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外大明-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留给纪纲的时间不多了,皇帝的话包含的信息量都是很大的,在明晚宴请各国使者,那么至少明晚前自己这边要有一个初步的结论,但是对外所有公开的信息只能是病亡。

于是这个高效的机构飞快的运转起来了,除了各国的使者不能刑讯逼供外,其他的人嘴里有什么都要被掏出来。

会同馆正副使,当晚所有的妓女包括被朱明送走的玉珠和绿漪也都被抓了回来,但奇了怪了就有三名宦官找不到了。

而这三名宦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当晚都给予了他们所伺候的人一个红木匣子。

收到这份死亡礼物的除了朱明和死鬼阿拔加外,还有吕宋使者,他是吕宋宰相,地位也较高,看来这份礼物真不是一般人能收的到的。而这名老宰相也因为自己某器官不太好使却明智的没有去强求而保住了一命。

锦衣卫将收回来的红丸取了一颗拌在肉中喂给了公狗吃,那公狗吃下片刻后便显得异常兴奋,焦躁的四处转悠还在地下摩擦着。

随后这条公狗越来越狂躁,身体的后半段在地下甚至磨出了血来,一炷香的时间后,这条可怜的公狗便以身试药,为国捐躯了。

这红色的药丸必定是至阿拔加于死地之物无疑了,关键是怎么找出那献药的三名宦官。

所有被抓起来的人都被拷打了个遍,连娇滴滴的女人也一个个都被打脱了形,却问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纪大人发了狠,下了最后通牒:你们一个个都是卑贱的人物,级别也不够高,想入诏狱是不可能的,你们有罪进了锦衣卫衙门,不入诏狱就只有死了,还有第三条路就是一定要戴罪立功才有那么一点点微小的希望。

锦衣卫的特务们继续发扬着拔起萝卜带起泥的优良作风,把这三名宦官的归口部门,宫内直殿监也闹了个鸡犬不宁。

其实这些外派在外的宦官不过是在自己这边挂个名而已,普通人敢用宦官的那麻烦就大了,所以这些会同馆中的宦官纯属机关闲杂人员无处放,等于是变相的让他们下岗分流自谋生路。

直殿监的领导不过就是享受逢年过节一点点可怜的孝敬,还惹下了个天大麻烦,虽然锦衣卫还不敢明着把宫中的人给拉走,但掌印太监在寒冬时节已经是汗如雨下了。

一天时间,就在锦衣卫番子紧张而有序的用各种工具折磨人,用各种花言巧语哄骗人的过程中过去了。

而事情也弄了个大概,真实情况是有不明身份的恐怖分子买通了会同馆中招呼外国友人的宦官一起谋害了外国使者,具体的动机可能是心怀对和谐社会的不满,也可能是某人在当年游荡到你南洋某国你狗眼看人低得罪了他,现在你却眼巴巴的自投罗网跑大明来了,不毒你毒谁,但具体真相随着直接的犯案人员宦官的消失而断了线索。

这结论呈递到纪纲案头时,纪纲长叹了一口气,这结论连他自己都糊弄不过去,还妄图糊弄英明神武的朱棣大大,那明显是不可能的。

所以纪纲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据实汇报,不清楚明白的就直说,但在奏报的最后必须要表明决心——一定发扬锦衣亲军有问题要查,没有问题我们自己创造问题也要查出来的办案作风,一定将此案办成牵涉到谋反的大案要案,让建文余孽或是心怀鬼胎之人永无安宁。

当匆忙赶出来的奏报递交上去后,就犹如石沉大海没有了回应,是时间太赶了朱棣没有仔细看么?谁都不知道,只是接下来马上就是朱棣招待此次郑和带回来的各国使节赐宴晚会现场了……

第二卷 南北帝国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海侯朱明

虽然对于红丸案这样的突发性事件,朱棣暂时还没有抓出这幕后的黑手,但是对于使团的人员组成,每个人有哪些破事,朱棣这个精明到可怕的帝王早就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

尤其当这个使团中有一个比较敏感的人物在的时候。

当初郑和回来时据皇宫大内路边社报道,君臣曾有过如下的对话。

和:老大,小弟幸不辱命,顺利回来了。

棣:很好,路上找到那人没有?

和:没有,但有个来路不明的人被我绑回来了。

棣:O啦,就是那个朱明,我看过他的人事档案了,虽然查不清楚祖宗十八代,但就他本人来看,不像那人的余孽。

和:这正是小弟我的判断。

棣:那你说这人怎么办?

和:老大你说该怎么办吧,是操西瓜刀把他剁了包饺子吃还是割了入宫给您做小弟,你一句话我水里来火里去,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棣:先软禁起来吧,你再给我说说这南洋这黑水明国的事情吧,听说当地被朱明治理后物产丰饶,人民安居乐业心向教化,可有其事?

和:说实话,那里的人已经在讲汉话用汉字了。

棣:行,那我知道了,既然那人没找到,你直接东西收拾收拾,准备继续出去吧,这趟差再给我出远点,别跑到半路就屁颠屁颠的回来了,差旅费我给你加倍。还有,黑水明国这个名字我不想听到,但你此去南洋,务必要维持朱明治下部落的安定繁荣局面,他们的酋长在中原享福,但这部落也不能被些阿猫阿狗给夺了去。

其实当时朱棣和郑和还聊了许多关于四海臣服,南洋诸国是如何如何尊敬大明的屁话,那就不一一敷述了,但其中与朱明命运息息相关的大致就是以上这些。

可以看到,朱棣的目的性很强,而且对于土地,他与他老爹一样是个十分有攫取欲望的人。

在历史上这个皇帝貌似没太多爱好,没有太多荒淫的事迹或是敛财的手段,但是对于权力和土地,他有着病态般的执着。

为了权力,他起兵靖难赶走了自己的侄子,为了土地他敢于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亲自操刀子砍人把蒙古打的四分五裂,调皮的小弟安南直接灭了丫的。

所以说到朱棣,这是一个具有雄心壮志的枭雄,枭雄对于和他一样的枭雄,也是有格外的兴趣的,朱明同志虽然格调低了点,暂时还在与南洋那些没有开化的土人在玩,但他的事迹也足以引起了朱棣的兴趣,尤其是当这个人对他的皇权暂时看不到太多威胁的时候,朱棣也不是丧心病狂的屠夫,看到人就想砍了,就算是诛人十族也是有其政治目的在里面的,没有好处的事情,他不干。

就目前看来,把这个叫做朱明的人暂时留着比较符合自己的利益衡量,虽然南洋那些国家以威服为主,但若是不因为山高路远的统管不力,朱棣还是很有兴趣把自己帝国的版图再画大一些的。

带着这样的心思,在永乐三年十二月初五,群臣齐聚于前朝正殿奉天殿中,参加自永乐皇帝登基以来最大的一次外国使臣团体朝贡活动。

朱明环视殿内,果然是一屋子禽兽啊,那些官员的补子上麒麟仙鹤济济一堂,而居首中间龙椅上的朱棣则是虎踞龙盘,看着这个在他气场笼罩下的议事正殿。

朱棣此人,貌英武而有雄略,眼睛并不大,但那双眼睛似乎能洞悉所有人的内心。

今天的朝贡用后世新闻体来说,就是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国家元首皇帝朱棣,太子朱允炆等亲王,六部九卿等一应重要人员全体出席了会议,亲切接见了吕宋、占城、满刺加、爪哇部落(这是大明对黑水明国的官方称呼)等十个国家使者。

在友好平等的交谈中,十国使者奉上了当地土特产,大明帝国反馈了真金白银,各国使者尽感天朝威仪,无不拜服,愿意作为永远的小弟,世世代代朝贡大明(这买卖比辛苦跑船做生意划得来)。

同时在这次会晤上,朱棣也大方的颁布出去了不少印信铁券,大手笔一挥就封了不少王。

要知道在有明一代,要想混到封爵这张大明钦赐的饭票可是不容易的,那是真的要拼了老命砍人才能赚的来,而且若是自己太嚣张,得罪了老板,锦衣卫的诏狱欢迎您。要想混到封王,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但是今天朱棣看到这十国来朝的盛景,心怀大慰的他直接大笔一挥,吕宋王,占城王不要钱一般的封了出去。

确实不要钱,大明封王还要长期管饭,你这外藩朝贡国家,我无非就是动动嘴皮子,用胡萝卜刻个印章给你,然后大声宣布:我封你为王,以后你就归我罩了,被人打了报我名字,到时若我想管一定会帮你出头的!

一时之间皆大欢喜。

朱明是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想法来到大明的,毕竟这样的庞然大物,自己手下才那么几杆枪,不是凭借着自己超出大几百年的见识就能弥补的。

到现在为止,一切还没有超出朱明的预想,至少现在脑袋上的人头还在,朱明也不介意用自己多几百年的知识好好忽悠一下他们。

“爪哇诸岛部落酋长朱明上前听封!”

听到自己的名字,朱明精神一振,NND,虽然自己与这大明是处于某个层面上的对立面,但对于中原历史上的这个王朝,就本身来说朱明还是很有认同感的,想不到现在也要做做大明朝的王爷了,不知道这铁券印信是个什么样子,朱明心中很不争气的隐隐有了些期待。

“查爪哇诸岛酋长朱明原为大明遗民,颠沛流离二十余载,今率部归于大明,圣感其诚,特敕封爪哇诸岛酋长朱明为定海侯。”

晴天霹雳啊!NND,不光是才封了个小小的侯爵,而且什么时候自己要率部归于大明了?你把我的国名改了也就算了,没经过我的同意就默认为我是你的下属了。

朱明抬起头来,眼睛直视着龙椅上的朱棣,他那双鹰一般的眼睛也死死的盯着朱明,一股强大的气场笼罩住了朱明,形势比人强啊!

接过沉甸甸的铁券印信,也不过就是块刻满了字符的铁片片而已,这朱棣到底玩的是什么花样。

后面的人一个个都上前听了封,不少屁大的小国也都捞了个王当当,朱明虽然心情不爽,但还没到失态的地步,这东西本就是个满足自己好奇心而已,自己还真稀罕这大明的爵位么。

倒是这趟用几叉珊瑚和珍珠,就换得了南京城繁华地段府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