷凶极恶的海盗船毁人亡,基本都能赚个盆满钵满。

所有人都疯狂了,半年前就有消息说道国主大人前去开辟西方航路,不像之前的商人都是个人行为摸索商路航线,这次朱明的出行代表着官府的意志。

而半年过去了,善于创造奇迹的国主果然没有让人失望,这条航路铺满了黄金白银,只看你有没有能力去取了。

于是乎,半个月的时间内,有船的人自然是占据了先机,他们从官府领来了航路图,看着航路图上极西之地还有标注着一个大大的陆地形状,众人不解之下又翻看起指南书,书中大略介绍了这块仍在极西之地西方的大陆,称为黑非洲,所有的昆仑奴原来就出自这一大陆。

众人这才有些明白,同时指南中写明该大陆也盛产黄金象牙,若是有兴趣的人,可以寻求官府一定的武装援助后前往自行探索。

朱明这就是采取以后西欧的政策,不但激发起民众的冒险精神,同时这种自发的逐利行为无孔不入,相信这条航线上的利益很快会被像蝗虫一般涌来的黑水明国民众完全占据。

这就是官府鼓励的好处,天方人也不过是松散的家族式占据着这条商路,相信很快会被洪流一般的黑水明国商人冲击的元气大伤,天方人虽然拉拢到了一个强力的盟友,但是也必将为自己敲响了一口丧钟。。。。

更多到,地址

第二卷 南北帝国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跃进的年代

第一百八十七章大跃进的年代

前往西方的淘金热直接引爆了黑水明国国内的大问题——劳动力不足。

但是此刻的黑水明国经历了建国四年的风风雨雨,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弱不禁风的小势力了。

在黑水明国现在吃饭已经完全不成问题,毕竟有钱,而且附近一带都是一年三熟的粮食产地,有什么不能买到。

朱明在国内实行的储备计划也是借鉴了后世以及现在中原地区的制度,粮价低时多方购入水稻等易于储存的粮食,深挖地窖储存,再加番薯等粮食作物已经在周边地区广泛开始种植,能不能养活过多的人口问题已经不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问题了。

而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宣传和口口相传,任谁都知道在南洋还有这样一颗明珠,周边的流民无不希望能进入到黑水明国的势力范围。

只是现在黑水明国对于周边土著居民流入有着种种限制,否则黑水明国早就被周围不断涌入的人口给挤爆了。

朱明现在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以及汉人人口,少数民族统治多数人口毕竟不是长远之道。

现在国内的人口比例大致是三比七,也就是十个人中有三个汉人或是华裔,而且剩下的那七个人中也是各种族群的也有,完全无法挑战汉人的统治地位,但这还远远不够,朱明需要绝对的统治权。

蔡诚、张俊两人虽然在国内还比较安静老实,但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否用什么条件拉拢到了国内的某些异族野心家,算算时间,郑和的船队虽然还没到返回的时候,但也不能不防。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针对汉人的移民令在一种并不是完全公开的情况下开始了——都是由当地的官府找到一些华人移民,提出种种优惠条件鼓励他们返回故乡,接引更多的乡亲前往黑水明国。

此刻那些新的移民已经从原来的迷惘不知所措转为了充满了希望,他们不但想更好的生活下去,回到家乡摆摆阔也是他们此刻的心理需要之一。

现在官府不但提供往返路费和正常出工的工钱,而且自由商业协会的商船好吃好喝的招待住,一旦招徕一个人还有免除税收甚至是爵位的优惠,如何不让这些平民心动,不用干活就坐趟船还有工钱拿,就算是去碰碰运气也好啊

于是从下半年起,黑水明国的人口每天都在稳步增加着。

黑水明国采取严格的户籍制度,每个新入的人口都有登记,但并不是限制你在某个地方不能移动,而是登记清楚个人信息后发放身份牌,一旦发生任何问题都能找黑水明国的官府。

不但人口在稳步增加,整个国家的状况也在持续好转着。

原本因为人口的素质确实不高,大的工厂作坊都聚集在自由城周围,这就大大限制了规模。

而随着朱明坚定不移的进行教育普及,从前是千人中也找不到一个能识字算术的,现在每十里八乡的,总还有几家聪慧的子弟被选派到自由学堂中进行学习,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国主门生。

这些学生都是充实到地方的,有学识和见识后,他的作为当然不同,在当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有的地方沿海,海滩平缓,动员全村全部落之力,在海滩搭建起建议的码头,官府虽然禁止随便砍伐树木,但是申请之下,砍伐一些树木,在请来有经验的工匠后,简易的近海小船被搭建起来,不是用来打渔的,而是用来货运,这些小货运船遍地开花,让整个黑水明国原本被割裂开来的国土之间物流通畅,各地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

而有的地方人口不缺,土地不缺,金鸡纳树、棉麻等药物、原料的种植也是一桩不错的买卖,从官府手中买牛和耕具价格都不贵,还能从日后的税收中慢慢的扣,黑水明国农产品的价格向来不低,拥有先进的耕种工具和技术后,每人能获取的利益也是不小。

各地都是一片蓬勃发展的态势,就这样,时间翻到了泽汉五年,朱明正式统治这片土地的第五个年头。

从登记在册的人口来看,已经达到了四百余万,和中原粗略估计在五千万以的人口确实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比起同期的很多国家,黑水明国现在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无霸了。

北方的满刺加王国已经不断在战栗了,虽然他们托庇于暹罗王国之下,但是满刺加国王仍然没有一天能睡个好觉。

前几年还不觉得怎样,但是现在放眼望去,黑水明国若是有心,随时都能武装起一支令人恐怖的军队来踏平自己的国土,暹罗,暹罗到时候可能都自身难保。

满刺加国王已经决定下次一定要随着大明的船队前去朝贡,现在,也只有寄希望于大明能对黑水明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了。

不过他等不到这一天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朱明之前是一心埋头发展,而且战争会消耗掉他发展道路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所以,即使是这样不好的国家,朱明也容忍了满刺加的继续存在。

但是现在,一切不同了,亲军乌衣卫已经扩充到了五千人以,更不用说随时可以武装起来的义兵了。

就在泽汉五年初,朱明挥军三万,其中五千乌衣卫亲军,一万临时招募的义兵,另外还有一万五的杂役后勤士兵。

这样庞大的队伍,南洋的诸国拼尽全力也不是不能组织起来,但是能维持这样庞大的军队多久呢?

三万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吃喝拉撒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何况三万人要用的兵马器械,估计勉强组织起来的人马不到三天时间,一路就能跑散一大半。

而黑水明国此次出征不同,三万人,即使是后勤杂役也是衣甲鲜明,现在黑水明国产出的布匹完全占据了南洋诸国的布市,不缺这点衣甲。

兵器吃喝更是不用说了,杂役们不需要过多的武装,主要是那一万五的战兵,乌衣卫不用说,职业士兵在这样的中世纪并不多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